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思羽?黃云揚
摘 要:2012年4月至10月,在美國宣布重返亞太、東盟會議召開等國際背景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相繼與我國就南海問題發(fā)生摩擦。我選取了美國主流報紙《紐約時報》,在《紐約時報》官方網(wǎng)站數(shù)據(jù)庫以“South China Sea”為關鍵詞,檢索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10月10日期間發(fā)表在《紐約時報》紐約版上的所有報道,人工選取有效文章共計34篇,進行文本分析。然后,我對有關“中美主流媒體對彼此國家形象塑造方式”這一命題的一些已有研究進行了學習和資料整理,粗略地梳理了美國主流媒體塑造中國形象的歷史演變,并以09年中美對峙事件的研究《“冷戰(zhàn)”與“主權”:中美南海對峙的媒體框架分析》為例,將本次文本分析與其對比,試圖對美國主流媒體塑造中國形象的新趨勢略作分析。
關鍵詞:國家形象;南海問題;主流媒體報道
一、2012年《紐約時報》南海問題報道中的中國
《紐約時報》對事件的評論以對中國政府的指責為主,主要表現(xiàn)為:
1.指責中國對周邊地區(qū)造成威脅和壓制
在南海問題相關報道中,《紐約時報》的報道慣于將中國崛起的概念并列于對中國近期軍事發(fā)展的羅列,以及中國與南海周邊諸國的領土爭端上。越南通過《越南海洋法》將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列為越南領土后,《紐約時報》6月22日的報道《越南就爭議島嶼發(fā)布海洋法,引發(fā)中國不滿》將中國對越南的聲明解讀為:“中越兩國對海洋法的爭端已有多年歷史。北京意在向其亞洲地區(qū)的鄰國展示,南海歸中國所有”。隨后,在7月3日發(fā)表的文章《中國與兩鄰國發(fā)生海上爭端》將越南、菲律賓與中國發(fā)生的領土爭端歸結為中國日益強硬的外交態(tài)度。
在語言上,《紐約時報》提及南海周邊國家的方式是將中國與鄰國分開表述,例如7月25日的報道《多國卷入南海爭端》將南海領土爭端描述為“中國及其四個東南亞鄰國之間的爭端”;在4月25日的評論文章《渾濁水域》中更明顯地將中國及其它南海周邊國家比作對手:“……另一方面,中國喜歡一個一個地應對其周邊地區(qū)國家,從菲律賓這樣軍事力量不足以保護自身領土的國家開始?!?/p>
2.暗示中國試圖獨占爭議地區(qū)的自然資源
《紐約時報》的多數(shù)報道在介紹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張的同時會介紹南海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極其戰(zhàn)略意義,或直接指出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聲明是基于獨占其資源的目的。例如8月12日的報道《中國用政治和軍事手段加強主權聲明》開篇這樣寫道:“海南省外事僑務辦(省港澳事務辦)主任吳士存聲稱,中國并不想控制南海的全部海域——它只想要80%。眾所周知,南海海域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
3.指責中國挑戰(zhàn)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
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對于美方介入南海爭端的信息交代通常置于中國壓制周邊國家的語境中,使讀者將美國政府作為一個公平的仲裁者與和平的維護者解讀。例如,8月19日的評論文章《亞洲海上爭端》在介紹了中國在軍事和經(jīng)濟上領先于周邊國家,以及中國對南海大部分領域的領土主張后,表示美國對南海局勢非常關切:“美國(對東南亞形勢)非常擔憂是有充足理由的。近幾個月來,中國不斷加強對永興島的駐軍規(guī)?!?/p>
二、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歷史演變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形象塑造經(jīng)歷了約每十年一次的逐步轉變。
八十年代,中美外交初步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兩國關系緩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矛盾也得到暫時擱置。相應地,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形象塑造進入積極時期,“紅色中國”、“共產(chǎn)主義中國”形象淡去,報道主題多為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和改革,輿論導向是中國即將被“美國化”。中國學者李希光和劉康在《美國媒體為什么消極報道中國》(《環(huán)球時報》,2000年10月13日)一文中將這一時期成為“天使化”時期,美國圣克魯大學的學者ZengjunPeng則將這一時期稱為“綠色時期”。
九十年代,冷戰(zhàn)結束,中美外交關系緊張化,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開始呈現(xiàn)多維化和復雜化。政治方面,美國媒體再次開始塑造中國“共產(chǎn)”、“集權”的形象;經(jīng)濟方面,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令美國民眾印象深刻,而中國的媒體形象變?yōu)椤拔粗?、“復雜”而“難以預料的”。這一時期中美經(jīng)濟關系日益密切,美國媒體報道中的中國形象由戰(zhàn)略伙伴和潛在競爭者兩種構成。這一時期,美國媒體對“中國威脅論”和“中國擴張”主題的報道也開始產(chǎn)生。中國學者李希光和劉康將這一時期稱為“妖魔化”時期,ZengjunPeng將這一時期稱為“黑色時期”及“灰色時期”。
2000年后,隨著911事件爆發(fā)對美國戰(zhàn)略發(fā)展的影響,中美之間的戰(zhàn)略合作再次密切化,美國媒體報道中國的輿論環(huán)境趨于輕松,媒體開始更加頻繁地使用調和式解讀來理解中國事務,新聞源也趨于多樣化,特別是直接來自中國(包括政府、專家學者和公眾)的數(shù)量有所上升[1]。
三、對比2009年與2012年《紐約時報》就南海問題報道,看美國媒體塑造中國形象的部分現(xiàn)狀及趨勢
進入2010年代,中美兩國戰(zhàn)略合作密切的同時在經(jīng)濟與國際影響力方面競爭加劇。包括南海問題在內,很多圍繞中國的爭議性事件在美國媒體的報道中都以“中國崛起”、“中美競爭”等主題出現(xiàn)。中國南海問題是長期存在的國際主權爭端事件,2009年3月中美之間曾在南海海域發(fā)生一次海上對峙,引發(fā)了中美媒體的集中報道。本文將2012年《紐約時報》就南海問題報道的文本與前人針對09年中美對峙事件的研究《“冷戰(zhàn)”與“主權”:中美南海對峙的媒體框架分析》進行對比,總結了幾個美國媒體此類報道中塑造中國形象的新趨勢。[2][3]
1.意識形態(tài)評判轉向道德判斷:從“共產(chǎn)主義中國”到“雙邊主義中國”
在此次分析《紐約時報》的34篇報道中,共有10篇提到“共產(chǎn)主義”,且這些文章沒有將“共產(chǎn)主義中國”作為中國的唯一形象報道,提及“共產(chǎn)主義”主要是為了進行背景介紹,沒有著重突出中美意識形態(tài)差異。然而,2009年的同類研究指出:“在美國報紙的社論中,‘communist (共產(chǎn)黨)成為關鍵詞,構成的組合包括‘communistChina (共產(chǎn)黨中國)、‘ChineseCommunists (中國共產(chǎn)黨人)、‘theCommunistvessels (共產(chǎn)黨船只)、‘theChineseCommunistsailors (中國共產(chǎn)黨水手)”。[4]
另一方面,中國對非當事國家不得介入主權爭端問題的表態(tài)被《紐約時報》塑造為“雙邊主義”,突出中國以強勢國力壓制鄰國的形象,同時美國被塑造成為維持區(qū)域穩(wěn)定不斷做出貢獻的國家。例如, 7月12日的報道《亞洲區(qū)域會議未能解決南海問題》寫道:“中國清楚地表明想要就南海問題單獨應對其鄰國,而非通過區(qū)域會談協(xié)商?!?4月25日的評論文章《渾濁水域》則將美國塑造為支持多邊主義的力量,與中國相對比:“美國外交策略將支持多邊主義解決方式,以阻止中國壓制鄰國。”
綜上,《紐約時報》在2012年就南海問題對中國的報道中,意識形態(tài)偏見淡化,道德評判色彩加重。
2. “中國崛起”概念的強化
2009年的研究指出:“美國報紙社論多采用類比的方式,將中國與美國冷戰(zhàn)前后的主要對手類比,或將中國和俄羅斯相聯(lián),視為美國的主要對手,稱為‘barbarians (野蠻人)?!盵5]在2012年《紐約時報》的所有報道中,中國一直以單獨出現(xiàn)的形式被稱為美國的對手,比如5月31日發(fā)表的《北京進一步聲明南海主權》、7月12日的報道《亞洲區(qū)域會議未能解決南海問題》、9月5日的報道《敏感的關系》等多篇文章著重報道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競爭,將中美兩國稱為“長期占有統(tǒng)治地位的美國和迅速崛起的中國”、“一支固有力量和一支崛起力量”,并多次用“威脅(threat)”和“威脅性的(threatening)”形容中國?!爸袊绕稹钡母拍畲嬖谝丫茫诖舜窝芯繕颖局幸愿鼮槊黠@的方式出現(xiàn)。
四、結論
《紐約時報》對南海問題報道中對中國主要以負面報道為主,對中國的指責主要由以下三種觀點出發(fā):1.指責中國對周邊地區(qū)造成威脅和壓制;2.暗示中國試圖獨占爭議地區(qū)的自然資源;3.指責中國挑戰(zhàn)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與相2009年相比,《紐約時報》對中國的報道產(chǎn)生了幾個新的變化:“共產(chǎn)主義”色彩減弱,“雙邊主義”色彩加強;“中國崛起”概念更為突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