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招福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發(fā)現,除少數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以外,多數學生在做解決問題時往往是只讀一遍題目,不作深入思考,而只是憑著感覺走。其中有一部分學生是看數字猜出來的,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看個別詞語做出來的。盲目解答,隨意解答,沒有形成自己真正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呢?下面是筆者數年的低年級教學中提煉的一些方法,經多次試用后發(fā)現效果挺不錯。
一、“觀”“讀”并行,培養(yǎng)學生收集有用數學信息的能力
新課程把“應用題”改為“解決問題”后,信息的呈現形式五花八門,有純圖片的、半文字半圖片的、純文字的,也有對話式、表格式、圖形式、漫畫式等;信息的結構也出現有完整和不完整;信息中有對解決問題有用,也有多余的或缺少的。這些呈現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準確收集信息的正確率,降低了解決問題的難度。而從解決問題的步驟來看,收集信息是解題正確的關鍵第一步。為了邁好這第一步,我從“觀”“讀”兩個方面去做文章。
(一)認真觀圖
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純圖片、半文字半圖片的解決問題出現的頻率更高,因此教學生學會看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三種情況:一是題中的信息比較分散時,應指導學生多次看圖,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不遺漏地將能知道的信息盡量找到;二是題中信息比較隱蔽時,容易忽略,這時要引導學生仔細看圖;三是信息的數量較多時,要引導學生逐一進行觀察,根據問題收集相關的信息。
(二)認真讀題
讀題是了解題目內容的第一步,是培養(yǎng)審題能力的開始。要培養(yǎng)學生反復、仔細、邊讀邊想的讀題習慣。一年級教師要進行范讀、領讀。讀題時要訓練學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斷句。二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獨立朗讀、逐步過渡到輕聲讀、默讀,養(yǎng)成自覺通過默讀理解題意的習慣。
二、“玩”“動”聯手,訓練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感知能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數學學習中加入游戲的成分,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一年級孩子第一次接觸“用數學”時,我為了讓孩子對數學問題有個初步的感知,我設計了這么一個小游戲:上課伊始,問紅紅:“今年你幾歲了?”接著又問慧慧:“你喜歡數學課嗎?”然后我大聲地跟同學們說:“孩子們,老師喜歡你們!”我把這三句話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一讀,悟一悟,有什么不一樣。大部分孩子都能說:前面兩句是問人家,后面一句不是問人家,不用回答。學生明白后,我馬上追問:“你會像老師一樣問人家嗎?試一試!”孩子們首先就找同桌發(fā)問,在找同桌嘗試后,再請幾個學生面向全班同學嘗試后,及時告訴他們:像這樣叫提問題(板書:提問題),提問題就是問人家,后面要用“?”。接著我出示一幅小兔在草地上玩耍圖,引導學生試提問題。一個孩子提:草地上有幾只白兔?另一個學著樣:灰兔一共有幾只?老師問:白兔提了,灰兔提了,還能再提嗎?聰明的學生馬上說: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幾只?這樣的問題老師很喜歡,它還能直接回答嗎?(不能,要列加法式子)孩子們,像這樣,提出一個要大家列式子解答的問題就叫“提數學問題”。下面,我們舉行一個提問題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孩子最會提問題。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知不覺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圈”“寫”“補”“畫”經歷解題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1.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正題時,先要學生找到關鍵句,然后進行圈一圈、寫一寫。
如:第三冊P72/例8:“小紅家養(yǎng)了9只鴨,養(yǎng)的鵝比鴨少3只。鵝有多少只?” 讓學生在題目上圈出“鵝、少”,再在下面寫上“小”字,表明是小數,“鴨”的下面就當然寫上是“大”數了,最后在問題“鵝”的下面寫上“小”字,這樣一看就清楚了,是求小數用減法做,同樣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是多少的應用題也可如此做。在教學這類解決問題時還需注意:A、上新課之前可設計類似這樣的習題,“我比你多”是誰多,“今年比去年少”是哪里一年少,“爸爸的年齡比媽媽大”又是誰多……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圈出,讓學生從中發(fā)現“誰比誰多(或少)”這句話中,后面的多或少是指“比”字前面的事物。再設計幾題讓學生圈一圈,寫一寫。學生就會更理解這句話的意思。B、最好要讓學生說求大數用加法做,求小數用減法做。因為如果學生說鵝少用減法做雖然也是對的,但這往往會給一些是懂非懂的學生以為“少”就用減法,“多”就用加法做,這樣遇到了逆敘題就由于前面的習慣而做錯。
案例2.在求比一個多幾或少幾的逆敘題時,就要做到先補后圈寫了。
如:這題“白兔有15只,比灰兔多9只?;彝糜卸嗌僦弧睂Υ祟}有的學生一下子分辨不出是白兔多還是灰兔多,這就要抓住“比灰兔多9只”這個關鍵句,聯系前后內容把這個簡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補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灰兔多9只”,就是“白兔比灰兔多9只”,也就是“15比灰兔多9只”,這樣就不難判斷出白兔多,灰兔少,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學生理解后,再讓學生在題目上圈出“灰兔、少”,再在下面寫上“小”字,表明是小數,“白兔”的下面就當然寫上是“大”數了,最后在問題“灰兔”的下面寫上“小”字,這樣一看就清楚了,是求小數用減法做。
畫圖策略是眾多解題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它通過圖形把抽象問題具體化、直觀化,達到使學生理解題意,正確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讓學生掌握畫圖這種策略在數學教學中是很重要的。在低年級就應該慢慢滲透。最記得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上“弟弟采了4個桃子,哥哥比弟弟多采了3個。哥哥和弟弟一共采了幾個桃子?”這一題,學生很容易只列一個式子。吳老師就是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理解,為什么要列兩步?她請不同畫法的孩子都到黑板上板演,巧妙地對各圖進行分析,讓學生自己感悟出各圖的優(yōu)點和不足。這一節(jié)課,學生真正領悟到了畫圖的好處,也明白了可以怎樣畫圖。
四、“辯”“評”結合,培養(yǎng)學生自覺檢驗結果的習慣
“辯”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可辨思維,更主要是能對一些結果做出判斷并解釋其合理性。例如學習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后,有一位老師在復習中安排了這樣一題:我們班有28位同學去春游,有三輛公共汽車分別設20座、30座、40座,你們覺得坐哪輛車比較合適?學生選了以后,分別請人說說,為什么選30座?20座、40座又為什么不合適?這就要求學生先估計個大概,再用自己的話解釋為什么這樣估計,在解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來否定結果的合理性,此時學生就要“辯”,用自己的“辯詞”來證明自己所估計結果的合理性。在這個過程中,原來頭腦中模糊的數理會一下子就變得清晰起來。通過學生自己的“辯解”,能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條理性,同時發(fā)展對數的敏感度。(責任編輯:張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