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欣
(周口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周口466001)
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深遠的文化交流歷史。在古代大部分是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包括語言、文字等。但是近代以來,日本在積極地學習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的同時,利用漢字創(chuàng)造了許多漢字詞匯或是賦予原有漢語詞匯新的含義。這些日源詞傳入中國,其中有很多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本文主要對日源新詞“聲優(yōu)”進行說明,并對其傳入中國后的使用情況及變化進行考察。
所謂新詞,也就是指新創(chuàng)造的或從其他語言借用過來的詞,也指已有詞匯產(chǎn)生出新的詞義、用法的語言現(xiàn)象。日源新詞是從日語中借用的詞匯,即日源外來詞或外來語。其中既有“聲優(yōu)”這類漢語中沒有的、完全從日語中借用而來的詞匯,也有像“王道”這樣漢語原有詞匯又借用日語新詞義的詞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類詞匯是日語對漢語的反哺。
“聲優(yōu)”是一個嶄新的詞,從古至今,《古代漢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1998)、《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以及許多新詞詞典都沒有收錄。但是“聲優(yōu)”一詞在中國的使用,最早出現(xiàn)于2006年3月16日人民網(wǎng)《動漫我知道》欄目中的一篇文章《〈漫友之名人氣聲優(yōu)50〉聲音里開出璀璨花》。而日語「聲優(yōu)」已在1951年6月24日出現(xiàn)在了《朝日新聞》的標題中,遠早于漢語。筆者據(jù)此推斷漢語的“聲優(yōu)”來源于日語的「聲優(yōu)」。下面將從「聲優(yōu)」在日語中的使用情況及“聲優(yōu)”在漢語中的使用情況這兩方面,判斷“聲優(yōu)”一詞到底是不是日源新詞。
1.日語「聲優(yōu)」的辭典釋義
日語「聲優(yōu)」(せいゆう)在『スーパー大辭林』(三省堂,2010)中的釋義為:アニメの登場人物や映畫の吹き替えなどの聲を演じる俳優(yōu)。
在《新世紀日漢雙解大辭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中的釋義為:放送劇や映畫の吹き替えなど聲だけで演する俳優(yōu)。/配音演員,廣播劇演員。為廣播劇或電影灌錄聲音時等只擔任配音的演員。
在《日漢大辭典》(上海譯文出版社、講談社,2002)中的釋義為:廣播劇演員。(動畫片和譯制片等的)配音演員。
從以上辭典的釋義可以看出,日本的聲優(yōu)就是專業(yè)從事配音工作的演員。在日語里表示“聲優(yōu)演員”的詞系統(tǒng)地形成了「聲優(yōu)」系列,男演員叫「男優(yōu)」,女演員叫「女優(yōu)」,配音演員就叫「聲優(yōu)」。
2.日本聲優(yōu)的起源和發(fā)展
動畫聲優(yōu)是日本聲優(yōu)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極具代表性。在現(xiàn)代社會,提起聲優(yōu),首先在腦海里出現(xiàn)的就是日本的動畫聲優(yōu)。許多人都將日本動畫的發(fā)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也有分成六個階段的)。而專業(yè)的動畫聲優(yōu),是在第二階段出現(xiàn)的,從時間上來講是1970至1980年。當時的動畫作品相對于從前,有更吸引人的劇情,也加入了一些音樂元素。許多廣為人知的老牌聲優(yōu)前輩們,就在那時出現(xiàn)。而約60年代,日本國內(nèi)曾經(jīng)有過一股因外語片而興起的聲優(yōu)熱潮。
3.日語「聲優(yōu)」的使用情況
(1)當時萬単位のレコードを売り上げる聲優(yōu)として、潘恵子、戸田恵子、神谷明、水島裕の名が挙げられている。(『ジ?アニメ』1982.3.108頁)/潘惠子、戶田惠子、神谷明、水島裕作為當時唱片以萬為單位大賣的聲優(yōu)被提名。
(2)この時代にはまだ聲優(yōu)という言葉は一般には認知されておらず...(高田城、千葉節(jié)子『聲優(yōu)になるには』ぺりかん社、1983年初版、1994年改定版、47頁)/在這個時代,“聲優(yōu)”一詞尚未被普遍認知。
(3)聲優(yōu)と俳優(yōu)は區(qū)別して、聲優(yōu)は聲だけで演じした役者。(近代映畫社1979)/聲優(yōu)和俳優(yōu)的不同在于聲優(yōu)是只用聲音出演的演員。
(4)なんで話題沸騰かというと、15年前から日本でも放映されてテレビ版のレギュラー聲優(yōu)陣が起用されなかったから。(朝日新聞 ,2007-09-15)/這件事之所以會鬧得沸沸揚揚,是因為15年前開始在日本放映的電視版常規(guī)聲優(yōu)陣容沒有被起用。
(5)主人公「名なし」の聲は、聲優(yōu)初挑戦の長瀬智也が擔當。(朝日新聞,2007-09-15)/主人公“無名”的聲音由初次嘗試配音的長瀨智也擔任。
(6)これは、キャラクターと聲優(yōu)年齢にはギャップがある、というアニメ界のお約束をパロッたのでしょうか?(朝日新聞,2008-02-24)/這是否就驗證了“角色與聲優(yōu)間有年齡差距”這一動漫界的規(guī)則呢?
(7)先日、2作のレギュラー聲優(yōu)陣と一緒に記者會見も行いました。(朝日新聞,2008-10-20)/幾天前,我還和第二部作品的正式聲優(yōu)陣容一起參加了記者見面會。
從以上幾個例句可以看出,日語「聲優(yōu)」在實際運用中的詞義相較于辭典,逐漸擴大,不僅指擔任配音工作的演員,更進一步指稱配音這項工作本身。另外,「聲優(yōu)」的常用組合如下:
聲優(yōu)界/聲優(yōu)界、聲優(yōu)會見/聲優(yōu)見面會、聲優(yōu)陣/聲優(yōu)陣容、聲優(yōu)をする/聲優(yōu)配音、人気聲優(yōu)/當紅聲優(yōu)、アニメ聲優(yōu)/動漫聲優(yōu)
1.漢語“聲優(yōu)”的傳入過程
經(jīng)過對大陸出版的各類報紙的查閱(包括《讀秀學術(shù)搜索》中所有大陸發(fā)行的報紙,以下如沒有特別說明,均指該資料)及人民網(wǎng)搜索,“聲優(yōu)”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人民網(wǎng)動漫頻道的如下文章里:
(8)(標題)《漫友之名人氣聲優(yōu)50》聲音里開出璀璨花
(正文第一段)對于聲優(yōu)這種存在,我向來覺得這完全可以列入“X大不可思議”的行列,且不說他們音色多變、自己跟自己對話還愣是讓人無法當成一個人之類的豐功偉績,光是僅憑聲音就足以顛倒眾生這一點,我就無法不合起雙掌仰起腦袋頂禮膜拜。(人民網(wǎng),2006-03-16)
從這則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聲優(yōu)”是隨著動漫不遠萬里從日本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隨著網(wǎng)絡(lu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日本動畫、游戲作品進入了中國廣大動漫、游戲迷的生活。相關(guān)用語也自然而然地隨之而來。
2.漢語“聲優(yōu)”的詞義及使用情況
雖然各大漢語詞典都沒有收錄,但自2006年第一次出現(xiàn)以后,“聲優(yōu)”在網(wǎng)絡(luò)及報紙報道中的使用逐漸增多。
(9)隨著《火影忍者》、《死神》等日本動畫漸漸成為各大BT下載網(wǎng)站熱門搜索的前幾名,“聲優(yōu)”這個詞也越來越多地闖進了人們的視野。(世界報,2007-07-11)
(10)聲優(yōu):動漫背后的故事 一場聲音的盛宴(人民網(wǎng),2010-05-07)
(11)日本是一個具備深厚動畫文化積淀的國家,觀眾們對于聲優(yōu)的重視程度遠非外人能夠想象。(人民網(wǎng),2011-04-25)
(12)2011動漫節(jié)大學生“聲優(yōu)”大賽20強出爐(人民網(wǎng),2011-04-25)
(13)作為近一兩年才紅火起來的新興職業(yè),“聲優(yōu)”悄悄在福州興起,目前從業(yè)人數(shù)正迅速增加。(人民網(wǎng),2012-10-16)
(14)聲優(yōu)大師永井一郎去世——享年82歲 曾為《七龍珠》等無數(shù)經(jīng)典動畫配音(法制晚報,2014-01-28)
其中,僅從報紙來看,“聲優(yōu)”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為:2006年1次;2007年7次;2008年89次(其中大多為不同報紙對同一條新聞的重復(fù)報道);2009年35次;2010年64次;2011年44次;2012年31次;2013年31次;2014年8次(截至2014年3月)。
從例(9)(10)(11)(14)中,我們不難看出,使用“聲優(yōu)”一詞的目的在于向讀者介紹日本動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聲優(yōu)」,尚停留在單純引用的階段,詞義自然和日語中完全相同。不過,該詞的使用僅限于喜愛日本動漫、游戲的人群,對那些不感興趣的人,怕是不好理解。漢語中雖偶然出現(xiàn)過“男優(yōu)”“女優(yōu)”的說法,但尚未形成系統(tǒng),也未被大眾普遍接受。再看例(7)(8),漢語中“聲優(yōu)”的詞義雖未發(fā)生變化,但其使用范圍已明顯擴大,已從單指日本動畫配音演員延伸至指稱國內(nèi)的配音演員及配音工作等方面。這表明“聲優(yōu)”一詞已被漢語接受并開始進入日常的使用。
本文的前提是將“聲優(yōu)”一詞作為日源新詞,即近年來由日本傳入中國并在漢語中得到廣泛認可和使用的詞匯。通過從詞義、出現(xiàn)時期及使用情況、用法舉例等方面對漢語“聲優(yōu)”和日語「聲優(yōu)」進行對比,基本可以肯定兩者一樣都是名詞,都有“配音演員”及“配音工作本身”兩種含義。
詞匯的傳入及詞義的變化是與詞匯使用環(huán)境和社會現(xiàn)象緊密相關(guān)的?!奥晝?yōu)”源自于日語「聲優(yōu)」,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fā)展,由最初的日本配音演員專用的介紹語發(fā)展至今,無論詞義還是用法,都已和日語的「聲優(yōu)」相差無幾?!奥晝?yōu)”一詞的借入,不僅僅是單純的語言現(xiàn)象或是“崇洋媚外”,也表明了中日間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相互溝通和交流。
總而言之,隨著“地球村”越來越小,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聲優(yōu)”這類外來詞的借用會越來越常見。今后,漢語里用來反映已有事物和現(xiàn)象或社會新現(xiàn)象、事物的外來新詞還會不斷增多。
[1]馮天瑜.中日漢字文化的互動歷程[J].學術(shù)月刊,2003(12):68-75.
[2]羅聿言.試論現(xiàn)代漢語“新借形詞”[J].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4(4):43-48.
[3]日本講談社.日漢大辭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4]李運博.流入到近代中國的日語借詞[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4):37-40.
[5]松村明,佐和隆光,養(yǎng)老孟司,邵延豐.新世紀日漢雙解大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6]譙燕,徐一平.日源新詞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