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這一種物種在演化的歷程中產(chǎn)生了反觀能力之后,就見到一切生物的生,與一切生物的死;同時也見到人的生,人的死,包括自己的生,自己的死。由于有了這種反觀,遂以一個有生之生,面對著必死的命運,于是正視一切人生的問題。
由于死是一種閫限,必須力求突破,于是有哲學(xué)的思索,有宗教的超拔,有文學(xué)的挖掘,有藝術(shù)的突破。所有的這一切努力,有一個根本的動力,就是要站到死亡的外邊去,不但是想對死亡做一種反觀,而且想脫離死亡的封殺與窒息,要像漁網(wǎng)中的魚一樣,游到網(wǎng)的外面。
我相信,如果沒有死亡,或人類沒有對死亡的反觀,就不可能會有對天地的驚惑與疑問,因之也沒有哲學(xué)與宗教;就沒有生之渴切與郁結(jié),因之也沒有文學(xué)與藝術(shù),即使有,也可能只像鳥雀的歌舞,為愛情而作音樂性的抒發(fā)。
如果沒有死,一切都可以不那么重要,因之沒有悲劇;如果沒有對死的反觀,一切重要的事物都可能不致隨帶悒郁哀凄,因之沒有悲劇情懷。
而如果沒有對死亡的反觀與死亡的意識,則死亡只是一種肉體痛苦的過程,而肉體痛苦的過程如果不因反觀而導(dǎo)致驚恐與哀傷,則變得單純而較易忍受。
一個人怎樣面對死,大致上可以看出他怎樣面對生;而就以一般的情況而言,怎么樣的生活也可以導(dǎo)致怎么樣的死亡,實則死是生的一部分,是生之累積,是生的倉庫,人怎么存,就怎么積。當然,這里所說的不只是個人因素,也包括相當分量的社會因素。
孔子雖然用一句“不知生焉知死”來拒絕討論死的問題,但一個人怎么樣看待自己的死和他怎么樣看待自己的生有著絕對的關(guān)系。如果他對死以及死的意義看得清,對生就看得清,如果把生死看得開,相信整個人都有一番不同的面貌。
我常常想到十幾年前三船敏郎演出的一部日本古裝片,當人家把他那一伙人捉到要處死的時候,他靜靜盤腿坐在地上,一副凜然不為所動的神情,其中還隱約地透著對對方的不屑。他安然地從腰間取出佩用的小刀,一手按著下巴一手刮胡子。
在即使被處斬的狀況之下,還要把自己的首級刮得尊嚴像樣,這是一種什么心情!活于人間,肯定人的榮辱,而這一肯定已經(jīng)并壘天地了。
即使連自己的首級也不讓邋遢難看,人的尊嚴便是如此。
有些學(xué)者一生講述人生的大道理,臨死的時候卻手忙腳亂,呼爹喊娘;或者說,他那死,他那病的本身就死得邋遢,病得邋遢,跟他一生的所言所說比較起來,益發(fā)諷刺。
但那不信宗教的懷疑主義大師羅素先生卻不一樣。他在北京大學(xué)演講的時候,時值天寒,他得了肺炎,送入醫(yī)院,行將就死,但是他每次從昏迷中醒來的時候,都在跟他的太太或醫(yī)生或護士開玩笑,害得醫(yī)生說,他唯一不開玩笑的時候就是他不清醒的時候。
這樣一個人,遠在異國,不信有神,不信有靈魂,甚至于跟第二任夫人剛剛完婚而在蜜月期間,卻能對死這樣揮灑自如,叫人敬佩無端。
有一只小貓,被遺棄在鄰家的屋頂,夜間哀哀而叫。我抱它回來喂養(yǎng),養(yǎng)了一陣子。有次我們出門,一夜未回,回來后處處找不到它,卻發(fā)現(xiàn)它在日式房屋后院里的屋根下,枯索不動,旁邊是大攤吐出來的東西。
食物中毒了。
我掐住它的頸背,提到院中有太陽的地方,因為我以為它冷,而屋根太陰。
一個鐘頭以后,我發(fā)現(xiàn)它情況更壞,因為太陽的熱把它內(nèi)在的毒蒸發(fā)了,擴散了,伸到它每個細胞,而它又嚴重脫水,連喝水的力氣都沒有。
我趕緊又把它提到前門玄關(guān)陰涼處。
它趴了一會,歪歪倒倒地站起來,走了幾步,到玄關(guān)內(nèi),但在半路上,它突然對一個小石子好奇起來,伸出已不大靈敏的爪子玩了玩。
這一玩,讓我相當觸動。
這是在虛弱痛苦以至于死的境況下,它猶被游戲所吸引——是這里面透露的無限單純與生生之意驚動了我,感動了我。
不久,它抽搐著躺在地上死去。
孟東籬,恐怕又是一個大家不熟悉的名字。1937年出生,出生于大陸,后移居臺灣。曾任教于臺灣多所大學(xué),著名哲學(xué)作家、翻譯家。在這篇《死的聯(lián)想》里,除了哲學(xué)思考之外,分別以一個電影角色、世界名人、小貓為對象,描述他心中的死亡觀。死亡,也許是人類哲學(xué)、宗教、文學(xué)、藝術(shù)的終極動機,因為思考死,所以反照生。死亡,有關(guān)人類的尊嚴,有關(guān)人性的氣度,有關(guān)任何生物對生命永恒的好奇。
在人類的尊嚴與氣度之下,死亡,你根本不必要驕傲。
而蔑視死亡的人,在特定的年代,尤其讓人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