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青
(浙江樹人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基于小型語料庫的英語簡歷話語分析
任丹青
(浙江樹人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5)
英語簡歷撰寫是求職者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文章基于自建學生英語簡歷語料庫,運用檢索工具Antconc3.2.4w,結合文化語境、情境語境與語言語境,分析學生英語簡歷寫作存在的問題:語類結構不規(guī)范,行為動詞缺乏多樣性,且不符合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使用習慣等。由此提出建議:在英語簡歷寫作培訓時教師應幫助學生充分認知語類結構與功能,并使他們的語言表征符合招聘方的文化語境與情境語境。
英語簡歷;語料庫;語境
伴隨著全球化發(fā)展,求職者突破地域與文化差異的限制,就業(yè)領域延伸至跨國企業(yè)、外資企業(yè)和中外合資企業(yè)等,撰寫英語求職信與簡歷、接受英語面試成為他們必備的技能。我國學者針對求職英語的研究主要涵蓋求職信的語步分析,①王靜、郭愛萍:《中英英文求職信的語步差異分析》,《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第119-122頁。英語簡歷的詞匯特點描述,②張鸰:《Range輔助的英語簡歷詞匯對比研究》,《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第99-103頁。英語面試語境與權勢分析③張敏:《論英語面試語境與批評話語意識》,《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第31-34頁。,以及語調突顯語義研究,④葛維德:《職場英語面試話語突顯意義的多視角研究》,《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第79-84頁。上述研究尚停留在語言特點的描述階段,語料樣本較小,翔實數(shù)據(jù)欠缺。本研究基于自建小型語料庫,運用Antconc 3.2.4w語料檢索與分析工具,結合文化語境、情境語境與語言語境,闡釋求職者英語簡歷的語類結構、目的與功能、語域構成及語言特點,并提出英語簡歷寫作培訓的建議。
語料庫為語言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范式,通用型英語語料庫檢索工具已有近20種,⑤李亮:《英語語料庫檢索工具的設計理念及其深層化》,《外語電化教學》2007年第118期,第16頁。用于輔助詞匯重復率⑥羅衛(wèi)華、鄧耀臣:《英語篇際詞匯重復模式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3期,第224-228頁。與語義韻傾向⑦馬拯:《基于語料庫的HAPPEN語義韻的對比研究》,《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4期,第20-27頁。影響英語詞匯習得、語義連貫性測量與分析⑧陳秀娟、杜桂敏:《研究生英語寫作的多維度分析》,《東北師大學報》2012年第5期,第137-139頁。、話語中滲透的政治與社會因素分析⑨錢毓芳:《語料庫與批判話語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3期,第198-201頁。及譯者翻譯方法⑩姚琴:《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紅樓夢>意義顯化翻譯考察——以霍譯本林黛玉人物特征為例》,《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年第3期,第453-462頁。等研究,為應用語言學,話語分析與翻譯法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及定量工具,用數(shù)據(jù)與語料說明語言現(xiàn)象。本研究利用網(wǎng)絡平臺收集某高校文科專業(yè)大二學生撰寫的英語簡歷共170篇,選取其中較完整的簡歷119篇,組建成小型語料庫,運用檢索工具Antconc3.2.4w的wordlist(詞表)、collocate(搭配)與KWIC(帶語境的關鍵詞)等功能,分析學生英語簡歷寫作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話語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①Fairclough N,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Routledge,2003,p.3.且其生成、傳播與理解都離不開特定的語境,根據(jù)Martine的語境與語言框架,包括文化語境、情境語境與語言語境,體現(xiàn)在語言層面即語類、語域與語言。②趙虹:《語類、語境與新聞話語》,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1-80頁。英語簡歷是求職者必須掌握的語類之一,其語類結構與功能取決于文化語境與情境語境,并最終由語言實現(xiàn)。
(一)語類
語類是一個社會過程,是語篇參與者為實現(xiàn)特定目標,有步驟的共同完成的話語類型。②趙虹:《語類、語境與新聞話語》,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1-80頁。因此,語類分析能揭示語類結構、交際目的與功能,并反映語篇所處的社會文化語境。英語簡歷主要包括個人信息、求職目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技能、語言水平與興趣愛好等,筆者運用Antconc3.2.4w的wordlist(詞表)功能檢索語料庫,輸入主要內容的關鍵詞:personal information,objective,education,experience,skills,language proficiency與hobbies,根據(jù)各關鍵詞在語料庫中的詞次,分析語類結構(見表1)。
表1 語類內容關鍵詞詞次統(tǒng)計
詞次指詞匯在文本中出現(xiàn)的總次數(shù)。③王建新:《計算機語料庫的建設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頁。詞次位居前七位的是個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技能、求職目標、興趣愛好與語言水平,這說明學生已認識到英語簡歷的主要構成要素,然而這些要素的排列組合缺乏規(guī)范約束,隨意性較大。筆者采用人工統(tǒng)計方法加以驗證,將119篇英語簡歷語類結構進行分析與歸類。結果顯示,不同的排列組合多達69種,而符合英語簡歷語類結構規(guī)范的僅2種,共42篇,占35.29%。這2種組合具體如下:(1)個人信息,求職目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技能,興趣愛好;(2)個人信息,求職目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技能,語言水平,興趣愛好。
此外,由于學生所撰寫的英語簡歷語類結構不夠規(guī)范比較普遍,結合前文提及的語類定義,表明學生的交際目的不夠清晰。英語簡歷撰寫的主要目的包括四個:(1)介紹求職者個人信息,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技能等;(2)證明求職者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3)說服招聘者給予求職者面試機會;(4)構建求職者的專業(yè)形象。其中后三者的成敗取決于英語簡歷中的工作經歷介紹,關鍵在于action words(行為動詞)?;趯W生英語簡歷的語類結構分析,可推斷目的(1)已達到;其余的(2)、(3)與(4)則表述得不盡如人意,具體分析將在語言分析部分展開。
最后,語類的交際功能取決于交際目的的實現(xiàn)情況。學生英語簡歷交際目的的完成狀況,證明其交際功能局限于介紹個人情況,其余的功能,如證明求職者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說服招聘者給予面試機會及構建求職者專業(yè)形象等的完成情況將在語言分析部分展開。
(二)語域
語類是一個動態(tài)構建過程,反映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語類結構則取決于具體的情境語境,即語域。它包括話語范圍(field)、話語基調(tenor)與話語方式(mode),實際上指社會事件、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及語言扮演的角色(見表2)。④趙虹:《語類、語境與新聞話語》,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1-80頁。
表2 語域分析
模擬的學生求職者,盡管有理想工作的目標,但由于缺乏明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與豐富的專業(yè)工作經歷,介紹個人具體情況時較易出現(xiàn)以下兩種可能:(1)挖掘自身工作經歷與應聘職位職責間的關聯(lián)性意識不夠,不利于充分證明自身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2)添加主觀性較強的自我評價與總結,希望招聘者能全面了解與認同。例如個人評價與個人小結分別出現(xiàn)了19次與13次(見表1),說明有19人與13人自行添加了相應的信息,分別占15.97%、10.92%。這導致他們的語類結構不夠規(guī)范,也說明他們對交際目的與功能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撰寫英語簡歷的主要目的與功能是介紹個人信息。
(三)語言
英語簡歷的語類與語域構成反映了其所處的文化語境與情境語境,并將進一步影響語義資源的分配。然而簡歷的主要內容是個人情況介紹,其中又以求職者工作經歷介紹為關鍵,因此語類的交際目的與功能的實現(xiàn)主要取決于介紹工作經歷時所使用的行為動詞的多樣性、功能性與地道性。
1.多樣性。運用Antconc3.2.4w檢索自建小型學生英語簡歷語料庫,詞形為2 850,詞次為15 331,說明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大約為2 850個,詞匯相對匱乏。由于語類的交際目的與功能完成依賴于行為動詞,筆者抽取工作經歷簡介相關語料,重新組建了一個行為動詞語料庫,檢索出詞形1 012,詞次3 439,詞形占詞次比例為29.43%。然而,詞形與詞次比值小,說明文本的詞匯有限,經常使用同樣的詞匯,①王建新:《計算機語料庫的建設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頁。再次驗證了學生詞匯量小,介紹工作經歷時行為動詞缺乏多樣性(見表3)。
表3 行為動詞詞次統(tǒng)計
以上羅列行為動詞語義較抽象,不能反映具體的工作職責,因此未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工作能力,這主要歸因于:(1)情境語境—語域—話語范圍。學生存在前文提及的第一種可能性,一方面與應聘職位相關度高的工作經歷不夠豐富,另一方面他們沒有充分闡明自身的工作經歷如何使他們具備了應聘職位職責要求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2)文化語境—語類。學生對英語簡歷語類交際目的與功能的認知存在不足,缺乏多樣化的與具體職業(yè)相關,體現(xiàn)工作能力的行為動詞,因此無法證明學生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更談不上成功說服招聘者給予他們面試機會。然而,行為動詞是國外求職者英語簡歷必備的詞匯,能證明他們具備應聘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加拿大某專業(yè)招聘網(wǎng)站②網(wǎng)址為http://www.squawkfox.com。提供了一份涵蓋溝通、管理、教育、金融、技術、發(fā)明、職員與研究領域的簡歷行為動詞表,共163個行為動詞,可供學生撰寫英語簡歷時借鑒,增加行為動詞的多樣性。
2.功能性。行為動詞記錄求職者過去的社會活動與經歷,證明求職者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功能語法認為,語言通過一系列過程記錄人類社會活動,包括物質過程、心理過程、關系過程、言語過程、行為過程與存在過程,即概念功能。根據(jù)表3學生英語簡歷行為動詞的詞次統(tǒng)計,學生主要運用物質過程記錄自己的經歷,運用及物性分析方法,可推斷行為動詞的功能性。
物質過程主要記錄了社會活動(doing)及社會事件的發(fā)生(happening),主要包括施動者、過程、目標、當事人或受益人、范圍以及環(huán)境因素等。③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hristia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Arnold, 2004,pp.29-30.運用KWIC(帶語境的關鍵詞)功能,觀察行為動詞左右出現(xiàn)的詞,總結學生英語簡歷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行為動詞及物性分析特點(見表4)。
表4 行為動詞及物性分析
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6個行為動詞,其物質過程分析可總結為以下三種情況:(1)work,工作具體職責不清,無目標或受益人,環(huán)境因素中隨機介紹工作地點或時間;assist,協(xié)助對象(當事人)被省略,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環(huán)境因素中隨機介紹行為的目的或方式;(2)attend,conduct與do,實施具體活動取決于后面的名詞短語(范圍);(3)write,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活動,目標主要是報告。這反映了學生介紹工作經歷時存在兩個問題:(1)行為動詞與具體職業(yè)聯(lián)系不夠緊密,行為影響目標少,無受益人,不利于證明求職者的工作能力及其行為的影響力;(2)行為動詞基本能介紹求職者過去的入職情況,完成信息簡介的功能,而英語簡歷的其他兩個功能——證明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及說服招聘者給予面試機會,則未能實現(xiàn)。
3.地道性。行為動詞的地道性主要體現(xiàn)于動詞搭配恰當,語義表達符合文化語境(語類)、情境語境(語域)與語言語境(語言)要求。以語料庫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行為動詞work為例,運用collocate(搭配)與KWIC(帶語境的關鍵詞)功能,檢索出work右側第一位置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見表5)。
表5 work搭配情況
學生英語簡歷中出現(xiàn)最多的搭配是第1類,而這在母語為英語的語言使用者中較罕見,通過檢索英國國家語料庫BNC可加以驗證。打開BNC包含的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建設的1億詞的語料庫,運用collocate(搭配)與KWIC(帶語境的關鍵詞)功能,在word行中輸入單詞work,在context(語境)行中輸入as,選擇左右各1個單詞范圍,共檢索出1 196個詞條,人工篩選后發(fā)現(xiàn)符合表5第1類搭配的僅12條,大約1%,說明work as +職業(yè)角色結構使用頻率低,不符合英語為母語的語言使用者的習慣。那么,學生的英語簡歷中大量使用work as搭配的原因,主要歸于學生所處的文化語境。中國文化強調集體主義,work as搭配中as相當于漢語中的“作為”,后面跟上具體的職業(yè)角色,如學生兼職經歷常提及的cashier(收銀員),表達的語義為“作為一名收銀員”,將學生作為眾多收銀員中的一員,而忽視了突顯西方文化強調的“個性”,因此不符合西方文化語境,也無法證明自身的工作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
借助學生英語簡歷小型語料庫與語料檢索工具Antconc3.2.4w,筆者從不同維度概括了學生的語言特點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如運用詞表檢索功能判斷語類結構,運用詞表、搭配、帶語境的關鍵詞等功能了解學生的詞匯量、用詞的多樣性、功能性與地道性等,且所有的推斷與論述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與學生語料作為支撐,有理有據(jù),能比較客觀地說明問題。
基于話語分析結果,筆者認為學生英語簡歷寫作培訓改進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語類結構。語類是語篇參與者為實現(xiàn)特定的交際目的而完成的話語類型,語域構成的差異,促成不同的語類結構潛勢,*蔡慧萍、方琰:《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第9期,第21頁。屬于相同話語社區(qū)的人會生成類似的語類結構。*Swales J M,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頁。然而,由于認知與心理*Bhatia V K,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gman,1993,p.16.、社會等因素影響,相同話語社區(qū)的人生成的語類結構也會有差異,但產生的語類結構只有符合特定的文化、情境與語言語境,才能使該語類完成生成者預期的目的與功能。因此,雖然該高校學生所處的語域相同,但僅35.29%的人的英語簡歷語類結構符合語類參與者(含招聘者)所處的語境,實現(xiàn)一部分的求職預期目的與功能;其余的學生產出了60多種不同的排列組合結構,且這些語類結構的不同組合具備以下特點:結構凌亂,目的不明確,功能定位不準,不符合招聘方的文化、情境與語言語境,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英語簡歷的語類與語域認知存在不足。例如,英語簡歷蘊含的個人信息,主要是介紹求職者的姓名、地址與聯(lián)系方式等,方便招聘者聯(lián)絡與通知。然而,學生除了介紹上述信息之外,還會額外添加諸如婚姻狀況、身高、健康狀況等個人隱私信息,說明學生對英語簡歷所處的文化與情境語境認識不全面,將西方人認為是個人隱私的多余信息公開呈現(xiàn)。此外,英語簡歷構成要素的隨意排列組合向英語文化背景的招聘者呈現(xiàn)了不夠專業(yè)的形象。因此,英語簡歷寫作培訓應首先幫助學生掌握符合英語母語國家的文化語境與具體情境語境的語類結構。
第二,語類功能。學生對語類功能的認知直接影響他們的語言表征,進而影響語類是否能實現(xiàn)預先設定的交際功能。英語簡歷的語類功能共四個,學生由于詞匯量與對語類結構與功能認知存在的局限,故撰寫的簡歷僅實現(xiàn)了一個功能,即介紹求職者具體情況,其余三個——證明工作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說服招聘者給予面試機會以及呈現(xiàn)專業(yè)形象,未能充分實現(xiàn)。因此,預先使學生認識到語類的特定功能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完成交際目的。
第三,語言表征。英語簡歷最關鍵的功能是工作經歷介紹,重點在于使用的行為動詞是否具備多樣性、功能性與地道性等特點。根據(jù)小型語料庫檢索結果,學生平均掌握詞匯量2 850個,介紹工作經歷部分平均掌握詞匯量大約為1 012個,說明學生基本詞匯量欠缺。此外,學生所掌握的行為動詞缺乏多樣性,使用頻率最高的行為動詞不能較好地體現(xiàn)具體工作能力,語言表征亦不符合英語文化語境。例如動詞搭配不恰當?shù)厥褂谩皐ork as”,人稱代詞“I”出現(xiàn)了82詞次,位居工作經歷簡介語料庫詞次排列第6位,即過度強調自我,忽略了求職者應站在招聘者角度考慮問題。因此,增加學生詞匯多樣性、功能性與地道性的前提,是通過閱讀招聘廣告與公司簡介等途徑擴大行為動詞詞匯庫,使英語簡歷符合英語文化語境與具體的情境語境。
(責任編輯 孟莉英)
English Resume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Students’ English Resume Corpus
REN Danqing
(ForeignLanguagesSchool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English resume writing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skills that job seekers shall acquire. Based on the students’ English resume corpus and using the search tool Antconc3.2.4w,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students’ English resume writing including inappropriate generic structures and lack of diversity and accuracy in the use of action words, context of culture, situation and language. Therefore, it is advisable to help students fully recognize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resu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as well as make their linguistic expressions appropriate to the interviewers’ cultural and situational context.
English resume; corpus; context
2014-08-15
浙江外文學會課題(ZWYB2013028)
任丹青,女,浙江東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話語分析。
10.3969/j.issn.1671-2714.2014.06.008
語 言 與 文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