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木
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要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協作、共同探索,與學生共同營造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
一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手腦并用,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學得積極主動,品嘗到探求知識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直觀教具的使用,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活動,調動多個感官參與認識活動。教師要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獲取知識。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事物,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功能以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動手演示或操作實際問題,使學生既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思維發(fā)展的內在動力,當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無限的熱愛,迸發(fā)出驚人的學習熱情,尤其初中生更需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應該重視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啟迪思維,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力地激發(fā)學習興趣,使思維在操作中得到發(fā)展。初中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貧乏,再加上學生理解能力的局限,如果在教學中進行動手操作,則學生的理解能力就會得到促進、提高。根據教學中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設計問題情景與操作內容,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與教師提供的指導中,動手操作探究生物問題,獲得生物結論,理解生物知識,從而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展思維,提高實踐能力。
二
教師首先要明確操作目的,精心設計操作程序和指導語。在操作中加強巡回指導,使學生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切實為突破教學難點服務。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實踐操作機會,教師要重視學生操作,真正放手讓學生操作,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而動手操作恰恰能很好地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形成。操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學生多動手操作能使發(fā)散思維得到培養(yǎng),達到創(chuàng)新目的。讓新知識在學生操作中產生,讓創(chuàng)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fā)。在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多動手并親身實踐,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現欲望,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同時促進學生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過渡,使操作活動落到實處,還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開發(fā)智力。讓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大膽思索、探討、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將觀察和操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在頭腦中留下準確、完整的表象,進而達到促進分析綜合、幫助抽象概括的目的。如下面這道選擇題: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與體內的物質運輸有關的成分是(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我先引導學生對題干內容進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血液的組成成分,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中含水量約占91%~92%,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送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和體內廢物等,紅細胞能運輸氧氣,但含水少,白細胞的作用是防御疾病,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最后得出答案選D。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認識過程的探索者,學習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通過語言對表象進行整理、加工、歸納和綜合,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完整認識過程。
三
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在民主、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里,學生才能獨立地探索、大膽地發(fā)表見解。把教學活動安排在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中,可以使學生積極進入問題情境中,自覺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則學生學習效果比較好?,F代教育觀念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要設計讓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以活動促學習,以活動促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生物的有意識的、自覺的行動,學生在這種積極、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中,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和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組織動手實踐活動內容時,要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求欲望,讓學生具有質疑問難的多元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探究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根據生物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要精心組織操作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實驗的興趣、熱情,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驗的基礎上,理解生物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生物概念。學生的求知欲和對事物的新鮮感決定了他們對觀察和實驗最感興趣,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肥沃土壤。學生不僅要理解實驗知識和提高實驗技能,還要主動認識實驗,把課堂上所學的生物知識引申到生活實踐中,精心組織參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例如,如圖曲線表示某種物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情況,這種物質是( )A.淀粉 B.蛋白質 C.脂肪 D.水。本題從實際生活應用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學習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利用生活體驗解決問題。它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真正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我指導學生復習淀粉、蛋白質和脂肪三種物質的消化特點是:淀粉開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質開始消化的部位是胃,脂肪消化的部位只在小腸,三種物質在小腸中被徹底消化。由圖中曲線可知,該物質在口腔內開始減少,在小腸中被徹底消化,所以是淀粉的消化,容易得出答案選A。實驗離不開觀察,觀察現象時尤其要仔細,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之中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喚起學生動手實踐的愿望,讓學生恰當、充分地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學好生物的信心,開發(fā)學生潛能,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提高各種能力。恰當的引導能激發(fā)學生動手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