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渡,楊雪蔚,周武雄,王永生
(南華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湖南衡陽 421001)
鉛是一種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屬污染物,有蓄積毒性,能造成人體多器官、多系統(tǒng)的損害[1]。因此,環(huán)境中鉛的檢測尤為重要。目前,鉛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2]、分光光度法[3]、電化學方法[4]等。但要實現(xiàn)快速、低成本、穩(wěn)定、靈敏的檢測,仍然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
近年來,適體由于其特異性和穩(wěn)定性好而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傳感領域。凝血酶適體(TBA)(序列為 5'-GGT TGG TGT GGT TGG-3')[5],能特異性地結合 Pb2+,形成 G-四聚體結構[6]。
本文基于該G-四聚體與氯化血紅素(hemin)結合后,形成辣根過氧化物模擬酶[7],可催化H2O2氧化 2,2'-連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生成藍綠色自由基產(chǎn)物,導致體系在416 nm處的吸光度增加的原理,建立測定Pb2+的比色新方法,并應用于環(huán)境水樣測定。
硝酸鉛、Tris-HCl緩沖液等均為分析純;TBA,色譜純;實驗用水為滅菌二次蒸餾水。
UV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AB204-S型電子分析天平;HH-W21-600型電熱恒溫水浴箱;PB-21精密酸度計。
于1.5 mL EP 中,依次加入 0.1 mol/L pH 7.4的 Tris-HCl緩沖液 200 μL,1.0 × 10-6mol/L TBA溶液50 μL,1.0 ×10-7mol/L 鉛標準溶液適量,室溫反應40 min。加入2.0×10-5mol/L hemin溶液50 μL,放置 60 min。加入 5.0 × 10-3mol/L ABTS溶液 50 μL 和 1.2 ×10-2mol/L H2O2溶液 50 μL,用蒸餾水稀釋至500 μL,避光放置10 min。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200~7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掃描,得到吸收光譜。取最大吸收波長415 nm處的吸光度值A和試劑空白A0,得到△A=A-A0。
由圖1可知,TBA-hemin-ABTS-H2O2體系在415 nm處的吸光度值很低,加入Pb2+后,體系在415 nm的吸光度增強(圖1A)??赡艿睦碛墒?,Pb2+能夠促進富G序列的凝血酶適體(TBA)生成G-四聚體結構,G-四聚體和氯化血紅素復合物具有過氧化物模擬酶活性,能夠催化H2O2氧化2,2'-連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生成藍綠色自由基產(chǎn)物,導致體系在416 nm處的吸光度增加。隨著體系Pb2+濃度的增加,體系的吸光度值相應增加,并在一定范圍內與Pb2+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圖1B)。據(jù)此,建立了DNA模擬酶催化顯色法測定Pb2+的新方法。
圖1 Pb2+測定體系吸收光譜Fig.1 Absorption spectra of Pb2+systemA:cPb2+=2.0 ×10-9mol/L,cTBA=1.0 ×10-7mol/L;B:cPb2+:(1 ~7)/(×10-9mol/L)=0.2,0.4,0.6,0.8,1.0,1.5,2.0
2.2.1 緩沖體系的選擇 實驗了 Tris-HCl、Tris-CH3COOH和HEPES三種緩沖液對體系的影響。結果表明,體系在Tris-HCl緩沖溶液中△A最大,線性關系最好;進一步實驗不同pH的影響,結果表明,pH 在6.8~7.4之間△A 逐漸增大,7.4 ~7.6 之間△A較大且穩(wěn)定,7.6~8.0之間△A逐漸減小,因此,實驗選擇pH 7.5的Tris-HCl緩沖溶液。
2.2.2 TBA用量的選擇 研究了TBA濃度對于體系的影響,結果表明,TBA 濃度在 0.2×10-7~1.0×10-7mol/L逐漸升高,當濃度 達到 1.0 ×10-7mol/L時趨于穩(wěn)定。因此,體系TBA濃度選擇1.0 ×10-7mol/L。
2.2.3 Hemin用量的選擇 研究了hemin的用量對反應體系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hemin用量在10~40 μL 范圍內,ΔA 逐漸增大,40~60 μL 范圍內趨于穩(wěn)定,>60 μL后,ΔA逐漸減小。所以實驗選擇2.0 ×10-5mol/L hemin 用量為50 μL。
2.2.4 c(ABTS):c(H2O2)的選擇 結果顯示,當c(ABTS)∶c(H2O2)為1∶2.4時,ΔA最大且基本恒定,而當ABTS的量過多或過少時,ΔA均減小。故實驗選擇 c(ABTS):c(H2O2)=1∶2.4。
2.2.5 反應溫度及時間的影響 實驗了20~100℃以及10~100 min內,反應體系吸光度的變化,結果表明,選擇20~25℃下,反應40~60 min時,體系ΔA最大且基本穩(wěn)定。
2.2.6 試劑加入順序的影響 在以上優(yōu)化的實驗條件,設計不同試劑加入順序,分別測定其吸光度變化值。實驗發(fā)現(xiàn),以Tris-HCl→TBA→Pb2+→ Hemin→ABTS→H2O2→H2O的加入順序所得體系的△A最大。
2.2.7 標準曲線、檢測限與精密度 按以上優(yōu)化的實驗條件,分別測定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實驗結果表明,線性范圍為 1.07 ×10-10~6.01 ×10-7mol/L,線性回歸方程為 ΔA=0.409c(×10-9mol/L)+40.7,相關系數(shù) r=0.996 6;對 Pb2+為1.5 ×10-8,6.0 ×10-8,1.5 ×10-7mol/L 的 3 種標準溶液進行7次平行測定,相對標準偏差為0.67%,1.25%和 3.45%;經(jīng) 11 次空白平行測定,按照 CL=3Sb/k公式計算,檢出限為 3.21×10-11mol/L。
根據(jù)可能共存的實際情況,考察了多種干擾物質對測定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當相對誤差控制在±5% 以內時:500 倍量的 Fe3+、Cu2+、Ca2+、Mg2+、Mn2+、Al3+、Zn2+、Ba2+、Fe2+、Ni+、Co2+、Cr3+、Cd2+、Cl-、NO3-;10 倍量的 Na+、Hg+、K+均不干擾測定。
采集了2份分別來自湘江不同水域的水樣。按本實驗方法對每份樣品做6次平行測定,并進行加標回收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環(huán)境水樣測定結果(n=6)Table 1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Pb2+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在pH 7.5 Tris-HCl緩沖溶液中,以TBA為識別元件,ABTS為顯色劑,建立了基于過氧化物模擬酶的鉛離子比色檢測新方法。方法線性范圍為1.07×10-10~ 6.01 × 10-7mol/L,檢出 限 為 3.21 ×10-11mol/L,方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結果滿意。
[1]金海麗.鉛毒性的研究進展[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4,11(10):9-14.
[2]Chen J,Teo K C.Determination of cadmium,copper,lead and zinc in water samples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fter cloud point extraction[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1,450(1):215-222.
[3]Ahmed M J,Mamun M A.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industrial,environmental,biological and soil samples using 2,5-dimercapto-1,3,4-thiadiazole[J].Talanta,2001,55(1):43-54.
[4]Huang M R,Gu G L,Shi F Y,et al.Development of potentiometric lead ion sensors based on ionophores bearing oxygen/sulfur-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J].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12,40(1):50-58.
[5]白金,燕淤搖,馬福祥,等.水樣中鉛離子含量的測定[J].大學化學,2013,28(1):37-39
[6]付曉蓓.共振瑞利散射測定孔雀石綠,鉛和凝血酶的新方法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7]李旺.金屬納米粒子與DNAzyme在電化學與比色傳感中的研究與應用[D].長沙:湖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