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萱
摘 要:驗證勞工的職業(yè)類型是否決定勞工相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一個經驗研究。這一理論基礎是貝弗利·西爾弗在其著作《勞工的理論——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工人從事的工作崗位的類型。所用的數據是GSS1991中的部分數據,使用的統(tǒng)計軟件是SPSS。由此對經驗研究的結果進行解釋。
關鍵詞:勞工力量;職業(yè)類型;GSS1991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1-0076-05
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什么因素?這樣的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的一個關注點。一種近乎于常識的說法是: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勞工的崗位的性質。也有許多理論與這種常識性假設不謀而合,強調不同職業(yè)的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埃里克·賴納特(2007)。這些理論中的代表是貝弗利·J.西爾弗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一書中提出的理論。
西爾弗將勞工對于資本的對抗方式概括為兩大類:一為組織性力量,即勞工結社產生的力量;二為結構性力量,即勞工由于生產結構中所處的位置而獲得的與資本對抗的力量,結構性力量又分兩種,一為市場談判能力,即勞動市場中勞工相對于資本的優(yōu)劣地位,二為工作場所談判力量,即勞工在工作場所中,由于自己在生產流程中所處的位置而產生的相對資本的優(yōu)劣地位。西爾弗強調勞工對于資本的最有效的抗爭力量是勞工的工作場所談判能力。比如,在汽車裝配業(yè)中,生產是集中在流水線上的,因此,流水線上任何一個工作站的停止都會逼停整條生產線,因此,只要流水線上某一環(huán)節(jié)上工人的罷工都會導致生產的停滯,迫使資方就范,因此,汽車產業(yè)工人運動幾乎有高達100%的成功率。而在分散生產的產業(yè),比如紡織業(yè),一部分工人的罷工不足以影響其他工人,所以,紡織業(yè)工人的力量,大部分來自于組織性力量,即依賴于全廠甚至全行業(yè)的工人的罷工。而這種大罷工一般難以獨立組織,因此,紡織業(yè)工人運動的成功率相比汽車產業(yè),要低得多,多數是被鎮(zhèn)壓,較少是資方向勞方低頭。因此,西爾弗認為,在組織性力量與市場談判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勞動者處于對于整個生產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工作崗位上,那么,這樣的勞動者會具有更強的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西爾弗的理論在同類觀點中很有代表性,但這些觀點和理論很多都集中于對于這種觀點的理論解釋和例證,很少有對于這一理論進行經驗驗證的研究,本文就以GSS1991的數據,對于這個理論進行經驗驗證。
在這個理論中,要研究相關性的兩個變量是工作崗位的重要性,即勞動者職業(yè)類型的重要性(自變量)與勞工與資本對抗的力量(因變量)。西爾弗將自變量對于因變量起作用的機制解釋為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檢驗理論的經驗數據來源為部分1991年GSS的數據,分析數據所用的工具是IBM SPSS 19.0軟件。
自變量的指標化。GSS1991數據中,有一個調查問題是關于受訪者的Occupational Category,即職業(yè)分類。其中的選項有:1—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 Specialty;2—Technical,Sales,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3—Service;4—Farming,Forest,and Fishing;5—Precision Production,Craft,and Repair;6—Operation,Fabrication,and General Labor。這些分類中,由于我們研究的是產業(yè)工人的抗衡力量,因此,第1、2、3、4類職業(yè)可以排除。通過SPSS的篩選功能,去掉所有職業(yè)分類中是1、2、3、4的個案,這樣,剩下總計383個個案。剩下的所有個案就是從事第5類職業(yè)的熟練勞工與從事第6類職業(yè)的非熟練勞工。明顯地,從事精確生產、技術、修理職業(yè)的工人需要更高的技術與更長時間的訓練,他們一旦罷工,短期難以尋找替代人手,會對整個生產流程產生破壞。而從事操作、裝配以及普通勞動力的工作,幾乎不需要什么訓練與技術,這些人一旦罷工,很容易找到補償,對生產流程產生不了太大不利。所以,前者的職業(yè)的重要性明顯強于后者。
因變量的指標化。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強弱,最好的指標就是勞工的待遇,勞工的對于資本的抗衡能力強,勞工的待遇自然好,反之勞工的待遇自然不好。所以,選擇GSS1991數據中的四個問題反映勞工待遇的內容來反映勞工待遇:Being Demoted or Move to Worse Position;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選項為是或否。其中,第一個問題對于產業(yè)工人來說并不合適,因為對于產業(yè)工人的處罰通常沒有降職和調職,這個問題適用于白領借測,因此可以將這個問題剔除。對于以上所有選項,選擇“是”的,可以說明該勞工的待遇比較差,選擇“否”的無疑可以說明待遇比較好。我們下面的研究,就是檢驗以上三個選項都選擇“否”的個案是否都明顯地集中在從事精確生產、技術、修理職業(yè)的個案中,而選擇“是”的個案是否都集中于從事操作、裝配以及普通勞動力職業(yè)的個案中。
Occupational Category變量與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這些變量是典型的定類變量。因此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性的存在應以卡方檢驗的方式確定,其相關強度應以Lambda大小表示。
下面依次是Occupational Category與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的相關性檢驗(見表1、下頁表2及79頁表3)。
通過上面的檢驗,三組自變量與因變量都沒有表現出相關性。這里可以得出結論:職業(yè)類型的重要性與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沒有聯系,但是此結論不足以推翻原結論,對于原假設的取舍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對于結論的解釋如下:
首先,本次研究是基于1991年GSS的數據,數據過于單一,僅僅反映一年的情況,缺少比較,也不夠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據此推翻假設。而且,數據的結構過于簡單,對于基于重要性的勞工職業(yè)類型的劃分不夠詳細,各職業(yè)類型在重要性方面的區(qū)別也不夠具體明顯。而且,對于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指標也不夠全面充足,難以反映各個職業(yè)勞工的抗衡力量,應增加新的數據,比如勞工工資增長率等等。
其次,就算是原理論真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么也可以根據此次研究提出一些替代性的解釋。數據的時間是1991年,此時的美國處于戰(zhàn)后第八次經濟危機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就業(yè)環(huán)境一般是比較脆弱的,所以為保證自己的就業(yè),重要崗位上的工人可能會選擇接受資方降低待遇的調整措施,導致本次研究選用的衡量勞工抗衡力量的工人待遇水平之一指標失靈。而且,經濟危機之下的企業(yè)除了裁員之外,還會選擇提高待遇的方式,留住一些有價值、有資歷的員工,以此提高員工的忠誠并且為脫困做準備。這樣可能會導致依然就業(yè)的非重要崗位的工人(他們躲過了裁員,依然有工作,可以舍棄的員工已經舍棄了,留下的工人應該可以解釋為對于企業(yè)有價值的)的待遇提高,這也會導致因變量的指標的失靈。另外,原理論是有前提的,即勞工的市場談判力量是不變的,但1991年這段時間正是美國戰(zhàn)后嬰兒潮(1946—1964年誕生的一代)涌向勞動力市場的時候,這群人的數量不容小視,高達7 800萬,大約占現在美國總人口的1/5,這么多人口進入市場,必會引起勞工情況的波動,這也是要考慮的。
參考文獻:
[1] 貝弗利·西爾弗.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M].張璐,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
[2] 埃里克·賴納特.富國為什么富,窮國為什么窮[M].楊虎濤,陳國濤,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2.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
摘 要:驗證勞工的職業(yè)類型是否決定勞工相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一個經驗研究。這一理論基礎是貝弗利·西爾弗在其著作《勞工的理論——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工人從事的工作崗位的類型。所用的數據是GSS1991中的部分數據,使用的統(tǒng)計軟件是SPSS。由此對經驗研究的結果進行解釋。
關鍵詞:勞工力量;職業(yè)類型;GSS1991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1-0076-05
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什么因素?這樣的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的一個關注點。一種近乎于常識的說法是: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勞工的崗位的性質。也有許多理論與這種常識性假設不謀而合,強調不同職業(yè)的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埃里克·賴納特(2007)。這些理論中的代表是貝弗利·J.西爾弗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一書中提出的理論。
西爾弗將勞工對于資本的對抗方式概括為兩大類:一為組織性力量,即勞工結社產生的力量;二為結構性力量,即勞工由于生產結構中所處的位置而獲得的與資本對抗的力量,結構性力量又分兩種,一為市場談判能力,即勞動市場中勞工相對于資本的優(yōu)劣地位,二為工作場所談判力量,即勞工在工作場所中,由于自己在生產流程中所處的位置而產生的相對資本的優(yōu)劣地位。西爾弗強調勞工對于資本的最有效的抗爭力量是勞工的工作場所談判能力。比如,在汽車裝配業(yè)中,生產是集中在流水線上的,因此,流水線上任何一個工作站的停止都會逼停整條生產線,因此,只要流水線上某一環(huán)節(jié)上工人的罷工都會導致生產的停滯,迫使資方就范,因此,汽車產業(yè)工人運動幾乎有高達100%的成功率。而在分散生產的產業(yè),比如紡織業(yè),一部分工人的罷工不足以影響其他工人,所以,紡織業(yè)工人的力量,大部分來自于組織性力量,即依賴于全廠甚至全行業(yè)的工人的罷工。而這種大罷工一般難以獨立組織,因此,紡織業(yè)工人運動的成功率相比汽車產業(yè),要低得多,多數是被鎮(zhèn)壓,較少是資方向勞方低頭。因此,西爾弗認為,在組織性力量與市場談判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勞動者處于對于整個生產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工作崗位上,那么,這樣的勞動者會具有更強的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西爾弗的理論在同類觀點中很有代表性,但這些觀點和理論很多都集中于對于這種觀點的理論解釋和例證,很少有對于這一理論進行經驗驗證的研究,本文就以GSS1991的數據,對于這個理論進行經驗驗證。
在這個理論中,要研究相關性的兩個變量是工作崗位的重要性,即勞動者職業(yè)類型的重要性(自變量)與勞工與資本對抗的力量(因變量)。西爾弗將自變量對于因變量起作用的機制解釋為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檢驗理論的經驗數據來源為部分1991年GSS的數據,分析數據所用的工具是IBM SPSS 19.0軟件。
自變量的指標化。GSS1991數據中,有一個調查問題是關于受訪者的Occupational Category,即職業(yè)分類。其中的選項有:1—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 Specialty;2—Technical,Sales,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3—Service;4—Farming,Forest,and Fishing;5—Precision Production,Craft,and Repair;6—Operation,Fabrication,and General Labor。這些分類中,由于我們研究的是產業(yè)工人的抗衡力量,因此,第1、2、3、4類職業(yè)可以排除。通過SPSS的篩選功能,去掉所有職業(yè)分類中是1、2、3、4的個案,這樣,剩下總計383個個案。剩下的所有個案就是從事第5類職業(yè)的熟練勞工與從事第6類職業(yè)的非熟練勞工。明顯地,從事精確生產、技術、修理職業(yè)的工人需要更高的技術與更長時間的訓練,他們一旦罷工,短期難以尋找替代人手,會對整個生產流程產生破壞。而從事操作、裝配以及普通勞動力的工作,幾乎不需要什么訓練與技術,這些人一旦罷工,很容易找到補償,對生產流程產生不了太大不利。所以,前者的職業(yè)的重要性明顯強于后者。
因變量的指標化。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強弱,最好的指標就是勞工的待遇,勞工的對于資本的抗衡能力強,勞工的待遇自然好,反之勞工的待遇自然不好。所以,選擇GSS1991數據中的四個問題反映勞工待遇的內容來反映勞工待遇:Being Demoted or Move to Worse Position;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選項為是或否。其中,第一個問題對于產業(yè)工人來說并不合適,因為對于產業(yè)工人的處罰通常沒有降職和調職,這個問題適用于白領借測,因此可以將這個問題剔除。對于以上所有選項,選擇“是”的,可以說明該勞工的待遇比較差,選擇“否”的無疑可以說明待遇比較好。我們下面的研究,就是檢驗以上三個選項都選擇“否”的個案是否都明顯地集中在從事精確生產、技術、修理職業(yè)的個案中,而選擇“是”的個案是否都集中于從事操作、裝配以及普通勞動力職業(yè)的個案中。
Occupational Category變量與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這些變量是典型的定類變量。因此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性的存在應以卡方檢驗的方式確定,其相關強度應以Lambda大小表示。
下面依次是Occupational Category與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的相關性檢驗(見表1、下頁表2及79頁表3)。
通過上面的檢驗,三組自變量與因變量都沒有表現出相關性。這里可以得出結論:職業(yè)類型的重要性與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沒有聯系,但是此結論不足以推翻原結論,對于原假設的取舍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對于結論的解釋如下:
首先,本次研究是基于1991年GSS的數據,數據過于單一,僅僅反映一年的情況,缺少比較,也不夠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據此推翻假設。而且,數據的結構過于簡單,對于基于重要性的勞工職業(yè)類型的劃分不夠詳細,各職業(yè)類型在重要性方面的區(qū)別也不夠具體明顯。而且,對于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指標也不夠全面充足,難以反映各個職業(yè)勞工的抗衡力量,應增加新的數據,比如勞工工資增長率等等。
其次,就算是原理論真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么也可以根據此次研究提出一些替代性的解釋。數據的時間是1991年,此時的美國處于戰(zhàn)后第八次經濟危機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就業(yè)環(huán)境一般是比較脆弱的,所以為保證自己的就業(yè),重要崗位上的工人可能會選擇接受資方降低待遇的調整措施,導致本次研究選用的衡量勞工抗衡力量的工人待遇水平之一指標失靈。而且,經濟危機之下的企業(yè)除了裁員之外,還會選擇提高待遇的方式,留住一些有價值、有資歷的員工,以此提高員工的忠誠并且為脫困做準備。這樣可能會導致依然就業(yè)的非重要崗位的工人(他們躲過了裁員,依然有工作,可以舍棄的員工已經舍棄了,留下的工人應該可以解釋為對于企業(yè)有價值的)的待遇提高,這也會導致因變量的指標的失靈。另外,原理論是有前提的,即勞工的市場談判力量是不變的,但1991年這段時間正是美國戰(zhàn)后嬰兒潮(1946—1964年誕生的一代)涌向勞動力市場的時候,這群人的數量不容小視,高達7 800萬,大約占現在美國總人口的1/5,這么多人口進入市場,必會引起勞工情況的波動,這也是要考慮的。
參考文獻:
[1] 貝弗利·西爾弗.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M].張璐,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
[2] 埃里克·賴納特.富國為什么富,窮國為什么窮[M].楊虎濤,陳國濤,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2.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
摘 要:驗證勞工的職業(yè)類型是否決定勞工相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一個經驗研究。這一理論基礎是貝弗利·西爾弗在其著作《勞工的理論——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工人從事的工作崗位的類型。所用的數據是GSS1991中的部分數據,使用的統(tǒng)計軟件是SPSS。由此對經驗研究的結果進行解釋。
關鍵詞:勞工力量;職業(yè)類型;GSS1991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1-0076-05
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什么因素?這樣的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的一個關注點。一種近乎于常識的說法是: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取決于勞工的崗位的性質。也有許多理論與這種常識性假設不謀而合,強調不同職業(yè)的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埃里克·賴納特(2007)。這些理論中的代表是貝弗利·J.西爾弗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一書中提出的理論。
西爾弗將勞工對于資本的對抗方式概括為兩大類:一為組織性力量,即勞工結社產生的力量;二為結構性力量,即勞工由于生產結構中所處的位置而獲得的與資本對抗的力量,結構性力量又分兩種,一為市場談判能力,即勞動市場中勞工相對于資本的優(yōu)劣地位,二為工作場所談判力量,即勞工在工作場所中,由于自己在生產流程中所處的位置而產生的相對資本的優(yōu)劣地位。西爾弗強調勞工對于資本的最有效的抗爭力量是勞工的工作場所談判能力。比如,在汽車裝配業(yè)中,生產是集中在流水線上的,因此,流水線上任何一個工作站的停止都會逼停整條生產線,因此,只要流水線上某一環(huán)節(jié)上工人的罷工都會導致生產的停滯,迫使資方就范,因此,汽車產業(yè)工人運動幾乎有高達100%的成功率。而在分散生產的產業(yè),比如紡織業(yè),一部分工人的罷工不足以影響其他工人,所以,紡織業(yè)工人的力量,大部分來自于組織性力量,即依賴于全廠甚至全行業(yè)的工人的罷工。而這種大罷工一般難以獨立組織,因此,紡織業(yè)工人運動的成功率相比汽車產業(yè),要低得多,多數是被鎮(zhèn)壓,較少是資方向勞方低頭。因此,西爾弗認為,在組織性力量與市場談判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勞動者處于對于整個生產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工作崗位上,那么,這樣的勞動者會具有更強的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西爾弗的理論在同類觀點中很有代表性,但這些觀點和理論很多都集中于對于這種觀點的理論解釋和例證,很少有對于這一理論進行經驗驗證的研究,本文就以GSS1991的數據,對于這個理論進行經驗驗證。
在這個理論中,要研究相關性的兩個變量是工作崗位的重要性,即勞動者職業(yè)類型的重要性(自變量)與勞工與資本對抗的力量(因變量)。西爾弗將自變量對于因變量起作用的機制解釋為工作場所談判力量。
檢驗理論的經驗數據來源為部分1991年GSS的數據,分析數據所用的工具是IBM SPSS 19.0軟件。
自變量的指標化。GSS1991數據中,有一個調查問題是關于受訪者的Occupational Category,即職業(yè)分類。其中的選項有:1—Managerial and Professional Specialty;2—Technical,Sales,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3—Service;4—Farming,Forest,and Fishing;5—Precision Production,Craft,and Repair;6—Operation,Fabrication,and General Labor。這些分類中,由于我們研究的是產業(yè)工人的抗衡力量,因此,第1、2、3、4類職業(yè)可以排除。通過SPSS的篩選功能,去掉所有職業(yè)分類中是1、2、3、4的個案,這樣,剩下總計383個個案。剩下的所有個案就是從事第5類職業(yè)的熟練勞工與從事第6類職業(yè)的非熟練勞工。明顯地,從事精確生產、技術、修理職業(yè)的工人需要更高的技術與更長時間的訓練,他們一旦罷工,短期難以尋找替代人手,會對整個生產流程產生破壞。而從事操作、裝配以及普通勞動力的工作,幾乎不需要什么訓練與技術,這些人一旦罷工,很容易找到補償,對生產流程產生不了太大不利。所以,前者的職業(yè)的重要性明顯強于后者。
因變量的指標化。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強弱,最好的指標就是勞工的待遇,勞工的對于資本的抗衡能力強,勞工的待遇自然好,反之勞工的待遇自然不好。所以,選擇GSS1991數據中的四個問題反映勞工待遇的內容來反映勞工待遇:Being Demoted or Move to Worse Position;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選項為是或否。其中,第一個問題對于產業(yè)工人來說并不合適,因為對于產業(yè)工人的處罰通常沒有降職和調職,這個問題適用于白領借測,因此可以將這個問題剔除。對于以上所有選項,選擇“是”的,可以說明該勞工的待遇比較差,選擇“否”的無疑可以說明待遇比較好。我們下面的研究,就是檢驗以上三個選項都選擇“否”的個案是否都明顯地集中在從事精確生產、技術、修理職業(yè)的個案中,而選擇“是”的個案是否都集中于從事操作、裝配以及普通勞動力職業(yè)的個案中。
Occupational Category變量與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這些變量是典型的定類變量。因此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性的存在應以卡方檢驗的方式確定,其相關強度應以Lambda大小表示。
下面依次是Occupational Category與Cut in Pay or Reduced Hours、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Having Trouble with Ones Boss的相關性檢驗(見表1、下頁表2及79頁表3)。
通過上面的檢驗,三組自變量與因變量都沒有表現出相關性。這里可以得出結論:職業(yè)類型的重要性與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沒有聯系,但是此結論不足以推翻原結論,對于原假設的取舍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對于結論的解釋如下:
首先,本次研究是基于1991年GSS的數據,數據過于單一,僅僅反映一年的情況,缺少比較,也不夠具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據此推翻假設。而且,數據的結構過于簡單,對于基于重要性的勞工職業(yè)類型的劃分不夠詳細,各職業(yè)類型在重要性方面的區(qū)別也不夠具體明顯。而且,對于勞工對于資本的抗衡力量的指標也不夠全面充足,難以反映各個職業(yè)勞工的抗衡力量,應增加新的數據,比如勞工工資增長率等等。
其次,就算是原理論真有被推翻的可能,那么也可以根據此次研究提出一些替代性的解釋。數據的時間是1991年,此時的美國處于戰(zhàn)后第八次經濟危機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就業(yè)環(huán)境一般是比較脆弱的,所以為保證自己的就業(yè),重要崗位上的工人可能會選擇接受資方降低待遇的調整措施,導致本次研究選用的衡量勞工抗衡力量的工人待遇水平之一指標失靈。而且,經濟危機之下的企業(yè)除了裁員之外,還會選擇提高待遇的方式,留住一些有價值、有資歷的員工,以此提高員工的忠誠并且為脫困做準備。這樣可能會導致依然就業(yè)的非重要崗位的工人(他們躲過了裁員,依然有工作,可以舍棄的員工已經舍棄了,留下的工人應該可以解釋為對于企業(yè)有價值的)的待遇提高,這也會導致因變量的指標的失靈。另外,原理論是有前提的,即勞工的市場談判力量是不變的,但1991年這段時間正是美國戰(zhàn)后嬰兒潮(1946—1964年誕生的一代)涌向勞動力市場的時候,這群人的數量不容小視,高達7 800萬,大約占現在美國總人口的1/5,這么多人口進入市場,必會引起勞工情況的波動,這也是要考慮的。
參考文獻:
[1] 貝弗利·西爾弗.勞工的力量——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M].張璐,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
[2] 埃里克·賴納特.富國為什么富,窮國為什么窮[M].楊虎濤,陳國濤,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2.
[責任編輯 陳麗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