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紅
(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素食文化是人們生活選擇的一種形式,通過自覺選擇植物性原料作為進食方式,間接避免或減少對動物的傷害,進而對社會公平、天人合一、生態(tài)平衡都有積極意義。深度素食主義更是對深層生態(tài)保護的詮釋。
“素”,原指白色的生絹,也指色白、空。后延申為平常、質樸、不華麗。素食中文“素”字本義是指白色和質樸。古漢語中素食有三種含義,第一指蔬食,如《巨屯謬正俗》中有“案索食,謂但食菜果餌之屬,無酒肉也?!钡诙干怨瞎5谌笩o功而食祿。古漢語中有素食含義的字還有“蔬食”,如《莊子·南華經》中有:“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現在談的素食大部分指不包括肉、蛋、奶在內的一切食物。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大部分都在倡導素食。
在中國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個基本的信念。季羨林先生對其解釋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疤烊撕弦弧钡乃枷敫拍钭钤缡怯汕f子闡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指出了“人”與“天”的關系后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fā)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并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
飲食文化屬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天人合一也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發(fā)展重要指導思想,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在食生產與食生活過程中保持生態(tài)平衡,注重和諧發(fā)展,不可“竭澤而漁”。孔孟食道是中華飲食文化重要基礎理論,孔子主要宗旨強調祭祀中的“食禮”及人們進食必須按照一定規(guī)范程序進行,這符合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觀念。“食德—食志—食功”[1](P29)也是孟子提出并表達了飲食之人要遵循的原則。
遺憾的是我們的食生活現實中卻存在很多不和諧現象,嚴重違背了天人合一思想,甚至背離了傳統(tǒng)食事行為的倫理道德底線?!笆成砸病保?]這句古人的睿智名言已經被當下那些揮金如土的饕餮之徒們演繹為欲望的無拘放縱,他們消費奢靡豪華,動輒燕翅參鮑、天價洋酒;他們縱情豪華酒樓、私人會館,隨意揮霍的大半是納稅人的辛勤血汗。人類以大自然征服者自居,欲望無限擴大,追新獵奇,夸富炫耀,把權力用到極致,無限擴大口腹之欲,結果必然導致傷害自然平衡同時也嚴重損害自身。
中國人傳統(tǒng)飲食是以植物膳食結構為主,雖然物質條件極其艱苦,但民眾常年從事艱苦勞作卻很少得病,中國人這種傳統(tǒng)的飲食習慣被當代“三高”困擾的歐美食學研究者所贊許認同。然而,我們在物質豐腴之后卻舍棄了自己的傳統(tǒng)食生活方式,轉而重步工業(yè)社會的覆轍,追求歐美飲食習慣:大魚大肉,甚至視動物蛋白為唯一優(yōu)質蛋白,自輕自賤我們賴以生存幾千年的以豆類為主的植物蛋白,甚至認為這是應當揚棄的貧窮愚昧,于是我們誤入歧途。“三色”流行加上飲食結構嚴重不合理,出現未富先衰,現代“富貴病”過早地落到人們身上。糖尿病日趨低齡化;高血壓趨于普及;高血脂患者頻頻出現。兒童肥胖率嚴重等等一系列數據頻頻警示,中國人的“膏粱厚味”現狀。面對現實我們應該反思,到中國傳統(tǒng)食文化中尋找解決良方,理解并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中國人飲食就應該簡單、樸素、平和,體現在飲食行為上就是要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追求科學合理飲食方式,獲得健康。
中華祖先餐桌文明蘊含無窮機理,而素食文化就是探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很好入口。素食文化自然要義就是要求人們回歸自然、回歸內心平和、回歸人性善良。繼承傳統(tǒng)文明,解惑現代迷途。
《詩經·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边@里的“素食”指的是“吃白飯”——不勞而獲或無功受祿的虛糜空耗。而在《儀禮·喪服》中則是指無魚肉的素潔之食:“喪服,斬衰裳……寢有席,食蔬食水飲。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練,舍外寢,始食菜果,飯素食,哭無時?!保?](P1097)至于孔子所贊賞的則是簡疏樸素的蔬食:“畷菽飲水,盡其歡,斯為之孝”; “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薄八厥场?、“蔬食”二者在物質形態(tài)——食材的質類上近似,但寓意與文化指向則不同。入漢以后,“蔬食”就直接指素食,與現代意義更接近。
按照趙榮光先生飲食文化層次結構理論,果腹層及部分小康層幾乎終年都蔬食——近乎素食,果腹層族群物質簡陋、生活極其艱難,被迫形成食素習慣,而與宗教信仰無關,這部分民眾占到整體民族人口的90%,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先秦之前大部分人是準素食的,[1](P76)即被動食素者。果腹活命,這些被食生產、食生活歷史局限造就的常年食素群體,根據文化創(chuàng)造線理論,他們尚不屬于素食主義的文化范疇。
食肉者與食素者理念的長期相互較量,最終結果仍然是權貴食肉者的人性欲望占據上風,于是出現了“酒林肉池”極端脫離大眾的極端揮霍情景,導致亡國敗家等歷朝悲劇。人類是雜食動物,在不斷進化過程中有了精神追求,于是人類飲食上就有所選擇,而這種選擇體現著人類文明進步的尺度與水準。
兩宋時代文人士大夫開始熱衷于素食。他們中清正之士更加注重飲饌的精致衛(wèi)生,喜歡食素,講究滋味,注重鮮味與進餐的環(huán)境氛圍,反對奢侈靡費。唐代以前,社會飲食生活總體上是比較粗糙的,也是豪放的,尚存古風,因此,上層社會的公宴餐桌注重大魚大肉,狂呼濫飲。而宋代以后更加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協(xié)調,專注于生活細節(jié),注重生活品質。自稱“老饕”的蘇軾,在當時是儒雅清正之士的代表,在今天則可視為豁達樂觀、簡約淳樸的典范。他的《老饕賦》主張“蓋聚物之夭美,以養(yǎng)吾之老饕”[4];而在《菜羹賦》寫得非常富于詩意,并與安貧樂道,好仁不殺。
重視素食,宋代士大夫贊美“林下風”隱士清高的風格,把素食習慣提高到修身養(yǎng)性與從政理念的高度。蘇軾好友黃庭堅就有“可使士大夫知此味,不使吾民有此色”名句贊嘆菜蔬。著名理學家朱熹則有“吃菜根百事可做”。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性。
宋代理學繼承發(fā)展了儒家學說,遵循天人合一理念,“存天理”的思想與“君子謀道不謀食”的圣訓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是飲食之道與士人之道高度契合,長久積累逐漸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素食文化。素食文化理念深入到上層統(tǒng)治階級、知識分子群體與庶民百姓中的無數人眾心靈深處,從而形成了“素食文化圈”在中華歷史上6~19世紀的長時間存在。[1](P64—66)
宗教意識是人類文明社會的產物,如人類歷史進化一樣也經歷了“從敬畏到自律再有哀憫到慈悲”的漫長過程。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無力恐懼就必然尋找精神庇護,祭祀祖先,祭拜鬼神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佛教講究“積善行德”戒殺生,“吃齋念佛”乃是信徒堅持每日必做功課。印度佛教徒本無食素規(guī)定。托缽乞食,又何談肉食。即使佛教初入中國之際,佛教徒食品也無嚴格規(guī)定。但南朝虔誠佛教徒梁武帝大力倡導素食,禁止僧侶食肉,認為食肉即殺生。并動用國家力量,懲罰那些違反者,隨之唐代禪宗大力跟進,齋飯就嚴格食素,即使居家居士也遵循嚴格食素清規(guī)。“乞外食以養(yǎng)色身”,“食為行道,不為益身”,可見飲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則在修道。道家修煉的目的,是白日飛升成仙。所以道教對于飲食是持警惕態(tài)度的。他們鍛煉少食,吃一些保健食品 (如青精飯),或不食人間煙火 (所謂“吃松子、喝泉水”);若求仙不成,就祈禱養(yǎng)生長壽。“淡粥朝夕渴自消,麻油潤喉足津液。就中粳米飯偏宜,淡面馎饦托也相益”。
由于統(tǒng)治者引導,加之庶民生活艱辛而產生的茍且撫慰心理。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與道教影響普遍深刻,佛教的深入民心,長久以來中華民眾被宗教文化深深教化馴服。素食是“形而下”、素食文化則是“形而上”,上下貫通,天人合一下的素食文化到達歷史的巔峰。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與發(fā)展,達爾文的“適者生存”與自然界中的“叢林法則”也是適應的?;氐皆紶顟B(tài)下的傳種與營養(yǎng)就具備了“食肉者的精神”,這是一種危險的殘忍性與野蠻性,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與排他性。近代學者林語堂先生用一句很經典的話加以概括:“于是造就了中國祖先特異的嘴巴和牙齒。憑借著這一張嘴巴和牙齒,我們中國人便從樹上吃到陸地,從植物吃到動物,從螞蟻吃到大象,吃遍了整個生物界?!保?]由此可見,整個自然界都是國人牙祭。我們人類,特別是中國人與整個自然為敵,是所有自然災害的根源。
遠有我們熟悉的廚技高超的“易牙”。為了滿足自己政治需要,竟將自己長子做成肉羹獻給齊桓公,為后人不齒?!蹲髠鳌ぐЧ四辍酚洺鴩ニ螄?,城中無糧,人們相互“易子而食”。鴻門宴上,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保?](P313)生吃豬腿被看作英雄壯舉。
于是,我們聯(lián)想到歐美人習食半熟或者生食牛排;中國歷史上的各種虐食惡俗,現時代一些省區(qū)習食野生動物的頑固陋習。長時間以來普遍存在的店家以活殺現宰驢、豬、羊、狗等牲畜即時立烹招攬顧客的惡習,甚至這種觀看宰殺,欣賞烹飪,直至肆意品嘗的虐食行為已經發(fā)展到時下針對老虎的“視覺盛宴”。提出《泰山宣言》的著名學者趙榮光先生對此憤怒鞭撻:“特權消遣有會所,視覺盛宴權勢催。觀賞宰殺血腥味,肆虐心理酷陶醉?!保?](P313)此外,在西南地區(qū)傳統(tǒng)的“打羊敬客”或“打牛敬客”習俗,當著客人面當場殺死牛、羊,甚至客人動手打擊的習俗,又在“民俗旅游”的名目下復活張揚起來了。 《清朝野史大觀》一書中記載了林林總總追逐殘忍食品的惡俗?!皣L食豚脯,殺一豚;取鵝掌而炙碳數百只活鵝;取駝峰而殺整駝;食猴腦而殺活猴;喝魚(血)羹而殺十余條活魚……”[8](P74—75)有識之士對此都無法容忍,給予了尖銳批評。倡導“仁政”的孟子,兩千多年前就提倡“君子遠庖廚,弗賤之”,我們今天倡導飲食食制儀禮,文明飲食之風,也就是圣賢睿智、人類良知的承續(xù)。
達爾文認為早期人類是以蔬菜水果為主,即使經過演化,其生理結構仍未改變。瑞典科學家林內也說:“人類的結構,不論從內在還是外表來看,若與動物相比較,也都充分顯示出蔬菜與水果是他們的自然食物”,后來的“三高”也顯示人類其實不適合肉食。人類的消化系統(tǒng)與動物中以果類食物為主的動物極為類似,與食草動物也很接近,與肉食動物存在根本不同。所以再次證明人類適合食素。
通過前面分析不難看出人類在發(fā)展中會走入誤區(qū),走向極端,從而做出傷害其他生物的事情,但最終會害人害己得到大自然加倍報復,并為此付出代價。2003年SARS就給人類特別是中國人最嚴重警告,可惜人類容易忘記不該忘卻的傷害。如今籠罩全國的霧霾天氣也是很明顯的征兆,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類自己。按照佛教“緣起說”中“六道輪回”理論,我們傷害的所有生靈就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或者我們的親人。“普度眾生”絕不是一個口號,更應該成為我們發(fā)自善心的實踐與堅持。
筆者為了更好地研究素食文化,曾多次到定慧寺與金山寺做義工,雖身體勞苦,但內心卻覺得很充實。在此要特別指出在按照佛教禮儀念經吃齋時,那份寧靜是社會應酬酒宴上絕對感受不到的。清淡時蔬卻嚼出人性深處感受,眼睛向內審視自己。“嚼得菜根香,人生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而本文論證的天人合一理念下的素食文化就是人類能夠審視自己,使人類變得更理性更平和,從而更好的珍惜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善待生命,善待所有有生命靈性的異類。
鑒于目前國人飲食中存在著很多倫理缺失與陋習,建議強調在天人合一理念下的素食文化就很有現實意義。200年前德國人把保護動物寫入憲法,世界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歐美民眾早已覺醒,天人合一理念、萬物一體理論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同與遵守。國人睜開雙眼看世界,外近科學內省自己,樹立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意識。2003年的SARS,這兩年禽流感來襲,食品安全日益加重,已告訴人們唯有尊重自然,才會贏得未來。復蘇素食文化就顯得很有價值。
經濟高速發(fā)展,信息瞬息萬變,就業(yè)壓力與生存壓力加大,房子問題、教育問題、醫(yī)療問題、殯葬問題等等,是人們躲避不了的。孟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貧富差距線落至國際紅線,導致國民基本大眾心理失衡,甚至扭曲。
食素乃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尋求心靈平衡的途徑之一。吃飯是為了活命,而活著的全部意義絕非只有吃飯,這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不能本末倒置。在魯迅看來,阿Q精神雖是貶義,但卻是民族長期存在性格之一,在等級森嚴社會底層的民眾只能如此尋求心靈平衡,當下的國人同樣存在此精神。素食包含“齋飯”等形式用以對待自然 (特別是動物界)公平原則來緩沖社會不公平的壓力,也是一種自發(fā)自覺的訴說形式,用安靜心靈來抵制浮躁心態(tài),社會性浮動就會減少,這可以視為素食的重要現實價值之一。
人類感知世界途徑有兩種:一是外觀,二是內省。就外觀而言,現代人言行已遠離傳統(tǒng)文明?!拔迩晡拿鳎齼|人口”的中國飲食文化發(fā)展到現代出現嚴重偏差:社會食生產與食生活領域的商業(yè)詐騙司空見慣,美丑不分、善惡顛倒,文化糟粕如滿漢全席被捧為神明,公款飯局明顯滿足權貴私利與貪欲。媒體報道沒有了公德底線、經商失去了基本良知。傳統(tǒng)文化以德為先,如今則變成權錢至上;傳統(tǒng)文化崇尚仁禮,如今則是叢林規(guī)則泛濫。
就內省而言,儒家文化的君子主張“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個人過簡單生活而謀求社會公利、百姓福祉,他們堅持內省修為,“一日三省吾身”眼睛向內看。而今中國社會肆行無忌的則是貪欲無止境,炫富無節(jié)制。社會食生產、民眾食生活的逆科學、違理性導致的“三高”、多病還僅僅是嚴重危害后果的冰山一角。比較而言,食素則有利于回歸傳統(tǒng),減少欲望干擾,因此我們應當牢記“祖先餐桌記憶”。
這是從中國飲食文化四大基礎理論之一的飲食養(yǎng)生演化而來的, 《黃帝內經》里講:“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币馑季褪枪任?(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等都是作為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谷、水果、菜都是素食材料,所以食素也是古代人養(yǎng)生的主要方式。
美國人Mark Messina著《素食者膳食指南》從營養(yǎng)學與護理角度詮釋現代素食針對各類人群提供的有益營養(yǎng)素,并提出許多可行性方案,值得國內素食研究者與護理行業(yè)借鑒。國內也面臨各種疾病困境,如何預防控制與治療是一個非常重要課題。孫思邈主張:“為醫(y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如其所犯,以食知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彪m隔1500年之久,對如今仍有現實意義。吸取古今中外營養(yǎng)學成果,再次印證素食對健康養(yǎng)生具有積極意義。
采用素食減肥,效果最為顯著且能有益健康。其關鍵在于植物性食物能使血液變成微堿性,使身體的新陳代謝活潑起來,借此得以把蓄積于體內的脂肪,分解燃燒掉,達成自然減肥的效果。而且,植物性食物只要攝取得當,調配得宜,如豆類、根莖類、葉菜類,均衡攝取,人體所需要之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便不會缺乏;同時,低熱量的植物性食物,使人保持適當的體重,輕盈的身軀,不必擔心過剩的卡路里所帶來肥胖和疾病的威脅。如此,肥胖產生的腰酸背痛、懶散無力、喘氣、心悸與高血壓、心臟病、腦溢血等并發(fā)癥亦會得到較好的控制。隨著營養(yǎng)學成果的不斷積累,歐美國家注重長久保持人的青春健康,同時隨著宗教文化的強勢影響,素食方式選擇已經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素食文化熱潮,英國到2020年食素全體將達到40%;美國也達到35%左右。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健康、科學飲食文化知識的不斷普泛與普及,當然更主要是由于社會食生產、民眾食生活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省,素食觀念與方式選擇也必將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重視。
2011年9月26日張杰和謝娜在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區(qū)香格里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地帶的普達錯國家公園舉辦婚禮喜宴時的“張燈杰彩,海娜百川全素婚宴”菜譜,特邀文萊皇家御廚廚師長、文萊皇家素食團隊大廚王小平等六人操辦?!八厥惩硌纭敝泻谒扇住⒉丶t花等食材,可以大大滿足食客們“吃新鮮、吃好奇、吃天然、吃健康”的追求。亮點之一是所有大菜主廚譜上有名,體現對廚師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是素食形式的一種自信,令人刮目相看。此次極為周密的素食喜宴設計與實施給社會、業(yè)內都帶來很大影響:形式獨特、示范深遠、趨勢引導。
由此我們看出素食在社會各個方面更能體現天人合一理念,人類活動必須與自然規(guī)律相協(xié)調,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應該成為人類行動指南。素食文化不僅具備傳統(tǒng)中華飲食文化特征,還具備人類現在與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反思,通過素食普及來回應“社會、經濟、生態(tài)”三效益全面考慮,為后代留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美好家園。
[1]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概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孟子·告子上.(清)阮元:十三經注疏 [M].中華書局,1980.
[3][清]阮元???十三經注疏附??庇?(上、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宋)蘇軾·蘇軾詩集·菜羹賦.卷一[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2.
[5]林語堂著.朱澄之譯.中國文化精神[M].北京:國風書店,1941.
[6](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M].北京:中華書局1959.
[7]趙榮光微博2014年7月8日.富貴階級的視覺盛宴.
[8]小橫香室.清朝野史大觀 [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