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奕涵?王笑麗
摘要:皖北地區(qū)的獨特地理條件及歷史原因決定了其剪紙精粗結合、質樸與風雅共存的藝術風格,皖北民間剪紙孕育著深厚的民俗民風內涵。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發(fā)展狀況,不但與盛行于淮河流域的道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更是與皖北地區(qū)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地域文化交匯有關,從而形成其兼容并蓄、形式活潑生動、造型自由夸張、風格樸實優(yōu)美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皖北地區(qū) 民間剪紙 藝術特色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廣泛流傳于中國各地,并且根據地域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是人民大眾家喻戶曉的藝術表達方式,用直接簡明的手法將人最本質的意識思維表達出來。在悠久的歷史長河里,剪紙藝術不但表達出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審美趣味,也展現(xiàn)出勞動人民最純樸的思維意識,積淀了深刻的文化內涵。而皖北地區(qū),地處淮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流遷移的熱鬧之地。皖北剪紙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風格兼具南北之長,淳樸中帶有清秀,婉約中又具灑脫。在剪、刻、撕、染創(chuàng)作中流露出皖北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創(chuàng)作題材上的豐富和廣泛使其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
一、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皖北剪紙藝術是反映此地區(qū)民風民俗特點的渠道之一。其中以阜陽、淮北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由于皖北地區(qū)的剪紙藝術主要流行于民間,作者也多為普通勞動人民,所以作品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性。皖北剪紙大多是用在喜慶節(jié)日做裝飾或者是作為鞋帽的刺繡樣底,而今剪紙藝術也被應用于室內裝飾、產品包裝等,從刺繡紋樣和裝飾畫走向更多領域,也更傾向于和市場接軌,達到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色
傳統(tǒng)的皖北民間剪紙鮮明地顯示出對于生命的追求和繁榮的美好理想,而其創(chuàng)作動機并不是純審美的,而更多是為了實用。并且,民間剪紙與民俗活動聯(lián)系密切。例如說春節(jié)前, 要把各種寓意吉祥的剪紙貼在窗格中;結婚時,把各種慶?;檠绲募艏堎N在窗格、墻和家具上。這些顏色艷麗、價格低廉又寓意吉祥美好的剪紙圖案給原本單調樸素的山鄉(xiāng)曠野增添了明麗色彩和熱烈氛圍,營造出節(jié)日特有的喜慶感。
以阜陽剪紙為例,作為南北交融的皖北地區(qū)的代表,阜陽剪紙具有精粗結合、質樸與風雅共存的風格,其剪紙技藝秉承陰文剪紙與陽文剪紙的傳統(tǒng),陰線陽線兩者交錯穿插,呈現(xiàn)出虛實層次之感。并且在剪紙的過程中,按照陰線陽線側重點不同可大致分為陰剪、陽剪兩種手法。簡單地說陰剪是將自身圖案剪掉不要,通過紙張與留下的圖案外的背景進行反襯,進而表現(xiàn)出圖案的內容。而陽剪則與之相反,陽剪剪去的是外部的背景,留下圖案本身,并要達到線線相連的效果。利用陰剪陽剪的穿插交替來表現(xiàn)出虛實的變化,同時也使畫面出現(xiàn)了層次感,更加活潑生動[1]。并且也從此可以看出阜陽剪紙受道家陰陽思想影響,意在追求陰陽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其次,在題材內容上均是人們耳濡目染的場景事物,取材十分廣泛,包括了日?;顒?、戲曲傳說和自然風光。跟隨自身直觀的感受大膽創(chuàng)作,直吐胸懷或借物言志。在題材上可大致分為吉祥喜慶、花鳥魚蟲、生活場景三大類。這些題材大都取材于大自然或是現(xiàn)實生活,如花鳥魚蟲題材就是來自人與大自然的接觸;喂雞養(yǎng)豬、耕作織布等農活,都可以直接用剪紙藝術形式生動地表達出農家生活的情趣;像是四季平安、鴛鴦荷花等則寄托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在寓意上追求吉慶美好,多采用諧音、象征的手法,如“蝙蝠”為“幸?!?,“喜鵲”意為“喜氣”,“石榴”寓意“多子”,“花瓶”意為“平安”??梢哉f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是其特點之一。
再者,手藝人想象力豐富,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創(chuàng)作夸張。構圖上不受樣板化的規(guī)則約束,是創(chuàng)作者表達自我感情思想的直接窗口。在阜陽剪紙的創(chuàng)作中亦是如此,創(chuàng)作者大膽隨意,直率真實地將所見所聞理想化加工,不考慮物象現(xiàn)實中的比例透視,用主觀意向來安排物象關系,使用高度概括簡練的手法表現(xiàn)出剪紙藝術的美。皖北民間剪紙藝術說到底是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民間藝術家們將自己對于自然、對于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借剪刀表達出來。這樣的創(chuàng)作純粹率性,正是民間藝術的可貴之處。
皖北民間的剪紙正是有著深厚的民俗民風內涵才得以在中國各地民間剪紙中獨秀一枝。北方剪紙大多豪放粗獷,欠缺細膩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南方剪紙則多數清秀婉約,少了恢弘的大氣。而皖北民間剪紙恰如其分地中和了這兩者,做到剛柔并重,粗中有細。像是陜北剪紙以單色剪紙為主,造型簡樸,注重夸張變形,內容上多以花草動物為主。陜北地處塞外,造就了陜北人粗獷豪爽的性情,因此其剪紙風格奔放,線條有力,剪紋簡單,色彩強烈,和皖北地區(qū)剪紙剛柔并濟、節(jié)奏和諧的風格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都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三、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色形成的歷史成因
皖北地區(qū)位于淮河流域,而淮河流域地處中原,從夏商周起就已形成了多種地域文化的融匯交流,流域內包括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山東五個省份,孕育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徽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最終北流入海,并使得屬于內陸的多種文化形成的淮河流域文化與海派文化交流緊密?;春恿饔蛲瑫r也是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過渡的地帶,是黃河、長江兩大文明共同輻射影響之地?;春游拿鞯陌l(fā)展歷史說明它并不是一種封閉狀態(tài)的文化,而是具有極高的開放性、包容性,并且這種開放和包容是多方位、多層次的。也正是這樣的包容性、開放性使皖北民間藝術集眾家之所長,形成獨特的皖北民俗文化藝術[2]。
由于淮河流域獨特的地理地貌和氣候條件,決定了其農業(yè)耕作與生產方式區(qū)別于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從傳統(tǒng)的農業(yè)耕作時代到今日現(xiàn)代機器耕作時代,淮河流域農業(yè)耕種包括多種方式,有旱地水田,有丘陵河塘,充分融合了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耕作方式,同時也展現(xiàn)出其作為過渡地帶的融而不阻的特色。千里淮河既有洪水泛濫、泥沙翻滾,也有秦淮泛月、槳聲燈影、草長鶯飛。勞動人民生活勞作多樣性,更是激發(fā)了人民創(chuàng)造的豐富性、獨特性。
淮河流域在歷史上由于洪水多次泛濫,導致人口遷移頻繁,洪水來時本地人口大量外流,洪水退去,本地人口不僅大量回流,同時,也有外地人口紛紛流入,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每一次的遷移都是一次文化上的交融,從而生成一種新的文化,而這也恰恰是淮河流域文化形成豐富獨立體系的原因?;春恿饔蚩梢哉f是道家文化最濃郁的地區(qū),究其緣由它就是道家文化的發(fā)源地。以老莊為代表的主張無為、崇尚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講究陰陽五行、對立統(tǒng)一的道家思想深刻地影響著淮河流域的人民依水而傍,順應淮水,疏之導之等生活方式。而皖北剪紙藝術根植在這片土地中,吸收了北方剪紙的天真渾厚、簡練古樸,南方剪紙的秀美細膩、精致纖細特點,同時受地區(qū)環(huán)境、人文思想影響,形成了想象豐富、剛柔兼?zhèn)?、寓意吉祥喜慶、造型率性夸張、風格淳樸大方的藝術特色。
四、結 語
皖北民間剪紙藝術表現(xiàn)出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傳達了皖北地區(qū)人民醇和的審美情趣,展露出皖北地區(qū)特有的藝術特色。時至今日,皖北民間剪紙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受到不小的沖擊,在新的社會時代,若是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走“傳承、保護和開發(fā)”三位一體的新道路。并且商業(yè)開發(fā)的前提必須是在傳承保護的基礎之上進行,要做到真正的有效開發(fā),而不是僅僅追求經濟利益。作為個人更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丟棄了皖北民間剪紙這一傳統(tǒng)藝術文化,更不允許那些居心不良的人糟蹋剪紙藝術。而怎樣讓皖北民間剪紙繼續(xù)傳承下去,被更多人理解認可,并且能夠為人民創(chuàng)造精神物質雙重效益,是我們當前要研究的重要問題,要動員整個社會和剪紙人的力量共同為皖北民間剪紙藝術更好的發(fā)展而努力。畢竟民間剪紙作為一門手藝或休閑活動,以其簡單易學,美觀實用,價格適宜,趣味性強等優(yōu)點廣泛流傳于民間。但又不僅僅是一種技能,它還蘊含著中國千年來傳統(tǒng)文明的道德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中國浩瀚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皖北民間剪紙藝術亦是其中一顆光輝熠熠的星辰。如何繼承保護是必要任務,但是若想要源遠流長,如何在當代文化多樣化中發(fā)展更是重點。我們應該有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高度責任感,繼承發(fā)揚深入研究,將優(yōu)秀文化最大化為人類社會所用。
參考文獻:
[1] 索峰.淺談阜陽剪紙藝術[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學科版),2010(06)
[2] 吳圣剛.論淮河流域文化的特征[G].中原文化研究,2013(01)
作者簡介:
曹奕涵,蚌埠學院藝術設計系學生。
王笑麗,蚌埠學院藝術設計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