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霞
語文教材中的美文佳作蘊含豐富的人文思想與生活哲理,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開辟多種途徑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她與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密切結合
“文以載道”“文道合一”是語文的重要特征,這決定了她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語文課本中選取的古今中外的諸多美文佳品,都是文學性與思想性均佳的典范之作。課文中蘊含豐富的人文思想,闡發(fā)深邃的生活哲理。那些思想與哲理是滲透在課文當中的,具有潛在性與廣泛性,學生會在讀與學的過程中,從字里行間體味到,用心靈去回應它。
1.對親情的感悟
《斑羚飛渡》收入語文課本中,感動了一批批讀者。文章謳歌了老斑羚的奉獻與犧牲精神。當講到“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斑羚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xiàn)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在老年斑羚的帶領下,“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在山澗上畫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學生們不由地被那一道道生命化成的彩虹所震撼,為老斑羚的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所感動。
語文教學中有一個詞:“文教統(tǒng)一”,講到這里,教師可以點撥一下了:在我們人類中,這種精神典范也比比皆是,大家的身邊就有,誰無私無止地付出,養(yǎng)育你們,愛護你們,教導你們,從不計回報?學生自然會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從為斑羚所感動到為父母老師所感動,并思考該怎樣做去回應他們的愛。
相信話語至此,每位學生的心會被父母老師的愛所填滿,愛意濃濃,愛心教育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
2.解決現(xiàn)實的心理困擾
在讀到《孟子二章》中“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想一想這幾句話,振作精神,重鼓信心。從這個意義上說,學好這類課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能力。
3.激發(fā)審美情趣
從《春》《濟南的春天》《海濱仲夏夜》等文章中,學生可以充分領略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沉浸在《白楊禮贊》《白蝴蝶之戀》《敬畏生命》等一些文章中,學生能感受到生命不可遏止的力量,重新認識生活的喜悅,生命的珍貴,從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珍惜生命。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語言的學習和應用,但欣賞語言美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領會文章的精魂,去品味課文中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边@就對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有人說,21世紀教師該具有的專業(yè)素質,首條就是要有實施心理教育的能力。所以說在語文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時代賦予語文教師的任務,任重道遠。
二、開辟多種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品評課文
初中階段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要給他們足夠的機會來展示各自獨特的見解。每學完一篇課文,教師要在課堂上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暢談讀后感:文章給了自己哪些啟示,或給自己敲響了什么警鐘。讓學生自覺地從教材中接受教育,讓教材中的豐富的人文思想和生活哲理能深入到學生的心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
如在學習《岳陽樓記》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受到啟發(fā),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一定要保持積極的情緒和樂觀的態(tài)度,而不是大喜大悲、郁郁寡歡。學好這一課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性格。
初中課本中選用了大量的古文與詩詞,它們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遺產,幾千年來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陶冶了一代代人才。但不可否認,其中一些觀點已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進步的要求,所以在學習這些課文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教導學生吸收精華,剔除糟粕。品評課文能讓學生在指點江山中揚長避短,盡收精華,豐富自己。
2.編演課文
把一些教育性極強的課文改編成劇本,讓學生去表演,會起到很好的心理教育的效果。學生改編劇本要深入到教材中去,用情感和心靈去感受課文內容,與作品對話,從而去發(fā)掘課文的主題。將課文的內容以舞臺劇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使文字變得聲、色、情并茂,在這樣一個豐富的教學情境之中,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更深、更真,獲得的教育會更深,教育效果會更好。
3.朗讀課文
朗讀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口讀,眼看,耳聽,心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中,釋放熱情,去品味語言美,去感悟思想美。
《紫藤蘿瀑布》《敬畏生命》《挖薺菜》《關于生命的思考》《白蝴蝶之戀》等文章,主題鮮明,文美情真,動人警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反復朗讀來深入體會,深刻理解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幸福,從而起到凈化學生心靈的作用。
4.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信息量大,涉及面廣,能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視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更高的語文素養(yǎng),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要精心挑選,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作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指導,讓他們在閱讀的“量”與“質”上都有好的效果,盡情遨游于浩瀚的書海中,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信有語文教學的潛移默化的效果,會“育人細無聲”地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一個新的階段。在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下,“心育”之花必將更加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