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
【摘 要】語文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生加強語文積累,樹立“積累學習”之風就是腳踏實地的一項工作。高中學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積累是非常必須的:字的積累、詞的積累、名言名篇的積累、言語方法的積累、生活言語的積累和語文學習習慣的積累等。
【關鍵詞】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理論依據(jù);策略
一提到積累學習,有人就想到了死記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書袋子和書呆子,好像強調了積累,就一定會阻礙學生的靈性和創(chuàng)造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一種機械認識論?!胺e累學習”,它是一種能力取向,具有多層次性。尤其是高中階段,“積累學習”的能力取向性主要強調積累習慣的培養(yǎng)?!胺e累學習”的多層次性主要就積累的內容而言,既包括字詞句篇等語言素材,又包括聽說讀寫等言語經驗?!澳R之,學而不厭”,這是對積累學習的強調。認為“識”是積累的重要手段,而且要“不厭”,即對知識的積累不產生滿足感,不能停止?,F(xiàn)在高中多數(shù)學生認為語文知識已經在初中學完了,漢字也基本認識,語匯也有了相當?shù)幕A,覺得語文的積累學習已經到了放一邊的時候。再加以高考的壓力,語文的功利效果很不明顯,不如多花點精力在數(shù)理化上。因而,現(xiàn)在的高中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的對象往往不是語文,語文學習之風“式微”而“式微”了。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自然與考試評價機制、選拔制度有著直接關系,但要改變它,語文教育本身并非沒事可做。
一、語文積累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語文教學界重視積累的人越來越多,但認識中的模糊、偏頗也很多。歸結起來主要有兩方面。
1.視野狹隘
人們都在強調積累的重要性,但究竟該進行哪些方面的積累,看法卻往往大相徑庭。不少人談積累都只局限在語言層面上,文化積累、生活積累都不在視野之內,這就是個“大語文”“小語文”的認識轉變問題。僅僅把”語文”理解為”語言文字”,視野當然就很難拓展開來,“語文”豐富的文化內涵就不會受到重視,“語文”本應有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熱切關注就會被忽略,這樣的語文教育能造就出“孔乙己”式的酸秀才,卻很難培養(yǎng)出心胸開闊、涵養(yǎng)豐厚、有歷史責任感的現(xiàn)代英才。語言積累方面,則要么只強調語言材料的積累,似乎只要記住一些文字符號,記住一些詞語,語文積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強調語言典范的積累,似乎只要多記誦一些精彩語段、篇章就萬事大吉。
2.理解機械
積累是什么,不是機械地抄抄寫寫,不是死背詞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不是不動腦筋地記誦他人語段、篇章。當前指導學生科學高效地積累,需注意糾正以下傾向:
(1)切斷記憶儲存與理解、感悟、鑒賞的聯(lián)系,把積累變成孤立、機械的記憶活動。積累是經驗結構的積極重建,不是機械的累加、堆積。積累的對象必須是有意義的內容,不能是無意義的符號群。把一切理解、感悟、品評、揣摩逐出積累的領域,一味強調記誦,學生的興趣難以持久,“悟性”也會逐漸萎縮。古人重“多讀”更重“自悟”就是這個原因,沒有“悟”的“多讀多背”與死記硬背何異?
(2)不顧學生的興趣愿望,以教師的好惡代替學生的自主選擇,把積累變成硬性灌輸?shù)倪^程。為什么要讀要背?為什么背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籠統(tǒng)地說對語文學習有好處是不行的。只有巧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為積累的對象所吸引,產生讀、背的需要和欲望,積累才會有內驅力。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把眼界打開,指導學生逐步掌握價值判斷的標準,研究探索積累的方法策略,而不是充當包辦太多的”保姆”,硬讓學生”積累”往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二、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的策略
1.“積累學習”手段的策略
從手段來看主要介紹:札記積累、筆記積累、日記積累等。
札記積累,可主要對自己的思想火花進行記錄,如讀了一篇好文章,心里有了感慨,或見到諸如古人遺物、生活異常現(xiàn)象等觸動了心靈,將這些以札記的形式記下來,從而就有了思想的積累。
筆記積累,可主要用作對自己比較欣賞的他人的語言材料的積累。如好詞好句,好文段,乃至好的整文,用筆記的形式將其記錄以便于需時使用或平時記誦。
日記積累,可主要用于對生活的積累,可看成是心里言語的文字表現(xiàn)。由于高中學生心理發(fā)展、文化修養(yǎng)、自控水平都已達到一定的水平,同時正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因而札記積累、筆記積累、日記積累既能做到又有必要。
2.“積累學習”技巧的策略
“星火式”積累。高中階段對字的積累,其要求在小學和初中以識記為主,即記住某字的音形義的基礎上,更強調準確性和辨誤性。對此,不妨學習現(xiàn)在流行的一種英語單詞“星火式”記憶法,也叫做“星火式”積累。利用音形義的相同或相近進行星火式發(fā)散,相關字被某種相同之處而串聯(lián)在一起,比較、辨析,從而達到記憶的準確性和辨誤性目的。
名言名篇的積累最好是采用分類的方法,并借助電子的手段進行積累的辦法?;蛞詴r代分類,或以地域分類,或以作者分類,或以作品內容分類等等。
參考文獻:
[1]沈立君.學習高中語文應重視積累.金色年華(下),2010,(3)
[2]羅小玲.淺議高中語文“積累學習”.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