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靜
(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90后”大學生新生轉型教育工作的思考與探索
徐雅靜
(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我國高?,F已全面進入“90后”時代,這一代的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既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又集中體現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90后”大學生所具有的這些看似矛盾的思想行為特征,對高校的學生工作特別是新生轉型教育工作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挑戰(zhàn)和要求。
“90后”大學生 轉型教育 角色轉型
近年來,國內外各高校對大學新生轉型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并通過系列教育活動引導新生正確認識大學,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確立新的奮斗目標。經過多年努力,不少高校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一定的成果。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90后”成為高校的主力軍,他們是改革開放成果的享用者,是信息時代的優(yōu)先體驗者,這些因素給“90后”大學生的學生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大學新生轉型教育工作一定要立足當前實際,深刻研究“90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當先,通過創(chuàng)新轉型教育的理念、內容、結構和方法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90后”大學新生快速度過迷茫期,完成角色轉型,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一)主要閃光點。
求知欲強、思想活躍、心態(tài)開放、個人發(fā)展目標預期高、成就動機強是“90后”大學生的閃光點。他們身處信息化和全球化時代,被海量的知識和信息包圍,對事物有自主看法,充滿自信,思維活躍,運用網絡傳播與張揚新事物,充當領導世界新生事物新潮的角色,具有開放和包容的心態(tài)。另外,“90后”大學生大都具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個人本位價值取向明顯,合作意識較弱。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90后”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比以往的任何一代都更優(yōu)越,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寵愛,往往過于關注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對具體事件的判斷和采取實際行動,常以個人為依據,并體現出明顯的自利化傾向。例如,他們在個人與社會、奉獻與索取的選擇上希望“社會和個人利益并重”、“事業(yè)和利益兼得”,而不愿再單純強調奉獻。[1]并且,他們從小很少有機會與其他同伴親密生活,集體主義意識比較薄弱,比較難以與人合作,常常習慣于寬以律己,嚴以待人,以集體主義的價值標準要求別人多做無私奉獻,自己卻采取利己主義的價值標準。這些都反映了“90后”大學生容易以個人為中心思考問題,個人本位價值取向明顯。
2.實用主義傾向較為明顯,追求物質享受。
目前,“90后”大學生在對于國家和世界時事的關注方面,他們普遍對自身利益相關的事務比較關心,包括在入黨這件事上。一些“90后”大學生認為同學是為了“有利于在校期間發(fā)展”而入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于理想信念的追求明顯弱化,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成為是否爭取入黨的基本原則,為了個人的順利發(fā)展已成為多數學生的入黨現實動機,更有些大學生片面地把政治看做是自己實現個人利益的一種手段,而忽視了應盡的政治、社會責任。[2]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多種復雜的利益關系讓他們的價值取向更務實,他們積極追求物質利益,注重物質生活質量。
3.理想信念薄弱、心理承受和抗挫能力弱。
“90后”大學生生活在一個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效率等意識明顯增強的時代,也是一個價值觀念多元并存的時代,傳統(tǒng)已經不再具有原有的權威性。在這種情況下,不少“90后”大學生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完整、穩(wěn)定的理想信念,他們既有對傳統(tǒng)理想信念的崇敬和懷念,又有對新理想信念嘗試的興奮和沖動;既有對個人發(fā)展的向往和喜悅,又有對理想世俗化的迷茫和困惑。另外,“90后”大學生成長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念多元化,導致許多大學生不能正確樹立穩(wěn)定的信念理想,精神空虛,因而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經不起挫折。同時,他們的家長在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時,過早地向子女灌輸競爭意識,卻缺乏足夠的溝通交流,這使得許多大學生在面對心理問題時得不到來自家庭的安慰,而通過網絡這個虛擬平臺進行宣泄,使得他們對網絡構建的虛擬世界已經有了一定的依賴性,呈現出現實和虛擬反差極大的雙面性格。[3]這種長期缺乏現實生活的人際交往,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他們容易出現抑郁、孤獨等負面情緒。
(一)身份轉型方面不適。
“90后”大學生在中學階段經歷了6年的學習生活,已經習慣于中學生這一身份。中學生就像是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而大學生則像是已經能夠獨立行走的孩子,是處于主動狀態(tài),社會對于他們給予了更高的期望。[4]許多新生在這一過程中常常難以適應,他們時常感到迷茫、孤獨、苦悶,會懷念不需要主動思考人生的中學時代,對身份所帶來的一切產生強烈的不適應感。
(二)學習方面不適。
“90后”大學新生對學習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不適應。中學階段,雖提倡素質教育,但“升學率”的壓力使得中學教學幾乎圍繞高考進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分依賴教師。而到了大學,授課方式更加靈活,內容不僅局限于教材,涉及面更廣、跨度更大。教師更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與啟發(fā)。而學習方法更是開放多樣,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如聽學術講座、實驗實習、進研究室或工廠實習等。學生在學習中要發(fā)揮更大的自主性,這對于習慣被老師“盯著學”的大學新生來說,獲得了這么多的“自由”時間,卻不知道如何利用和支配,變得無所適從。
(三)人際交往方面不適。
“90后”大學新生在中學階段被家庭灌輸的思想是只要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就行,人際關系相對簡單。而到了大學,人際交往的范圍突然變大,結構趨向復雜,這種流動性大、穩(wěn)定性差的傾向,讓這一批“90后”感覺到知心朋友少了。同時,“90后”大學生經常被形容為“寵壞了的一代”,他們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與來自不同地域、家庭、背景的同學相處,使得人際關系緊張,因此會出現焦慮不安、孤單失落甚至社交恐懼等心理問題。
面對“90后”大學生在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輔導員應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樹立“科學教育觀”思想,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新人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引導新生盡早實現角色轉型。
(一)引導大學新生通過心理轉型完成角色轉型。
“90后”大學生在入學時,心理發(fā)展處于不成熟向成熟轉變的過渡時期,他們雖然有獨立自主意識,但是對待家長和老師仍然有較大的依賴性;他們對社會的了解更多的是通過網絡這個虛擬平臺,對自身的定位搖擺不定,常常是理想與現實沖突的矛盾體。他們時而豪氣滿天,時而妄自菲薄,在短時間內不能從心理到行動完成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型。輔導員要盡可能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當新生一入校告訴他們大學是什么樣的,專業(yè)的發(fā)展是什么樣的,新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讓他們更客觀地看待現實。同時要積極引入心理學相關辦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使他們盡快完成心理轉型以實現角色轉型。
(二)引導大學新生通過轉變學習動機和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90后”大學新生是一批求知欲強、思想活躍、心態(tài)開放、個人發(fā)展目標預期高、成就動機強的群體,在高中階段為了實現僅有一個的近期目標——考上好大學,他們義無反顧。來到大學后,被大學自由民主的氛圍深深吸引,面對大學里的眾多近期目標則變得無所適從。[5]所以面對“90后”大學新生,在一入校時就要啟發(fā)他們領悟到,不斷獲取新知識、探索客觀世界的奧秘,其本身包含著無窮的樂趣和享受,要使學生的理想抱負和求知欲緊緊結合,使學生的內在能量釋放出來,樹立良好積極的學習動機。同時要引導學生適應大學的教學方法和大學學習的新特點,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三)引導大學新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
“90后”大學生是集寵愛于一身的一代,他們的生活一直被家長照顧得非常周到,在平時忽視社會生活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因為過度自我,不懂得與同學相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社交危機或者障礙。輔導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幫助新生實現大學生活方式的轉變,讓他們懂得社會生活知識,培養(yǎng)社會生活能力,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為以后的個人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引導大學新生通過了解自身特點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90后”大學生對自己的發(fā)展預期目標定得較高,在一入學時具有較強的成就動機,輔導員們要抓住這一時間關鍵點,使新生確定短期的學習目標與長期的奮斗目標,同時開發(fā)其潛能,使其個性愛好展現出來,從而因勢利導,引導新生做好大學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同時,幫助學生了解國家就業(yè)政策和社會就業(yè)形勢,并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與具體條件進行升學或就業(yè)分流選擇,引導學生以社會實際需求調整就業(yè)期望值,主動增強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面對“90后”大學新生,輔導員要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特點,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切實做好新生轉型教育工作,為培養(yǎng)新時期高素質綜合性全面發(fā)展人才提供保障。
[1]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李文遠,李雪梅,張媛媛.大學新生的成功轉型及探索.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6,32(4):19.
[3]胡林,許力.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新生盡快做好角色的轉變.河北廣播大學學報,2005,10(4):404.
[4]蘭春.幫助大學新生轉型的教育對策研究.浙江工貿技術學院學報,2012,12(4):74.
[5]張紅梅.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情況調查報告.培訓與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