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科 崔智文 譚嘉夢
【摘 要】 目的 討論超聲引導下對肝內(nèi)占位穿刺活檢術后行病理學診斷,從而直接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我院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的81例肝內(nèi)占位病變患者進行總結,評價確診率、取材滿意度、進針次數(shù)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等情況。結果 81例患者穿刺活檢后獲得病理學診斷者占80.25%。明確診斷良性疾病占35.52%,只能定性為良性病變者占18.52%;明確診斷惡性疾病占64.47%,只能定性惡性病變者占12.25%;病理診斷不清者占6.17%。結論 超聲引導下對肝內(nèi)占位行穿刺活檢術提供可靠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具有簡便、迅速、安全、有效、微創(chuàng)、費用低廉等優(yōu)點,有助于臨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故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 肝內(nèi)占位;穿刺活檢術;診斷;超聲
【中圖分類號】 R445.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各項醫(yī)療技術的突飛猛進,影像學也在不斷完善,臨床對于肝內(nèi)占位的檢出率及良、惡性腫瘤的判斷力不斷攀升,但仍有部分病例需要通過穿刺活檢病理學診斷才能明確腫塊性質(zhì),臨床對此項工作也總結不多。為此,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81例患者行超聲引導下對肝臟占位性病變穿刺術的結果,內(nèi)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我院住院病人行肝穿刺活檢術者81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9例;年齡21歲-65,平均(42±13.4)歲;肝內(nèi)實性占位69例,囊性占位12例;慢性乙肝病史17例;14例伴有肝硬化;腫物直徑最大115mm×90mm,最小0.8mm×0.5mm;肝右葉49例,肝左葉32例;所有患者結合CT平掃+增強、超聲、MRI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仍無法明確診斷者。
1.2 超聲儀器與穿刺針 PhilipsHD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用3.5MHz-5MHz高頻線陣變頻探頭及固定導向穿刺架;選用美國Bard公司生產(chǎn)的MG-1522型自動活檢穿刺槍,一般選用16G、18G穿刺針。
1.3 適應癥與禁忌癥
1.3.1 適應癥 (1)影像學可疑肝臟局灶性或彌漫性占位病變需確診者;(2)晚期肝癌或不耐受手術肝癌患者在放、化療前需有病理確診者;(3)肝臟含液體的占位性病變需排除惡性腫瘤者;(4)在肝硬化基礎上,AFP升高或不升高的癌腫小結節(jié)與硬化結節(jié)的鑒別;(5)當肝內(nèi)占位病灶為轉移灶,原發(fā)病灶定位不明確;或存在原發(fā)癌腫,但肝內(nèi)占位性病變不能確定是否為轉移灶。
1.3.2 禁忌癥 (1)血小板或凝血酶原時間異常,有嚴重出血傾向者;(2)穿刺避免不了損傷肺、膽囊、肝內(nèi)外大血管等重要臟器與血管等;(3)Child-Pugh肝功能分級達C級、合并嚴重疾病者;(4)對可疑不典型肝包蟲者禁忌行穿刺;(5)拒絕行穿刺者。
1.4 穿刺方法患者術前常規(guī)檢查AFP、血常規(guī)、凝血常規(guī)、肝功能,評價Child-Pugh肝功能A、B級者,注射維生素K,10mg/d,共13天。并術前禁食4h-6h。術前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字后,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避開大血管、重要組織結構,初步判定最佳穿刺部位及路徑,選取最佳體位。確定穿刺點,常規(guī)消毒鋪巾,調(diào)節(jié)進針角度,根據(jù)取材長度和病變部位調(diào)節(jié)穿刺槍射程。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至肝包膜,在彩超引導下調(diào)整方向,確認活檢針進入病變內(nèi),釋放活檢槍,退出切割針。需要時可以重復2次-3次,標本長度>0.5cm者為取材成功。之后用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檢。
1.5 評價標準
1.5.1 組織學滿意程度評價參照張武等[1]的標準,將其分為佳、一般、差和劣四級。即(1)佳:指標本完整,長度>1.0cm,無凝血塊和人工擠壓現(xiàn)象,適合于組織學診斷;(2)一般:指標本有破碎或凝血塊,無人工擠壓現(xiàn)象,長度0.5cm-1.0cm,適合于組織學診斷;(3)差:指標本破碎,長度<0.5cm,部分有擠壓或凝血塊,但仍適于組織學診斷;(4)劣:指標本破碎、凝血塊或擠壓嚴重,長度>0.3cm,無法進行組織學診斷。
1.5.2 術后疼痛評價參照WTO的標準進行分級,即:(1)0度:不痛;(2)Ⅰ度:輕度痛,為間歇痛,可不用藥;(3)Ⅱ度:中度痛,為持續(xù)痛,影響休息,需用止痛藥;(4)Ⅲ度:重度痛,為持續(xù)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5)Ⅳ度:嚴重痛,為持續(xù)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
2 結果
病理診斷81例患者診斷確診率占80.25%,不能確定具體診斷者占19.75%,不確定者占6.17%。明確診斷良性疾病者27例,占35.52%。其中肝血管瘤8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肝硬化增生結節(jié)11例,只能定性為良性病變者占18.52%;明確診斷惡性疾病者49例,占64.47%:其中肝細胞癌21例,17例存有慢性乙肝病史者中肝癌10例,占58.82%,膽管細胞癌12例,肝癌檢出率共93.94%。肝臟轉移瘤10例,只能定性為惡性病變者占12.25%;病理診斷不清者共計6.17%;
本組患者穿刺組織標本滿意度77例,占95.06%,其中進針1次者42例,占51.85%。進針2次者24例,占29.63%。而進針3次者15例,只占18.52%。平均每例病灶進針1.4次;患者穿刺術后有16例出現(xiàn)疼痛,占19.75%。其中5例為Ⅰ度疼痛,7例為Ⅱ度疼痛,4例為Ⅲ度疼痛,對癥治療2-3天后疼痛緩解,無嚴重出血、膽漏、穿孔及感染、迷走神經(jīng)損傷、氣胸、休克、死亡等嚴重并發(fā)癥。(見表1)
3 討論
3.1 超聲引導下肝穿刺的優(yōu)點 (1)定位準確,實時顯示,可動態(tài)顯示活檢針進針取材的全過程,提高穿刺的成功率;(2)取材率高,所取組織標本比較完整,有利于病理診斷和分型;(3)安全微創(chuàng);(4)明確肝占位的性質(zhì)及分化程度,指導臨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2]。
3.2 超聲引導下穿刺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取材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確診性的高低 (1)肝臟占位結節(jié)過小,尤其是<1cm者或者腫塊位置較深或需要進針的角度太大,穿刺針容易偏離正確的導向線,從而無法穿到腫塊內(nèi)部;(2)腫塊邊界不清或穿刺針不在超聲所顯示的同一平面內(nèi),無法辨認針尖是否進入病變區(qū)域;(3)肝臟占位結節(jié)太硬,穿刺針無法進入病灶;(4)穿刺針要達腫塊中心至其邊緣內(nèi)1/3-2/3邊緣處為宜[3];(5)對于可疑不典型肝包蟲者禁忌行穿刺,否則極易導致包蟲破裂引起過敏和包蟲擴散可能;(6)經(jīng)驗豐富的專科醫(yī)師和超聲科醫(yī)師的配合也至關重要,同時確診也須經(jīng)驗豐富的病理醫(yī)師,缺一不可。(見圖1、圖2)。
圖1 針尖進入包快 圖2 活檢針切取的長條狀組織
3.3 穿刺針的選擇粗、細穿刺針的選擇對安全性無明顯影響[4]。而筆者更傾向于選擇粗的穿刺針。這是因為粗針取材肝組織完整,便于病理切片,報告結果更可靠,且基本上1次即可完成穿刺。
3.4 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影響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因素為多方面原因,包括臨床與超聲醫(yī)師的操作技術、穿刺針種類、患者病情等[5]。筆者總結了預防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措施:(1)術前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2)具有熟練的超聲和臨床操作技術,并對解剖知識準確;(3)超聲醫(yī)師、臨床醫(yī)師、患者三者之間默契配合;(4)術后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尤其對病灶內(nèi)供血豐富者,如肝血管瘤等,必要時使用心電監(jiān)護觀察生命體征;(5)超聲短期內(nèi)隨診。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肝穿刺具有確診率高、方法簡便、安全可靠、費用低廉的優(yōu)點,尤其適用于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有助于臨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故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武,賈建文,等.超聲引導自動活檢360例臨床經(jīng)驗總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1993,9(5):313-316.
[2] 白玲,楊濤,等.超聲引導下粗針經(jīng)皮組織活檢術并發(fā)癥分析與預防[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9(5):1055-1059.
[3] 劉友員,程志剛.超聲造影在肝占位性病變穿刺活檢中的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0,7(2):174-176.
[4] 饒日春,鄭瑞丹.經(jīng)皮肝穿活體組織檢查術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3,9(5):310-311.
[5] 趙平,張鈞,等.超聲造影在肝臟良惡性占位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雜志,2012,16(7):128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