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玲
摘要:目的:本文就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淺顯的研究和探討。方法:選擇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在我院接受體檢的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對照組,均行心電圖檢測,觀察和統(tǒng)計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等相關指標。結果: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度為59%,特異度為90%,準確性為68.75%,假陽性率為10%,假陰性率為52.5%,陽性預測值為82.61%,陰性預測值為63.16%。結論:心電圖在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顯著,有效提高了臨床檢出率,為疾病的后續(xù)治療提供了參考,值得推廣。
關鍵詞:陳舊性心肌梗死;心電圖;診斷;準確性;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8-0262-01
陳舊性心肌梗死(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指一般發(fā)生在急性心肌梗塞半年之后的心肌梗塞[1]。患者多在過去曾發(fā)生過無痛性心肌梗塞,或癥狀很輕的心肌梗塞,多不被人發(fā)覺,而未能及時就診,常在體驗時被發(fā)現(xiàn)。陳舊性心肌梗死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還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較大的威脅。我院對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檢測結果與同期40例健康體檢者的心電圖檢測結果進行了觀察和對比,總結了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心血管內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接診的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為本次研究課題的觀察組,選擇同期在我院接受體檢檢查的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本次研究課題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均經過臨床病理證實,對照組體檢者經過檢查均無心臟疾病。據(jù)統(tǒng)計,觀察組的4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有27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最低年齡35歲,最高年齡76歲,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7.4±5.2)歲。對照組的40例健康體檢者中共有24例男性體檢者和16例女性體檢者;最低年齡32歲,最高年齡75歲,體檢者的中位年齡為(54.5±7.4)歲。經統(tǒng)計學檢驗,兩組調查對象的基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觀察組的4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與對照組的40例健康體檢者,均行心電圖自動分析檢查,對本組80例調查對象的十二導聯(lián)心電圖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做好備案和打印工作。根據(jù)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的計算方式對相關指標進行計算和統(tǒng)計[2]。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試驗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并確保準確無誤。對照組與觀察組之間的差異以P<0.05時,表示實驗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觀察組4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電圖診斷后,共有19例患者的心電圖檢測結果錯誤顯示真陽性,共有21例患者心電圖檢測診斷正確顯示假陰性。對照組40例健康體檢者在接受心電圖診斷后,共有4例患者的心電圖檢測結果錯誤顯示真陽性,共有36例患者心電圖檢測診斷正確顯示假陰性。經計算得出,心電圖診斷40例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度為59%,特異度為90%,準確性為68.75%,假陽性率為10%,假陰性率為52.5%,陽性預測值為82.61%,陰性預測值為63.16%。詳見表1。
3 討論
臨床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增加了不同疾病的臨床發(fā)生率。而心肌梗死作為心血管內科中的主要代表疾病之一,其臨床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發(fā)展趨勢,并逐漸影響到患者的中正常生活秩序。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尤其是現(xiàn)代醫(yī)療檢查設備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和應用,醫(yī)學科研工作者對心肌梗死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診斷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心電圖作為診斷心臟疾病的常用方式,具有無創(chuàng)檢查,反復應用,方便價廉的特點[3],仍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至今仍未被其他診斷方式所超越。心電圖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應用價值是十分有效和可靠的,當針對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電圖進行診斷過程中,一旦某些導聯(lián)新出現(xiàn)反應異常的Q波,ST-T段動態(tài)發(fā)生變化以及R波低于以往狀態(tài)時,即可將其作為急性心肌梗死初步診斷的相關依據(jù)[4]。但是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與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主要與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過程中即使ST-T段動態(tài)發(fā)生變化,也可以恢復正常,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只能通過某些導聯(lián)異常Q波來進行臨床診斷和鑒別。結合本次研究課題所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心電圖診斷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度為59%,特異度為90%,準確性為68.75%,假陽性率為10%,假陰性率為52.5%,陽性預測值為82.61%,陰性預測值為63.16%。 筆者認為:在針對疑似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臨床診斷時,采用十二導聯(lián)心電圖進行檢測和鑒別,臨床應用價值較為理想,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病例數(shù)量和研究時間有限,以及其檢測的敏感度較低,心電圖能夠成為陳舊性心肌梗死診斷的首選方式,還有待作進一步的相關研究給予驗證和證實。
參考文獻:
[1] 范書英,柯元南,周潁等. 心電圖對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及漏診原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29):3367-3370
[2] 李艷紅,任學軍,韓智紅等. 平面QRS-T夾角對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評估價值[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0,24(6):489-491.
[3] 莫艷萍,王文學,張紅星等. 碎裂QRS波與病理性Q波對老年人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0):1389-1390
[4] 郝林軍,李香枝. 心肌灌注顯像與心電圖比較對陳舊性心肌梗死定位診斷[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