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艷
首先,經(jīng)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交流,也促進了外語(尤其是英語)的迅猛發(fā)展,這給外語類學校和專業(yè)帶來了發(fā)展的契機。然而,伴隨而來的是英語教學商業(yè)化和功用主義的盛行,英語的交際性和功用性通常被擺在首位[1],英語教育出現(xiàn)了急功近利、忽視人文修養(yǎng)和人文關懷的趨勢。這就導致了與人文素質培養(yǎng)相關的英美文學課被邊緣化,由以前的主干課、必修課淪為了輔修課、選修課,課時也由兩年濃縮成一年甚至一個學期[2]。英美文學課被學生認為是浪費時間、毫無實際用處的廢課,他們把時間用在有直接功用的“法律英語”、“商務英語”、“旅游英語”等課程上,對待文學課程是“應試”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教師為了在不斷縮減的時間里完成英美文學的教學任務,以系統(tǒng)講解為主,往往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各種信息,更加降低了對文學課的興趣,甚至對其產(chǎn)生厭惡感。
其次,互聯(lián)網(wǎng)和各種電子通信設備的發(fā)展,為電子書和各種文化信息的傳播帶來了便利。人們能夠閱讀的作品豐富多彩,獲取閱讀材料的方式也各種各樣。這種信息大爆炸引發(fā)了“圖文時代”的到來,引起了對文化產(chǎn)品的“快餐消費”心理。由于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人們不再愿意花過多時間細細品讀,而往往快速瀏覽材料,滿足于基本信息的獲取,所以圖文信息更易獲得讀者的青睞。在英美文學課上,這種“圖文時代”“快餐消費”的影響體現(xiàn)在學生多會選擇閱讀節(jié)選作品;偏好閱讀中英文對照作品;以看電視電影來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等方面[3],無法真正做到沉下心來閱讀、欣賞文學作品。因此,英美文學課對提高學生語言素養(yǎng)與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作用就有待商榷了。
英美文學課對提高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增強文學鑒賞力,擴大知識面起著積極作用。而經(jīng)濟全球化和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為推動英美文學教學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對英美文學教學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為了應對新世紀新變化,可以在英美文學教學中適當引入團隊學習策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學風。
團隊學習策略(Team-based learning)是由美國Oklahoma大學的Larry Michaelsen在2002年正式提出的教學理念[4],目前已經(jīng)在經(jīng)濟、醫(yī)學及教育等多個學科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團隊學習策略一般由四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組建小組。將有著共同學習目標的班級作為一個團隊來進行教學,教師按照“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的原則將整個團隊分為幾個小組。第二階段,學生自學和準備階段。針對某項教學內(nèi)容,教師確定學習要點,劃定學習范圍,學生根據(jù)教學要點和范圍進行課前閱讀和準備。第三階段,討論學習階段。該階段包括個人測試和小組討論。個人測試中安排10-20道多選題,涵蓋所要學習的主要知識點,課前十分鐘內(nèi)完成。然后再組織小組討論,檢索資料,得出一致性的答案。教師對該階段測試的結果進行評判和反饋,讓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整體、系統(tǒng)的了解。教師還應判斷學生是否已掌握基本知識點,若沒有,則進行針對性講解。第四階段,應用知識訓練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安排一系列難度較大且答案不一的測試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探討問題的能力[5]。
團隊學習策略以知識為出發(fā)點,以設定好的問題為導向,以小組內(nèi)、組間討論為學習方法,學習者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獲取知識,通過在實際問題中應用知識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6]。教師不再是滿堂灌,而是擔任整個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傾聽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這樣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首先,在英語專業(yè)招生不斷擴大和英語教育功利主義的驅動下,不少學校為了節(jié)約成本,實行英美文學課大班教學,課堂不再是10-20人的小班,而是40至60甚至100人的大課堂,給教師管理課堂、學生積極學習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若引入團隊學習策略,可以對整個大班進行分組,各組推選出小組長,這樣易于教師管理,優(yōu)化教學資源,也可以促進小組的合作學習。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在國內(nèi)的英語教學中已有一定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8]。
其次,英美文學覆蓋范圍廣,包含內(nèi)容多。新制定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指出,不僅英、美國家,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文學名著都是學習范疇。而除了文學作品的學習外,英美文學還包含與文學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等,文學課的性質也決定了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作品閱讀,并將培養(yǎng)學生喜愛閱讀的習慣作為其目標之一,所有這些教學內(nèi)容在有限的課堂內(nèi)是無法完成的,這就需要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和準備。采取團隊學習策略,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確定教學要點,劃定學習范圍,并給出一定的思考題與參考資料來源,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與思考。通過小組長的監(jiān)管與課堂小測的分數(shù)牽制,對自主學習起到督促和激勵作用,這樣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確保教學目標的完成。這種學習策略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對英美文學的興趣,同時,通過課前搜索資料、閱讀相關作品、共同探討解決相應的思考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促進交流與合作,擴大閱讀量與知識面,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等。
再次,英美文學課課堂上,教師對學生課前學習的檢測往往集中在對相關作品的分析理解上,這種分析理解比較主觀,從而觀點不一,觀點的表達局限于學生文學語言的掌握,難度較大。課前若進行這樣的檢測,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極易對此種檢測感到無聊,從而形成散漫心理。團隊學習策略中的個人小測,教師在課前花10鐘時間,先讓學生完成10-20道較容易的選擇題,這些選擇題應涵蓋所要學習內(nèi)容的所有知識點,然后再讓小組進行討論,得出一致性答案。最后教師對考核結果進行評價與反饋,對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保持昂揚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況,還可以促進團隊的協(xié)作。當然,也可以根據(jù)文學課的特性,靈活地采取其他檢測手段,比如,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整理相關材料,進行課堂展示;詩歌朗誦;小說改編成短劇進行演出等等。
最后,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指出了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9]。由此看出,英美文學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即閱讀與理解一定的文學作品,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認識,即對一定作品能夠進行有深度的分析與批評。采用團隊學習策略,在前三個階段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完成了相關閱讀,對教學內(nèi)容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因此,可以進入相關知識的訓練階段。教師在該階段設計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引導學生對相關作品進行理解分析,并在課堂上預留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查閱資料,鼓勵他們積極發(fā)言。學生在該階段不僅可以增長知識、加強團隊合作,還可以訓練分析問題、表達觀點的能力,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文本分析和團隊交流中去。若課堂時間不夠,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形成書面的陳述,作為文學評論上交。如此,也訓練了學生英語讀、寫、說的能力。
在英美文學課中引入團隊學習策略(TBL),不僅利于教師的教也利于學生的學,能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英語教育功利主義和圖文時代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學校人文教育的發(fā)展和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但是這種教學理念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難點,(1)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不僅要在課前仔細研讀教學內(nèi)容,設計涵蓋所有知識點的試題與一定難度的思考題,同時還要及時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其知識點進行補充講解,在課堂上組織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2)雖然是高年級的必修課,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的英文水平還無法做到理解相關作品,加上其他課程的任務,學生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放棄閱讀,不預習。有難點才有發(fā)展、改善的契機,英美文學課程需要不斷研究與改革,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發(fā)揮其在人文教育實施中的重要作用。
[1]張中載.外語教育中的功用主義和人文主義[J].外語教學和研究,2003(6):453-457.
[2]李公昭.現(xiàn)狀與憂思[J].鄭州大學學報,2002(5):11.
[3]龍躍.獨立學院英美文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2(1):75-78.
[4]Michaelsen LK,Knight AB,Fink LD.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M].Westpor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
[5]穆攀偉,王庭槐,曾龍驛等.在醫(yī)學教育中引入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1):55-56.
[6]姜冠潮,周慶環(huán),陳紅.基于團隊的學習模式(TBL)在醫(yī)學教學方法改革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2):8-9.
[7]盧敏堅.試論英語課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功效[J].廣西教育,2002(9):16-17.
[8]王篤勤.小組合作學習行動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4(1):14-19.
[9]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