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銳
摘 要:“中體西用”文化觀是在洋務運動時期形成與發(fā)展的,也是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下的時代產(chǎn)物,在19世紀后期也一直是風頭強勁的文化觀念準則,雖然有著深刻的社會和歷史意義,但也招致諸多的反對與批評之聲。本文就此做一些簡單的歷史考察。
關鍵詞:中體西用;洋務派;維新派;體用
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面臨著歐風美雨的全面危機。在這種沖擊下,如何把中國從亡國滅種的險惡環(huán)境中解救出來,成為一道擺在中國人民面前亟需解決的難題。此時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固守,要么納新。而戰(zhàn)爭中的慘敗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中國的落后被動,和歐美的船堅炮利?!爸畜w西用”的思想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強調(diào)堅持以中國的正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和原有的政治體制為本體的原則不能動搖,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以使中國富強,從而抵御外國的侵略。
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在他看來,中國有四方面不如西方,“以今論之,約有數(shù)端: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不符不如夷”,①改變目前的落后、被動的局面,改革勢在必行,要不斷的向西方學習富強之術,以期維護封建的傳統(tǒng)秩序。雖然他沒有提出向西方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但卻真心實意地提倡人們?nèi)チ粜挠^察西方所長。這一論述,勾畫出了“中體西用”文化觀的基本格局。這一觀點一經(jīng)發(fā)表,受到很多人的擁護與支持。他們紛紛發(fā)表言論、著述加以闡述。李鴻章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寫到,“吾謂自有天地以來,所以彌綸于不弊者,道與器二者而已?!袊姓叩罏橹?,而西方所精者器為多?!笥庵g,唯有力圖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無實;而于外人所長,亦勿設藩籬以自隘,斯乃道器兼?zhèn)?,不難合四海為一家。”②李鴻章是從“道器”的關系上來闡述中學與西學的關系的,借西方所長,從而可以“道器兼?zhèn)洹?。就這樣,“中體西用”作為中國變法自強的路徑越來越清晰,而且學習的內(nèi)容也從船堅炮利慢慢延伸到某些局有富國效能的政經(jīng)法度。
“中體西用”受到很多人擁護,他們所提的觀點也都是圍繞著它所展開,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觀點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就是說把重點放在了西用上。但也不難看出,他們都是在擁護中國傳統(tǒng)的綱常名教的前提下,把西學放在從屬的地位,中學為本,西學為末。就連光緒皇帝在頒布《定國是詔》時著重強調(diào)。既然當時學習西方是大勢所趨,也是應時的舉措,為什么不直接大大方方地說學習西方,而非要貼上前綴呢?
首先,這是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傳統(tǒng)的“體用”思維?!绑w用”與“道器”、“本末”一樣,是我國傳統(tǒng)哲學常用的范疇。而且“學問俱有體用,是清初實學思想家們主張學術經(jīng)世的基本出發(fā)點?!雹?/p>
其次,這是自尊心在作祟。自古以來,我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尤其是科學技術在16世紀之前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也使人們養(yǎng)成一種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心理狀態(tài),自認是天朝大國,無需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但在經(jīng)歷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慘敗之后,深刻地感覺到中國的落后與無能,“以廣運萬里地球中的第一大國而受制于蠻夷小邦,真可謂中國有史以來之奇恥大辱”。④在面臨這種前所未有的羞辱的情況下,再放低姿態(tài)去學習西方,更是自討其辱,泱泱大國的顏面何存。所以在這種壓力下,洋務派把中國的綱常名教置于至尊之位,而引進西學來為之服務,中“本”西“末”,在文字上做文章,算是一種心理安慰吧。
最后,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是主張向西方學習的先進知識分子也有著濃重的民族情結,都是心存廟堂的忠實臣仆。這也注定了他們對于“中學”不敢觸動絲毫,更不可能完全拋開傳統(tǒng)道統(tǒng)去接受西化。再加上“任何一個民族在學習外來文化時,必然是以原有的文化資源為基礎、為平臺、為思想武器,去理解、解釋、消化外來文化”,⑤所以面對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以及保守派施加的壓力,在處理中學與西學如何相容和西學帶來沖擊的問題上,他們想竭力證明兩者是可以相通相容的,而“中體西用”就是最好的折中辦法。就像陳旭麓先生所指出的,把“西用”放在“中體”的軌道上,就是一種進步。須知那個時候的中國,要在充斥封建主義舊文化的天地里容納若干資本主義的新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來。⑥在當時的那個社會環(huán)境,不得不把西學放在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所以在學習西方的同時一直強調(diào)中學的主體位置,也就不難理解了。
“中體西用”的觀念作為一種社會性思潮,在洋務運動前期一直發(fā)揮著積極進步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給僵化的封建文化打開了缺口。但隨著洋務運動的不斷深入,以及先進知識分子們在學習西方的時候日益發(fā)現(xiàn)歐美國家之所以強大并不是只因為先進的科學技術,還有與中國并不同的政治制度,而這才是歐美國家強盛的根源所在。這促使他們萌生了改變中國現(xiàn)有的封建體制的想法,并謹慎的付諸行動。這些人也就是與洋務派在政治見解、文化觀念上有著本質區(qū)別的維新派。所以,雖然“中體西用”形式?jīng)]有變化,但其內(nèi)涵和外延卻是在不斷地改變。尤其是在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之后,亡國滅種的險惡處境再次擺在面前,而關于學習西方的學習什么、學到什么程度的爭論也再次掀起。
在這場爭論中比較激進的則是康有為、梁啟超。他們“于是對外求索之欲日熾,對內(nèi)厭棄之情日烈。……別樹一幟,向正統(tǒng)派公然舉叛旗矣?!雹唠m然如此,在面臨著來自守舊派和洋務派的雙重壓力下,他們?nèi)匀淮蛑爸畜w西用”的口號,意欲充當護身符,減少推行民權、君主立憲等資本主義政治觀念的阻力。但他們借“西用”的名義引進西法政教法度、改變祖制的意圖已是路人皆知,相應地,康、梁“新學”對于“中體西用”范式的突破也已經(jīng)無從掩飾。以往的“中體西用”觀念,它所強調(diào)的堅持固有的封建倫理綱常不動搖的原則,阻滯了維新思潮的推行,使改制的措施寸步難行。這時的“中體西用”觀已不再是引領社會革新的新思潮,反而成為從“大本大原”處學習西方的羈絆,已不能容納維新派的新式主張。由此,對它的批評紛至沓來,這也是另外一層意義上的反對。維新派的說辭直截了當,對自己的政治主張也是毫不隱晦,諷刺洋務派學習西方也只是學習皮毛,而從未涉及到西方的真正精髓之處,而改變中國當時所面臨的險惡處境,則只有全變大變。雖然他們是看到了“中體西用”所存在的局限與膚淺,但他們忽視它之前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與進步意義,也是片面不當?shù)?。自此,維新派成為了這一觀念的掘墓人,而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批判。
“中體西用”是特殊的歷史條件產(chǎn)物,也是中國在是處理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這個問題的一大創(chuàng)新。雖然有著顯而易見的自身局限和不經(jīng)推敲的內(nèi)在矛盾,但“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在承認與反對、正解與誤讀、尊重與污蔑并存的漫長歷史中,中體西用的內(nèi)容也變得斑駁多樣、日益豐滿。時至今日,猶可聞其余響。歷史上只有少數(shù)杰出的理論構建才擁有這樣恒久的魅力。”⑧(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石文玉,《儒學道統(tǒng)與晚清社會制度變革——張之洞<勸學篇>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
[2] 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3] 馬勇,《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注解:
① 馮桂芬,《制洋器議》,《晚清文選》,第106頁
② 《庸庵全集·文編》卷二
③ 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265頁
④ 馬勇,《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53頁
⑤ 石文玉,《儒學道統(tǒng)與晚清社會制度變革——張之洞<勸學篇>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第56頁
⑥ 陳旭麓,《論“中體西用”》,《歷史研究》1982年第五期
⑦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朱維錚校注:《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第59頁
⑧ 王先明,《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續(xù)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