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西 蔣大鶴/文
“曲院蓮葉碧清新,蒸肉猶留荷花香?!边@是人們對(duì)荷葉肉的贊美。
仿膳名菜荷葉肉,是道季節(jié)性較強(qiáng)的名饈,每當(dāng)農(nóng)歷七月半至中秋節(jié)荷花盛開,荷葉最為鮮嫩之時(shí),用其嫩葉包肉蒸制荷葉肉,其清香味滲入肉內(nèi),吃時(shí)肉極爛,清香四溢。
原料:凈豬五花肋條肉300g,鮮荷葉3張,炒粳米粉100g,黃酒10g,白糖 10g,醬油 20g,甜面醬 30g,生姜1片,青蔥1根。
制作:1.將豬五花肋條肉刮洗干凈,切成長 6cm、厚 3mm的片,放入碗中,加白糖、料酒、醬油、甜面醬、青蔥、姜片等調(diào)料,將其抓拌均勻,腌漬約15min,待豬肉片色澤變紅,再將米粉滲入,攪拌均勻,使米粉均勻地黏附于隨片上。2.將荷葉入沸水略燙一下,分切成4塊,每塊荷葉內(nèi)包入肉片,再包成小包,裝入盆中,上蒸籠用旺火蒸約 90min,取出,裝入另一盆中,上席拆包食用。
砂鍋腌燉鮮,是江蘇風(fēng)味傳統(tǒng)菜,這在20世紀(jì)60年代北京最大的江蘇風(fēng)味菜館——森隆飯店享有盛譽(yù),是道很有名的湯肴。腌肉和鮮肉同食,味道鮮美,湯醇肉爛,別具風(fēng)味,是一種很值得仿制的家常菜。
原料:腌肉200g,五花豬肉250g,鮮筍 100g,黃酒 10g,精鹽 2g,生姜10g,青蔥 15g。
制作:1.取腌肉放入熱水中洗刷幾次,切成約2cm見方的塊,再投入沸水鍋燙一燙,撈起用涼水沖洗干凈。2.取鮮豬五花肉切成2cm見方塊,入沸水鍋燙一燙,撈起,用清水沖一沖。3.生姜柏松,青蔥打成結(jié),鮮筍切成滾刀塊(即三角塊),投入熱油鍋內(nèi)炸透,撈起(炸時(shí)油鍋溫度在六成左右,不致炸上色)。4.取油鍋一只,放入腌肉塊、鮮肉塊、筍塊及黃酒、生姜、青蔥,注入清水,上旺火燒沸,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加蓋將肉燒至酥爛,揭蓋;添入精鹽調(diào)味,再略燜一燜,離火,揀去蔥、姜,上席即可。
生爆鹽煎肉,是一種普通的家常菜,但只要烹制得法,可讓人胃口大增。在20世紀(jì)60年代初北京四川成都風(fēng)味飯館峨嵋酒家烹制的生爆鹽煎肉,以味香辣,色澤棗紅而成為膾炙人口的美味名饌。
原料:豬后腿肉 300g,郫縣豆瓣醬30g,醬油20g,生姜3g,青蒜120g,鮮紅辣椒 100g,豆豉 10g,料酒 5g,白糖 5g,精鹽 1g,素油100g。
制作:1.取豬后腿肉(肥四瘦六),去皮,切成3cm長、2cm寬、2mm厚的片。
2.生姜切成薄片;青蒜去黃葉尖,洗凈瀝水,斜切成2cm的段;紅椒切成小方塊。
3.取炒鍋一只,上旺火,燒熟,用油少許滑一滑鍋,換上素油,燒至起濃煙時(shí),倒入肉片爆炒,烹入料酒,待爆至肉片卷起略呈黃色時(shí),放入精鹽、姜片再煸一煸,然后添入豆豉、豆瓣醬、紅椒、醬油、白糖,再炒片刻,投入青蒜,炒至青蒜成熟時(shí),起鍋裝盤即成。
附注:爆,在烹制萊肴的方法中,是一種以快速烹制法,要求菜肴旺火速成,因此,烹制這款菜時(shí),要肉片切成厚薄、大小一致,不可連刀;炒時(shí)要高溫底油快速炒散,動(dòng)作要麻利。
荔枝肉,是福州一帶群眾特別喜食的佳肴之一。此菜色澤帶紅,形似荔枝,質(zhì)地脆嫩,酥香味美,酸甜可口??蔀檠鐣?huì)之熱菜。
原料:豬后腿瘦肉300g,干淀粉30g,白糖 10g,醬油 10g,香醋 5g,麻油 3g,生姜 2g,青蔥 5g,熟豬油1000g,料酒 10g,精鹽 1g。
制作:1.將豬后腿瘦肉洗凈,瀝水,先切成長 10cm、厚 1cm的厚肉片,再在肉片的一面用刀剞上0.7cm深、0.3cm寬的斜十字刀紋,然后再切成12等份,放入碗中,加濕淀粉20g,料酒、精鹽1g,抓拌均勻且上勁。
2.生姜、蔥洗凈,切成末。
3.炒鍋上火,燒熟,舀入豬油,燒至八成熱,投入肉花劃油,迅速將肉花撥散,約兩 min后,待肉花呈荔枝形狀時(shí),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內(nèi)留余油少許,繼續(xù)上火,放入蔥、姜,煸香,注入清水30g,添入白糖、醬油,燒沸后用濕淀粉勾上芡,倒入肉花,在鍋邊淋入香醋,翻幾下鍋,使汁芡均勻地裹在肉花上,起鍋裝盤,淋上麻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