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東
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直接關系黨的形象,影響著黨風、政風、行業(yè)風氣和社會風氣,乃至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當前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不是單憑個人自覺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系列評價激勵機制和監(jiān)督體系來保障作風的根本轉變。
互聯(lián)網發(fā)展到今天,已經讓世界各地沒有距離,也讓各種秘密無處可藏。工作做得好不好,不再由單一的上級領導說了算,群眾和媒體同樣發(fā)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除了依靠內部約束機制的建立,也應該放開眼界,主動建立更為廣泛的監(jiān)督機制,促使干部的工作作風得到轉變。
我們每位干部的工作作風在網絡時代不僅僅是個人形象,更是一個單位、一個集體的形象。在如今信息時代,只需輕輕一點,國內外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找到他所關心的新聞與消息??v覽西方各國政府執(zhí)政,無不是在媒體的力量下塑造自己的形象。與其被動等待媒體監(jiān)督,不如主動打開大門,先掌握話語權,贏得媒體的合作,在公眾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應該充分利用社會各界輿論監(jiān)督警示干部行為,倡導開放的工作作風。壓力就是動力,監(jiān)督是狠抓作風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不僅要健全公開辦事制度,將自己的活動置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而且要有雅量,容納質疑的聲音,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堵塞漏洞,完善干部管理。
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搞好制度建設,就是用制度規(guī)范干部的行為,制約權力,加強監(jiān)督,形成制約機制,以消除不良作風與滋生腐敗的土壤。
工作作風的轉變同樣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長效機制,為其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要保證干部作風的根本好轉,就必須把不斷完善制度、規(guī)范制度、落實制度作為作風建設的根本來抓,形成震懾力,推動作風建設步入正規(guī)化軌道,促進干部工作作風的根本轉變。
要完善干部聘任管理制度。做到能上能下,把那些黨性強、作風好的人充實到班子中來,注重選拔群眾基礎好、愿為群眾服務的干部。同時,加強目標管理,層層建立責任制,把工作作風的好壞作為考察、任用提拔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
還可以考慮建立由紀檢、人事等部門組成的作風建設監(jiān)督機構,經常開展督查,匯總民情民意,通報情況。對存在問題的干部,實行黃牌警告和誡勉談話,避免其犯更大的錯誤。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唐太宗從封建統(tǒng)治者的角度解釋了干部與群眾的關系。新的時期,我們依然認為:人心向背,始終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興亡的根本原因。既然群眾把我們推舉到了干部的位置,那么我們就只有真正把人民裝進心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腳踏實地,為民謀利,努力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便利,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功,才能確保我們的黨永葆生機與活力。
(作者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校長)
責編/劉建 美編/李祥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