鄭凌娟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英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420)
簡憶萊辛
鄭凌娟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英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420)
多麗斯·萊辛是戰(zhàn)后英國文壇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從1950年發(fā)表處女作《野草在歌唱》到最新出版的《裂縫》,她共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二十余部。本文意在梳理萊辛創(chuàng)作生涯的四個時期,并著重關注她作為公認的女性主義作家在文學評論界引起的反響,以及萊辛本人對于作品中女性相關話題的見解。最后,總結歸納國內(nèi)外對萊辛小說的批評研究。
萊辛 女性主義 小說評論
當代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 (Doris Lessing,1919-)以1950年的處女作 《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一舉成名,至今共發(fā)表了五十余部長、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兩部自傳,以及大量詩歌、劇本、散文、文論和紀實文學。她的作品題材廣闊,既涵括了種族矛盾、美蘇冷戰(zhàn)、原子戰(zhàn)爭、環(huán)境污染等當代社會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又有女性所面臨的家庭、生育、情愛等精神困惑;二十世紀重要的社會思潮,如種族主義、共產(chǎn)主義、現(xiàn)代心理學、女性主義和神秘主義等也在作品中多有涉及。她以不斷創(chuàng)新的作品躋身于二十世紀英國最優(yōu)秀作家之列,被譽為繼伍爾夫之后英國最偉大的女性作家,更在200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一
萊辛的創(chuàng)作生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①:第一階段主要以社會政治斗爭為題材,發(fā)表了一系列與非洲有密切聯(lián)系的反映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的作品。第二階段以女性為主要題材,在藝術形式技巧上進行大膽的實驗,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五部曲 《暴力的孩子們》(Children of Violence,1952-1969)及《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1962);第三階段為太空小說創(chuàng)作階段,系列小說《南船星系中的老人星座:檔案》(Canopus in Argos:Archives,1979-1983)采用寓言、幻想的形式顯示人類面臨的危機及預言世界的未來。第四階段即八十年代至今她的創(chuàng)作又回歸現(xiàn)實主義,反映和思考人和社會的真實狀況,可以說這一時期她的作品題材最為豐富,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簡·薩默斯的日記》(The Diaries of Jane Somers,1983)、《好恐怖分子》(The Good Terrorist,1985)、《第五個孩子》(The Fifth Child,1988)及《再次,相愛》(Love,Again,1996)等?!督鹕P記》被公認為萊辛的代表作,展現(xiàn)了一位現(xiàn)代女性的精神世界,探討了她所面臨的婚姻、政治、社會諸方面的問題。小說因其深入探討了當代女性自我認識、自我解放的道路而成為一本女性主義的必讀書,并常被譽為波伏娃的《第二性》的姊妹篇。
二
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萊辛就引起了國外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對她的研究可謂碩果累累。中國國內(nèi)學界對她的研究興起于八十年代,但是這一時期對萊辛的研究比較零散,遠落后于歐美國家。自九十年代以來,國內(nèi)學者對萊辛的批評視角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對其作品的研究范圍明顯擴大,萊辛的新近作品也漸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隨著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揭曉,萊辛又掀起了一場熱潮,對其研究的視角不斷拓展,成果不斷出新,出現(xiàn)了不少關注萊辛的學者及大量碩博士論文。
對女性問題的密切關注使萊辛被公認為最出色的女性主義作家。多麗絲·萊辛的許多作品,無論是她的處女作《野草在歌唱》還是代表作《金色筆記》都從女性獨特的視角聚焦了女性的心理和生活,描述了她們精神上的壓抑和痛苦,從另一個角度揭示當代社會中女性所面臨的問題及男人和女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無論在她的長篇還是短篇小說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女性在當代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生存危機和精神狀態(tài)。如《十九號房間》講述了一位職業(yè)女性如何在為妻為母的婚姻生活中失去了對自己生存意義的把握,最終精神失常而自殺;《去掉一個候補》和《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則形象地刻畫了當代知識女性的心理狀態(tài)和所面臨的兩性關系;最著名的是萊辛1962年的長篇小說《金色筆記》,這部小說不僅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個人情感生活和社會政治活動,而且體現(xiàn)了她對有關歷史和藝術的觀察和思考。小說一經(jīng)出版,萊辛迅速成了女性主義的偶像人物,該小說被稱為女權主義哲學家西蒙·波伏娃的力作《第二性》的姊妹篇,還被研究者譽為女權主義運動的奠基石,成為女權主義者的圣經(jīng)。
三
盡管一些評論家將萊辛的代表作與《第二性》相提并論,但也有一些批評家認為《金色筆記》恰恰表明了作者是“反女權主義作家”的身份,由此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有關“女權主義抑或是反女權主義文本”②的論爭。針對各種觀點,萊辛申明,她在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寫了什么能引發(fā)激烈爭議的東西,《金色筆記》不是婦女解放的號角,沒有宣揚女權主義,她并不希望自己被視為“女權主義者”。在一次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她說:“女權主義者希望從我身上找到一種我其實并不具備的東西……她們發(fā)表的關于男人和女人的宣言毫無意義……”③
萊辛始終表明,她并沒有為一個運動寫作,她寫的是那個時代最普遍的女性生活。她不贊同自己的作品被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簽,但女性的現(xiàn)實和問題無疑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題之一,她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定義為“女性文學”,但并沒有局限于感性的情感題材。萊辛關注的不僅是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或男性的粗暴不忠,她的作品更注重與女性相關的社會、心理、文化等具體問題的探討,并強調(diào)男女之間平等而理智地對話與交流?!杜=蛴膶W詞典》主編瑪格利特·德拉布爾說:“萊辛屬于那批最早把女性問題作為小說中心的女作家,貫穿她作品始終的是對力量的恐懼和女性自身的弱點,她的每一部小說中都能找到這兩者的結合?!雹軕撜f,萊辛尤其關注現(xiàn)代女性特別是女權主義理想下的女性在追求自由中所面臨的困境:自我的迷失與人格分裂。當然,作為一名作家,萊辛的胸懷是全人類,她認為婦女解放只是人類各大主題中很小的一部分。在1971年《金色筆記》再版的序言中她說:“就婦女解放這一論題,我當然是支持的…… (但)我覺得婦女解放運動不會取得多大的成就,原因不在于這個運動的目的有什么錯誤之處,而是因為我們耳聞目睹的社會上的政治大動蕩已經(jīng)把世界組合成了一個新的格局,等到我們?nèi)〉脛倮臅r候,假如能勝利的話,婦女解放運動的目標也許會顯得微不足道?!雹輷Q言之,婦女解放是世界進步中的一個部分,會隨著其他問題的解決而解決,她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個人尤其是婦女命運的描繪來展示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和人生經(jīng)驗,而不是為了宣揚女權主義。不難發(fā)現(xiàn),小說的宗旨實際在于揭示一個事實,即現(xiàn)代女性在獲得經(jīng)濟獨立和行動自由后仍然面臨困境和抉擇,仍然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并且,萊辛還在序言中申明,她的目標是以19世紀歐洲文學大師們?yōu)榘駱?,?chuàng)作一部全面描繪時代精神和社會道德氣候的力作,正如她在《個人細微的聲音》一文中說,小說中“那種溫暖、同情、人道和對人民的熱愛”才是文學最寶貴的品質(zhì)。這種巨大的包容性也使她的寫作呈現(xiàn)出題材的廣泛和意義的多樣性。因此,萊辛筆下的個體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文化氛圍之中的,有關主人公個人的人生經(jīng)驗的敘述也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涉及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萊辛關注個體的人,特別是女性的處境、責任和抉擇,更關注個體與社會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以及社會整體和全人類的長遠命運。
四
綜合國內(nèi)外對萊辛小說的研究,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方面:首先是整體研究和相關作家(群)的比較研究,著重關注萊辛對英國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或?qū)⑷R辛置于某一研究領域與其他作家(群)進行比較研究,突出共性和萊辛的個性特征。其次是對其作品主題的探討。萊辛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文學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道德責任感,當中涉及和探討了諸多社會現(xiàn)實問題,如非洲殖民地的種族壓迫、大國的霸權主義、原子彈核問題、全球環(huán)境惡變、現(xiàn)當代知識女性面臨的事業(yè)和家庭的重重困境、兩性情感婚姻生活中的共存與沖突,以及人到晚年的種種無奈,等等。其中女性主題是評論界關注的重點,很多批評家把萊辛看做是女權主義的先驅(qū)者,相當一部分研究探討的還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筆記》所表達的女性意識。再次是對該作家藝術思想和創(chuàng)作方法的研究。萊辛的創(chuàng)作不僅題材豐富,而且創(chuàng)作風格和形式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變化。萊辛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對社會政治斗爭的批判寫實,采用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敘事手法。中期則以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意識活動為主,在藝術形式和技巧上進行大膽實驗,最廣為稱道的便是其代表作《金色筆記》,它由兩大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女主人公安娜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自由女性》,第二部分是她寫的黑、紅、黃、藍四種顏色的筆記,分別記錄她片斷的人生和思緒。這兩大部分分別被分割成4塊,在《自由女性》的第一段后,分別是黑、紅、黃、藍4種筆記的第一部分,依次重復了4次。尾聲之前插入了“金色筆記”,以破裂的故事分別記錄和反映了安娜不同階段的人生經(jīng)歷及她分裂的內(nèi)心世界。正如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所說:“我的主要目的就是讓這本書的結構自己做評,是一種無言的表述,通過結構方式來說話。”⑥小說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高度的契合統(tǒng)一。萊辛晚期的“內(nèi)太空”探索則主要采用神話和幻想的形式警戒人類面臨的危機和預言世界的未來。萊辛的創(chuàng)作有機地融合了寫實、心理、神話、科幻、預言、探險等不同元素,反映了戰(zhàn)后英國小說寫實與實驗兼容并敘的特色。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批評界運用了多種文學理論分析萊辛的文本,如后殖民主義、結構主義、榮格心理分析學和敘事學等,以英美為主的萊辛研究正向縱深發(fā)展。目前,萊辛因年事已高而鮮有小說問世,但評論界仍對她興趣不減,不斷嘗試以新的理論視角發(fā)掘新的意義。正如羅伯特·魯賓什坦在第一屆多麗絲·萊辛國際會議上對萊辛作品所總結的那樣:“身臨其境的同時解構了社會與政治的歷史,讓她的讀者看出這些歷史的模式及變異幾乎就是當今世界的一部分內(nèi)容……多麗絲·萊辛將永久性地占有一席之地,不僅在圖書館里,而且在‘我們的肌膚下’?!雹?/p>
注釋:
①也有人把萊辛的文學生涯分為三個階段或早中晚期,本文更傾向于侯維瑞和李維屏的看法,即把萊辛的太空小說創(chuàng)作階段跟后來的現(xiàn)實主義回歸時期區(qū)分開來。參見李福祥,鐘清蘭著:《八九十年代多麗絲·萊辛的文學創(chuàng)作》,《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58-61。姜桂芝著:《多麗絲·萊辛的創(chuàng)作生涯淺析》,《作家雜志》,2009年第5期,97-99。侯維瑞,李維屏著《英國小說史》,譯林出版社,2005年,第723-733頁。
②施旻.《金色筆記》是女性注意文本嗎?—關于多麗斯.萊辛及其《金色筆記》的論爭.《東岳論叢》第22卷第5期第16-20頁.
③吳海云.多麗斯萊辛遲到30年的諾貝爾獎.香港《鳳凰周刊》官方博客2007年11月21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d14501000caz.html.
④朱力安.萊辛.寫作風格.譯自BBC網(wǎng)上資料.2007年10月31日.http://www.englishonline.org.cn/zh-hans/node/7293.
⑤見DorisLessing,The Golden Notebook(London:Harper-CollinsPublishers,2007)Introduction 1971.
⑥D(zhuǎn)oris Lessing,The Golden Notebook(London:Harper-CollinsPublishers,2007)序.
⑦李晉.首屆多麗絲·萊辛國際會議紀要.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5(1).
[1]Fishburn,Katherine.The Unexpected Universe of Doris Lessing:A Study in Narrative Technique.Westport,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1985.
[2]Lessing,Doris.The Golden Notebook.Lond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7.
[3]Romaine,Suzanne.Communicating Gender.Mahwah,NJ and 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4]Waugh,Patricia.Feminine Fictions:Revisiting the Postmodern.New York:Routledge,1989.
[5]施旻.《金色筆記》是女性注意文本嗎?—關于多麗斯.萊辛及其《金色筆記》的論爭.東岳論叢.第22卷第5期,第16-20頁.
[6]吳海云.多麗斯.萊辛遲到30年的諾貝爾獎.香港《鳳凰周刊》官方博客.2007年11月21日.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b8bd14501000caz.html.
[7]朱力安.萊辛.寫作風格.BBC網(wǎng)上資料.2007年10月31日.http://www.englishonline.org.cn/zh-hans/node/7293.
[8]巴黎評論.萊辛訪談錄.鄧中良,華菁譯.http://www. ewen.cc/qikan/bkview.asp?bkid=150275&cid=4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