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輝
〔關鍵詞〕 幼兒教師;家園共育;研究信息;收集;整理;
分析;專業(yè)化;成長
〔中圖分類號〕 G61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2—0024—01
家園共育研究信息主要是指在家園共育的研究活動中,家長、教師、幼兒及社會等對幼兒園教育研究活動的認識、看法等信息,以及幼兒園對這些信息的提取、整理、分析和反饋。然后,幼兒園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活動和改進教育教學活動。
一、家園共育研究信息的收集
在收集家長的信息中,我們采用的形式通常有: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活動觀摩后反饋意見,以及參與活動后的感想等。在收集教師方面的信息中,我們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教師對家園共育的認識、教育觀念和行為、教師對幼兒園發(fā)展的關注程度、教師對本班家長的基本情況和思想狀況的了解程度等。另外,還舉辦專家講座、定期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研究經(jīng)驗、外出參觀學習等,讓教師充分了解同行在家園共育研究方面的成果和不足,以利用這些信息來開展研究活動,驗證別人的研究成果,對不足進行加強研究等。
我園在研究活動中特別注重對研究資料的收集和保存,從進行家園共育研究活動的前期準備時,就開始建立研究信息的檔案,并定期由專人負責對班級研究信息進行回收和整理。指導教師做好第一手研究資料的保存和整理,使研究活動中的各類信息得到了較好的保存。在研究過程中,定期組織教師對班級研究信息進行反饋,由專人對各種家園共育活動的研究信息進行整理,建立起分類的檔案。在保存研究信息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如,紙張、卡片、磁帶、磁盤等,并編好目錄,保證材料的持續(xù)性和完整性,使管理者和研究者便于查找所需資料;在使用的過程中,有規(guī)范的借出和還回程序,以防止資料的無序和丟失。
二、家園共育研究信息的整理與分析
1.及時記錄研究信息。在座談會、各類討論活動中,及時記錄下家長和教師的談話內容,盡量做到詳細、具體,這種文字記錄在以后的分析信息的過程中才能發(fā)揮出作用來。教師在與家長進行交流后,也要及時進行記錄,以免時間長了談話內容回憶不清,只有收集和保留第一手資料,在對信息進行分類和整理時才能做到全面和完整。
2.對研究信息進行分類與分析。在研究活動的各個時期,對研究信息進行及時分類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措施。如,從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及管理方面的態(tài)度、滿意程度等,分析是否是家長的真實意思;從家長對幼兒的發(fā)展狀況的滿意情況,分析現(xiàn)階段教育教學措施是否得當;在組織教師進行談話中,教師對家長的評價是反映了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是反映了家長的教育觀念,誰對誰錯,等等。結合調查表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家長來信等各種活動中所反映出的信息,就可以進行全面地分析、制定研究措施,或改進研究活動的形式。
三、根據(jù)家園共育研究信息建立合理的管理、學習、溝通制度
1.建立合理的學習制度。定期組織研究成員進行學習溝通,讓教師從研究信息中了解研究活動的整體進展狀況、工作中的不足,通過集體討論提出改進策略,以充分利用研究信息開展活動,改進實施方案。
2.管理者指導教師改進研究工作。管理者充分利用研究信息來進行管理,檢查管理方式是否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使研究信息真正發(fā)揮作用,提高管理效益。我園在進行家園共育研究活動初期,只有兩三位教師對參與研究工作有很高的興趣并能積極投入。在幼兒園的培養(yǎng)和引導中,這幾位教師首先成為研究者,在研究中很快發(fā)揮出她們的作用,使家園共育研究工作得以開展和實施。每個教師都具有自己的特點,管理者應通過談話和調查及時了解和掌握這些教師的思想動態(tài),從研究方向上進行指導,使她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感受到研究活動正是促進自己發(fā)展和成長的平臺,并在研究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對缺乏上進心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可主要從制度要求、方法和方向上進行全面指導,促進其改進工作,以適應研究活動的需要。
我園的帶班教師以28~35歲的青年教師為主,她們教齡長且教育經(jīng)驗豐富,但也基本上處在孩子還小、家庭拖累較大的時期,有的教師往往因為對工作駕輕就熟而不夠主動,對參與研究活動排斥的心理比較大。因此,在研究中,我們制定了研究中的獎懲制度,從制度上要求她們,并從研究方向和具體方法上進行全面指導,以幫助她們樹立信心,讓她們學習同事的好經(jīng)驗,不斷促進她們成長。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