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我對上墳這件事有了點特殊的理解,發(fā)生在前年。那年,我?guī)拮踊貣|北老家辦婚禮,同時決定兩個人一起到祖母的墳上燒些紙錢,那也是我第一次帶著人(而不是被帶著)去給祖母上墳。時值盛夏,墳上長滿了綠蔥蔥濃茂的高草,竟讓人覺不出墳墓本身那或蕭索、或悲傷、或壓抑、或懼怕的氣氛,滿是生機。我走上墳墓,揮舞著鐮刀,打理著祖父祖母的“家”,汗流浹背,同時,開始思考上墳的意義。
突然發(fā)覺,上墳,不單是一種對祖輩某個人個體的懷念,更是一種傳承、一種指引、一種家族精神的延續(xù)。
家族—現(xiàn)代社會里將會越來越少出現(xiàn)的詞匯,卻在我記憶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祖父一生育有七子,我出生時,他早已去世多年,我對祖輩的理解就順理成章體現(xiàn)在祖母身上—那個坐在炕里的人,那個說一不二的人,那個直到兩鬢斑白、兒子們各自成家立業(yè)仍在家族里享有地位的人,那個歷經(jīng)世事個性堅韌的女人。
2011年,我在《黃河文學》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搖曳的煙火》的小說,以除夕夜一個少年爬山到瞭望臺陪父親守夜為故事背景,試圖表現(xiàn)一些成長中涉及到對父輩以及對幸福的理解和一些莫名的情愫。這篇小說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上墳》的誕生,都是一個跟爬山、跟走一段艱辛路相關(guān)的故事,只是這一次,要表現(xiàn)的主題無疑更加突出,但同時導致了一個明顯的問題,即簡單、直白,缺少了一些韻味。
一個人的路要怎么走,千萬種走法、千萬種選擇,我想多數(shù)人都會更愿意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人生,可當時代越來越進步、我們越來越“成熟”、個性越來越解放,自己可以隨意在那一千種一萬種中自由選擇時,我開始有些懷念父輩那個時代大家族里的那種“長者指路”式的幸福,誠然那種路是窄的,但卻是幸福的,因為無需你動腦判斷,也不用你衡量是否合適,你只需一條路走到黑,身體會累,但精神輕松。
可事實上,困頓和茫然成了這個時代里人的一大共性。我們即使不被他人左右,也似乎在被命運左右。我們孤軍拼搏,四處碰壁后,正需要有那個坐在炕里的人給予我們溫暖。我想,上墳,就是紀念一種出發(fā),是回歸本源的東西,如同畫了一個圓又回到遠點,體現(xiàn)出一種傳統(tǒng),一種哲學意味。
這是一篇很簡單的小說,說簡單主要原因在于我總是試圖在最普遍的生活中找到文學元素,但我自知文學化的手段又跟不上。其實想說的都在作品里,創(chuàng)作談屬于重復,全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