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麗紅
經(jīng)過不知道多少次左右的盤旋,就在我們即將失去方向的時候,車卻在一處平坦的山坳里停了下來,司機師傅說到了。
再看窗外,早已不見了剛才的深溝壑嶺,一處光亮的水面映入我們的眼簾,迫不及待的下車,水聲就在眼前清澈地響著。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那樣美麗的景色,我一點也不會相信在寧波鄞州西部的鄞江鎮(zhèn)這樣的深山里還會有這樣一處山水,真所謂“藏在深山人未識”啊。
水面不寬,二三十米的樣子,水卻幽深,透過水面,可以看到水底的鵝卵石和水草。岸邊,還有水不斷的從山體里流出來,形成一道道山泉。
據(jù)說,水庫的形成是靠多年的雨水積淀而成,雨水大,則水深泉多,雨水少,則水淺無泉。今年雨水豐沛,怪不得會有如此的景觀。
一座小橋,把村莊和公路連接起來。橋的年頭大概不長,干凈的橋面,青石的欄桿,都顯示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氣息。水在橋下的空洞中流出,形成多處不太遄急的瀑布,如果不是時令的緣故,真想跳下去,和水來一次親密的接觸,那樣清澈的水流,誘人心吶。
穿過小橋,就是錯落的民居了,那些民居依山而建,外墻都貼了白色的瓷磚,看上去精致美觀。層層樓閣,映襯著背后蔥郁的山巒,似乎到了某個江南小鎮(zhèn),小橋、流水、人家,勾勒出一種人文意境。
沿著鄞江的主要街道走,照著指示牌往左拐進一條支路,走不多遠,來到一條叫它山西路的小弄里。弄兩邊有一些斑駁高墻,有上如松、郎官第等古建筑,高墻的下半部分都是用長長的平整條石砌成的。更多的是簡陋的房子,有簡易的廊檐。路上還看到始建于唐代的鄞江廊橋在重建,正在澆筑鋼筋水泥墩子,岸上有許多老者圍看。老人說,往前走,半根煙工夫,它山堰就到了。
它山堰竟是這般平常。這就是與都江堰、鄭國渠、靈渠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有著1 180年歷史的它山堰么?我站在它山的坡上,看百多米長的堰壩靜靜地躺臥在水里。走下小坡,一步步小心地接近它。堰壩上是巨大的石板,都顯得很光滑,是被水流磨的還是被時間磨的?我有些恍惚。我無法表達我對這個偉大工程的心情,只將全身貼在光潔的石板上。
建它山堰的是當時的縣縣令,叫王元。王元是山東瑯琊人,生于唐貞元十五年(799年),唐穆宗長慶元年中科,任翰林院書記,翌年任翰林院編修,第四年升朝議郎。數(shù)年間連升三級,有些人就坐不住了,告狀、誣陷的信就出來了,結(jié)果,這位春風得意的朝議郎被貶了。先是降任金華府七品同知,后調(diào)任縣縣令。于是,他就與這片叫縣的土地發(fā)生了聯(lián)系。就是這個被貶的文官,在這個過去叫小溪的地方留下了一段不長的堰壩。這段堰壩占據(jù)的空間不多,當年的恢宏也多被沙礫所埋,但是它卻活了整整1180年的時間,而且,還將恒久地延續(xù)。這個并不得志的小縣令,也隨著這段堰壩,長久地活著。
正如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孕育了天府之國;京杭大運河,曾繁華了江南天堂;每一處中國重大的水利工程后面,都意味著成就一方的文明。它山堰,它真實地改變了寧波。
鄞江,那時的小溪鎮(zhèn),是當時明州和縣的心腹之地,可以視作后來寧波的根。可是,當時鄞江江水“與海潮接,咸不可溉田”,江潮上漲時,“民不能飲,禾不能灌”??h西部四明逶迤,群峰矗立,山巒重疊,每到春秋之際,大雨如注,奔騰而瀉,危及生靈和農(nóng)作。而明州城也常有缺水之患。千百年來,明州、縣、小溪的民眾都深受水害煎熬。王元的到來,使這些開始有了改觀。
王元簡直就是個水利專家。史書載,王公志存君國,心懸黎民,度山川之險,察地理之宜,終于發(fā)現(xiàn)了“兩山夾流,鈴鎖兩岸”的它山。他決定利用這個優(yōu)越的壩址興筑一個可以起到阻咸、蓄淡、引水功能的水利工程。堰建成后,堰上之水,旱時七分入河,三分入江;澇時七分入江,三分入河。流到內(nèi)河的水,用來灌溉,并經(jīng)南塘河流入明州城的日湖和月湖。它山堰水利系統(tǒng)的建成,縣七鄉(xiāng)農(nóng)田得到灌溉,又確保了明州城區(qū)用水之需。
曾經(jīng)的困頓之地,最終演變成一座繁華之城,而這一切,竟然得益于今天看來十分平常的堰壩。
如果不經(jīng)意的話,走過它山堰,會把它看作一條平常的石板路。在現(xiàn)場細看,歷經(jīng)1 180年風雨和洪水沖擊,至今仍基本完好。除了歷代的維護以外,其自身的科學設(shè)計是起了大作用的,堰體向下游有五度的傾斜,提高了水平抗滑能力;堰內(nèi)筑有粘土夾砂層,提高了堰壩的防滲性;縱截面采用梯形設(shè)計,更能抵抗江水的沖刷……一千多年前的工藝與現(xiàn)代力學原理在許多地方不謀而合,不得不為先人的智慧而嘆服。
它山堰建成之時,唐朝已走向衰敗。王元不但沒有由此受朝廷重用,相反,又一次受到參奏,雖然史料上看不到王元由此被貶,但他的仕途確實一直不見通達。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做了15年縣縣令的王元辭官歸隱,告老還鄉(xiāng)。其實,那時他并不老,只有48歲。
在鄞江鎮(zhèn)大街一書肆,意外得見一本《寧波幫》雜志,里面有一篇紀念它山堰建成1 180周年的文章。文中提到,在王元任職縣前一年,時任明州刺史于季友曾于“縣西南四十里筑仲夏堰”,開鑿河渠欲引山水入城。文中說,平心而論,仲夏堰在當時并不遜色,作用也立竿見影,史傳曾“灌田數(shù)千頃”,但很快,仲夏堰暴露出了它的硬傷,由于選址不當,種種問題——蓄水不足,咸潮倒溯,沙土堆積——在堰壩造成后很快就顯現(xiàn)出來。
于刺史的仲夏堰不中用??墒?,這個王元,一個小小的縣令,竟然在仲夏堰的上游造起了另一座攔水大壩,這就把剛剛建成的仲夏堰給廢棄了。也許,正是這個不能明說的原因,引起了一些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發(fā)生。它山堰建成后澤被四方,卻一直被朝廷所忽略,從建成的833年至大唐衰亡的百多年間,它山堰沒有受到來自官府的任何嘉勉。有關(guān)王元的記載也很少,只有縣志以“備勤儉,尚敦樸,戒游惰,懲貪暴,數(shù)年境內(nèi)大治”等文字一筆略過。
直至三百多年后的南宋乾道年間,它山堰才被賜“遺德”功額,算是有了官方的認可。
王元留下這個澤被萬世的水利建筑奇跡后默默離開,從此隱沒在歷史中,而古堰也成為一道尋常風景,沉寂于平常生活之中。
可是,在它山堰周邊逡巡的時候,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事實:這么一個在正史中形象模糊的王縣令,民間的記憶里卻有幾分鮮活。至今老百姓口口相傳著關(guān)于王縣令的好多故事。有一個是“方木鵝”的故事。據(jù)說,王縣令為選定與它山堰配套的三個水閘的位置,從上游放下三只木鵝,木鵝自動停下的地方就被他選作閘址。千百年來,“王令當年放木鵝,身營三碶隔江河”傳為美談。
這還不算。更重要的是,它山山坡上,有一座廟,廟堂正中是王縣令的坐像。
它山廟里,除了王元的坐像,還有十位建堰民工的造像。這些造像背后,有一個慘烈的傳說。建堰之初,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春雨綿綿,植樁一直無法完成,眼看汛期將至,十位出身不同行業(yè)的建堰民工站了出來,用他們的身軀,做出了中國古代工程中的壯舉:以己為殉,以死定樁。
一種說法是,它山廟是王縣令辭官還鄉(xiāng)后,當?shù)剜l(xiāng)民為他建的生祠。還有一種說法是,它山廟起始并不是為王縣令建的,而是王縣令為紀念筑堰殉身的十位民工而建的,始名“舍身祠”。
憑王縣令的智慧,他是會這么做的。以后,不知何時起,廟里正中坐上了王縣令。當?shù)匕傩者€將王縣令出生的日子十月初十定為當?shù)貜R會的日子。至今,鄞江鎮(zhèn)每逢農(nóng)歷“十月十”舉行廟會,它山廟附近每年都有一陣熱鬧。
它山廟在它山上,廟前有一亭,亭里有一石碑,上有“片石留香”四字,是清時官方為王元所立。走進廟里,人頭攢動,人們在供桌上擺各種供品。問了,才知道是為應考的孩子們求的,祈望王公護佑,考個好成績??磥恚习傩瞻阉醋魃窳?,而與它山廟前的它山堰似乎沒有了干系。
它山堰靜靜地躺著。它確實平常,也看不出什么意義??墒牵嬖谥?,便是意義。1967年,寧波大旱,海水倒灌入甬江、奉化江、鄞江,正是它山堰將咸潮擋在了堰外。2009年,莫拉克臺風席卷寧波,四明大地暴雨如注,山洪從四明山奔騰而瀉,它山堰水利系統(tǒng)工程及時泄洪,保住了鄞西的農(nóng)田。
站在小橋上,看著美麗的流水和民居,我忽然想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當我們老時,能夠有這樣一處居所,“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來打發(fā)殘生,也不失一種人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