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還師
摘 要:處理好農村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之間的關系,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二者之間在法的價值、內容、目的功能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法的處罰方式、規(guī)范等方面有著一些差別和沖突,通過分析使得農村習慣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
關鍵詞:國家制定法 習慣法 農村
國家的歷史性和社會的多元性決定除了國家制定法,還存在著其它不同形式和類型的規(guī)范模式,并且和國家制定法一樣起著規(guī)范和調解社會的作用。然而,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qū),農村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可避免的沖突和矛盾,所以,尋求二者之間融合和互補是非常重要的,對建設和諧社會有重要的意義。
1.農村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的一致性
國家制定法在當代法治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影響遍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此同時根植和孕育于我國法律文化傳統(tǒng)之中的農村習慣法,也發(fā)揮著其特有的規(guī)范調控功能,并且更緊密地維系人們的日常交往和政治秩序。由此可見,它們在法的價值追求、目的、功能、內容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1.1 在法的價值方面,兩者的價值追求在終極意義上是一致的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和人們生活所追求的永恒目標,不管是農村習慣法還是國家制定法,都是人們對美和善無限追求的結果,都是人們的理性要求和選擇。從農村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它們都重視對 “正義”、“秩序”、“公平”等普適價值的追求。“誠實守信”、“尊老愛幼”、 “天下為公”“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清正廉潔”、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現(xiàn)代法治社會和法治國家追求的目標,所以,無論是國家制定法還是農村的習俗都非常注重追求“公平”、“正義”的價值觀。
1.2 在法的目的和功能方面,都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
法作為由國家制定的社會規(guī)則和規(guī)范,具有指引、教育、評價、預測、和強制的功能。農村習慣法因為有法律、道德、宗教的多重功能因此對廣大民眾的行為具有很大規(guī)范作用,成為人民群眾用來進行價值取向選擇、審視自我、辨別是非的標準。因此都能夠很好的調整社會以及人們之間的關系,從而維護著社會生活的穩(wěn)定,促進社會的有序發(fā)展和前進。
1.3 在法的內容方面,有許多方面的共同性
農村習慣法與國家法在很多領域都有共同的方面。比如在家庭關系方面,農村習慣法一向認為贍養(yǎng)年邁的父母,照顧年幼的小孩,尊老愛幼是天經地義正常的事情,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同制度法規(guī)定子女有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未成年孩子的義務是一致相同的。還有,在民商事方面,農村習慣法提倡、強調誠實守信、不守信用、反對欺騙。此外,在農村日常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借錢、還錢在大多時候都是不立借條和收據(jù),而且這樣一般也不會發(fā)生糾紛,這靠的就是鄰里之間的相互信任,這與民法的基本原則有異曲同工之處。
2.農村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的沖突
在復雜的多元社會中,農村習慣法作為一種非正式的社會規(guī)范,雖然對農村個人和群體行為有著規(guī)范和調整的作用并且具有廣泛的約束力。但是在與制定法并行的過程當中,在客觀上和具體事情的處理上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沖突和差異。
2.1 法的強制性來源不同
國家制定法的強制性主要依靠的是國家政權及其暴力系統(tǒng)來維持并保障實施的。這種法的外在強制力主要表現(xiàn)為國家對某種違法行為的制裁和否定,與此同時對合法行為的保護和肯定。但是,農村習慣法的強制性主要是來自于傳統(tǒng)道德、宗教、家族、鄉(xiāng)村民規(guī)的約束。農村是熟人社會的聚居的地方,村民們的所作所為也都是全村人的關注和評論,這在無形中也就束縛了人們的不良行為和非法行為。
2.2糾紛解決的程序
農村習慣法具有“地方性知識”的特點,因而只能在有限地域和范圍內適用,一般而言沒有嚴格的調解處理審理和執(zhí)行的機構,其程序和國家制定法的訴訟程序相比較顯得非常松散和粗略。對人們來說,相對于陌生和復雜的國家制定法,習慣法這一套規(guī)范性知識更為熟悉和便于運用。因此,不少農村地區(qū)發(fā)生民間糾紛乃至刑事案件以后通常不向國家司法機構提起訴訟、請求裁決,而是按照農村習慣法的規(guī)定來解決,甚至有時候會在人民法院做出判決以后自己又按當?shù)氐牧晳T法重新處理一次,這樣就導致對當事人的二次懲罰和制裁。
2.3糾紛解決的方式
在處罰方式方面,農村習慣法以開除村寨籍、處死、肉刑、罰款、罰物等為基本形式,表現(xiàn)為給予人身傷痛、損害名譽等特點,這和國家制定法的文明處罰方式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像在貴州的一些農村地區(qū)對搶走馬匹、豬、耕牛以及現(xiàn)金的行為,現(xiàn)在仍按照當?shù)亓晳T法進行“四個一百二處罰”,即要求違法者交出120元錢和肉、米、酒各120斤,以此來請村寨全體成員喝酒,并賠禮道歉便可了結。在這個方面農村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的之間的沖突較為直接和明顯。
3.結語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和借鑒西方的法律,同時也要認真的對待扎根于我國的農村的各種習慣、習俗和傳統(tǒng)。雖然說農村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和沖突,但是,二者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相互影響、滲透并對社會發(fā)生著規(guī)范性的作用,以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農村習慣法不僅在中國的歷史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依然維護著農村的社會秩序、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與此同時,在堅持國家法制統(tǒng)一的前提下,允許農村的一些習慣法規(guī)范、觀念和情感的一定存在,對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農村地區(qū)的現(xiàn)代化建設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蘇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陸廣毓.評理會還真管用一一雁塔首場鄉(xiāng)規(guī)民約評理會小記[N].西安日報,2005-06-06.
[3]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5.
[4]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
[5]高其才.試論農村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的關系[J].現(xiàn)在法學,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