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顥
摘 要: 《中國之歐洲》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中艾田蒲闡明了歐洲通過耶穌會傳教士的精神了解到的中國文化,并通過自身對多方面各種材料的搜集與分析論證了歐洲自古羅馬帝國到布萊尼茨階段得益于中國文化的一切;下卷中艾田蒲通過對伏爾泰和孟德斯鳩兩位啟蒙思想家的詳盡研究,全面分析了“中國孤兒”這一主題在歐洲幾個國家的演變,陳述了歐洲對中國由仰慕到排斥的轉變過程。本文以兩卷本《中國之歐洲》為基礎,通過論述該書體現(xiàn)艾田蒲在比較文化這一領域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 艾田蒲 《中國之歐洲》 歐洲中心論 比較文化
比較文學大師艾田蒲的《中國之歐洲》原名《哲學之東方》,是以根除歐洲中心論的偏見和殖民歷史后遺癥為創(chuàng)作初衷的兩卷本比較文學著作。作者以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和開闊的東方意識,從翔實豐厚的第一手研究資料出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哲學思想對西方世界的影響,以及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歷史作了十分精當?shù)拿枋龊酮毜降难芯?,并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批駁了“歐洲中心論”,有力地論證了中國思想、文化在整個人類文化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以“給陷入高盧中心論、歐洲中心論而難以自拔的比較學科注入一點活力,指出一個方向”為主旨的《中國之歐洲》中,艾田蒲開篇便在序言中向歐洲中心論者發(fā)起進攻,就誰是印刷術的發(fā)明者這一問題展開分析研究。印刷術由中國人發(fā)明,在東方已是婦孺皆知的事實,但在西方,尤其是西方文化界對既定事實做出了另一番辯解,這顯然是歐洲沙文主義無視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曲解其價值加以受用的表現(xiàn),而艾田蒲作為中國文化醉心的探求者和中國人民最忠心的朋友,他毅然迎接并回擊了來自歐洲中心論的挑戰(zhàn),他專注于中國文化古籍和東方阿拉伯歷史文獻的考證,多方求索,終于以不可辯駁的歷史佐證,推倒了人類文明史上一樁極不光彩的疑案。在某些沙文主義批評家指名道姓的謾罵中,艾田蒲堅定信念,誓要讓世人了解狹隘的民族沙文主義和迷狂的歐洲中心論曾在西方文化界、學術界膨脹到何等惡劣的地步。因此,推倒陳說,蕩除歐洲中心論的余毒,還中國文化以歷史的本來面貌,便成了一個比較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也是該書富有創(chuàng)意和價值之所在。
二
在《中國之歐洲》中,艾田蒲向世人展示了獨到的比較文化觀,這首先體現(xiàn)在艾田蒲改變了以往從孤立的短時段研究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慣例,轉而從全局、長時段角度考察東西方文化,將中國和歐洲文化的關系研究回溯到中國先秦時代。在《中國之歐洲》中艾田蒲將中國和歐洲的文化交流粗略分為兩個階段,即“中國之歐洲”和“歐洲之中國”兩部分。前者是指19世紀以前,這個時期中歐文化交往是以中國對歐洲文化產(chǎn)生的影響為主的,此時歐洲從自身實際政治文化需求出發(fā),對中國文化與發(fā)明進行較為全面與集中的介紹和引進,出現(xiàn)一股較為顯著的中國風尚。就像中國古代經(jīng)常將“西方”設想為極樂世界一樣,歐洲也長期把遠東的中國想象成一個富裕、和平的黃金國,因此1301年《馬可波羅游記》寫成后才會引發(fā)那么大的反響,自此在幾百年內,這本不無夸大的游記就成了歐洲人了解中國的主要、往往也是唯一的史料來源,也為無數(shù)人提供了前往中國找尋黃金的動力。艾田蒲對中國文化的偏愛之情溢于言表,他認為中國“在很長時間里一直豐富著歐洲的思想、科學和藝術”,他崇尚中國哲學,“使我受益的中國哲學家如孔子、莊子絕不在蒙田之下、荀子可以與奧古斯丁媲美,王充勝過黑格爾”。這些觀念雖僅代表艾田蒲的個人喜好,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歐洲的影響可見一斑;后者是指19世紀以后,隨著西方殖民者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中國和歐洲的文化關系出現(xiàn)逆轉,由此進入歐洲文化強勢影響中國文化的時代。他指出:“此后,歐洲向中國人提供了不少類似的服務(哪怕是原子彈、衛(wèi)星運載火箭,正在建造的空中飛船),完全可以毫不避諱地承認它所得之于中國的那微薄的一點點東西:紙、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p>
透過艾田蒲對“中國之歐洲”與“歐洲之中國”兩個階段中中歐雙方在文化上的相互給予關系不難看出艾田蒲本人在比較文化領域所堅持的另一個觀念,即闡明人類文明是一個有機體、相互依賴且互為補充。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地域的文化都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都應該平等對待,得到重視。艾田蒲以布萊尼茨在已有思考的基礎上,參考中國《易經(jīng)》八卦語言,進而創(chuàng)造出二進制算數(shù)為例說明:跨文化傳播并非生硬地照搬照抄,而是相互借鑒、相互激勵的過程。作為一名出色的跨文化研究者,他在斥責“歐洲中心論”的同時,也并未茍同“東方中心論”,艾田蒲既反對歐洲人出于一種優(yōu)越感,曲解、藐視中國文化,更不贊成盲目贊頌中國文化,他認為歐洲文明并不是對東方文明的簡單模仿,但也不能否認文化傳播過程中信息量積累的本質問題。在《中國之歐洲》中,艾田蒲熱情肯定了布萊尼茨和伏爾泰等前輩作家的開放精神,高度評價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獨特性的重視與開發(fā),他強調“倘若我們不把這兩個迄今為止,各處地球一端的相互封閉的世界之互為補充的財富連在一起,那就沒有全球性的普遍文化可言”。
三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艾田蒲提出不論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歐洲形象還是歐洲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都不是完全正確的,而是把對方理想化的產(chǎn)物。就中國方面而言,“中國人并沒有被動地等待我們去發(fā)現(xiàn)他們,甚或創(chuàng)造他們”。中國人通過絲綢之路主動出擊,尋求財富和機會的同時帶回他國技藝,豐富了華夏文明;還有一些人跋山涉水去印度學習佛教經(jīng)典,考察異國風情,豐富了炎黃子孫的精神生活。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輸入和吸收,往往伴有明顯的政治意圖,具有實用價值取向。西方為緩解歐洲嚴峻的宗教控制,從而放大了中國皇帝的仁政和宗教寬容政策,有意回避其中殘酷一面以壯大人本主義隊伍;孟德斯鳩關注中國思想,著眼于自己的政治設想,伏爾泰崇尚儒家學說,是為了與天主教教義唱對臺戲。艾田蒲認為任何一個民族接受異質文化時都在奉行一種拿來主義,將異質文化重塑與變形為己所用。這種雙向運動是人類文化自身的溝通與融合,給予或接受影響沒有榮辱、優(yōu)劣之分,是符合世界文化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的,面對此客觀現(xiàn)實應采取歷史主義的寬容態(tài)度。
在創(chuàng)作《中國之歐洲》的過程中,艾田蒲克服種種壓力與困境的無畏精神,以及突破沙文主義和地方主義局限性,深化對人類文化交流的認識,力求構建世界文化的創(chuàng)新意識都是值得比較文學研究者借鑒和學習的。他不像以往某些崇尚中國文化的思想家,僅止于對中國文化的盲目追求,而是采取多方求證深入其中的方法,尋求真切的了解;他不是對既成的事實作一般性的思考與陳述,而是在對研究對象抱有激情與真情實感的同時,以深刻的理性認識取代個人感情好惡,是以做出理性的判斷。如在闡述西方對中國文化由仰慕轉向排斥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時,艾田蒲認為除了西方社會里耶穌教會的解體和馬戈爾尼出使中國致使中國聲望在歐洲一落千丈這兩個外在原因外,中國自身必須認識到閉關鎖國所導致的文明的封閉與落后性的內在原因,不能自得于祖先輝煌的古老文明而沾沾自喜、停滯不前,中國文化只有在開放的學習過程中才能獲得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艾田蒲著.許均,錢林森譯.中國之歐洲[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第1版).
[2]錢林森.不倦的耕者——艾田蒲與中國[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歐震.艾田蒲《中國之歐洲》對文化交流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