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個體特征、城市文化資源與居民圖書閱讀

2014-08-15 02:03王正祥
出版科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研究者媒介圖書

王正祥

[摘 要] 研究關注居民個體和城市特征因素對他們圖書閱讀的影響,采用多層模型的方法對個體和城市層次的影響因素進行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當前居民圖書閱讀既與個體的社會位置、家庭社會化因素相關,也與居民的媒介消費環(huán)境相關,同時,城市的文化資源也會影響居民閱讀。本研究發(fā)現(xiàn)也提醒研究者,在未來研究中,不僅應重視對個體特性因素的探討,也應關注宏觀層面因素的影響。上述發(fā)現(xiàn),對改善國民閱讀狀況有參考價值。

[中圖分類號] G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4) 04-0025-07

圖書閱讀是民眾重要的文化實踐活動之一,也是自我學習的最佳途徑。就民眾個體而言,圖書閱讀能幫助人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滿足多種興趣、愛好的需要,同時,也是一種有益的休閑方式。對社會而言,國民閱讀有利于弘揚、傳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利于推動社會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增強國家的軟實力。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倡導學習型社會建設,在推動國民閱讀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不過,當前我國民眾閱讀狀況不容樂觀,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國內開展的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國民閱讀率持續(xù)走低,此現(xiàn)象也引發(fā)社會各界的關注,如何促進閱讀,成為共眾討論的熱點話題。此外,還有研究者根據(jù)上述調查結果,把我國的國民閱讀狀況與周邊國家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指出我國民眾的閱讀狀況堪憂,研究者還指出,國民閱讀不足,可能會影響國家未來的綜合競爭能力[1]。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對圖書閱讀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多年來,在圖書閱讀方面,社會分層理論是主要的解釋框架,研究者關注教育程度、階層、收入、職業(yè)等個體特征性因素對圖書閱讀的影響,多數(shù)研究表明,社會地位高的群體對圖書的閱讀更多,支持社會分層理論的假設[2-3]。此外,相關研究還表明,在當前多媒體時代,不同類別的媒介存在競爭關系,個體對其他媒介使用的差異也會對圖書閱讀產生影響[4-5]。

上述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圖書閱讀的個體差異和個體層面媒介使用的相互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對不同國別、城市和社區(qū)圖書閱讀的差異關注不夠。相關研究表明,不僅不同國別的民眾媒介消費不同,一國之內,不同城市或社區(qū)的居民在媒介消費方面也存在差異,在圖書閱讀方面也是如此。這些差異表明,宏觀層面的特征變量對媒介消費的影響不容忽視,近年來不少研究者還就宏觀層次變量對民眾報紙閱讀、電視收視和網(wǎng)絡媒介使用的影響進行過探討[ 6-8]。在圖書閱讀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正是近代城市的印刷革命催生了閱讀文化,城市的特征有可能會影響居民的圖書閱讀[9]。不過,到目前為止,一國之內城市特征對民眾圖書閱讀的影響還沒有研究者關注。

本研究將探討城市宏觀層次變量對居民圖書閱讀的影響。在相關研究基礎上,我們將利用中國社會綜合調查(CGSS)2006年調查數(shù)據(jù)和2007年《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對居民的圖書閱讀頻次做多層分析。考慮到我國社會貧富分化顯著,不同城市的發(fā)展水平不同,多樣化媒介環(huán)境存在競爭,都可能與居民的圖書閱讀相關,我們將聚焦居民個體特征、所在城市的經濟文化資源以及媒介消費環(huán)境對他們閱讀行為的影響。

1 理論框架和研究假設

本研究關注居民個體差異以及所在城市的特征因素對他們圖書閱讀的影響,本文將對相關研究進行回顧,并提出研究假設和問題。

1.1 個人因素的影響

首先,民眾的社會地位會影響圖書閱讀。多年來,在個體性因素對圖書消費的影響方面,社會分層理論是主要的研究視角。該理論認為,社會位置會影響民眾的文化消費,社會地位不同的民眾,其文化消費的品位不同,對圖書的閱讀也會存在差異。研究表明,在社會分層的諸多因素中,教育程度是影響閱讀的首要因素,民眾受教育程度越高,則閱讀越多。研究者指出,教育構成了理解文化代碼能力的基礎,也決定了人們參與文化實踐的能力,因此,會影響閱讀[10]。除了教育之外,相關研究表明,民眾的經濟資源也會影響圖書閱讀,富裕者、收入高的人群也會閱讀更多,因為讀者購買圖書是要一定花費的[11]。

當前,在我國社會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們更應重視社會分化對圖書閱讀的影響。本研究把教育和收入作為居民社會地位的代表,關注它們是否會影響圖書消費。根據(jù)上述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 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其圖書閱讀更多。

假設2 收入高的民眾,其圖書閱讀更多。

其次,圖書閱讀與個人成長環(huán)境相關,家庭背景會影響閱讀。社會化理論強調,家庭是未成年人文化社會化的場所,也是他們文化實踐的蓄水池[12]。在家庭出身對閱讀的影響方面,最受關注的,還是父母教育程度的影響。研究者指出,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更重視子女教育,出生在這些家庭的子女,早年接觸印刷文化的機會也更多,而未成年人早年對某種文化類型接觸越多,成年后越會偏好參與某種文化形式。因此,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則子女成年后閱讀也越多。

格瑞斯沃德等(Griswold, et al.)還指出[13],家庭作為社會化的機構,不僅提供了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也提供了物質條件,家庭圖書收藏等與閱讀相關的物質條件也會影響圖書閱讀,不過相關研究對此關注不多。本研究將不僅關注父親教育程度的影響,也將關注家庭圖書收藏的影響,我們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 父親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其圖書閱讀更多。

假設4 成長過程中家庭圖書收藏多的居民,其圖書閱讀也更多。

再次,媒介環(huán)境會影響閱讀。多年來,書籍閱讀與其他媒介使用之間的替代、補充和促進關系,也引發(fā)研究者的持續(xù)關注和探討。在個體報紙閱讀與書籍閱讀關系方面,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是正向相關關系,人們報紙閱讀越多,則書籍閱讀也越多,兩者彼此促進[14]。在多種媒介使用相互作用方面,研究者關注最多的還是電視媒介使用對印刷媒介的移用和功能替代,經驗研究表明,電視收視與圖書閱讀負相關,民眾看電視越多,則圖書閱讀也越少,電視收視對圖書閱讀構成沖擊[15]。在網(wǎng)絡新媒介與圖書閱讀的關系方面,多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媒介不同于電視,對閱讀具有促進作用,網(wǎng)絡使用多者,恰好也是閱讀多的人群,讀書和參與網(wǎng)絡虛擬文化活動能相互促進[16]。我們提出如下假設:endprint

假設5 報紙閱讀多的居民,其圖書閱讀更多。

假設6 電視收視多的居民,其圖書閱讀更少。

假設7 網(wǎng)絡使用多的居民,其圖書閱讀也更多。

1.2 城市特性因素的影響

圖書閱讀作為一種文化消費行為,會受到宏觀因素的制約,社會經濟條件、地方文化特色等都會影響圖書閱讀[17]。近年來,國內研究者指出,國民教育狀況、公共圖書館服務等會影響民眾的閱讀[18]。格瑞斯沃德等認為,書籍大量印刷發(fā)行發(fā)端于近代城市,上海、拉各斯、莫斯科等都曾是所在國的圖書印刷中心,男女市民在此開始消費印刷文化,閱讀的風尚也從中心城市向周邊不斷擴散[19]。不過,到目前為止,還很少有研究者關注不同城市的特征因素對居民圖書閱讀的影響。

我們認為,城市的經濟、文化資源會影響城鄉(xiāng)居民的圖書閱讀。一個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社會整體的富裕程度越高,則其居民圖書閱讀更具有物質上的保證,對圖書消費也會更多。同時,居民所在城市的整體教育狀況、公共圖書館服務、私人藏書情況等,構成了一個地方閱讀文化的基礎條件,也會影響圖書閱讀。在教育方面,居民整體的受教育程度高,會促進圖書閱讀,一個地方的閱讀文化氛圍會更濃[20]。在公共圖書館服務方面,圖書館服務水平高的城市,藏書更多樣化,有閱讀需求的居民在圖書館借閱更方便,能促進閱讀[21]。就私人藏書而言,它的水平高低反映各地方居民對閱讀重視和投入的程度,藏書多,也更有利于塑造地方書香文化氛圍。此外,在我國雖然存在城鄉(xiāng)差異,但考慮到城市的經濟、文化資源具有輻射作用,因此上述資源不僅會影響城市居民閱讀,也會對所在城市的農村居民閱讀產生影響。此前,有關城市的經濟、文化資源對居民圖書閱讀的影響還缺少相關研究,我們提出如下問題:

問題1 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會對居民圖書閱讀產生怎樣的影響?

問題2 城市的文化資源會對居民圖書閱讀產生怎樣的影響?

另外,在多樣化的媒介環(huán)境下,國家、地區(qū)層面的不同媒介使用的聚合也可能會影響民眾閱讀[22]。在城市層面上,首先,圖書閱讀與讀報都是城市閱讀文化的組成部分,報紙閱讀水平高的地方,其圖書閱讀也會更多。其次,多年來,研究者一直攻擊電視會損害印刷文化,電視收視多的地區(qū),居民的平均閱讀水平會更低。最后,與個體層面的關系類似,城市層面的網(wǎng)絡使用水平與閱讀也能相互促進,網(wǎng)絡覆蓋率高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更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更多,對圖書閱讀有促進作用。不過,居民城市層面媒介使用的聚合對圖書閱讀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我們提出如下問題:

問題3 城市層面上居民其他媒介使用水平會對他們圖書閱讀產生怎樣的影響?

2 變量測量和分析策略

本研究數(shù)據(jù)包括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居民個體層次數(shù)據(jù)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于2006年9—10月組織實施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6項目。此次調查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采用PPS抽樣從省級單位抽到社區(qū),再在每個社區(qū)以系統(tǒng)抽樣抽取調查戶,用基什(Kish)表每戶抽取一人作為調查對象,調查18—69歲的成年城鄉(xiāng)居民,共抽取有效樣本10151人,樣本人群分布在107個地級或以上城市。城市層面數(shù)據(jù)中的各市人均經濟指標數(shù)據(jù)、公共圖書館每百人藏書量來源于2007年《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居民教育均值、私人藏書水平、各種媒介使用均值則從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06年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根據(jù)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06年數(shù)據(jù)的城市編碼,我們將兩個層次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接,得到居民個人、城市的兩層數(shù)據(jù),在最終的分析模型中,第一層參與分析樣本10150人,第二層的城市數(shù)為107個。

2.1 變量測量

居民圖書閱讀頻次。本研究的因變量是居民圖書閱讀頻次。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06數(shù)據(jù)中,在調查民眾媒介使用情況時,對居民圖書消費情況進行了測量,即詢問居民在閑暇時間讀文學、社會科學或科技類書籍的頻率是怎樣的?根據(jù)受訪者的回答,給以1至7分不等的分值(1=不看;7=幾乎每天看),分值越高,則表明受訪的居民閱讀頻次越多。

居民個人層次變量。居民個體層面的變量包括人口特征、閱讀的家庭社會化因素以及個體的媒介使用。首先是居民的個體特征。多年來,研究者一直強調圖書消費與人口因素、社會地位相關,我們將對此加以檢驗,本研究的人口因素包括居民的年齡、性別(男=1;女=0)。同時,我們把教育、個人收入水平作為居民社會地位的代表。測量教育程度的方式是直接詢問居民的受教育年限。測量個人收入水平的方法是詢問被訪者2005年個人全年的總收入,對樣本中的缺失值,用每個城市的收入均值進行了插補,對收入是0元的居民,則統(tǒng)一用1元替代,然后對居民的收入取自然的對數(shù)值。另外,城鄉(xiāng)居民在圖書閱讀方面可能存在差異,我們也對居民的居住地類型進行了控制(城市居民=1)。

在閱讀的社會化因素方面,我們用兩個變量來測量家庭社會化的影響,父親受教育程度和18歲時家庭藏書量。父親教育程度測量其受教育年限,具體賦值如下,小學生為6,初中為9,高中( 職高、中專) 為12,大專是15,本科是16,研究生及以上是19,對樣本中的缺失值,用每個城市的教育均值進行了插補。18歲時家庭藏書是閱讀的物質條件,調查居民18 歲時家里有多少本書,根據(jù)受訪者回答,給以1至7分不等的分值(1=沒有;7=500本以上),分值越高,則家庭藏書越多。

在個體其他媒介使用方面,分別詢問居民在閑暇時間里收看電視的頻次、閱讀報刊的頻次、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的頻次,根據(jù)受訪者的回答,給以1至7分不等的分值(1=從不;7=差不多每天),分值越高,則表明受訪的居民從事上述活動也越多。

城市層次變量。本研究中,城市層次變量包括城市經濟、文化資源和媒介使用均值。測量城市經濟、文化資源的指標有四個:一是城市的人均GDP,二是各城市居民受教育年限的均值,三是公共圖書館每百人的藏書量,我們把它作為圖書館服務水平的代表,四是各市私人藏書水平。我們以人均GDP作為經濟資源的代表,它的高低反映各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同時,以各市居民受教育年限的均值、公共圖書館每百人的藏書量和各市私人藏書水平作為文化資源的代表,這些文化資源構成了地方閱讀文化的基礎。此外,居民所在城市的級別(3=直轄市,2=省會城市,1=地級市)不同,意味著都市化程度有差異,也可能會影響居民圖書閱讀。endprint

媒介使用均值是各地居民媒介使用狀況的聚合,包括各市居民閱讀報刊的均值、收看電視的均值和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的均值,它們也可能與居民的閱讀相關。

2.2 分析策略

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包括個人和城市兩個層次,居民個人層次的數(shù)據(jù)從屬于受訪者所居住的城市,考慮到居民圖書閱讀不僅存在個體差異,也存在城市差異,有必要對不同層次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因此,本文將運用多層線性模型來檢驗不同層次變量對居民圖書閱讀的影響。

多層線性模型有幾種類型,本研究采用的是隨機截距模型。在隨機截距模型里,每組的差別是根據(jù)因變量的平均值來變化的,隨機截距是惟一的組效應,個人層次的每個回歸系數(shù)在這些模型里面都是固定的。具體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個人層次

該模型包含了個體層次的預測變量,其中 s是居民個體層次的估計系數(shù),rij是未被方程解釋的殘差。

城市層次

上述模型包含了宏觀層次的解釋變量, s表示宏觀變量的估計系數(shù),U0j是宏觀層次的殘差。同時,個人層次預測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被假設為固定的,即不包括城市層次的變量和隨機誤差。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HLM 軟件,同時運用完全最大似然法估計各參數(shù)值。

3 研究發(fā)現(xiàn)

本研究采用多層模型來檢驗居民個體和城市特征因素對他們圖書閱讀的影響,我們將首先對零模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相關因素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居民圖書閱讀的多層分析結果(N=10150,J=107)

注: ***p<.001,**p<.01,*p<.05,#p<.1。

3.1 零模型分析結果

表1中的模型1是不包括任何解釋變量的零模型,零模型又稱為隨機效應的單因素方差模型,該模型無論在個人還是城市層次,都不包含解釋變量。通過零模型的分析,可以將總方差分解到不同的層次,觀察兩層隨機方差各占總方差的比例。分析結果顯示,層1效應的方差估計是3.17,遠遠大于層2的方差估計(0.59)。根據(jù)方差估計的結果,可以計算出組內相關系數(shù)(ICC),組內相關系數(shù)=00 /(00+ 2),該系數(shù)越高,則說明城市層次的變量能解釋更多的總體方差。結果發(fā)現(xiàn),城市特性可以解釋居民圖書閱讀差異的15.7%,同時,對城市層面的方差檢驗結果顯示具有顯著性,說明不同城市居民圖書閱讀均值存在差異。綜合上述發(fā)現(xiàn),我們認為,居民圖書閱讀差異主要可以從個人特性加以解釋,但城市特征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3.2 居民個體因素的影響

在模型2中,加入個體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家庭社會化因素變量,結果顯示,居民教育程度的影響顯著,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圖書閱讀頻次更多。同時,居民個人收入的影響也具有顯著性,收入高的居民圖書閱讀也更多。本研究的假設1和假設2獲得支持。多年來研究者一直強調民眾的社會位置會影響他們的圖書消費,我們在教育程度、收入對圖書閱讀影響方面的發(fā)現(xiàn),也與相關研究者在其他社會的發(fā)現(xiàn)相一致[23]。此外,性別因素也會影響圖書閱讀,模型2顯示,與女性相比,男性閱讀更多,不過,在控制其他媒介使用變量之后,女性與男性相比,閱讀更多。在年齡方面,年齡與閱讀負相關,不過,年齡平方與閱讀正相關,說明年輕的居民閱讀多,年長的居民閱讀少,但居民到了一定年齡之后,閱讀頻次又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在閱讀社會化因素的影響方面,我們主要關注父親的教育程度、18歲時家庭藏書是否會影響圖書閱讀。模型2顯示,父親受教育程度越高,則居民圖書閱讀也越多, 假設3被驗證,我們的發(fā)現(xiàn)也與相關研究者在其他社會的發(fā)現(xiàn)一致。另外,18歲時家庭藏書多的居民,其閱讀頻次也更多,假設4獲得支持,說明居民成長過程中與閱讀相關的物質條件也是影響他們日后閱讀的重要因素??傊?,我們在父親受教育程度和18歲時家庭藏書方面的發(fā)現(xiàn),都支持閱讀社會化理論的假設。

模型3加入其他媒介使用變量,關注居民個體其他形式的媒介消費與圖書閱讀的關系。結果顯示,報紙閱讀與圖書閱讀正相關,居民讀報越頻繁,圖書閱讀頻次也更高,假設5獲得支持。在多種媒介使用相互作用方面,研究者關注最多的還是電視媒介使用對印刷媒介的沖擊,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電視媒介的使用與圖書閱讀負相關,電視收看多的民眾,其圖書閱讀頻次也更低,假設6得到驗證。在網(wǎng)絡媒介方面,模型3顯示,網(wǎng)絡媒介使用與圖書消費正相關,網(wǎng)絡瀏覽越多,圖書的閱讀頻次也越多,假設7獲得支持。

3.3 城市特征因素的影響

除了關注個體因素的影響之外,我們還關注城市宏觀層面的影響。在模型4中,分別加入城市經濟、文化特征變量,包括城市級別、人均GDP、教育均值、公共圖書館每百人藏書量、城市私人藏書均值。城市級別反映城市的都市化水平,人均GDP反映當?shù)氐慕洕l(fā)展水平,教育均值、每百人藏書量、私人藏書量則反映當?shù)氐奈幕l(fā)展水平,構成了圖書閱讀的基礎條件。有研究者指出,現(xiàn)代閱讀文化發(fā)端于城市,城市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會制約民眾對印刷文化的消費,我們對此進行了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城市化程度的影響顯著,但影響是負面的,城市化程度越高,其居民的圖書閱讀頻次則越低,城市人均GDP的影響則不顯著。同時發(fā)現(xiàn),城市的文化資源會影響居民的圖書閱讀。在受教育程度均值的影響方面,模型4顯示,平均教育程度高的城市,居民圖書閱讀也更多;私人藏書的影響也具有顯著性,私人藏書水平高的城市,居民圖書閱讀更多。另外,多年來,研究者指出,城市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會影響讀者閱讀,本研究把每百人藏書量作為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的代表,模型4顯示,每百人藏書量對居民閱讀頻次的影響不顯著,但在模型5中,當控制了不同城市媒介使用水平的影響之后,城市公共圖書館每百人擁有的圖書越多,則讀者閱讀頻次更多,上述發(fā)現(xiàn)表明,圖書館服務水平高的城市,居民閱讀的量也越大,支持公共圖書服務能促進居民閱讀的假設??傊?,雖然城市的經濟條件對居民閱讀的影響不大,但城市的文化資源會顯著影響居民的閱讀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歡
研究者媒介圖書
高等教育中的學生成為研究者及其啟示
圖書推薦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研究者稱,經CRISPR技術編輯過的雙胞胎已出生??茖W將如何回應?
書,最優(yōu)雅的媒介
研究者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班里有個圖書角
歡迎訂閱創(chuàng)新的媒介
醫(yī)生注定是研究者
丹寨县| 禹城市| 白河县| 石泉县| 和政县| 司法| 定结县| 天峨县| 定远县| 美姑县| 四平市| 岳池县| 西青区| 诏安县| 榕江县| 句容市| 德化县| 波密县| 兰溪市| 尼玛县| 奈曼旗| 上饶县| 平度市| 宁国市| 宜阳县| 鹰潭市| 谷城县| 延吉市| 栾城县| 喜德县| 宜丰县| 紫云| 贞丰县| 微山县| 开鲁县| 格尔木市| 炉霍县| 霍州市| 永新县| 淄博市| 莒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