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虹伊 章麗萍
摘要: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速,網絡社會愈加復雜以至于開始被許多學者作為分析解構對象。本文意在通過爾文·戈夫曼的“擬劇論”來探討網絡社會發(fā)展帶來的效應和對個體的影響,作為前沿探索性研究,有待后續(xù)進一步實證研究。
關鍵詞:擬劇論;社交網絡;熟人社會
互聯(lián)網興盛之初作為個人的“后區(qū)”,為個人真實情感宣泄有所助益,隨著網絡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了“前傾”的趨勢。近年來,一些公司在招聘時暗訪招募對象的網絡經歷,很多優(yōu)秀應聘者都栽了跟頭。這種現(xiàn)象讓人反思,網絡自20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是何時變得如同一頭困獸,在背后的陰影中蠢蠢欲動,個人如芒在背。而爾文·戈夫曼的“擬劇論”如同有預見性一般,很恰當地解釋了現(xiàn)代網絡傳媒的發(fā)展過程中的種種現(xiàn)象。
一、相關理論
在戈夫曼看來,人生是個大舞臺,每個人都十分關心自己如何在他人面前塑造出一個能被接受的形象,即被戈夫曼稱之為“形象管理”并提出了“前區(qū)”與“后區(qū)”的概念。“前區(qū)”是一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舞臺部分,“后區(qū)”則是指不讓觀眾看到的舞臺后臺部分。相較“前區(qū)”,在“后區(qū)”的表演者所作的一切都是自然、不自覺而放松的,前區(qū)與后區(qū)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表演與自我的形成都是與個體周圍的環(huán)境密不可分,必須要有外界的認同與接受,于是戈夫曼提出了“劇組”的概念——表演某種劇情時進行合作的一群人,是個體得以體現(xiàn)其存在的環(huán)境?!皠〗M”的作用實質是帶來“劇本期望”,即社會規(guī)范對各種社會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這種認識提供了為什么個人是按照社會環(huán)境預先設定的腳本在社會生活中進行表演的原因。
二、問題分析
(一)“前傾效應”帶來“后區(qū)”的消逝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國家機器越來越龐雜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傾向于韋伯的工具理性。用擬劇論來說,即是“前區(qū)”對“后區(qū)”的擠壓,這造成了個人心理的很多疾病。而互聯(lián)網的興起,帶來了“匿名”的可能性,使得這些被現(xiàn)實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們找到了一個得以宣泄的空間。因此,我們不妨認為對大多數個體來說,在網絡興盛初期網絡社會是作為人們“后區(qū)”所存在的。然而,隨著網絡社會越來越成熟,網絡虛擬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中間的那道“墻”也越來越透明?!皩嵜啤薄ⅰ叭巳狻倍际钱斚戮W絡熱門詞匯,說明了這兩個空間愈見的通融性。
舉個例子,當下引起人們熱議的“薛蠻子嫖娼案”,首先薛蠻子主動將自己的網絡生活放在舞臺中間供人觀賞,另一方面,一些薛蠻子放在舞臺背后的東西,一旦東窗事發(fā),就能被好事者通過他在網絡上的足跡統(tǒng)統(tǒng)拉到聚光燈下。從被逮捕后因為幾天不能發(fā)微博而煩躁苦悶的現(xiàn)象看來,他已經些許有些心理上的障礙,而這種疾病的前兆是否預示著由于“前區(qū)”對“后區(qū)”的擠壓從而為個人帶來更多的壓力而不能釋放。這種網絡社會的“前傾”趨勢,造成了原本屬于“后區(qū)”的網絡空間被侵略,夸張地打個比方,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1984》中的電屏,而是監(jiān)視視角更加全面的“無影燈”。
(二)網絡社會“前傾效應”出現(xiàn)的原因
網絡社會的“前傾效應”就是指網絡社會由初始的作為個人“后區(qū)”隨著網絡社會發(fā)展成熟被“前區(qū)”所“侵占”,總的說來引起網絡社會“前傾”態(tài)勢出現(xiàn)的大體原因就是:隨著各種技術的進步和網絡社會的演進,導致了網絡社會交往情境的改變,從而使得個人認識到自己面對的互動對象和社交情境的巨大變化,從而導致了自己行文更加“前區(qū)化”。我們將這一原因拆解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的因素:
1.網絡社會的“成熟”
相比于互聯(lián)網初期,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像一個單細胞動物已經通過關系的搭建和技術的實現(xiàn)已然生長出軀干和四肢,然而這種“成熟”實質并不成熟,隨著這一過程誕生了木馬、病毒以及黑客,網絡信息安全在近些年被提上日程卻依舊缺乏有效可控的對策。就算從不使用網絡,不良機構還是有可能將你的個人經歷和信息上傳網絡,而這種網絡社會的“成熟”帶來的種種風險又使得個人信息更容易被獲取。近年來“人肉”詞頻現(xiàn),信息安全缺乏,很容易被連根帶把地被人揪出來。再次,為了網絡安全文明的“實名制”出現(xiàn)了,“匿名性”在這過程中消逝,保護傘一破,舞臺的燈光再次照向個體,個體在觀眾的矚目中不得不又開始扮演既定的角色。
2.熟人社會的入侵
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站facebook 2012年統(tǒng)計共有9億全球用戶,中國大陸也不甘示弱地模仿開辟出人人網、開心網還有微博。這與傳統(tǒng)的博客有很大差別,博客更偏向“后區(qū)”,因為它對于博主而言沒有一個預計的觀眾群體,這樣的情況下人是自然而放松的。而微博這類社交網站不同,一旦你發(fā)表話語就會出現(xiàn)在關注你的人的微博主頁上,進一步的,社交網站的大多數用戶都是和實際生活中的好友相互關注,這對個人來說在說話前就已經設立了一個觀眾群體,這就造成了一種被“向前推”的效應,使得個人不能真實地展現(xiàn)完全的自我。這實質上是由于網絡社會的成長構建了“劇組”這一情景,使得網絡上認識你的人越多,周圍和外界對個人的期望越多,個人感到強烈的限制,于是行為更加傾向于表演性質。
3.當代青年自我實現(xiàn)需求
有人說過,獨生子女的一代是孤獨的一代,加上父母的寵慣,容易形成孤僻、不合群的社交特點。雖然這說法一直存在爭議,但這一代在社交網絡占據了大部分。他們的活躍表明著新一代的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希望得到關注、贊同和肯定,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夠引發(fā)群體效應?!皠?chuàng)新”、“獨特”成為了當代青年追求的標簽,而網絡作為信息迅速傳播和擴散的渠道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他們將這個平臺作為盡情自我“表演”的場所。
三、結論
網絡社會的發(fā)展導致情境的變化,造成了網絡人群行為的轉變,總的看來有兩個趨勢:一是借助媒體技術人們在網絡社會中有一種把自己后區(qū)行為前移的傾向,二是網絡社會中人們渴望看到他人再次前區(qū)展示傳統(tǒng)后區(qū)的行為。后區(qū)行為的前區(qū)化導致后區(qū)范圍的縮小,但在當下這只是一種總趨勢。
在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社會的復雜化期間發(fā)生了一個重要的交換過程,社交網絡等新一代媒介不斷向人們輸入角色信息,人們也將自我逐漸交付給網絡,個體越來越意識到網絡上觀眾群的存在,而行為也更加“前區(qū)化”,其目的或者說是結果是整個網絡媒介都能欣賞到自己的“表演”。另一方面,網絡技術依然發(fā)展到可以根據蛛絲馬跡就能摸到線頭終端個體的層面,“匿名性”的消逝提醒著人們注意自己網絡的言行,也就是將本來釋放自我的后臺改造成為玻璃房子供人欣賞,后區(qū)也在逐漸消逝,而媒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身處其中人們的注意與思考。(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75-279.
[2] 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260-262.
[3] 周芳.社會學視野中的博客互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01).
[4] 晏九珺.社會學視閾下的大眾傳媒輿論引導力研究[D].西北大學.2011.
[5] Van Dijk,Jan:The Network Society,London:Sag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