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 要:本文回顧了關于金融素養(yǎng)、金融教育以及消費者金融收益方面的研究,考察了當前的文獻是如何衡量金融素養(yǎng)的,并檢驗了現存文獻在多大程度上闡明了關于金融教育是否提升了金融素養(yǎng)或者個人的金融收益這一問題。
關鍵詞:金融素養(yǎng);金融教育;收益
引言
人們能夠有效的管理個人的金融事務嗎? 公共政策在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金融收益上是否能起到效果?如果能的話,政府干預應該以哪種方式?在剛剛從之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復蘇的當下,這些問題成為在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許多現有政策討論及改革的中心議題。
公眾在金融素養(yǎng)水平方面的公共緊迫感是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式的正常反應。面對日益復雜的金融產品,人們現在肩負著更為重大的個人金融責任。例如,在美國或者世界其他某個地方,人們在其退休基金(無論是私人退休儲蓄計劃如401(k)s還是社會保障計劃的私人賬戶)的投資上有著更大的限制和責任。為獲得貸款(信用卡、抵押貸款、房屋所有權貸款、發(fā)薪日貸款等)以及名副其實的字母湯式的儲蓄替代(CDs, HSAs, 401(k)s,IRAs, 529s, KEOUGHs, etc.),消費者面臨著更加多樣化的選項。人們能成功通過越來越復雜的金融地形嗎?
首先,本文將通過分析美國及其他國家不斷增長的關于個人金融才能的文獻,考察如何定義和衡量金融素養(yǎng)。然后,本文調查那些研究金融素養(yǎng)及經濟收益兩者之間關系的文獻,包括財富積累,儲蓄決策,投資選擇以及信貸收益。之后,本文評估金融教育對金融素養(yǎng)以及金融收益的影響。最后,本文對在金融素養(yǎng)、金融教育以及其他提升消費者金融才能的機制方面的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
金融素養(yǎng)的定義與衡量
“Financial literacy”作為詞組第一次出現是由Jump$tart聯盟在開啟財富之門一書中的始于1997年的研究 Jump$tart Survey of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中提到的。在這項研究中,Jump$tart將之定義為為了終身金融安全而運用知識和技巧來有效管理個人金融資源的能力。當應用于學術上時,金融素養(yǎng)有著各種意義;它曾被用來指對于金融產品的知識(如,股票和債券的區(qū)別;固定利率與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的區(qū)別),金融概念的知識(通脹,組合,多樣化,信用評分),運用數學技巧或者算術技能來進行有效的金融決策,以及從事確定的活動如理財計劃。
缺乏金融素養(yǎng)將導致人們不能在自己的福利方面做出最優(yōu)選擇,特別是當風險很高或者考慮到面臨市場效率所必需的競爭壓力時,這會成為嚴重問題,并在個人以及社會福利方面產生明顯的后果。它同時也使得標準模型用來捕捉消費者行為以及表現經濟政策時對于這些特定任務作用下降。
如果金融素養(yǎng)是有效金融決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消費者們的金融水平到底如何呢?他們能否很好的做出重大金融決策呢?或者說他們是否達標?衡量金融素養(yǎng)的努力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Consumer Federation of America (1990; 1991; 1993; 1998)開始在各類人群中開展消費者知識的調查,問題包括了一些個人金融方面的專題:消費者信貸,銀行賬戶,保險,以及大量消費者消費領域如住房、食品、汽車。前文提到的1997年對高中生的 Jump$tart的調查,在2000年后每兩年重復一次并在2008年增加了對大學生的調查。在2001年11月及12月的密歇根大學月度消費者調查中Hilgert et al. (2003)設置了一組財商測試問題。
Lusardi & Mitchell (2006) 在2004健康與退休研究(HRS,針對美國50歲及以上家庭的一項調查)中增加了一組金融素養(yǎng)問題。這被認為是近十年來美國及其他國家里衡量金融素養(yǎng)的調查設計中的基本問題。在原始的2004HRS金融素養(yǎng)模塊里,這三個核心問題被設計用來評估對三個核心金融概念的理解:復利,真實回報率,多樣化風險。由于這幾個問題過于簡單,隨著不斷的重復和適應,最終增加到了五個問題。
金融教育,金融素養(yǎng)及其收益之間的關系
與金融素養(yǎng)會影響到金融收益最大化這一認識一致,大量的不斷增加的文獻確認了金融素養(yǎng)與幾種不同金融行為及其收益間的相關性。其中較早的一篇研究中,Hilgert et al. (2003)指出了金融知識與從事以下一系列金融實踐的可能性間的強烈相關性:準時支付賬單,追蹤消費,做預算,在每個月全額支付信用卡賬單,節(jié)約每一份薪水,保持一個應急基金,多樣化投資,以及制定金融目標。接下來的研究發(fā)現金融素養(yǎng)與是否制定退休計劃,儲蓄以及財富積累呈正相關 (金融素養(yǎng)預測投資行為包括股市參與度,選擇一個低費用的投資組合,以及更好的多樣化和更為頻繁的股票交易。最后,較低的金融素養(yǎng)水平對應著負面的信貸行為如債務積累,高成本借貸,較差的抵押貸款選擇,按揭拖欠以及房屋沒收拍賣。
之前的發(fā)現中,大部分人將個人經驗作為他們金融學習最重要的來源(Hilgert et al. 2003),這一發(fā)現表明一些反響因果關系也是可能存在的。這種內生性并不能排除金融素養(yǎng)提升金融收益的可能性,它事實上解釋了文獻中估計的大量影響關系,這些影響由于在數量上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向上偏移而難以解釋。
在金融教育功效的研究上存在著爭議。最新的觀點以及非實驗證據的meta分析(Collins et al. 2009)表明金融素養(yǎng)能夠改善金融行為,這些觀點看起來并沒有對非實驗研究以及其在因果關系上的限制完全打折扣。在這些利用隨機化或者自然實驗的研究中,最多只是存在混合證據表明金融教育提升了金融收益。當前的文獻對于金融教育是否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起作用還不足以得出結論。當然也沒有研究表明金融教育除了增加開支外還有任何負面影響。同樣也幾乎沒有研究詳細的比較各類大小金融教育項目的成本,也沒有關于確認其因提升金融收益的而獲的利益的研究。
結論
本文評估了關于金融素養(yǎng)、金融教育以及消費者金融收益的相關文獻。文獻發(fā)現許多人在基于測試的金融素養(yǎng)衡量方式上表現得較差,這體現了公眾相對于日益復雜的金融環(huán)境,在金融素養(yǎng)上的不足。這些發(fā)現,結合不斷增加的關于消費者金融錯誤及其后果的研究,金融素養(yǎng)對金融受益的影響研究,以及金融教育對于提升金融素養(yǎng)和金融收益的作用研究,為提升公眾金融水平,改善國家金融環(huán)境提出了思路,同時也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Collins JM, Gorey RN, Schmeiser MD, Baker CA, Ziegler D. 2009. Building Indicators Measures: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Baltimore: Anne E. Casey Foundation
[2] Hilgert MA, Hogarth JM, Beverly SG. 2003. Household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Fed. Reserve Bullet. 89(7): 309-322
[3] Lusardi A, Mitchell OS. 2006. Financial literacy and planning: implications for retirement welling.Work. Pap., Pension Research Coun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