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雪 李朝陽
摘 要:引導大學生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三個自信”具有重要意義。調研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三個自信”中主要方面是積極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要堅定大學生的“三個自信”,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堅信;三個自信;調研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5-0281-02
黨的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出要堅定全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即“三個自信”。隨即,如何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年大學生中堅定“三個自信”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本文在調研的基礎上對如何在大學生中堅定“三個自信”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專題探討,以期深化相關認識。
一、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的意義
第一,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叭齻€自信”是當代中國人社會政治信念的核心內容,它決定了社會政治信念的結構,規(guī)定了其基本內容,指明了其方向,并對道德信念、生活信念、職業(yè)信念有著重要影響。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必要的,但是這一過程也存在各種阻力,例如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錯誤思潮通過各種方式對大學生產(chǎn)生著負面影響,社會生活中存在著的諸如腐敗問題、貧富差距拉大、道德建設嚴重滑坡等都也會對大學生堅信“三個自信”產(chǎn)生障礙,影響他們健康成長。這都需要我們從關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重視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這一工作。
第二,是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做好人才儲備工作的內在要求?!爸袊鴫簟钡奈磥砑南M谇嗄辏貏e是寄希望于青年大學生。胡錦濤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chuàng)業(yè)”[1]。只有關注、關心、關愛包括2 000多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人,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奠定雄厚的人力基礎。大學生能否認知、認同并堅定“三個自信”,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如何,關系到上述目標能否實現(xiàn),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和我國的全球競爭能力,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二、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的原因
為全面了解情況,2013年11月,我們對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的現(xiàn)狀開展了調研,調研方式是問卷和個別訪談,共計收回303份有效問卷。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別為1:1.42,大一、二、三、四年級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24.1%、27.7%、23.1%、25.1%,在專業(yè)類別中,人文社科管理類、理工農(nóng)醫(yī)類、藝術體育類分別占58%、37%和5%,基本保證了調查人群的均衡性。對于問卷結果,我們用SPSS19.0軟件進行了處理,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1.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的現(xiàn)狀
首先,部分大學生對“三個自信”的認知有待提高。認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是堅定“三個自信”的基礎。調查發(fā)現(xiàn),在接受調查前沒有聽說過“三個自信”的同學占到了20.8%,62.3%的同學聽說過,僅有16.9%的同學選擇“比較了解”。在提問到“三個自信”的具體內容時,有23.1%的同學不能做出正確回答。因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學生對“三個自信”的認知有所欠缺,會影響他們的“三個自信”。
其次,多數(shù)大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意義和馬克思主義屬性。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定“三個自信”的關鍵。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大學生認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符合我國國情和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律”,只有1.3%的學生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社會上有些人對中國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有各種非議,但調研顯示,多數(shù)大學生贊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是實現(xiàn)富民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論斷,只有4%的學生表示“不太贊同”。另外,多數(shù)大學生贊同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以上調研說明,大學生在對這些重大問題的回答上基本面是好的,但部分同學的問題也值得注意。
再者,多數(shù)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景有信心,愿意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是否愿意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是檢驗一個人是否堅定“三個自信”的試金石。多數(shù)學生認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必將實現(xiàn)。在訪談中,絕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自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人翁,表示愿意為未來祖國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但又客觀地認為自己現(xiàn)在還有很多不足,因此,在大學階段應該努力學習,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把自己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為將來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做好充分準備。
2.影響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的因素
第一,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影響。大學生是社會化的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存在的一些有礙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認識。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回答“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效如何”一題中,選擇“經(jīng)濟、精神、政治、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同學,認為在未來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反對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的比例要明顯高于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顯著發(fā)展,精神、政治、社會方面發(fā)展相對緩慢”或“都沒有什么明顯的發(fā)展、進步”的同學。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于改革開放成效的認識與大學生能否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間有明確的對應關系。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并應努力幫助部分因對現(xiàn)實評價不高,從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心有所不足的大學生轉變觀念,并充滿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路徑的自信。
第二,受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影響。當前,在我國比較盛行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一些人傳播這些社會思潮的政治目的都是為了影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看法。由于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少、社會經(jīng)驗缺乏,主要靠理論灌輸形成的政治信仰,導致他們的觀念和政治認知容易受到這些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影響,使得一部分大學生懷疑社會主義核心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對我國一直堅定和提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所動搖。
第三,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影響??陀^地說,自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2005方案”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得到了提高,但依然存在問題。35%的同學認為主要問題是“大道理多,沒有解決實際問題”,30.4%的同學認為問題集中在“上課形式死板和過于單一”方面,另外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不能及時、有說服力和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困惑并對熱點問題加以引導”。結合對同學的訪談可知,大多數(shù)學生會去上課,但聽課效率并不高,部分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參與度不高,主動學習的勁頭不足,對上課內容沒有認真聽講,采取應付式學習。
三、進一步堅定大學生“三個自信”的對策
將“三個自信”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始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開展“三個自信”教育的主陣地,要加強這一主陣地,必須將“三個自信”教育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始終,特別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工作:1)編好教材,完整準確地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主要內容。這一點在2013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中基本實現(xiàn),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文件語言過多,內容比較抽象,學生認為可讀性差,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突破的方向是進一步實現(xiàn)內容的科學性、政治性與形式的活潑性、可讀性的統(tǒng)一;2)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網(wǎng)絡資源,把多媒體教學、真實案例的視頻播放、學習當代政治名人的博客、微博等多種方式,作為輔助和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并注意采用啟發(fā)式教學,使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從過去的填鴨式教學優(yōu)化為潛移默化、引人深思的教育;3)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解決好實踐教學覆蓋全體學生難、方法不規(guī)范、內容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不緊密等問題。
創(chuàng)新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大學生開展“三個自信”教育的主渠道。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是搞好輔導員隊伍建設,按教育部1:200的師生比將隊伍配齊,同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決好輔導員隊伍的職稱評定問題,推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專家化。其次,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包括學術報告會、辯論比賽、各種社團活動、優(yōu)秀輔導員和模范學生先進事跡表彰報告會以及各種主題的展覽會;還有獻愛心、做志愿者參加社會實踐等。這些活動都能在堅定大學生“三個自信”過程中發(fā)揮隱性教育的功能,把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融入日常教育活動中,在一定的校園文化氛圍影響和感染下,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推動大學生堅定“三個自信”。
利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教育的形式。大學生是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人群中最為活躍的群體,人數(shù)也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比例?;ヂ?lián)網(wǎng)是具有快捷、廣泛的群際傳播特性和社會動員能力的新媒體,也是大學生了解新聞、各種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臺,信息檢索、朋友聯(lián)絡、個人博客、參與論壇話題互動等等都是通過網(wǎng)絡進行。這表明,充分利用網(wǎng)絡這個強大的互動媒體,創(chuàng)新包括“三個自信”在內的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完全有可能實現(xiàn)的。但在利用新媒體時,應該注意到由于網(wǎng)絡的信息復雜多元,高校必須要積極探索出規(guī)避網(wǎng)絡風險、發(fā)揮網(wǎng)絡優(yōu)勢,構建和完善靈活、迅速的網(wǎng)絡平臺和反饋機制,提升掌控校園網(wǎng)絡輿情的能力,建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站或網(wǎng)上思想交流平臺,揚長避短,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進一步推進網(wǎng)絡學生黨建、社會實踐、和諧校園文化活動、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及心理健康等校園主題網(wǎng)站建設,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發(fā)展,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結合理論和實際用于教育工作中去。積極構建和介入在學生中具有廣泛影響的社交網(wǎng)絡平臺,并切實推進輔導員博客、學校官方微博、公眾微信的建設,從生活中的點滴入手。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達到堅定大學生“三個自信”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57.
[2]楊曉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