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長春工業(yè)大學 黨委宣傳部,吉林 長春130012)
荷馬是古希臘時期著名的盲人行吟詩人。根據(jù)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說法,荷馬約生于公元前850年左右。這時正是希臘由氏族制度向奴隸制逐漸轉(zhuǎn)化的過程,即所謂的“英雄時代”。所以,《伊利亞特》具有英雄史詩的特點,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更是充滿著英雄的傳說。作品中人物形象鮮明,黑格爾說:“在荷馬的作品里,每一個英雄都是許多性格特征的充滿生氣的總和”。[1]
在《伊利亞特》描寫的這場浩大的戰(zhàn)爭中,對至真至純的人性的描寫吸引著無數(shù)人。尤其是阿基琉斯、赫克托耳,讀了作品我們都會深深地被他們的英雄行為所震撼。他們身上的純真人性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時至今日,黯淡了刀光劍影,我們?nèi)匀煌坏羲麄兊拿帧S⑿蹅兛粗貥s譽,并時時刻刻地踐行著,追逐光榮。但是,即使是再偉大的英雄最終也逃離不了命運的安排。整部史詩以阿喀琉斯的憤怒為主題,將與戰(zhàn)人員的各種欲望展現(xiàn)無余,比如歸家、生的渴望等,其中主要寫了英雄們對榮譽的追求以及對責任的擔當。這些都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要求,是本能的要求,是自然真實的要求。所以,《伊利亞特》不僅僅只是一部歷史戰(zhàn)爭再現(xiàn)的作品,更是一部古希臘人民對美好的純真人性的書寫。通過對戰(zhàn)爭的描寫,將純真人性寓于其中。
在中國,李贄曾提出了“童心說”,闡述童心是“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保?]這是對純真人性的最好釋意。他之前更有莊子以及禪宗等呼吁過人應(yīng)保持本性,即真心。
純真意思里包含純潔、天真、不做作,純粹真誠的含義。而人性一直是學者們探討的問題,不論是人性善還是人性惡,在道德或者時代以及社會允許的范圍內(nèi),哪怕做出一些不必的惡行為,它都是純真的,因為它有時是涉及人類的生存本源的要求以及精神滿足層面。在不同的地域,對事物的認識是不一樣的,《伊利亞特》中對純真人性的認識是從人的生存需求上來表述的。荷馬認為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榮譽,承擔責任,成為英雄,這也是那個英雄時代產(chǎn)生的必然價值觀。古希臘人和沿海蠻族“在那個時候,這種職業(yè)完全不認為是可恥的,反而當作是光榮的?!保?]戰(zhàn)爭實質(zhì)是純真人性實踐的過程。
阿基琉斯是《伊利亞特》中的頭號英雄人物,他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裴琉斯所生的孩子,他有著太陽般的鬈發(fā)、剛直的鼻子和堅強的下巴以及魁梧有力的身軀和非常高強的武藝,是一個半人半神的英雄。但是在他的身上我們卻可以看到他孩子般真實純真的性格。赫克托耳則是另一類典型的英雄人物,他自始至終都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作戰(zhàn)。對于英雄人物而言,一生要承受著常人不可承受的痛苦,承擔必須的責任,以及取得最大的榮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保持著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阿基琉斯身上的純真人性,我們可以從他的兩次憤怒中看出端倪。作品在第一卷開篇便以:“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憤怒”。[4]從“憤怒”這個詞我們可看出阿基琉斯性格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對個人的尊嚴和榮譽,不允許任何人有一點侵犯。這是在當時英雄時代的背景下形成的人生價值觀,是阿基琉斯生存的本質(zhì)要求,是人性中真實表現(xiàn)。
阿基琉斯的第一次憤怒可看出他沒有等級觀念,更沒有集體觀念。所謂的權(quán)威,所謂的國王,他都不放在眼里,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作者首先憤怒戰(zhàn)爭發(fā)生的緣由,是由于阿伽門農(nóng)俘虜了太陽神阿波羅祭司克魯塞斯的女兒,不肯交還,從而給希臘聯(lián)軍帶來了瘟疫。后來阿基琉斯要求他歸還阿波羅祭司的女兒克魯塞伊斯,他卻奪取了阿基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從而引起了阿基琉斯的憤怒,退出戰(zhàn)爭。然后宙斯為了讓忒提絲的兒子阿基琉斯獲得榮譽,幫助特洛伊軍隊,使阿開亞人屢遭慘敗。阿伽門農(nóng)說阿基琉斯是“暴戾的典型”,[4]但是他沒有認識到他的所作所為真正傷害了一個英勇的戰(zhàn)士。本來阿基琉斯是為了希臘聯(lián)軍的整體利益而去勸說王者,明知道會受到一些責罵,但他還是去做了。在受到巨大的侮辱后,才斷然退出戰(zhàn)爭,后來不論希臘聯(lián)軍怎樣潰敗他都不予出戰(zhàn),這一舉動充分地說明:對于一個英雄而言,榮譽和尊嚴才是最重要的,正是那個“英雄時代”人們應(yīng)追求的人生價值。阿基琉斯在權(quán)力的壓制之下,仍然不懼后果,直率、勇敢地要求自己的尊嚴和應(yīng)該獲得的榮譽,這是他人格中真實、純真的一面,他像一個孩子一般任性和執(zhí)拗。
第二次憤怒是因為好友帕特羅克洛斯的死亡。對這樣一個任性而為的英雄,我們很難想象他會有兒女情長的一面。當他聽到好友的死訊后,“悲憤的烏云罩住了他的心靈”,[4]偌大的身軀橫倒在地。對于此時的他而言,盡管俄林波斯的大神已經(jīng)兌現(xiàn)他的祈愿,但他卻說:“這一切對于我又有什么歡樂可言”。[4]所以他憤怒地回到戰(zhàn)場上,赫克托耳殺死他最珍愛的朋友,是對他的侮辱。英雄的命運早已在神祗的各種預言中一一兌現(xiàn),但是,盡管知道自己的命運,阿基琉斯仍然不顧雙親的擔憂,回到戰(zhàn)場找回自己的光榮。十八卷中就有如此描述:“一旦死后,我將安閑地舒躺,但現(xiàn)在,我必須爭得顯耀的榮光。”[4]至此他才意識到自己與阿伽門農(nóng)的爭吵只能幫助赫克托耳,于是他重新回到集體中。他在戰(zhàn)場上是殘暴的,甚至在殺死赫克托耳之后,對他的尸體百般凌辱,像一個孩子一樣不依不撓。此時我們可以看到他有仇必報的性格,非常的率真。
我們從另一方面看,他這是對友人的用情之深,他并非是一個殘暴的人。雖然,在他殺死他的仇敵——特洛伊主將赫克托耳之前,他曾拒絕了赫克托耳關(guān)于兩人之中的勝者將交還對方尸體的建議,發(fā)誓不管有多少贖金,也要將赫克托耳的尸體喂狗。但是在普里阿摩斯只身潛入軍營,要取回赫克托耳的尸體時,“老人一番訴說,在阿基琉斯心里催發(fā)了哭念父親的激情。他握著老人的手,輕輕地把他推開;如煙的記憶,籠罩在他倆的心頭。……阿基琉斯則時而哭念他的父親,時而悲悼帕特羅克洛斯的死亡;悲戚的哭聲在營棚里回轉(zhuǎn)。當卓越的阿基琉斯流夠了辛酸的眼淚,慟哭的激情隨之離開了肉體和心靈,他從座椅上起身,握著老人的手,把他扶站起來,看著他灰白的須發(fā),心中泛起了憐憫之情?!保?]他想到了自己的老父親,佩服老人的勇氣,感動著老人的愛子之情,所以讓老人帶走了赫克托耳的尸體,并且答應(yīng)休戰(zhàn)十二天。我們可以看到他人性中溫和、善良、尊重老人的一面,這都是純真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黑格爾說:“阿基琉斯是個最年輕的英雄,但是他一方面有年輕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的一些其他品質(zhì),荷馬借種種不同的情境把他這種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來了?!保?]“關(guān)于阿基琉斯,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人!高貴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這個人身上顯出了它的全部豐富性,”[5]他是一個直率而多情的“英雄時代”的希臘式英雄。
赫克托耳雖然不及阿喀琉斯驍勇善戰(zhàn),卻不失為特洛伊戰(zhàn)爭中的第二條好漢。他“被特洛伊人,尊為神一樣的凡人?!彼劝⒖α鹚龟P(guān)心氏族集體,是一個比較成熟的首領(lǐng),受到特洛伊人的普遍愛戴。他把保衛(wèi)特洛伊看作自己的職責,認為在強大的敵人面前示弱非常可恥。史詩卷六描寫他在城樓上和妻兒訣別的場面是非常悲壯的,特別是在他伸出胳膊去抱他那出生不久的兒子時,那嬰兒看到他頭盔上的銅和那猙獰地對他點頭的鬃飾,害怕起來,他就摘下頭盔放在地上,然后再去抱吻那嬰兒,這些更是寫得有聲有色。卷二十二寫他的父母在城樓上痛哭流涕,哀求他不要與阿喀琉斯交戰(zhàn),免得送掉性命,“但卻不能使他回心轉(zhuǎn)意。”[4]即使是死了,卻也要在戰(zhàn)爭中獲得光榮。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身上所要承擔的光榮職責。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給人看!”赫克托耳就是這樣一個毀給我們看的古希臘式的命運的悲劇。
作品以赫克托耳的葬禮結(jié)束,“特洛伊人禮葬了赫克托耳,馴馬的英壯”。[4]在哀思的同時,我們在猜想,這樣一個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國家與城民的英雄走了以后,還會不會有人繼續(xù)著他的事業(yè)。這些僅僅都只能在我們內(nèi)心里去美好地期盼了,更多的是我們對這位英雄的哀悼與欽佩之情。
在《伊利亞特》中,阿基琉斯是為榮譽而戰(zhàn),但是赫克托耳是為他的國家、人民以及榮譽而戰(zhàn)。當阿基琉斯可以因為他和阿伽門農(nóng)的矛盾而置千萬希臘聯(lián)軍于不顧,拒不出戰(zhàn)時,赫克托耳卻不得不舍下嬌妻幼子,為城民而戰(zhàn)。但是他們卻又是一樣的,阿基琉斯追求的榮譽與尊嚴和赫克托耳追求的責任,都是他們特定生活環(huán)境的必然要求,是個人主觀能動性與客觀實際的結(jié)合,成就了他們至真至純的人格體驗,即純真人性的實踐。此外,兩位英雄的命運也是注定的,在作品中多處就預示了阿基琉斯的死亡。忒提斯多次告訴兒子不要回到戰(zhàn)爭,因為那樣死亡就不遠了,赫克托耳死后,緊接著便是他。而赫克托耳,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英雄,這場浩大的阿開亞人和特洛伊人的戰(zhàn)爭,是家住俄林普斯眾神們的一場游戲,他們不會理解人的痛苦,所以才讓我們看到了赫克托耳這個有血有肉的男兒最后悲劇的命運。
不論是阿基琉斯還是赫克托耳,在特洛伊這場浩大的戰(zhàn)爭中,他們所展現(xiàn)給讀者的精神品質(zhì)是珍貴的,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次“精神盛宴”。在紛繁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很容易受到多重社會因素的影響,失去我們的真心,更會失去人生中很多的最美好的東西。
仔細品讀荷馬《伊利亞特》,我們不能不被英雄們的執(zhí)著而感動。在命運的重壓下,能夠沖破命運的安排,追尋個性。他們鮮活的形象充斥在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前。阿基琉斯對個人尊嚴和榮譽的守護,赫克托耳對國家、城民和榮譽的守護;他們都各具特點,荷馬成功地塑造了這兩個真實而又純粹的人。即使阿基琉斯為了一個女奴而暴發(fā)了心中的憤怒,我們也可以說他是為了個人私欲而不顧全軍利益,但是他這么做,卻不懼怕懲處,我想這是我們普通人所難以做到的。再有他答應(yīng)把帕特羅克洛斯平安帶回家,同時作為希臘聯(lián)軍的主力,他也同赫克托耳一樣保護著他的城民。他們的命運都是為國家而生,又為國家而死,在神的一場游戲中,結(jié)束了悲劇,成為了英雄?!八麄兿駱淙~一樣,一時間風華正茂,勃發(fā)出生機,食用大地催發(fā)的碩果;然而,好景不長,他們枯竭衰老,體毀人亡?!保?]不管是怎樣的真性情,“生命如同樹葉,所有的生存都是為了死亡”。[6]但是,正是由于他們的悲壯,所以才讓我們更加感動于他們坦然面對過程與結(jié)局的勇氣。在如今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保持純真的人性是難能可貴的,就讓我們在這感動中體會和經(jīng)歷人性的美好。
[1]〔德〕黑格爾.美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2]〔明〕李贄.焚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古希臘〕希羅多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M].謝德風,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5.
[4]〔古希臘〕荷馬.伊利亞特[M].陳中梅,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5]姚崇實.黑格爾人物性格論[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8,(1).
[6]方方.行云流水[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