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富 趙升奎
(昭通學院 人文學院,云南 昭通 657000)
一
我們一直在想一個詞:“質純”,本質的質,質樸的質,純美的純,純潔的純,純粹的純?!稘h書》說: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駁(《漢書·梅福傳》)。最近讀了周遠清的六篇散文,我們又想到了這個詞:“質純”。
可以肯定地說,周遠清的六篇散文都流露出對質純鄉(xiāng)情的一種懷想。鄉(xiāng)村的歷史讓我們記住了什么?鄉(xiāng)村的歷史又讓周遠清記住了什么?記住了“質純”。何以見得?他的六篇散文除一篇《拜謁豆沙鎮(zhèn)》屬于歷史文化散文類外,其余五篇:《茶思》、《父墓之祭》、《哭喪》、《山村宴席》和《有一個癡情的女人在為他等待》都取材于鄉(xiāng)村,或者是緊緊關聯(lián)鄉(xiāng)村的題材,主要是書寫小時候的記憶。山村,藍天,白云,炊煙,牛的哞叫和狗吠,泥土氣息,嗩吶聲、鑼鼓聲,山村宴席,老人、娃娃、婆娘、漢子,大坨大坨的墩子肉,油汪汪香氣四溢的回鍋肉,石磨磨出來的豆腐,還有自家地里產的蘿卜、白菜、南瓜等,大海碗的包谷酒、高粱酒……這一切周遠清為什么不會忘記,甚至是刻骨銘心呢?就是因為“純”,這種純是本質上的、純粹的,沒有一點兒雜質和虛假成分,因此我們稱之為“質純”。
他散文中的山村是純純的山村,藍天是純純的藍天,白云是純純的白云,炊煙是純純的炊煙,還有純純的牛的哞叫,純純的泥土氣息。城市的狗叫肯定不純,城里的狗通常帶點兒洋氣味道,金貴得很。城市的泥土也不純,因為它帶有城市的俗氣,垃圾污濁味,城里最干凈的土也有一股水泥鋼筋味,怎么可能“純”呢?
只有鄉(xiāng)村,一切都是純的,純純的嗩吶聲、鑼鼓聲,純純的山村宴席,純純的老人、娃娃、婆娘、漢子,純純的大坨大坨的墩子肉,純純的油汪汪香氣四溢的回鍋肉,石磨磨出來的純天然豆腐,自家地里產的蘿卜、白菜、南瓜等,是大糞澆灌出來的,不是追化肥的。還有純純的包谷酒,純純的高粱酒……這是本質的純,是“質純”。
二
這當然是一方面,是“物”的方面,或者說是外在的方面,更主要的還是“鄉(xiāng)俗”,鄉(xiāng)里的鄉(xiāng)親、鄉(xiāng)情。在周遠清的作品中,“鄉(xiāng)俗”是純的,人情是純的。對于這些純純的鄉(xiāng)間文化,他在《鄉(xiāng)村宴席》中是這樣寫的:
村宴這一天,在主人家門口的院壩里,幾個大甑子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幾口大鐵鍋里翻滾著的肥肉,一陣一陣香味在村子上空回蕩……村宴用的桌凳鍋瓢碗盆家什多,一下子哪里去……主人家周圍的住戶每家按慣例老早就做好準備,到時便拿出桌子、凳子,把鍋碗擺好,包括上菜、添飯、斟酒、洗碗,各管好各家的東西。待席終人散,各家的桌凳、碗筷家什都各自收去,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質樸的鄉(xiāng)俗,互助的鄉(xiāng)民,這不正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理想的社會嗎?原來我們幾十年來追求的,竟在我們小時候的記憶中找到。太可貴了,太美好了,無怪乎周遠清在文中時時流露出深深的懷想。
鄉(xiāng)村宴席是有一定禮數(shù)但又不摻任何虛假的?!多l(xiāng)村宴席》有這樣一段文字:
輩分高的長者坐在上席,待菜基本上齊,便端起海碗,脖子一揚,“咕嘟”喝一口,便依次往下傳,輪流一圈,海碗便見底了,主人家抱起酒壇又倒?jié)M酒,接著再往下傳。山里人具有大山的性格,豪氣、大方、無拘無束,不喜歡吃得過分精細過分講究,看不起那種扭扭捏捏故作姿態(tài)的小家子氣,他們看重的是喜慶氣氛,熱熱鬧鬧就行,高興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不摻和任何虛假成分……
正是因為這樣,他在后來,在城里工作,很厭煩城里逢場作戲的應酬和宴請。他在文中寫道:
我有時候在城里,參加那種燈紅酒綠相互恭維的活動,在籌光交錯醉眼朦朧的時候,就好像參加假面舞會,席上的山珍海味、瓊漿美酒,會讓我感到一陣陣的虛無和無助,每次都想臨陣逃脫。
同樣質純的思想在他的其他幾篇散文中也有所體現(xiàn),比如在《茶思》中,講品茶自然要茶醇,但更重要的是要求人的情純、心純、趣味純、氣氛純……他有這樣一段文字描寫:
一個人如果兒女不孝,夫妻反目,家庭戰(zhàn)爭陰云密布,有何心情品茶?在單位與同事不睦,同上司難處,人際關系“劍拔弩張”,又談什么品茶……所以,品茶必然要有一種好心情。……不要管別人的茶是什么檔次,不問別人的茶從何而來,也不受熙熙攘攘塵世紛爭誘惑,關鍵是為自己營造一份好心情。有了這種好心情,也才能旁無雜念坐下來?!又坏缢?,一杯清茶一片情,相互之間,只有杯茶之誼,不摻任何不潔之物,不失智者風范,這品茶情味可謂濃矣!
不管怎樣,情純,心純,趣味純,關鍵是人要純,這是最重要的,否則即使在所謂高雅的茶樓,喝“鐵觀音”、“西湖龍井”,也品不出什么味來。他這樣寫鄉(xiāng)間農民:
用一個小茶罐放在火上炕茶,邊炕邊搖動,讓茶炕熟并略帶煳味,然后倒入開水,聽著“吱”的一聲噴出熱氣,再煨上幾分鐘后茶便好了。一人杯中倒一小口,慢慢喝。那茶水似菜油,濃濃的,苦得叮嘴。用杯子泡茶喝,他們說,那是文人喝著玩的,不過癮,有什么茶味,“農二哥”還是罐罐茶解渴。
在他眼里,鄉(xiāng)村的女人那是更純的,一心一意地等漢子,一心一意地為男人擔憂?!耙恍囊灰獾氐却笔撬齻兩畹谋痉郑彩撬齻兩畹娜?,如在《有一個癡情女人在為他等待》中:
小村子里有一戶人家,那家人門口有一個石凳,每天傍晚,有一個年輕的妻子做好飯后,讓讀小學回來的孩子先吃飯,她手里或拿著鞋墊,或織著毛衣,坐在那個石凳上等待自己的親人,無論是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還是月明星稀寂寥如水,她都要靜靜地等待。等待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揮之不去的情愫。這種等待,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對這種純純的等待,周遠清進行了由衷贊美,他寫道:
等待,它深藏在每個人內心的守候,為人生的約定,為事業(yè)的夢想,為生死不渝的愛情。一個人,有一顆時刻為他人等待的心靈,就會得到幸福,就會得到愛。……愛情與事業(yè)就在一個默默的等待中完成,在一個長久的等待中升華。這是為愛等待。有了愛才有那個丈夫在烈日或寒風中等待打工掙錢養(yǎng)家活口的原動力,有了愛才有他對生活充滿信心的底氣。
人純、情真、孝切是周遠清骨子里、血液里的東西……《父墓之祭》中在書寫對父親愛的思念、親情的可貴的同時,也表達了這樣的思想:
如今,墳冢旁的梨花開了謝,謝了開;墳頭上的青草年年長,年年枯,晚輩們年年清明節(jié)一杯薄酒,一卷黃紙祭奠,沿襲著一種神圣的形式?!乙蛏罹狡?,俗務纏身,終于沒有為父親豎起一塊墓碑。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這是生命里一種怎樣的痛??!幽明相隔,陰陽兩分,無論這輩子我取得怎樣的成功,都撫慰不了九泉之下的父親。我同母親、兒女們只能跪拜祈禱,只能將無盡的哀思伴著眼淚寄托在一張張燃燒的黃紙上。
心靈的思念才是最好的祭奠,作者在開篇寫這幾年間,墳山“舊貌換新顏”,墓碑氣勢一家賽過一家,相比之下,父親的土墳愈發(fā)孤單、萎縮、蒼涼。如果說打碑立墓是一種祭奠的話,那么這祭奠必須建立在孝意和思念基礎之上,如果表孝心變成比氣勢,就變了味。對此,作者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是有善意批判的,雖然作者沒有直接說。我想,周遠清對他父親的深深懷念就是最好的祭奠,而不是什么墓碑,他和他的兒女、親人的孝義、純純的祭奠之情就是樹在他父親墳上的真正墓碑,而不需要樹什么幾萬元一座的或者是大理石的墓碑。
外在形式的東西是靠不住的,許多都是虛假的。比如說哭,也有真哭和假哭,也有逢場作戲假戲真做干嚎數(shù)聲不落一滴淚的,那種哭不是出于痛,不發(fā)乎于情……所以,古人對哭進行了認真的研究,那就是:有淚有聲叫哭,有淚無聲稱泣,有聲無淚為嚎。他在《哭喪》一文中,同樣否定這種假東西。
村里有一女,婆婆在時,有好的不讓吃,有好的不讓穿,比雞罵狗指桑罵槐,極盡虐待老人家……待老人死后,那女人不得不去哭喪……原來那女的沒有真哭,肩不顫,眼不腫,鼻不紅,而是在“作弊”,用力干嚎,并不落一滴眼淚,而且邊嚎邊數(shù)落婆婆許多不是。于是引起眾怒,紛紛指責不孝女人教壞鄉(xiāng)村敗壞門風,向她吐了許多唾沫。當天晚上村里人在她家唱孝歌,就有人唱道:忤逆媳婦哭婆婆,眼淚不見掉幾顆;活時端飯送茶水,何必死后嚎喪多。
三
縱觀周遠清的六篇散文,字字句句貼近鄉(xiāng)間,書寫鄉(xiāng)情。是那樣的真切,沒有一絲兒虛假,他的心、他的靈也是質純的,否則也不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這些事,這些物,這些情,這些意,或者說這些思想,深深地埋在他的心中,從少兒起漫漫積存,慢慢變成“老窖”。就像過去昭通的二曲酒,很普通的一種酒,幾元錢一瓶,現(xiàn)在要喝那種純的苞谷熬的酒很難喝到,但假如我們在建酒廠時、在煮酒的時候,就窖了一壇,你看珍貴不珍貴,比茅臺、五糧液好喝,喝著放心。今天,周遠清先生用文字把他記憶中珍藏了幾十年的東西展示出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許多東西,當它很普遍的時候并不顯得珍貴,當這種東西逐漸變得稀少,就慢慢珍貴了,這些年來,鄉(xiāng)村外出打工的打工,賺錢的賺錢,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過去許多優(yōu)秀的鄉(xiāng)俗文化慢慢失去,按照周遠清的話“留下的僅僅是記憶深處的美好回憶了”。有如昭通的二曲酒,現(xiàn)在要找到一壇或一瓶二十年、三十年前原汁原味的已不可能,這也只能是一種記憶。
質純是多么可貴,質純的珍藏更是可貴。周遠清以文字的形式為我們留下了這份遺產。至于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很時尚、世俗世相的東西,一如周遠清散文中所否定的,其生命是不會長久的,無論是墓碑,還是假情假意。周遠清淡然面對這一切,沒有像魯迅一樣報之以匕首、投槍,只進行了善意的否定和批判,也是恰當而適切的,沒有大多文人所有的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