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一、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組“藝術的魅力”專題中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話,語言凝煉典雅,內(nèi)涵豐富,是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感受藝術魅力,并受到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典范之作?;诮滩牡奶攸c,從年段教學目標“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diào)、韻律、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出發(fā),確定本課教學思路為“讀—說—講—背”。通過朗讀、背誦、自學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二、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是學生第二次接觸到的文言文,盡管篇幅短小、內(nèi)容淺顯,學生又有古詩文學習的基礎,但對文言文的朗讀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熟讀成誦。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悟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五、教學準備
《高山流水》的音樂和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1.解題質疑,導入課文
導入: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它記載了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深厚的情誼。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生答)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伯牙絕弦》。(板書課題,齊讀)
1.1明確學習目標,指名讀
1.2師簡述“絕”字的本意,追溯“絕”的小篆寫法。
1.3被人譽為“琴仙”的伯牙為什么要絕弦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去追尋這段知音的傳說。(師講述故事背景)
【設計意圖】從解“絕”的字義和介紹故事背景入手,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并以“伯牙為什么要絕弦”這一問題設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故事的興趣,也為下面的教學定下了一個誦讀的基調(diào)。
2.朗讀課文,體會韻味
2.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再讀一讀注釋,把句子讀通。
2.2檢查朗讀:
1)檢查注音:指導讀好“善哉”“峨峨兮”這兩個詞。
2)檢查注釋:結合注釋理解“哉”“兮”的意思,表示感嘆的語氣該怎么讀呢?指導讀好感嘆語氣。
3)指導讀好其所在的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檢查課文朗讀:指名讀課文,正音。隨機表揚。
5)小組合作,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沒有注釋的三組詞語。學生匯報詞語及所在句子的意思。
6)齊讀課文。
7)出示課件,播放音樂。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讀。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古文學習的方法,先讓全體學生讀正確,從詞到句,再自然過渡到篇。采用師生、生生合作讀的形式,融有效的古文朗讀指導于老師的范讀之中,并以積極的評價為主要手段,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讀懂讀熟。
3.精讀賞析,品味知音
3.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自己先練一練再指名說。
3.2體會知音的內(nèi)涵,感受朋一、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是六年級上冊第八組“藝術的魅力”專題中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話,語言凝煉典雅,內(nèi)涵豐富,是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感受藝術魅力,并受到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典范之作。基于教材的特點,從年段教學目標“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diào)、韻律、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出發(fā),確定本課教學思路為“讀—說—講—背”。通過朗讀、背誦、自學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二、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是學生第二次接觸到的文言文,盡管篇幅短小、內(nèi)容淺顯,學生又有古詩文學習的基礎,但對文言文的朗讀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熟讀成誦。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悟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五、教學準備
《高山流水》的音樂和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1.解題質疑,導入課文
導入: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它記載了俞伯牙和鐘子期之間深厚的情誼。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生答)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伯牙絕弦》。(板書課題,齊讀)
1.1明確學習目標,指名讀
1.2師簡述“絕”字的本意,追溯“絕”的小篆寫法。
1.3被人譽為“琴仙”的伯牙為什么要絕弦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去追尋這段知音的傳說。(師講述故事背景)
【設計意圖】從解“絕”的字義和介紹故事背景入手,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并以“伯牙為什么要絕弦”這一問題設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故事的興趣,也為下面的教學定下了一個誦讀的基調(diào)。
2.朗讀課文,體會韻味
2.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再讀一讀注釋,把句子讀通。
2.2檢查朗讀:
1)檢查注音:指導讀好“善哉”“峨峨兮”這兩個詞。
2)檢查注釋:結合注釋理解“哉”“兮”的意思,表示感嘆的語氣該怎么讀呢?指導讀好感嘆語氣。
3)指導讀好其所在的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檢查課文朗讀:指名讀課文,正音。隨機表揚。
5)小組合作,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沒有注釋的三組詞語。學生匯報詞語及所在句子的意思。
6)齊讀課文。
7)出示課件,播放音樂。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讀。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古文學習的方法,先讓全體學生讀正確,從詞到句,再自然過渡到篇。采用師生、生生合作讀的形式,融有效的古文朗讀指導于老師的范讀之中,并以積極的評價為主要手段,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讀懂讀熟。
3.精讀賞析,品味知音
3.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自己先練一練再指名說。
3.2體會知音的內(nèi)涵,感受朋友間的真摯情誼:
1)伯牙和子期之間那是怎樣的一份深情厚誼??!讓我們回到那個八月十五的晚上,漢陽江邊,皓月當空,琴聲陣陣,伯牙和子期一個鼓,一個聽。
當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不由得贊嘆道——當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再一次發(fā)出由衷地贊嘆——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導讀。
2)理解這篇文章選取泰山、江河來寫的真正用意。
同學們想一想,師:伯牙心里想的難道只是泰山的巍峨與江河的澎湃嗎?視學情引導:詩人往往借物抒情,音樂家往往將自己的情懷傾注在琴聲里,伯牙用琴聲表達的是他——
出示:峨峨泰山般遠大的—— ,洋洋江河般寬廣的——。
3)拓展想象,師生角色對話,進行口頭語言訓練。出示“善哉, 兮若 ”的句式幫助學生拓展練習。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了“一個鼓琴,一個傾聽”的情境,拓寬文本的思路。通過配樂,教師扮演伯牙,引導學生關注“善哉, 兮若 ”的形式,既深化了學生對“所念”與“必得”的理解,又巧妙地滲透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4)引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板書:所念 必得)
5)寫話訓練: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來,你都生活在無邊的寂寞和孤獨中,沒有人能聽懂你的琴聲,如今得遇鐘子期這樣懂你的朋友,此時的你會有怎樣的感慨?學生練筆。指名說。
【設計意圖】通過寫話訓練,激發(fā)了學生運用古文表達的欲望。既遷移運用了“善哉, 兮若 ”的語言表達形式,又巧妙地突破了“理解知音內(nèi)涵”這一教學難點。
6)伯牙和子期就是這樣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對伯牙來說,子期就是他的什么?(板書:知音)
3.3感悟失去知音之痛
1)有道是“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這次相遇讓伯牙和子期彼此都相見恨晚,他們約定第二年中秋到漢陽江邊再相會,只可惜天意弄人,就在相會之日,伯牙見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ㄒ魳菲穑┏鍪荆鹤悠谒?,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聽著這樣的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導讀句子。
3)古書中記載,伯牙悲痛欲絕,在子期墓前寫下這樣一首短歌: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師生一起吟誦。
這真是人生何處覓知音,一曲肝腸斷!
【設計意圖】喜得知音,又痛失知音。前后兩句形成強烈落差。通過音樂渲染,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用煽情的語言,讓學生反復讀句子,沉浸于故事的“知音”文化中。后用資料拓展,伯牙絕弦謝知音的情意深深打動了學生。
4.熟讀成誦,傳唱知音
同學們,這就是《伯牙絕弦》的故事!僅僅77個字,卻讓我們讀出了伯牙、子期的相識相知,讀出了情深意長;短短77個字,卻化作了一段情景交融,蕩氣回腸的故事千古流傳。像這樣千古傳唱的故事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外可以再搜集一些來讀。
同學們讓我們懷著對伯牙、子期的這份敬意,懷著對知音的無限向往,伴著這曲《高山流水》,一起將這個故事傳誦!(背誦全文)
【設計意圖】在《高山流水》的樂曲中背誦古文,達成了本課“背誦課文”這一教學目標。曲終而意未盡,借一篇古文教學引導學生走向閱讀經(jīng)典文化之旅。
【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所念 必得
知 音
【設計意圖】這一板書設計,內(nèi)容簡約,一目了然,體現(xiàn)文章的中心寓意,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知音的難求,感受朋友間純真的友誼。
友間的真摯情誼:
1)伯牙和子期之間那是怎樣的一份深情厚誼??!讓我們回到那個八月十五的晚上,漢陽江邊,皓月當空,琴聲陣陣,伯牙和子期一個鼓,一個聽。
當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不由得贊嘆道——當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再一次發(fā)出由衷地贊嘆——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導讀。
2)理解這篇文章選取泰山、江河來寫的真正用意。
同學們想一想,師:伯牙心里想的難道只是泰山的巍峨與江河的澎湃嗎?視學情引導:詩人往往借物抒情,音樂家往往將自己的情懷傾注在琴聲里,伯牙用琴聲表達的是他——
出示:峨峨泰山般遠大的—— ,洋洋江河般寬廣的——。
3)拓展想象,師生角色對話,進行口頭語言訓練。出示“善哉, 兮若 ”的句式幫助學生拓展練習。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了“一個鼓琴,一個傾聽”的情境,拓寬文本的思路。通過配樂,教師扮演伯牙,引導學生關注“善哉, 兮若 ”的形式,既深化了學生對“所念”與“必得”的理解,又巧妙地滲透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4)引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板書:所念 必得)
5)寫話訓練: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來,你都生活在無邊的寂寞和孤獨中,沒有人能聽懂你的琴聲,如今得遇鐘子期這樣懂你的朋友,此時的你會有怎樣的感慨?學生練筆。指名說。
【設計意圖】通過寫話訓練,激發(fā)了學生運用古文表達的欲望。既遷移運用了“善哉, 兮若 ”的語言表達形式,又巧妙地突破了“理解知音內(nèi)涵”這一教學難點。
6)伯牙和子期就是這樣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對伯牙來說,子期就是他的什么?(板書:知音)
3.3感悟失去知音之痛
1)有道是“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這次相遇讓伯牙和子期彼此都相見恨晚,他們約定第二年中秋到漢陽江邊再相會,只可惜天意弄人,就在相會之日,伯牙見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ㄒ魳菲穑┏鍪荆鹤悠谒?,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聽著這樣的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導讀句子。
3)古書中記載,伯牙悲痛欲絕,在子期墓前寫下這樣一首短歌: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師生一起吟誦。
這真是人生何處覓知音,一曲肝腸斷!
【設計意圖】喜得知音,又痛失知音。前后兩句形成強烈落差。通過音樂渲染,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用煽情的語言,讓學生反復讀句子,沉浸于故事的“知音”文化中。后用資料拓展,伯牙絕弦謝知音的情意深深打動了學生。
4.熟讀成誦,傳唱知音
同學們,這就是《伯牙絕弦》的故事!僅僅77個字,卻讓我們讀出了伯牙、子期的相識相知,讀出了情深意長;短短77個字,卻化作了一段情景交融,蕩氣回腸的故事千古流傳。像這樣千古傳唱的故事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外可以再搜集一些來讀。
同學們讓我們懷著對伯牙、子期的這份敬意,懷著對知音的無限向往,伴著這曲《高山流水》,一起將這個故事傳誦?。ū痴b全文)
【設計意圖】在《高山流水》的樂曲中背誦古文,達成了本課“背誦課文”這一教學目標。曲終而意未盡,借一篇古文教學引導學生走向閱讀經(jīng)典文化之旅。
【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所念 必得
知 音
【設計意圖】這一板書設計,內(nèi)容簡約,一目了然,體現(xiàn)文章的中心寓意,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知音的難求,感受朋友間純真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