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妮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好激勵性語言,學生會受到鼓舞,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自信十分重要。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激勵性語言;求知欲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的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奔罹褪羌ぐl(fā)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動,給予動力,喚起求知欲。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yīng)更多地給予學生以激勵,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激勵學生呢?
一、用肢體語言進行激勵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首先就要面帶笑容,要有親和力,讓學生看到我們就能感知到溫暖。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如果回答得好,就可用力地點頭且目光注視著他,以示贊許和褒獎。如果回答得不好,我們可以用手輕輕地拍拍該同學的肩,并給以鼓勵的眼神,如果該同學回答得非常好的話,我們可以豎起大拇指,或通過拍掌進行表揚。
二、在作業(yè)中給予激勵性語言
在批閱作業(yè)時,經(jīng)常給學生的作業(yè)中加上一句稱贊性、鼓勵性的評語,這些都能使學生直接獲得歡樂,心理上得到成功的滿足,這種滿足即可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所以我經(jīng)常在作業(yè)中給學生寫:“相信自己,你會做得更好。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是粗心而已。如果你能努力一點,你就是NO.1了。長得那么帥氣,不努力行嗎?盡管你只對了三道題,但這就是收獲。相信自己比相信他人更重要。努力我看好你哦!”等等,相信給予學生如此鼓勵,學生可能從心里會更加努力。
三、在課堂中給予語言激勵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多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走進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他們,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對他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表揚、鼓勵,逐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對待全體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更不能輕易批評訓斥,應(yīng)該親近他們,對他們的學習內(nèi)容給予具體的、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所以我經(jīng)常在課堂上會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激勵性語言,例如:“Thank you!”“Good,very good!Excellent!”“Try again!”“You are very clever!”所以為人師的我們,一句鼓勵性的語言,可能就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對于一個學生,尤其是一個自卑的學生,教師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可以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十分重要。
四、在言行中予以激勵
教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載體,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再加上毫不夸張地應(yīng)用夸獎的語言和動作,最能保持學生積極順暢的學習環(huán)境。當學生能流利地回答問題時,用“Very good!”并用輔助手勢“V”表示高興;當學生能以正確的方式表達時,可用“tight!”或“Very you do well!”來表明態(tài)度;當學生舉棋不定的時候,用“Believe yourself,try you best. Dont worry about making mistakes!”來激勵;當遇到學生卡殼時,用“No hurry, take your time.”和“You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來鼓勵。這樣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盡力地多鼓勵和贊揚他們,讓他們在愉快的心境下上完一堂課,就會很好地掌握和記住課堂所學內(nèi)容。
所以說“教師無小節(jié),事事皆楷?!?。我們知道,教師有兩個任務(wù),就是教書和育人,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課堂上的教學語言是授業(yè)解惑,而交流的語言應(yīng)該是傳道了。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yīng)當時時注意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教師鼓勵性的語言,是一種技術(shù),更是一種藝術(shù),曼妙、細膩、唯美、豪邁;教師鼓勵性的語言,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深邃、練達、智慧、仁愛;教師鼓勵性的語言,是一種功力,更是一種品位,情趣、意境、修煉、魅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原底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