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梨釗
摘要:隨著中國民主與法治進程的推進,高等教育類的行政訴訟的數量和種類都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但由于高等教育機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模糊性,導致高等教育行政訴訟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存在巨大的爭議。本人試著從高等教育機構地位、高等教育機構糾紛性質、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等方面做一個能力范圍之內的淺顯分析。
關鍵詞:高等教育機構;行政訴訟;行政主體;司法介入
一、關于高等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研究
(一)高等教育機構屬于行政主體
所謂行政主體,是指能夠以自己的名義,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實施國家行政管理,并獨立承擔行政責任的組織。其包含四個特征:
1、是行政組織
2、是依法獲得行政職權的組織
3、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
4、能夠獨立承擔由其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
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司法實務上講,高等學校都是經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的資格。
(二)高等教育機構是適格的行政訴訟被告
所謂行政訴訟被告,是指實施了具體行政行為,而被作為原告的個人或組織指控侵犯其合法權益,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
那么,高等學校的管理行為是否屬于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呢?
首先,高校對學生實施的教育管理行為屬于具體行政行為。
其次,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行為不是一種內部行為,而是一種外部管理行為。
最后,受教育權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顯然屬于合法權益的范疇。
綜上,高等學校的管理行為屬于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司法介入高校行政管理行為的范圍和限度
(一)司法介入高校管理應當有嚴格限度
司法審查介入高校管理需有嚴格的限度,實行嚴格的有限但必須原則。
1.尊重國家的教育行政管理權①。
2.尊重高校的自主辦學權
3.尊重高校教育行業(yè)的特殊性和糾紛解決機制
(二)司法介入高校行政管理的范圍
1、法理判斷基準
從法理上分析②,判斷高校的行政管理行為是否是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有兩個標準:1.行政法律關系基準。高校行政訴訟只介入行政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自由民事法律進行調整;2.權利義務實質影響基準。只有學生或者受教育者的權利義務受到高校行政管理活動的實質影響時,高校行政訴訟才可能介入。
2、實務中受案事項和類型
根據上述標準,可以納入司法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高校管理行為主要包括:招生錄取行為;退學、取消學籍等對學生權益造成重大實質影響的行為;獎懲行為,主要是指直接剝奪學生受教育權的開出學籍行為;學歷和學位證書的發(fā)放行為,這里主要是指不予發(fā)放畢業(yè)證或者學位證書的行為③。
三、審查標準——程序審查為主,事實審查為輔
司法審查在為高校學生提供充分救濟的同時,也要保持司法本身的抑制性和謙抑性,保障學術領域的高度自由。對涉及學術水平和能力、專業(yè)技能評判等專業(yè)性極強的問題,司法一般不宜直接進行評判。
當然,司法不宜對專業(yè)學術問題進行實質審查,并不意味著司法系統(tǒng)對專業(yè)學術問題就完全不予置評,而是把審查的重點放在法律程序上。
目前,僅有一小部分高校行政管理行為在實務中被納入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并且勝訴率極低,其重要原因在于:1.關于高校行政訴訟案件的法律法規(guī)有限,很多案件“無法可依”,已有的法律法規(guī)可操作性不強;2.法院本著謙抑和審慎的精神,盡量避免司法在教育系統(tǒng)的延伸;3.高校教育行政訴訟雙方存在事實上的不平等,學生一方相對弱勢,法院在審理時也難以充分進入專業(yè)性極強的高校教育和管理領域。
四、小結
從本文所述及相關圖表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司法對高校管理行為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阻礙因素,相反,已有能力對高校行政管理進行審慎的審查,將高校行政管理納入法治秩序。但是,由于現實中或人為、或因傳統(tǒng)而致的各種因素,我國各地法院對高校的行政管理行為能否進行司法介入、對哪些行為可以介入、介入的范圍、方式和深度等問題,上存在較大模糊和不確定性,各地做法也不盡統(tǒng)一。因此,亟需相關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對這些問題進行準確細致地理清。而至于具體該如何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則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ㄗ髡邌挝唬核拇ù髮W)
注解:
① 參見湛中樂,《教育行政訴訟理論與實務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
② 參見李婷,《試析高等學校能否成為教育類行政訴訟被告》,《法治與社會》,2007年4月。
③ 參見湛中樂,《高等教育與行政訴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參考文獻:
[1]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湛中樂,《教育行政訴訟理論與實務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
[3]湛中樂,《高等教育與行政訴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4]祝銘山,《文化教育類行政訴訟》,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
[5]馬懷德,《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6]應松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
[7]榮利穎,《高等教育行政訴訟的實踐及其問題》,《中國行政管理》,2013年。
[8]孫兵,《教育行政訴訟若干問題研究》,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9]李國慧,《審理高等教育行政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思考》,《人民司法》,2007年。
[10]鐘會兵,《法律的誤用與事實的偏差》,《河北法學》,2004年8月。
[11]趙婷,《試析高等學校能否成為教育類行政訴訟被告》,《法制與社會》,2007年4月。
[12]林莉紅,《教育行政案件類型及訴訟性質研究》,《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11月。
[13]《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9年第四期。
[14]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1998)海民初字第51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