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
活到老學到老,教師這個職業(yè)更是應該這樣,多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最近的教學和聽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將幾十個學識不同、學能有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差巨大的學生集于一堂,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學,就必然出現(xiàn)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失去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而我們農(nóng)村孩子的英語水平不夠,很多學困生對英語失去了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結(jié)合學科特點,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指導、分層推進,讓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作為一個教學12年的農(nóng)村基層英語教師,結(jié)合這幾年連續(xù)教學初三的情況,我發(fā)現(xiàn)通過口語分層的教學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
(1)這是新的課程標準所著重強調(diào)和要求的。新修訂的《課程標準解讀》提出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提倡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進行自主的學習,并且主動地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自然地運用所學語言,在使用所學語言做事情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運用所學英語去閱讀英語文章、報紙等材料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通過不斷的閱讀去不斷的自我提高,才能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學無止境。
(2)近年來考試中所占比例的提高。近年來,國內(nèi)各種英語考試中閱讀題所占的分值越來越高。
(3)這是改變目前學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所必需的。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有效的材料輸入與積累。地處農(nóng)村的學生往往很難從生活中找到使用英語的機會;學生在有限的英語課堂中所學到的英語知識,課后往往不能及時得到復習和鞏固,導致學生不會讀單詞,不會讀句子,也不愿去讀課文,進而導致記不下或失去耐心去記單詞句子。這樣所帶來的后果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英語能力訓練。而現(xiàn)在考試中的閱讀材料需要大量的詞匯和實際理解運用的能力,所以很多孩子看到閱讀題就直搖頭,很多學生就不會也沒法去理解文章,以致在考試中越來越失去信心。
二、口語分層教學的實際意義
“分層教學”提出的理論依據(jù)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如資質(zhì)、性格、能力、心理特點、思維狀況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分層,是按差異分出學生的不同程度,同時給不同程度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階梯,讓他們循序漸進地攀登?!胺謱哟谓虒W”是一種承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別差異,并針對這些差異,著眼于使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要點
(1)加強學法指導。課堂教學中,區(qū)別指導,分層探究教學,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前提,以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條件,為適應學生的差異,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
(2)課堂訓練的有效提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設定不同的問題情景,有計劃性、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地去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欲望。
(3)教學評價分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教給不同水平層次的知識,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評價。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應充分考慮后進生的原有知識水平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學生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的進步、提高的大小來作為評價該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基準,這是進行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層教學法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手段。
四、對閱讀教學的意義
針對學生存在的差異,我們覺得有必要對學生的口語進行分層指導,以求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最終達到用英語交際的教學目的。通過分層教學,以口語為突破口打開后進生學習的瓶頸,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最終提高其綜合成績。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口語教學對于中考復習教學和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對于后進生來說,口語教學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讀和復述的能力,分層目標的達成可以讓后進生感受到英語學習進步的樂趣。當學生有成就感了,也就可以用口語教學來促進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能動性,進而帶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愿意去看文章去找思路背詞句,也就能更好地培養(yǎng)和推動后進生的學習。
提高和激發(fā)農(nóng)村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的研究和反思的過程,這既需要學生平時加強朗讀和背誦的訓練,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進行任務型教學和分層教學,讓學生真正地做到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八卦洲中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