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當今世界,國家間的斗爭已不僅僅局限于經濟、科技或是軍事。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愈發(fā)重要。推廣中國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已成為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文化;軟實力;教育
一、文化軟實力
“軟實力”的概念最先由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提出。應用于國際關系領域,是指國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來獲得影響力的能力,而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對于提升國家形象,在國際社會上增加話語權有著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若只論“硬實力”,中國漲勢迅猛,一代代國人在生活中就可以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這種變化,而中國的軟實力,尤其是以文化為核心的價值觀、制度、思想等,其增長卻遠遠不及硬實力,有些停滯甚至遭到了冷落。
19世紀以前,中國豐富的歷史文化一直是日本學習的對象,日本的文字、服侍、飲食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他們學習借鑒漢族文化,然后吸收改進,發(fā)展成為適合本國人的傳統加以繼承。日本人重視文化的保護,盡管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脫亞入歐”的道路,“漢文”課程和中國典籍仍是中小學生的必修。韓國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如今,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許多相似性的“大韓”文化成為了凝聚韓國人民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對文化的渴求以及重視甚至超過了文化發(fā)源地,在今天將許多屬于中國的文化納為己有,申遺建檔。韓國人將與本國有關的任何信息看的很重,視為本土并加以改造輸出。這為中國人敲響了警鐘。
當今中國國內,各種文化之風交錯,把中國本土的文化擠到了邊緣地帶。好萊塢重磅影片、韓國日本流行文化、美劇英劇韓劇泰劇令人眼花繚亂,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澆滅了傳統節(jié)日的熱情,四書五經國學經典躺在書架上少有人問津:文化多樣化確實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也給我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國人自己尚且不重視的經典,將憑何推向世界呢?
在今天這個全球化各個方向滲透的世界中,主流思想仍然圍繞著歐美等西方大國的利益?zhèn)鞑?,媒體的話語權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少數媒體手中,國際輿論仍然會受到西方大國的影響。CCTV的知名度在上升,但還遠遠不夠?!爸袊{論”塵囂甚上,世界范圍內反華的聲音層出不窮,而美國扮演的“世界警察”的身份在很多國家卻已經默許,也許,是因為中國與西方的政治體制是不同的,中國國內的主流思想和經濟體制也與西方大相徑庭。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使得其他國家尋求與我們合作,而他們并不了解一個崛起的彌漫著社會主義氣息的東方古國的頭腦是如何運作的,更何況,這個古老的國家目前國內“拜金主義”“金本位”“官本位”等思想彌漫,浮夸之風充斥。
二、文化要能走出去
中國文化思想與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受到的矚目得益于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國力強大,別人才會饒有興致的關注你。因此,我們的文化要走出去,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我們所包含的文化成分遠遠比我們能想象的要多,我們有很多的經典可以挖掘;更準確的說,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與合作是全方位的,深層次的,更是激烈的,要想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就要讓別人有臣服的砝碼。僅僅依靠一個光鮮亮麗的外表是不足以服人的,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內心充實,文化談吐有思想,有內涵的國家。我們需要以德服人,需要向世界傳播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的聲音,在世界上打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這樣我們才能讓西方國家真正接納我們,心甘情愿了解我們的思想與文化,在國家利益沖突時仍然對我們保持尊重。
關鍵的是,我們需要提高國民素質,喚醒國人。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并不是主要的,目前國內很多高素質高學歷人才正削尖腦袋往各金融機構、政府機構里擠,要么掙錢,要么安穩(wěn)過完一生,并沒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留給文化。金錢被抬高,成為了很多人奮斗的目標,而權錢的交易也使整個社會這種追求金錢名利的浮躁之風蔓延,為了金錢名利大打出手,頭破血流的現象從不少見。要怎么樣把我們遺失的溫良恭儉讓找回來,要怎么才能安撫整個社會靜下來重新尋求人生的真諦,這個也許是我們都要思考的問題。外部的絢麗都只是外表,內心的沉淀才是真正強大。而只有每個人都強大了,我們的國家才能強大,政府才能夠更加積極有效的推行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真正的打造中華民族文化的品牌,并最終在激烈的國際動蕩中立于不敗之地。
國與國的競逐,從來不是單純的硬碰硬。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經濟實力很強,流行文化傳播力依然很強大,雖然美國只是一個成立僅僅二百多年的年輕的國家;與之相比,已經五千多歲的中國肚子里有的,是積淀千年,厚重魅力的文化,這樣的文化愈沉淀愈光彩,愈歷久愈彌新。也許,等到哪天我們真的能夠把我們的文化重新拿出來打磨,呈現給世界,這將為中國在世界上劃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希望孔子學院在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建立只是一個開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我們的文化,承擔起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工作,將文化推廣開來。
參考文獻:
[1]芮成鋼.虛實之間.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