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南京市西街小學,江蘇 南京210006)
《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從中可以看出,詩、歌、舞同出一源。文學與音樂自古就是一家。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無不可吟唱。而音樂對于人們情感的激發(fā)更為直接,音樂這種藝術形式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音樂結合,將使語文課堂“動聽”起來,發(fā)揮無限的魅力。
(教學案例)
上課鈴響,學生們紛紛從走廊里跑進教室,有的正氣喘吁吁地從樓下的操場往樓上的教室跑?;氐浇淌?,不少學生還停留在課間亢奮的情緒中,準備工作也不充分。此時,我播放學生熟悉的音樂,學生一起跟著音樂唱“上課鈴聲叮當響,我們愉快進課堂,學習用品放整齊,等待老師來上課”。
(案例解讀)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不是很長,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能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更短,一堂課,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講很難做到自始至終,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成了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將音樂引進課堂,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安撫他們的情緒,從而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在上課預備鈴響后,播放音樂,學生跟著音樂唱。在節(jié)奏輕快的歌聲中,就連最調皮的學生都能迅速放好學習用品,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
(教學案例)
師:孩子們,昨天,老師看到你們一張張的舊照片,見證了你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片段,非常感動,一張張照片,記錄著你們的幸福和快樂,也記錄著你們成長的經歷。
師:成長總是令人難忘,北京的小朋友也很幸福,他們在下課后,到風光旖旎的北海公園欣賞美景,蕩舟湖面,是多么快樂?。『⒆觽兿敫惺芤幌聠??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用心感受。(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
聽著這優(yōu)美的旋律,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說。)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反映童年生活的詩,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案例解讀)
創(chuàng)設情境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必要手段。學生學習的內在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機,也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強大動因。利用課前唱,選擇熟悉的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歌曲進行新課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蘇教版《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學中我通過歌曲導入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歌聲中學習、體驗、發(fā)現,初步感受到文中描繪的美好的生活情景,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語文教學不應是機械地實施計劃和教案的過程,更應該是課程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也不應只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創(chuàng)造者與開發(fā)者。真實的課程發(fā)生在學校中、課堂里,體現在師生互動中。如果我們在語文課堂中巧妙運用音樂,讓音樂藝術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服務,就可以讓語文課堂更“動聽”,從而創(chuàng)造出語文課堂教學新的元素。
(教學案例)
(播放《升國旗》的歌曲,學生認真聽,感知曲子的內容。)師:讓我們一起先來學習歌詞。(師有節(jié)奏地范讀。)
(生:邊打節(jié)奏邊跟讀歌詞。)
師:你們學得可真快,我們一起來唱《升國旗》這首歌,還可以配上動作。
(生一邊唱一邊配上自己的創(chuàng)作動作。)
師: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把課文的內容背下來??墒钦n文中的生字都認識嗎?請你和小組的伙伴一起合作,用各種方法記住字形。
在總結全文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唱出對國旗的贊美。
(案例解讀)
在教學蘇教版第一冊《升國旗》這一課時,我嘗試譜曲,把課文變成學生喜歡的歌唱形式。在教學時,通過打節(jié)奏,讀歌詞,唱兒歌,學生較快進入文本,感知文本要表達的情感,并熟讀成誦。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高。這也為通過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熱愛國旗之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蘇教版第二冊《四季歌》一課中我也借助音樂進行教學:先播放歌曲《四季歌》,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據自己的想象做動作。接著配樂朗誦,指名學生背誦、評議,集體背誦,表演兒歌。(這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兒歌,你想用什么樣的形式再現兒歌的美?可以找自己的伙伴商量商量。)
(教學案例:《聽音樂,編故事》)
播放《微笑的魚》節(jié)選,整體感知,交流感受。
①播放音樂學生談感受(生:我感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很寂寞、很孤單,覺得生活很平淡沒意思,后來我感到非??鞓贰#?/p>
②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為什么?
生1:小魚,因為我聽到了吐泡泡的聲音。
師:你聽懂了音樂中的語言,能夠結合音樂中的聲音,合理想象故事的主人公。
生2:小螃蟹……
師: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小動物,還可以是什么?
生3:人物 我 媽媽 小女孩……
生4:小河、珍珠泉……
(案例解讀)
在本案例中我通過聽音樂帶學生理清故事的情感線索。學生通過聽音樂尋找音樂中的聲音,發(fā)現音樂中不同的有特點的聲音,進行合理的想象。他們能夠通過動物、昆蟲等的聲音想象到大森林的畫面,能夠通過水泡的聲音想象到故事中小魚、河水等畫面,降低了聽音樂編故事的難度,引導學生找到了一條聽音樂編故事的方法。
音樂與語文的有機滲透、結合,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學生也從中得到啟迪,萌發(fā)靈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審美素質、情商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新時期的小學教育,注重培養(yǎng)的是小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教學方法和手段應該有所不同,應該讓學生在輕松自如的學習氛圍下,積極主動學習,獲取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學習能力的習得,以及素質的全面提高。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使用音樂就能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只要長期堅持,學生對音樂的領悟力、對美的欣賞能力乃至自身的素質。語文教學中,沒有音樂也能得到好的效果,但巧妙結合音樂,將會有更能適應時代潮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