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星
(山西師范大學(xué) 戲曲文物研究所,山西 臨汾 041004)
在《紅樓夢》為數(shù)不多的戲曲片段描寫當(dāng)中可以窺探到曹雪芹對劇本、演員、劇目演出的一些描述及他的戲曲思想。曹雪芹對這些戲曲片段的描寫是不可缺少的,它們在某些方面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有的還暗示出人物最終的命運。脂硯齋對《紅樓夢》中出現(xiàn)過的戲曲片段的描寫,大都做過一些點評,這些評語成為研究脂硯齋戲曲理念的第一手材料,同時脂的點評也展現(xiàn)了曹雪芹時代的觀劇風(fēng)尚以及戲曲聲腔的流變過程。
《紅樓夢》作為一部小說,基本特點是虛構(gòu)。那么從脂硯齋點評《紅樓夢》當(dāng)中戲曲部分的材料,來了解曹雪芹所處時代的觀劇風(fēng)尚和戲曲的聲腔流變,是否是真實可靠的,《紅樓夢》能否作為一部史料來閱讀和研究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證明《紅樓夢》的史料價值。
首先,曹雪芹本人就在書中證實了《紅樓夢》的真實性。作者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fēng)塵懷閨秀》就說到:“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dāng)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guī)訓(xùn)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盵1]1“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定偷盟只可比。”[1]6已經(jīng)很明確的說《紅樓夢》的主旨是“大旨談情”,又“實錄其事”則明確的交代了小說的真實性。
其次,學(xué)者已經(jīng)對《紅樓夢》的真實性,做過相關(guān)的研究。如白嵐玲在《脂硯齋“非經(jīng)歷過,如何寫得出”芻議》中寫道,“與曹雪芹關(guān)系頗密的脂硯齋諳熟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曾經(jīng)指出這部小說的具有寫實特征?!盵2]那么脂硯齋是如何證明《紅樓夢》的寫實性的。最典型的莫過于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元春省親時與賈母、王夫人廝見,“三個人滿心里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边@段描寫處的眉批:“非經(jīng)歷過,如何寫得出。”又如:“此回將大家喪事詳細剔盡,如見其氣概,如聞其聲音,絲毫不錯,作者不負大家后裔?!保ǜ奖镜谑幕鼗睾罂傇u)?!罢嬗惺鞘?,經(jīng)過見過?!保ǜ奖镜谑刳w嬤嬤追憶甄家四次接駕的氣派處側(cè)批)。等等多處證明了《紅樓夢》這部小說的史料價值,我們亦可以將此當(dāng)作史料來直接使用和研究。而脂硯齋的評語恰恰給了我們一個指引,讓我們能從虛幻的小說背后看到真實的曹雪芹時代。
現(xiàn)代著名史學(xué)大師陳寅恪先生研究《紅樓夢》的過程中,也將《紅樓夢》的材料進行史學(xué)考證。如在分析錢牧齋“海棠十月夜催花”這句詩時,便引用《紅樓夢》第九十四回中的情節(jié):“大家說笑了一回,講究這花(指海棠)開得古怪。賈母道:‘這花兒應(yīng)在三月里開的,如今雖是十一月,因節(jié)氣遲,還算十月,應(yīng)著小陽春的天氣,因為和暖開花是有的?!标愐⊥ㄟ^引用《紅樓夢》中海棠在小陽春十月盛開的這一事例來印證錢牧齋詩句,正見陳寅恪運用材料的高妙能力,賈母所分析的海棠花十月盛開的原因,即是錢牧齋這首詩看似不合理卻實是可有之事的最好解釋。[3]
曹雪芹所處的時代觀眾和觀劇風(fēng)尚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觀劇需求,對戲曲演出人們已經(jīng)從單純的觀看戲曲情節(jié)的演出,開始使用劇本來欣賞曲詞,評判戲曲表演的優(yōu)劣。
(一)戲劇演出時,觀眾開始使用劇本觀看。在《紅樓夢》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警幻說道:“若不先閱其稿,后聽其歌,翻成嚼蠟矣。”[1]81脂硯齋在這里點評道:“警幻是個極會看戲人。近之大老觀戲必翻閱角本,目睹其詞,耳聽彼歌,卻從警幻處學(xué)來?!盵4]161作者在小說中提到警幻讓寶玉看戲是讓其邊看劇本邊看演出,脂硯齋證實了當(dāng)時“大老觀戲必翻閱角本”,雖然并不能說明當(dāng)時人們觀戲風(fēng)尚是從《紅樓夢》中學(xué)到的,但是從脂評中可以看出清代觀看戲曲的風(fēng)氣與以往大不相同,觀眾已經(jīng)開始參與到劇本與演出當(dāng)中,不再是單純的觀看演出以達到娛樂的目的,而是學(xué)會通過觀看劇本以及演員的演出,來真正的學(xué)會欣賞戲曲。
(二)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戲曲劇目選擇上有不同的觀劇要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喜歡愛情故事,歌頌帝王將相的曲目。在第十一回,賈敬壽辰,鳳姐點了兩出戲,點了一出《還魂》,一出《彈詞》。[1]157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點的四出戲,“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第四出,《離魂》?!盵1]248說明當(dāng)時流行的劇目有《牡丹亭》和《長生殿》的劇目,能體現(xiàn)出賈元春、鳳姐等婦孺大都還是喜歡愛情故事、演說帝王妃子悲歡離合的演出。
2、喜歡熱鬧,故事情節(jié)簡單的曲目。第十九回“更有《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子牙斬將封神》等類的戲文?!薄皠e人家斷不能有的。”[1]254脂硯齋就此點評“ 真真熱鬧”,賈珍等喜歡熱鬧之人不惜傾力烘托熱鬧氣氛,當(dāng)時曹雪芹時代豪門貴族奢華的生活由此亦可以窺探一二。從脂硯齋的評論“必有言之”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就如在《紅樓夢》中寫出的一樣,確有其事。
3、喜歡插科打諢,供人娛樂的曲目。如第二十二回,寶釵生日,“只得點了一折《西游記》?!盵1]293脂硯齋評“是順賈母之心也。”[4]353“鳳姐亦知賈母喜熱鬧,更喜謔笑科諢?!盵1]293脂硯齋評“寫的周到,寫的奇趣,實是必真有之?!盵4]353“然后便命黛玉點?!盵1]293脂硯齋評“先讓鳳姐點者,是非待鳳先而后玉也。蓋亦素喜鳳嘲笑得趣之故,今故命彼點,彼亦自知,并不推讓,承命一點,便合其意。此片是賈母取樂,非禮筵大典,故如此寫?!盵4]353從這段文字以及脂硯齋的點評可以看到,賈母是喜歡熱鬧、插科打諢的戲曲,脂硯齋說必有其事,說明當(dāng)時社會老年人是喜歡熱鬧的戲曲,在第五十四回,賈母將傳奇,戲曲等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的情節(jié)內(nèi)容批評一番,也能看出賈母不喜歡這些才子佳人類的戲文。
4、喜歡戲文曲詞甚佳的曲目。再如“黛玉方點了一出?!盵1]294脂硯齋評“不提何戲,妙!蓋黛玉不喜看戲也。正是與后文‘妙曲警芳心’留地步,正見此時不過草草隨眾而已,非心所愿也。”[4]353寫出林黛玉不喜歡觀戲,但是在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卻被《會真記》和《牡丹亭》的戲文唱詞所打動,可見像黛玉這類的小姐姑娘并非不喜歡戲曲,只是因為沒有碰到能夠深入人心的曲詞,正如黛玉聽到《牡丹亭》的唱詞說道“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lǐng)略這其中的趣味?!?/p>
曹雪芹時代的觀眾已經(jīng)開始在演出的時候觀看劇本,以此來達到對戲文曲詞的了解,不僅僅是把戲曲當(dāng)做娛樂活動,更是促進了文學(xué)欣賞。不同的觀眾對戲曲劇目的不同需求也反映出當(dāng)時豪門貴族對于觀戲有了目的性的選擇。
(三)對戲曲不同聲腔的要求。對于《紅樓夢》中有些劇目的演出,脂硯齋的評語透露了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清代這些豪門貴族中所流行戲曲的唱腔問題,明末清初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昆曲都占了絕大部分的優(yōu)勢,基本上上流社會演出的劇目大部分都是用昆山腔。在《紅樓夢》當(dāng)中大部分所演出的戲曲劇目都是昆山腔演出的,如《牡丹亭》、《長生殿》等劇目,可以看出當(dāng)時昆山腔是主流的演出聲腔,弋陽腔雖然在《紅樓夢》中偶有出現(xiàn),但遠遠不及昆山腔,這一點在陸萼庭的《昆劇演出史稿》做過這樣的描述;“清初蘇州織造李煦為了要‘博皇上一笑’,想‘尋得幾個女孩子’,‘教一班戲送進’。不料,‘昆腔頗多,正要尋個弋腔好教習(xí),學(xué)成送去,無奈遍處求訪,總再沒有好的?!Y(jié)果還是康熙帝從北京派了個弋腔教習(xí)葉國楨前去教導(dǎo)?!盵5]94這段材料真實的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清代社會,弋陽腔在北方還稍有實勢力,在南方幾乎可以說快要銷聲匿跡了,而弋陽腔之所以能夠在北方還有生存的空間,跟統(tǒng)治者有很大的關(guān)系,清朝統(tǒng)治者是少數(shù)民族入關(guān),他們是游牧民族,自然對激揚鏗鏘的弋陽腔比較推崇。
在第十九回中有這樣的描寫:“鑼鼓叫喊之聲遠聞巷外?!薄皾M街之人個個都贊:‘好熱鬧戲,別人家斷不能有的?!盵1]254脂硯齋評論道“形容克剝之至,弋腔能事畢矣。閱至此,則有如耳內(nèi)喧嘩,目內(nèi)離亂。后文至隔墻聞‘裊晴絲’數(shù)曲,則有如魂隨笛轉(zhuǎn),魄隨歌銷。形容一事,一事畢真,石頭是第一能手矣”。[4]302賈珍府上所唱的戲文熱鬧非凡而且都是用弋陽腔所唱,能反映出賈府的財勢雄厚以及對統(tǒng)治者喜好的迎合,猶如貴族豪門才可聽弋陽腔一般。又如第二十二回,“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昆弋兩腔皆有?!盵1]293脂硯齋評道“是賈母好熱鬧之故?!盵4]352薛寶釵生日,賈母在自家院中搭了一個小戲臺,昆山腔和弋陽腔的表演都有,鳳姐為了討好賈母點了一出弋陽腔的曲目《劉二當(dāng)衣》,而且這次賈府并沒有用自家家班來演唱,似乎是因為賈府的教習(xí)只能教授昆曲,也能體現(xiàn)出弋陽腔的物以稀為貴。因為賈母的喜歡所以能請到弋陽腔的戲班來演出,說明了當(dāng)時社會只有財力雄厚的貴族豪門才能夠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脂硯齋有關(guān)《紅樓夢》中觀戲風(fēng)尚和聲腔演出的評語,使得當(dāng)今研究者能夠透過這部小說真實的事實材料,對曹雪芹時代的戲劇風(fēng)尚和聲腔的演出有了深入的了解。始知曹雪芹時代的觀劇風(fēng)尚與以往朝代大有不同,觀眾已經(jīng)逐漸開始學(xué)會真正的欣賞戲曲,戲曲所具有的文化和娛樂功能真正的融為一體,開始體現(xiàn)真正的價值。而對于《紅樓夢》中所描寫的戲曲聲腔的流變過程,對于研究曹雪芹時代戲曲弋陽腔的衰微以及其普遍的觀眾文化選擇需求有著重要的意義。
[1]曹雪芹著,無名氏續(xù),程偉元、高鶚整理.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
[2]白嵐玲.脂硯齋“非經(jīng)歷過,如何寫得出”芻議[J].紅樓夢學(xué)刊,2008,6:46-47.
[3]石中琪,郭士禮.管隙敢窺千古事(上)——論陳寅恪與《紅樓夢》[J].紅樓夢學(xué)刊,2012,4:50-51.
[4]朱一玄.紅樓夢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1.
[5]陸萼庭著,趙景深校.昆劇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