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玲
文化,這個話題好大,一直以來,我都不敢輕易提起,擔心自己學疏才淺不足以支撐,哪怕僅僅是她的某個分支。那感覺,就如以造機動漁船的自信無法奢望打造(或僅僅是參與打造)航母一樣。
偉大科學家牛頓相信,給一個適合的支點和杠桿,他就能翹動地球。世人們也對他堅信不疑。最終,他是沒去以實踐驗證他的信念,也從來沒有人這么去干,但是,這并不影響人們對他一如既往的堅信不疑。只因為,那信念建立在發(fā)現(xiàn)并遵循了科學規(guī)律和真理的基礎(chǔ)之上,其可能性將一直延續(xù),直到有一天,它真的能被新的發(fā)現(xiàn)所推翻。
我從來都不奢望能掰動文化這一圣體,但是,我想是體悟到點滴有關(guān)她的真諦,所以,我想遵照這有限的點滴,闡釋我的本意,藉以解惑。
有學者講了,在現(xiàn)代這個商品經(jīng)濟社會,金錢可以購買一切有交換價值的東西,包括機密,但文化除外。
聽來不可思議吧,但的確如此。那么,文化是什么,該怎樣認識文化?
只有明白文化有多么大的破壞力和覆沒力,才可能探悉文化有多么大的塑創(chuàng)力和勃生力,才能敬畏文化那無可替代的潛力和能量。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成也文化,敗也文化”。
打工“皇帝”唐駿,因“學歷門”,招熱議“中國人為什么喜歡說謊話”,甚至昔日同窗也困惑“唐駿這事兒整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可見,“皇帝”這是給文化砸了。
菲劫持人質(zhì)事件,影視天王成龍,因“態(tài)度”問題,惹同胞和fans抗議,并毫不留情痛貶為“成蟲”??梢姡疤焱酢边@是給文化淹了。
有朋友倚老賣老玩笑地問:“親一下,多少錢可以呢?”,應(yīng)之以“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正告:“生命之上,我的生命之上?!逼鋵?,我的義憤填膺,足以燃盡一切污濁。不懂文化,褻瀆將給文化埋了葬了。(文化,富有傳承力和統(tǒng)固力。一代人不足為證,那么兩代人好啦;倘若還有缺漏,那么三代人吧,“貧富不過三代”或許有些道理的。三代人的文化意識和觀念,以及行為習慣和榜樣,足以抗拒常規(guī)擾動,在我的家族,當是如此,誠已如此。)
榮辱觀、捍衛(wèi)力、自豪感等(包括有形的文物古跡沉淀和凝聚著的智慧、追求、審美、意境、表達和功力)精神品質(zhì)的表征,無不植根于靈魂和魂魄,而文化正是這一切的載體。
我的理解中,文化可分為公德文化、私德文化、道德文化和孤獨文化。
唐駿砸于文化,因為私德文化的過于凸顯。為了維護自以為是的私德利益(指個人利益相關(guān),與公眾利益不直接相關(guān)),他“整”出了“謊話”,辜負了公眾對他的推崇,而連帶損害了公德文化,繼續(xù)作為公眾形象自然捉襟見肘。
成龍淹于文化,因為事關(guān)民族權(quán)益和尊嚴的時刻,不慎充當濫好人,表現(xiàn)為社會公德缺失(敗壞),損害了公德利益(指與公眾利益相關(guān),與己不直接相關(guān)),違背了公德文化;作為公眾形象,又招公眾追溯,質(zhì)疑他的私德文化是否健康。
道德文化,是公德文化與私德文化的統(tǒng)一,無所偏重(兼具并重)。與道德文化背道而馳的行為更為嚴重,損害更為直接和深遠,也是道德向法制過渡的極限點。
孤獨文化,是針對特殊群體而言的一種文化環(huán)境和習慣。這類群體,以大多數(shù)時間處于孤獨狀態(tài)為特征,他們于公德和私德都有一定程度的超脫(講道德,又高于社會普遍的道德觀念和標準,令入世者可望而不可及),借用佛學說法,可稱為“無上道德”。
我們衡量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造詣,德品為先;我們衡量一個團體或組織的活力和績效,士氣為先;我們衡量一個集體或民族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信念為先;我們衡量一個社會或時代的先進性和可持續(xù)性,人和為先……
這就是文化,培植而不是復制,本質(zhì)而不是附加,厚重無價而不是可以交易,生息繁衍而不是一潭死水,無可替代而不是朝三暮四……
同類事物本質(zhì)之區(qū)別在于所涵文化之區(qū)別。競爭中,文化的勝利是絕對性的,文化的失敗也是致命性的。(作者單位:北京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