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彩云 汪淼
作者簡介:左彩云(1972—),女,山東壽光人,鞍山師范學院副教授,大學生科研立項指導(dǎo)教師,研究方向:教育理論與實踐;
汪淼(1992—),女,遼寧鞍山人,鞍山師范學院學生。摘要:當前,我國很多幼兒存在依賴行為,表現(xiàn)為不能獨處、依賴成人或某物體等,在生活、交往等方面缺乏獨立特性,是一種和同齡人年齡特征不相匹配的不良行為。筆者通過對鞍山兩所幼兒園有依賴行為的幼兒的研究,了解到依賴行為的成因,并提出了改善依賴行為的一些方法。
關(guān)鍵詞:幼兒;依賴行為;改善
一、幼兒依賴行為問題的現(xiàn)狀1依賴實際物體
筆者通過對金色童年幼稚園托班28名幼兒的觀察發(fā)現(xiàn),有4名幼兒依賴物體。3歲的美人手中時刻握著兔子玩偶和手絹,睡覺時也要拿著;3歲9個月的小惠手中一定要拿著某樣東西,東西不固定;4歲的皓皓總是吸吮拇指,老師告訴她手指臟,讓她拿出時,她會一直哭。
2依賴成人
金色童年幼稚園托班28名幼兒中,有2名幼兒依賴成人。3歲的希希從入園起,每天吃飯時都等著老師喂,否則會一直哭;3歲7個月的小志每次喝水時,都要老師取杯子。
3不能獨處
一些幼兒在大人工作或家務(wù)繁忙時不能自己獨處,不讓家長做事,必須隨時陪同在自己身邊,不然就哭鬧。還有一些幼兒必須周圍有聲音才能自己獨處,否則會不安。
在白鴿幼兒園小班32名幼兒中,有1名幼兒不能獨處。當教師讓幼兒自己玩玩具時,5歲的雯雯就會哭,不愿意自己一個人玩,要和其他幼兒或教師一起玩。
二、幼兒依賴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1家庭教育不當
(1)幼兒在家享有特殊待遇。由于大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的緣故,家長關(guān)注得多,但教育方式不科學,造成幼兒普遍很自我。如幼兒在家處處高出一等,吃“獨食”,家長也愿意以物質(zhì)來滿足幼兒的各種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很少考慮幼兒情感需求的滿足,這就使幼兒對家長或?qū)δ撤N物品產(chǎn)生了依賴行為,以至于應(yīng)該獨立的幼兒不能獨立。
(2)家庭對幼兒包辦代替。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疼幼兒都來不及,怎么會讓他們?nèi)プ黾覄?wù),導(dǎo)致三四歲的幼兒還要喂飯、不會穿衣服,五六歲的幼兒不會做任何家務(wù)。包辦代替的行為,讓幼兒覺得每件事情都不用親力親為就能完成。
2幼兒存在依賴的心理需求
人在成長中,不僅有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還會有安全感等心理需求,而成人并不了解,也常不能滿足幼兒這種心理需求,因此導(dǎo)致幼兒因為渴望成人關(guān)注的心理需求不能滿足,而出現(xiàn)一些哭鬧或黏附他人等行為。另外,幼兒沒有獨立的能力,也造成了幼兒存在依賴的心理需求。
三、改善幼兒依賴行為的建議1給幼兒足夠的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幼兒在學習和做事方面會表現(xiàn)自信、獨立、愿意與他人交流、不依賴成人或物體。所以,在給予幼兒安全感方面,家長要給幼兒一個完整的家庭、多給幼兒一些情感的關(guān)注、要多與幼兒交流。
另外,家長要每天抽出時間與幼兒一起玩耍,多主動地擁抱幼兒,多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父母這樣做會讓幼兒產(chǎn)生更多的安全感。
2給幼兒足夠的鼓勵
對有依賴行為的幼兒,多鼓勵他們獨自做事,并多給予他們肯定。當幼兒自己做出了某些適當行為,如學會了新技能,偶然能穿衣服,家長要馬上表揚,使之有自信。同時,也要尊重幼兒的努力,如突然能自己主動地拿起勺子,雖然拿不穩(wěn),但是也應(yīng)該尊重幼兒的努力,并且要及時給予表揚。
3給幼兒足夠的實踐
家中要多讓幼兒做事,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如吃飯時讓幼兒自己吃,起床時告訴幼兒今天天氣怎樣,雪天或雨天讓他們觀察外面的景象,自己去選擇今天想穿的衣服的顏色。
4家長要愛之有度
家長在生活中要適當?shù)厝ヅ囵B(yǎng)幼兒的獨處能力,放手讓他們?nèi)L試,這也會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存在依賴性行為的幼兒雖然屬于個別現(xiàn)象,但作為家長或教師,應(yīng)給予重視,多給予他們展現(xiàn)的機會和鼓勵。
綜上所述,幼兒的依賴心理糾正起來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但在成人的耐心和鼓勵下,幼兒的依賴行為一定會有質(zhì)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