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摘要:目的:探討心力衰竭中醫(yī)藥治療方法效果,毒副作用少,療效持久。方法:選取4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醫(yī)辯證論治方法資料進行分析。結(jié)果:臨床近期治愈5例,治愈率12.5%,顯效14例,顯效率35%,有效15例,總有效率86.0%。結(jié)論:應扶正與祛邪兼顧,由于發(fā)病以臟腑虛損為基礎(chǔ),故始終以顧護正氣為主,兼以化瘀、祛痰、利水等法。
關(guān)鍵詞: 心力衰竭;中醫(yī);治療;辯證論治【中圖分類號】R256.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4-0196-01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臟不能泵出足量的血液來維持足夠的心輸出量,是因為心肌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收縮和(或)舒張功能障礙,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降低,以致不能滿足機體的代謝需要的一種綜合征。屬中醫(yī)"心悸"、"怔忡"、"水腫"、"喘病"、"痰飲"。選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醫(yī)辯證治療方法資料進行分析。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收治的40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8~78歲。診斷為冠心病16例,肺心病11例擴張性心肌病4例,風溫性心臟病2例,高血壓心臟病3例。
1.2方法
1.2.1心陽虛衰:胸悶,心悸,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出汗,四肢發(fā)冷,乏力倦怠,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暗嫩,苔薄白,脈沉細微或有結(jié)代。溫陽復脈,通脈四逆湯加減:紅參12克(另煎),制附片16克(先煎),干姜7克,肉桂3克,炙甘草45克,生龍牡各35克。
1.2.2心陰虧虛: 胸悶,心悸,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手足心熱,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或結(jié)代。益氣養(yǎng)陰,生脈散加味:種洋參12克(另煎),麥冬16克,五味子7克,炙甘草12克,生地25克。
1.2.3水飲凌心: 心悸眩暈,胸脘痞滿,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腫,渴不欲飲,惡心吐涎,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弦滑。振奮心陽,化氣利水。真武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加減:制附片12克(先煎),茯苓12克,白芍16克,生姜3片,桂枝12克,澤瀉12克,豬苓16克。
1.2.4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發(fā)作,唇甲青紫,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jié)代?;钛?,理氣通絡。桃仁紅花煎加減:桃仁12克,紅花7克,赤芍12克,當歸12克,玄胡12克,陳皮12克,丹參16克,川芎7克,桂枝12克;炙甘草7克。
2結(jié)果
臨床近期治愈5例,治愈率12.5%,顯效14例,顯效率35%,有效15例,總有效率86.0%。
3討論
中醫(yī)學認為外邪侵襲,郁于氣道,肺氣不宣,上逆而有咳喘;過度勞倦或久咳傷肺,肺氣不足,肺氣不能肅降均見氣短而喘;憂思過度,心脾兩虛,心血不足,心神不寧,故心悸怔忡;飲食不節(jié),損脾礙胃,脾失健運,胃失和降,積濕生痰,痰濕上阻心肺,本病主要是心、脾、肺、腎等臟同病,尤以心腎陽虛占主要地位。人體血液的運行,有賴心腎陽氣的推動,心腎陽虛,鼓動血液無力,同時因為腎不納氣,陽虛不能化水,水氣凌心,上則可見咳逆喘促、心悸怔忡、水濕泛濫,下則出現(xiàn)尿少水腫[1]。本病本虛標實。外邪反復感染、勞倦、思慮、飲食所傷為誘發(fā)及加重病情、促進病變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臨床上慢性心力衰竭以左心力衰竭及全心力衰竭最為常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但不論是哪種心力衰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喘促氣短,心悸乏力,下肢浮腫,其病當歸屬于中醫(yī)"心悸"、"喘證"、"痰飲"、"水腫"范疇,其病機主要是心氣虛損,心腎陽衰,血瘀水停,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腎等臟器,證屬本虛標實。發(fā)病初期以心氣虛衰,進而損及肺、脾、腎等臟,在此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痰濁、瘀血、水飲等種種內(nèi)生實邪,導致本虛標實,互為因果,反復發(fā)作,病久難愈。由于其過程緩慢,因此必須根據(jù)其證候辨析病因[2]。主癥兼乏力氣短、動則加重、不耐勞作,舌淡脈虛等則為心氣虛損;主癥兼面色蒼白,畏寒肢冷,喘促氣短,下肢浮腫,舌質(zhì)淡紫,苔白滑,舌黯脈沉則為心腎陽虛,水飲凌心;主癥兼見口唇青紫,面色黯紅,甚或胸痛,舌質(zhì)紫黯或瘀斑脈澀往往以心陽不足、心血瘀阻為主;主癥兼見喘促氣急,心慌胸悶,不能平臥,痰涎上涌,舌質(zhì)紅紫少苔,脈虛數(shù)則為氣陰兩虛,飲凌心肺;主癥兼見心悸煩躁,喘促倚息,不能平臥,大汗淋漓,四肢冷濕,神情淡漠,舌質(zhì)紫黯,脈沉細欲絕則為病情危急,心陽欲脫之象。
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以臟腑氣血陰陽虧虛為本,痰飲、瘀血、水飲內(nèi)停為標,臨證時應根據(jù)病情的發(fā)展階段,辨別本虛標實的主次。本病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腎等臟,《靈樞?口問》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同樣,其他臟腑病變亦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及心。本病早期病位在心,以虛為主;漸傷及肺,再及于腎,致使心氣虛損,或心腎陽衰;邪從內(nèi)生,或痰瘀壅肺,或瘀阻飲聚,形成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本病嚴重階段則見心腎陽脫,陰陽離決之危候。治療應遵循本虛標實之基本病機,臨證時應根據(jù)具體情況權(quán)衡標本緩急[3]。但本病的治療總體原則應扶正與祛邪兼顧,由于發(fā)病以臟腑虛損為基礎(chǔ),故始終以顧護正氣為主,兼以化瘀、祛痰、利水等法。陽氣暴脫之時應以回陽同脫救急為主。
參考文獻
[1] 戴閨柱.心力衰竭診斷與研究進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9):641~642.
[2]姜淑琴.心力衰竭的中醫(yī)辨治[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4;13(13):1799.
[3]馬中夫,梁輝東,王友成.心衰病癥的中醫(yī)詮釋及治療[J].遼寧中醫(yī)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