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猛,展 躍
(黑龍江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哈爾濱150022)
李商隱作為晚唐詩家最為杰出的領(lǐng)袖,詩創(chuàng)無題,人亦“無題”,有《李義山詩集》傳世。晏幾道是北宋婉約派著名詞人,因在令詞創(chuàng)作上對前人的繼承與超越,有《小山詞》流傳。二人詩詞至今雖已過千載,但對于二人及詩歌、令詞的研究、評價層出不窮,足見其成就之斐然。雖然晏幾道在文學領(lǐng)域成就不及李商隱那樣高,也沒有義山那樣受到學術(shù)界的重視,但是,義山無題詩和晏幾道婉約詞的境界和情思都是不可琢磨而又耐人尋味,表現(xiàn)出無題詩歌與小令詞多義性的特點,這其中取源于他們個體內(nèi)心、內(nèi)涵復雜豐韻、外延無限伸展的意象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多方面、多角度把握其意象內(nèi)涵、外延以及特色,可以對詩詞有一個更好的評鑒,意象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面。
袁行霈認為: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1]?!耙庀罂梢苑譃槲宕箢?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社會生活的,如戰(zhàn)爭、游宦、漁獵、婚喪等;人類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臟腑、心理等;人的創(chuàng)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飾、城市等;人的虛構(gòu)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保?]依據(jù)袁先生的說法,李商隱無題詩和晏幾道婉約令詞的意象在五類中都有。這些意象體現(xiàn)出不同于其他詩人、詞人的特點,形成了義山無題詩、叔原令詞各自獨立的意象群。在這其中,自然意象相對比較全面獨立,而且是最具有代表的一類。
文學史上有代表性的一系列作家與作品,每一個體作家都具有自身鮮活的感性生命力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培養(yǎng)起來的理性思辨能力。個體的生存狀況(包括家庭環(huán)境、接受教育情況、人際關(guān)系、人生經(jīng)歷等)通過影響他們的生命感覺進而影響他們對文化傳統(tǒng)的理解闡釋和時代信息的選擇和接收。同一民族、同一時代的作家可能因個人生活環(huán)境與人生經(jīng)歷的不同而導致文人情志的差異,其情志所呈現(xiàn)出的顯著差異就不僅僅是時代原因所致。從微觀方面看,作家心靈的形成還受到自身生理、心理素質(zhì)的影響,那些屬于先天遺傳的部分,因其是與生俱來的人類世代遺傳的產(chǎn)物,具有解剖和生理學的基礎(chǔ),所以,相對穩(wěn)定性較強,而且體現(xiàn)出極強的個體差異。如個體的體質(zhì)、神經(jīng)類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統(tǒng)的特征等,作家先天的氣質(zhì)類型以及后天的生理功能病變均會對他們的思維方式、情緒傾向、行為習慣、性格特征等產(chǎn)生直接影響,并通過其文學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來。
李商隱與晏幾道首先是由于時代背景的造就而有相同之處,雖然分別在晚唐和北宋初,但有著對社會外部環(huán)境類同的內(nèi)在感同身受。晚唐風雨飄搖的政治使得當時社會進一步衰微,使李義山為代表的詩人感慨憂亂,追求詩歌的形式美成為了當時的主要潮流;北宋前期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使文人地位很高,宋初的百年承平,雖然多有閑情逸致,卻讓晚唐綺靡文風有所抬頭。這些因素蕩滌著兩人的內(nèi)心,素有大志的二人都呈現(xiàn)出了與前人迥異的社會心態(tài)、審美個性與情感內(nèi)涵。源于社會條件、生存環(huán)境、個人際遇等因素的差異,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會或隱或顯地展現(xiàn)出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其內(nèi)含的意趣心境成為作品的靈魂與精髓,語言的淡雅或濃重、情感的和緩或激昂更彰顯出二者的個性特征,因此,對作家個性與心態(tài)的把握,有利于對作品更好的解讀,從而了解其詩、其詞在唐詩宋詞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與價值。義山詩、叔原詞雖屬于唐詩宋詞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但作為情感抒發(fā)的最佳載體——詩詞,在文學史發(fā)展各自的頂峰中展現(xiàn)出來的卻是他們最真實最透徹的心靈悸動與情感體驗。
真正的詩詞大家對生存空間意象的描寫并不能完全表現(xiàn)他們的心靈空間,且生活空間相對于心理空間過于狹小,當超越詩人承受能力時,他們便走向廣闊的大自然,抒發(fā)自己的心靈空間。這雖然在很多文豪中是普遍現(xiàn)象,然而在李商隱的無題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一種更為細膩的寬廣,“月”、“水”和“花”等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從“月”意象符號的功能來看,她一直是中國詩歌情感內(nèi)涵和形式的有機統(tǒng)一。恰如康德所說:“審美意象是一種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顯現(xiàn),它從屬于某一種概念,但由于想象力的自由運用,它又豐富多樣,很難找出它所表現(xiàn)的是某一確定的概念。”[3]
自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chuàng)以來,“月亮”一直都是詩詞中寄托情感不厭的母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經(jīng)·陳風·月出》)被稱為是最早的對月懷人詩,美麗的倩影融浸在皎潔的月光中,愉悅之感與相思之情達到了完美合一,這正是“月”這一傳統(tǒng)的審美意象在詩人筆下最初的生動體現(xiàn)。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充滿著對宇宙、自然和人生的思索與探尋,已經(jīng)升華為一種哲學境界。在詩人中對“月”作出最好詮釋的要屬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憶秦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明月更成為了憑寄鄉(xiāng)愁、感懷離情的審美意象。
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月”更特別得搖曳多姿。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
《無題》(紫府仙人號寶燈)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無題》四首之一(來是空言去絕蹤)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無題》二首之一(鳳尾香羅薄幾重)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雪月”的凄清、冷幽、雅淡象征個體情感的純摯,“斜月”的殘缺形狀和位置象征情感的不欲不能與無法釋懷,“月魄”的灰暗象征情感的失落,“月光”的寒冷不僅象征處境之孤悲與心境之凄涼,更讓人感到情尤至深。李商隱選擇“月”意象符號從感觀上講,在選取“月”意象所指的角度不同導致其蘊含的意義呈現(xiàn)出極大的差異,而且更展示出詩(詞)人內(nèi)心的深觸。無題詩歌與令詞中的“月”意象符號吸附、融匯了諸多情感內(nèi)涵,將自然中的月融為人化自然的組成部分。在義山、叔原各自的人生旅途中,都無數(shù)次地面對了坎坷命運和悲歡離合,而又不斷往復循環(huán),面對著這無法抗拒、不能擺脫的人生境遇,詩人無奈、彷徨、困惑、痛苦……為了找到一種寄托,獲得一種慰藉,詩(詞)人自然而然地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月”,并從中尋找能慰藉內(nèi)心的良方,展現(xiàn)出獨特凄美的內(nèi)心世界。
而在小晏《小山詞》中也是無數(shù)次對“月”的描摹與刻畫,在260 首詞作中,點出“月”字的就有83 處之多,可見詞人對月的偏愛。而在小令這一詞體成熟時期,小晏又把“月”的意象頻繁地運用于詞體當中,更加豐富了其本已具有的審美內(nèi)涵。結(jié)合小晏的經(jīng)歷、個人性情等因素,可以體味出《小山詞》中“月”意象的幾點寓意:
首先,對月懷人,傷時感舊,寄予相思。小晏是一位感性詞人,而且寫詞的目的也是對昔日戀人的追憶與懷念,整部《小山集》無異于一卷長篇的相思離歌,而“月”正是承載相思的最佳載體。
“憶曾攜手處,月滿窗前路。長到月來時,不眠猶待伊”(《菩薩蠻》):當時月與今時月的對照,當日歡意與今日孤寂的反襯,將這份癡情擴展到無限時空,更加的凄冷神傷;“夜痕記盡窗間月,曾誤心期。準擬相思。還是窗間記月時”(《采桑子》):月已成為了“相思”的導引和見證;“沉水濃熏繡被,流霞淺酌金船。綠嬌紅小正堪憐。莫如云易散,須似月頻圓”(《臨江仙》):面對圓月,更加寄予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其次,營造朦朧幽渺詞境,內(nèi)心情感的隱曲顯現(xiàn)。對“月”這一意象進行塑造時,小晏喜用輕柔微小的字眼,如臥聽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朧(《清平樂》),猶記舊相逢。淡煙微月中(《菩薩蠻》),煙波渺。暮云稀少。一點涼蟾小(《點降唇》)。可見,他在月中為了找尋“與世隔絕”般的那份寧靜,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一片心靈領(lǐng)地,他選擇了月色下的夜晚和使人感到平逸安詳?shù)酿嵲鹿狻T谶@凄迷的月光下,沒有知音,沒有喧鬧,他將自己封閉在寧靜的世界中,但并不是萬事皆空、心境淡然般的超脫,而是情有獨鐘、心無外物般的深陷,想著自己的那份感傷、那份思念、那份悵惘,力求尋找一份寧靜,但卻在寧靜中更加迷茫。
中國傳統(tǒng)文學普遍具有“味外之境、韻外之致、象外之象、意在言外”的特點,義山與叔原不僅是其杰出典型,更是自成一體的偉大詩(詞)人,兩人詩詞的自然意象表現(xiàn)出他們的個性特征。
李晏二人的詩詞多有意象組合并列的表現(xiàn),表面看來已經(jīng)成為二人的特色,卻又存在各自的生命之中。
李商隱無題詩歌的意象并列組合多表現(xiàn)為錯綜跳躍,從而自然地造成詩境省略和間隔的“天衣無縫”之感。從深層意義看,這些意象之間暗自相互勾連,表現(xiàn)出“象斷而意連”或者“意接”的特點,絲毫沒有讓人感受到意境的空曠,卻是境生于象外的廣闊悠遠。這些意象組合展示出義山沉重的負荷、精神的內(nèi)轉(zhuǎn)、內(nèi)心的體微。這種跳躍式的并列意象在李商隱的無題詩中,營造出大于個體意象符號之和的深廣意境,讓我們的感受不僅清空雋永、余味深長,而且深邃綿眇、鮮明混融[4]。
晏幾道意象組合并列善于營造一種氛圍,一種不真實的、虛幻的空間,他如同愛寫夢境一樣,刻意與現(xiàn)實保持一定的距離,也許是因為只有在幻化的世界里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享受,所以這種凄迷清冷的“境”使情更加隱曲含蓄,而抑郁難言的“情”使境更加的靜謐幽約,詞人只在這種情境交融中去追憶過往、尋求解脫。此外,在這種組合之下,小晏又多是以情語作結(jié),這與其豐富的情感、率真的性情、個人的喜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這些結(jié)句與其詞意象并列組合的整體格調(diào)氛圍保持協(xié)調(diào)一致。沈謙曰:“小山善作結(jié)語”。觀其詞,小晏更善于將那些凝聚著生活痛苦經(jīng)歷的抒情自白放在意象組合并列的詞結(jié)尾處,而且寫作手法也是多樣,其中直抒胸臆的手法猶占多數(shù),不似溫婉含蓄,雖然在情感厚度上不能說孰多孰少,但在感染力上卻更勝一籌。
李商隱無題詩的審美意象是精心擇取、凝心錘煉的結(jié)晶,表現(xiàn)出了言有盡而義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也讓無題詩成為李商隱詩歌中最具特色的詩體,而且,使無題詩具有“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新詩境,同時,更使無題詩歌在時間上表現(xiàn)得更加綿邈悠長,使常用不衰的意象創(chuàng)造出更加悠遠廣闊的心靈空間。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nèi)花。
《無題》二首之二(聞道閶門萼綠華)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四首之二(颯颯東風細雨來)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無題》四首之四(何處哀箏隨急管)
這些“花”意象表現(xiàn)出的不是孤芳自賞,而是詩人內(nèi)心的寂寞孤獨,讀者感受到的是嘆息花朵的凋零殘敗、命運的世事無常、人生的叵測難料,也自然地呈現(xiàn)出更加廣闊的審美空間,讓人感受到凄苦之外的凄苦。
歸來展轉(zhuǎn)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無題》四首之四(何處哀箏隨急管)
動物意象雖然是一個“燕子”,但這一靈性動感的意象卻為無題詩拓寬了審美空間。它不僅寄托無限的懷人之思,且在無題詩中,這類意象一方面表現(xiàn)出弱、美的無助之感,展現(xiàn)人生美好的易逝,襯托年華長恨之情,也展現(xiàn)出詩人堅韌的一面。
小晏善于在意象組合中運用環(huán)顧手法以意象之情作結(jié),如:
初心已恨花期晚。別后相思長在眼。蘭衾猶有舊時香,每到夢回珠淚滿。多應(yīng)不信人腸斷。幾夜夜寒誰共暖。欲將恩愛結(jié)來生,只恐來生緣又短。(《木蘭花》)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shù)行書。秋來書更疏。衾鳳冷,枕鸞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阮郎歸》)
這些都是對昔日戀人的相思,都是滿懷愁情無處抒,一組意象寄托于來生,一組意象于夢境,他們是虛無縹緲的,更是無法實現(xiàn)的,但畢竟都是詞人尋求情感釋放的一種方式,本以為可以得到開解,但更大的悲哀又環(huán)顧而來,“緣又短”、“和夢無”,最終又把自己“逼入絕境”,正可謂“宕開一筆,翻進一層,最為有力”[2]。
此外,小晏在結(jié)句中有的采用了托物言情的手法,如《臨江仙》:“煙雨依舊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薄杜R江仙》:“沉水濃熏繡被,流霞淺酌金船。綠嬌紅小正堪憐。莫如云易散,須似月頻圓。”有的化用前人詩句,如《蝶戀花》:“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边@些意象手法的運用都使其結(jié)句更顯鮮明特色,突出以情作結(jié)的獨特之處。
李商隱無題詩和晏幾道的令詞都有著濃厚的感傷情緒,習慣于向以自己為中心的內(nèi)心世界取材。無題詩在李商隱的創(chuàng)作中不是最多,卻是代表;令詞是晏幾道的創(chuàng)作重要部分。兩人在文學史上,都完成各自堅韌的繼承與超越。
義山在老杜七律的凝練典重上,酌采李賀歌詩的瑰奇精麗,從語言、對仗、聲律和典故等各個方面進行精心選擇和組織,形成一種精麗而富于暗示的詩風,從而創(chuàng)造出以《無題》詩為代表的新型七律[5]。
相比杜甫,義山無題詩中缺少“巨大型”的意象,我們很難看到大鵬、鯨魚這樣的動物意象,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相見時難”)中執(zhí)著的“春蠶”和“蠟炬”,這些表面微小的意象經(jīng)常能夠唱主角。清人賀裳在《載酒園詩話又編》中說:“義山之詩,妙于纖細?!崩w細之美,又在于其情感的細膩和所借物象的纖弱與無奈。然而,這里寫意象創(chuàng)造的詩歌境界決不是狹窄,而是直接感受到的纖細、綿韌的情感內(nèi)涵。可以說義山無題詩的意象多是煙雨、斜暉、云霧,讓人用心讀來卻似乎少有太大的困難,這也是無題詩審美意象的魅力之一??梢?,義山無題詩審美意象的選取運用是對前人的繼承和超越。他以善于用意象創(chuàng)造朦朧凄迷的意境來表達心緒,達到情景渾融的藝術(shù)效果。
叔原雖不是像宋代蘇軾等名家“以詩為詞”,但是從文中分析,卻不乏“以無題詩意象為詞”的表現(xiàn)。小晏以其高揚的抒情個性在令詞領(lǐng)域里獨領(lǐng)風騷,走上了李義山所開啟個性化意象的抒情道路,在令詞的抒情上無論是自覺地吟詠,或者是非自覺地抒發(fā),不僅具有續(xù)弦之功,更有開創(chuàng)之勞,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是抒情方式為直抒胸臆。叔原不同于晏殊等父輩詞人那般的雍容閑雅,能夠以理性節(jié)制情感,從而將個性的情感做以最真實、徹底的表現(xiàn),讀者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他情感的真摯、熱烈、執(zhí)著,因而,他將強烈奔涌的情感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意象寄托之后噴薄而出,將心中的壓抑之情得到暫時的釋放與解脫。相比他父輩和同時期的那些作家,在類型化的抒情方式上,大多將個人的情感在作品精細描繪“外衣”的包裹之下,讓讀者感覺到缺乏鮮明的抒情個性。故而叔原類同義山的這種毫不做作、不加掩飾于意象中進行抒情的方式便脫穎而出,不僅更顯真率,而且更加可貴。
二是抒情內(nèi)容獨具情致。雖然在《小山詞》中同無題詩一樣多以愛情的描寫為其主要內(nèi)容,但都不是簡單地抒發(fā)男女之間的相思別怨,叔原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強烈“癡”與“狂”,其所包含的情感內(nèi)容更是豐富而又濃郁。
三是抒情風格沉郁頓挫。這種抒情風格的形成,主要來源于主體情感的全情投入以及章法句法上的運用。叔原善于將“怨”、“恨”等關(guān)鍵字眼融于詞作中,并化為其凄楚哀怨的情感基調(diào),而且于哀怨之中更具沉郁之致,妙得頓挫之功,便促使其風格的最終形成。
我們從小山的詞作中看到了抒情個性的復歸和激揚,更看到了在他手中小令抒情品格的成熟和成長,“在詞之發(fā)展中,雖未隨眾水俱前,而回波一轉(zhuǎn),卻能另辟出了一片碧波蕩漾、花草繽紛之新天地?!保?]
義山無題詩與叔原令詞是兩代文學巔峰的脊梁。綜上分析,其中得益于兩人在詩詞中選取審美意象特別是自然意象的造詣,他們有很多相通之處和各自的特色。小晏不僅有對大晏的繼承與超越,也有對義山詩歌特別是無題詩審美意象的繼承,雖然只是其中一個角度,但卻印證了相似之處,更全面的比較還有待今后進一步的拓展挖掘。
[1]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sh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康 德.判斷力批判[M].宗白華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3]徐 猛.淺析李商隱無題詩的審美意象[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1):79-81.
[4]趙義山,李修生.中國分體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