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在教育均衡成為我國教育發(fā)展主旋律的當下,異地高考釋放的不僅僅是高考制度的破冰信號,更是對外來工及其子女人性化關懷的具體舉措。通過分析各省異地高考政策可以看出,異地高考政策中存在各省自主制定方案的準入條件差距大、高考開放后本地生源教育權利受影響、生源流動加劇義務教育不平等等眾多值得關注的教育不均衡問題。
異地高考教育均衡教育資源配置一、引言
異地高考,用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話可理解為“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動地如何參加義務教育階段以后的考試問題”。教育部要求各地在2012年底出臺異地高考政策,是以具體方法踐行著在高考招生制度下不同地區(qū)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異地高考是國家強制性的給予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相對公平的教育機會,這種“相對公平”的實現需要一定外在條件,比如學生要求有完整高中學習經歷(或至少1年)、父母要求在報考所在地有合法職業(yè)和住所(或繳納3年以上社會保險)等;對于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北上廣津等地,只出臺了中高職院校的報考條件或把異地高考推延到2014年之后。另外,沒有全面開放異地高考的一線省市中,在北京做出長期貢獻者和上海的高端人才的子女才是目前政策的受惠人,這種政策的提出是否對短期務工或依靠勞力務工者子女的不公平。異地高考的政策雖然在制度上適當彌補了我國高考制度中一些因父母工作、地域差異等因素給隨遷考生帶來的影響,但這種高考改革在實施條件、利益權衡等方面還存在不均衡的配置,其原因值得我們探討。
二、異地高考背景
在城市規(guī)?;瘮U大帶來的人口流動和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增多的新經濟時代,隨遷務工者子女的教育機會和教育權利受到輿論關注。2008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有代表首次提出解決外來務工子女就地高考問題,這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帶來的“高考移民”現象的政治反饋。隨遷子女流入地在接受流入地初高中課改教程的教育、繳納“擇校費、贊助費、借讀費”等額外費用之后,把這些“水土不服”的考生打回原籍地接受高考,這無疑是對外來務工者貢獻的無視、對考生權益的侵蝕、對教育公平的褻瀆。
外來務工子女在流入地無法參加高考的無奈和尷尬,牽扯出的不僅是戶籍制度對考生報考的限制,更多的是教育資源在區(qū)域間分配不公導致的教育不均衡問題。這些問題都迫使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相應對策來解決此類問題,異地高考政策應運而生。2010年教育部在山東、湖南、重慶設立首批異地高考試點。兩年的探索后,2012年3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異地高考方案將在10個月內出臺。經過兩年醞釀,除港澳臺和青海、西藏兩省,截至2012年底其余29個省級行政單位均出臺本地異地高考方案。
異地高考也可理解為就地高考、常住地高考,即在考生的父母合法工作地、經常居住地或學業(yè)完成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并與報名所在地考生享受同等待遇。開放異地高考,是為了進一步解決外來務工子女的升學問題,讓非戶籍地考生享有與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資格,使更多外來務工子女能夠更好地享受父母務工所在地的教育資源。
三、異地高考折射出的教育均衡問題
異地高考政策在政府的統(tǒng)籌協(xié)調教育資源配置下做出并保證發(fā)揮其最大價值,其本意是出于對考生權益的保護,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政策本身的初衷就會發(fā)生質變,甚至弄巧成拙地導致反效果。隨遷子女高考難與東部地區(qū)戶籍考生教育資源豐富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這些不均衡現象迫切需要政府在全國統(tǒng)籌規(guī)劃進而出臺解決對策,異地高考應運而生。教育政策的改進就體現出教育本身是在均衡與不均衡的辯證關系中自我修復完善并不斷向前發(fā)展的。
2013年新出臺的異地高考在隨遷子女準考條件、本地生源權利保護和異地高考實施后高校招生名額變化等方面都有諸多不完善、不均衡的表現,下面簡要作以探討。
1.各地異地高考門檻差距大
異地高考政策并非由教育部統(tǒng)一規(guī)定,而是各省、直轄市根據本地區(qū)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資源情況、流入人口分布構成、已出臺對外來務工者待遇政策等具體情況來分別制定,這就會造成各省市異地高考的細則標準不盡統(tǒng)一,造成在一個省份可以參加常住地高考的考生在另一省份卻沒有報考資格的尷尬局面。對于各地“準考條件”的不均衡可以概括兩方面,
一是執(zhí)行時間不同。雖然教育部要求各地在2012年底出臺異地高考具體實施細則,但沒有規(guī)定其開放時間,部分省份就鉆起了執(zhí)行時間的空子。在已公布異地高考方案的29個省市中,以北上廣為代表的20個省份和直轄市規(guī)定細則在2013年起分步執(zhí)行,包括福建、山東在內的8個身份逐漸在2014年開放異地高考,而陜西省則將異地高考推遲到2016年執(zhí)行。其中要說明的是,北京規(guī)定在2013年開始實施的只是針對中高職院校錄取的過渡方案,而高考入學的細則并沒有出臺;廣東在2013年開始執(zhí)行的政策是面向積分入戶的外來人口,考生真正可以參加高考則要等到2016年。這是否可以理解為其政府在觀望各地政策對本地生源的影響,或者考慮到某些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因素導致本地生源不愿意過早提供本地相對豐富的教育資源。各地細則雖然出臺,但開放時間上的不同步對具有相同條件的考生仍然是種不公正的對待。
二是門檻標準高低明顯。參加就地高考的考生一般要使父母、學生、報名所在地都滿足條件。以考生父母需要達到的要求舉例,已出臺的異地高考政策中,包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河南、湖北、廣西、重慶、云南在內的10個省份要求父母要有合法穩(wěn)定的職業(yè),其中吉林、廣西、云南規(guī)定考生父母至少工作3年;天津、云南、內蒙古、吉林四地要求父母需要上繳社會保險,陜西只要求考生父母上繳養(yǎng)老保險;另有8省份并未明確提出父母或監(jiān)護人的工作要求。這些異地報名的規(guī)定較為籠統(tǒng),對父母有工作要求的細則沒有說明是父母雙方或一方要有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對于依靠靈活做工糊口的務工者子女,就無法享受到異地高考政策的優(yōu)惠,更不用說繳納養(yǎng)老保險和社會保險;而在父母無工作要求的省份,其子女報考會容易許多。經濟較發(fā)達省份中,相當一部分務工者沒有意識到社會保險的重要,其在務工期間不會想到為子女可以參加高考而繳納社會保險,這就顯示出異地高考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政策偏重對高級知識分子、高技能人才或企業(yè)員工子女的照顧,比起農民工這些群體作為更好的適格主體,其子女自然會比其他務工者子女享受到教育機會均等帶來的方便。
對于江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只對學生本人有高中階段一年或完整學習經歷及學籍的要求,我們看到,這些省份多屬中部地區(qū)勞動力流出地,流入人口沒有東部省份密集,也不會造成東部沿海省份教學資源被嚴重“圍堵”的現象,雖然這些中部省份的異地高考政策較為“寬松”,但真正需要異地政策保護的東部省份的考生并沒有完全體會到教育均衡發(fā)展給他們的改變。
2.影響本地生源受教育權
當我們考慮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機會均等時,勞力流入省份的本地生源的應得教育權利是否也被我們考慮進去呢?本地生源享受較多教育資源的同時,他們也相應付出了經費或時間,當大量外來考生涌入城市來與他們搶奪教育資源,這是否是我們所提倡的教育均衡?地域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衡需要宏觀層面的調整,個人通過轉移升學地來平分資源是“治標不治本”的。根據2006年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顯示,“生均財政經費絕對差異排名前3的省市依次為西藏(2860元)、北京(2850元)、上海(2615元),排名后3的依次為河南(519元)、湖北(498元)、江西(420元)”,而“東、中、西部各區(qū)域的生均財政經費水平顯示:東、中、西部的平均數值分別為1282.09元、630.25元和1023.92元”[1]由此可以看出,因政策傾斜和經濟發(fā)展等形成的中部生均教育經費落后情況也是務工者子女尋求外地教育資源的誘因。
教育資源的分割不僅是財政經費上的,在高考錄取名額的分配上稍欠考慮也會導致待遇上的不均衡。1952年開始的全國統(tǒng)一高考實行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政策,由發(fā)改委和教育部統(tǒng)一制定全國的招生方案和重點大學名額。考慮到各省的考生數量、社會需要、歷史慣例等因素,每年各地的招生名額會上下浮動但不會變化太大。異地高考政策推行后,眾多非戶籍考生的增加可能會爭奪本地戶籍考生的錄取名額,使得本地原有的高考均衡狀態(tài)被打破,考生數量尚可通過報考人數來統(tǒng)計,那么報考省份的社會經濟需求對人才在結構和層次上的要求則很難估計,局部教育均衡失準也會激發(fā)本地考生和外來生源的矛盾。廣東是全國外來工最多的省份,也是外來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規(guī)模最大的省,其數量達到313萬人,占全國1/3,超過了北京、上海、天津3市義務教育學生數之和。這些外來隨遷子女享受到異地高考政策后,搶占部分錄取名額和教育資源,這對廣東當地戶籍考生的教育權利是一定的沖擊。
異地高考政策的推行首先要考慮的是保證本地生源的教育相關權利、機會,在此前提下,才能做到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動地義務教育之后升學的合理安置。同時高校招生資源和名額也需要重新分配,以滿足新高考政策帶來的人數變動。
3.加劇義務教育不均衡
高考政策的變動會引導義務教育有傾向性的布局和學生流動。義務教育在城區(qū)內部、城鄉(xiāng)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平衡,這與政府主導建設示范校、重點校的教育政策導向不無關系,好的師資和大量的教育經費流入重點學校,已然會造成義務教育在初始配置上有失公平。
從省份區(qū)域來看,異地高考開放后有兩種考生流動趨勢值得注意。一是為了分享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富足的教育資源,眾多外來考生向教育發(fā)達地區(qū)流動;另一種是中部人口密集省份考生迫于升學壓力和居高不下錄取分數,紛紛向人口欠發(fā)達地區(qū)流動來爭取錄取名額。這兩種趨勢都會增加流入地的義務教育機構壓力,生均教育資源不足,從而導致義務教育質量的下降。而流出地原有的義務教育資源是為考生流出前的規(guī)模和數量配置的,這樣逐漸被閑置的校舍、師資會造成極大的浪費。這種為了升學而轉移生源的惡意流動使得地區(qū)間的義務教育資源更加不平衡。
從同一城區(qū)內部來看,異地高考帶來的流動人口子女會增加中等學校配置的不平衡。根據學校類型來看,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大概有79.4%是在公辦學校就讀,還有10%在政府購買扶持的民辦學校就讀,大概還剩3%是由進城務工人員自己組成的民辦學校上學。公辦學校受到教育系統(tǒng)和主管部門管理,能夠在政府的統(tǒng)籌下適當的進行師資流動、生源招收、資源配置上實現人為的均衡;民辦學校則沒有較好待遇和生源的吸引,高水平的教學不能夠保證,由務工人員自尋教師組成的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就再降一個等級了?!巴鈦砻窆ぷ拥軐W校在現階段對解決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入學發(fā)揮了很大作用,但它們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就讀學生?!盵2]公辦學校在本地戶籍考生的學費上是減免的,但是對外來務工子女卻并不是。九年義務教務的完全免費并沒有完全實現在這些隨遷子女的身上,公立民工子弟學校在硬件和師資上的落后使得隨遷子女處在“交錢而享受較差教育”的局面,而本地戶籍考生則可以“免費卻享受較好教育”,兩種極端的表現對受教者是很大的不公平。城區(qū)內部在教育投入政策的引導下,重點校、示范校已經在升學和質量上與普通中學拉開了檔次,異地高考帶來的考生會加劇教育資源在不同學校間的傾斜和走向。
————————
參考文獻
[1] 漆玲玲,王遠偉.中國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狀況的省際差異分析.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0(9).
[2] 陳憲民,瞿志遠.城市化背景下地方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研究.文化教育研究,2009(1).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