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錘
茶文化是我國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諸多貢獻之一,最早栽培的茶樹、最早記載飲茶的著作都產(chǎn)生在巴蜀地區(qū)。主要活動在漢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期的蜀人王褒,在他寫作的《僮約》里記載了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壺行酤。烹茶盡具,已而蓋藏?!边@是飲茶方法最早最明確的記載,文中還有“武陽買茶”的記載,可見那時成都附近已有了茶市,迄今已有兩千多年了。此外,西漢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前118年)、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都是巴蜀人,在他們各自的著作《凡將篇》、《方言》中,分別都提到飲茶。說明西漢時期巴蜀地區(qū)飲茶已不是個別現(xiàn)象,因此可說,巴蜀飲茶之風的開端應不晚于西漢。兩漢時期,茶作為巴蜀的特產(chǎn)進貢到京都長安,并傳向陜西、河南等北方地區(qū);同時,巴蜀的飲茶之風沿長江水路傳播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成都附近出土的一塊東漢“觀伎畫像磚”中,除數(shù)人進行歌舞、雜技表演外,主客分坐一旁,在主客席位之間,放著兩個三足容器,器沿各置勺一把。為何有兩個待客容器?很可能里面盛的分別是茶與酒。圖1的東漢麻布紋雙系儲罐是成都青羊?qū)m窯的制品。它制作精良,內(nèi)外施釉,釉面溫蘊光亮。它可以盛裝茶葉及其他佐料。圖2的三國青瓷碗既可吃飯,又可飲茶。飲茶風尚興起,對陶瓷業(yè)的發(fā)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西晉時,到達成都的河北人張載寫了一首《登成都白菟樓》的詩被唐代陸羽節(jié)錄于《茶經(jīng)》中得以保存。張載詩中說:“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qū)。”這里“六清”古代指水、漿、醴、醇、醫(yī)、酏等六種飲料,說明茶居于各種飲料之首。圖3的西晉盞托表明,到了西晉時期巴蜀地區(qū)已經(jīng)有了專用的飲茶工具。這時期,北方的左思(約公元250-305年)、劉琨(公元271-318年)等文人著作中也都留下了飲茶的語句,這些都標志著茶文化的成型。茶文化出現(xiàn)的社會背景是:漢晉時期,紙張、墨錠的誕生及漢字的成熟,促進社會文化突飛猛進地發(fā)展,竹林七賢、書圣王羲之等文人雅士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出來,這些有識之士們力求改變兩漢時期極度奢華的社會風氣,提倡清雅淡靜和修身養(yǎng)性。此外,巴蜀地區(qū)是佛教傳入我國最早的地區(qū)之一,近年出土過漢安帝延光四年即公元125年的銅鑄佛像;青城山是道教發(fā)源地之一,成都著名道觀青羊?qū)m西漢時就有文字記載。茶文化融匯了儒、道、佛的思想精華。
圖4的東晉青瓷盞內(nèi)外滿釉,是東晉時期的精細青瓷茶盞。需要一提的是樣子與此相似的大口徑器物,可認定為洗子。兩晉時期四川青瓷已較普遍,各種器物已較齊全。圖5是南北朝蓮瓣紋盞與托,圖6是南北朝晚期至隋代的青瓷盞。南北朝時期,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四川青瓷發(fā)展到了頂峰,它們胎體密實堅硬,釉面光亮玻璃感強,并且多有蓮瓣紋飾。這時制作的盞及托較多,顯示出巴蜀地區(qū)飲茶的廣泛。在同一時期,浙江越窯、江西洪州窯也有不少精美的盞與托,說明飲茶之風在南方已相當普遍。南北朝時期,全國文人墨客留下的涉茶語句較多,例如北魏楊炫之在公元532-534年左右寫的《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中說:“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薄皶r給事劉鎬,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專習茗飲”一句說明當時飲茶已不是一飲了之,而是有了較復雜的禮儀程序,因此需要“專習”。
圖7是唐代邛窯綠釉盞與托。邛窯在隋代創(chuàng)燒的乳濁綠釉在唐代已十分成熟,這套綠釉盞與托茶具,艷綠多變,流痕絲絲,宛如青山綠水,妙不可言,是套名符其實的茶具佳作。圖8的唐代邛窯彩繪魚形茶碾別有風趣,它整體為魚形,施以多色彩繪,令人愛不釋手。唐代詩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在《酬夢得秋夕不寐見寄》一詩中有“病聞和藥氣,渴聽碾茶聲?!敝?,它正是白居易所說“碾茶”的工具。用它把茶“碾成黃金粉,輕嫩如松花”(見晚唐湖南詩人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白居易對蜀茶情有獨鐘,“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滿甌似浮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保ò拙右住妒拞T外寄新蜀茶》)。
圖9的唐代遂府窯彩繪匜屬于分配茶湯的工具,沉穩(wěn)大氣,瀟灑流暢的褐彩為它增添了幾分華貴。唐代巴蜀各窯都制作過許多茶盞、盞托、、缽、罐等陶瓷茶具,彰顯出飲茶風氣之盛。唐朝李肇(約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在《唐國史補》中,把當時著名的15個茶葉產(chǎn)地以及它們所產(chǎn)21種名茶羅列了出來,它們都分布在長江流域及東南沿海。其中以四川劍南蒙頂石花為首。此外,僅四川東川就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等四種名茶。
公元755-763年發(fā)生“安史之亂”之際,大批北方高官顯貴和文人高士南下入川,后來又返回北方,這對茶文化的傳播起了不小的作用。此后,跟茶相關(guān)的詩歌、文章和書籍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其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陸羽(公元733-804年)的《茶經(jīng)》。《茶經(jīng)》初稿約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公元780年后,飲茶習俗風靡大江南北。茶已如米、鹽一樣不可或缺,并且出現(xiàn)了專門的茶水鋪。跟陸羽同時代的封演(約活動在至德元年至貞元末年,即約公元756-806年)在《封氏聞見記》中說:當時“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xiàn)存文獻中對茶道最早的記載。
到了宋代,“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見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六)。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序云:“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顧近歲以來,采擇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早其極。”當時各大城市茶樓、茶坊、茶肆遍布。流行于社會上層的斗茶茶道,更把茶文化和飲茶藝術(shù)推到頂峰。茶道是有關(guān)茶的生活藝術(shù)、生活禮儀和修身方式,斗茶是品茶藝術(shù)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通過點茶、品茶,達到研習禮法、增進友誼、美心修德的境界。宋代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大量涉茶詩作,僅陸游(公元1125-1210年)就有300首之多。
圖10是宋代涂山窯茶葉末釉執(zhí)壺,它肚大流長,很適合點茶。圖11的宋代涂山窯窯變黑釉盞托沉穩(wěn)而優(yōu)美,依稀可辨的兔毫加上幾道窯變花紋,顯得格外高雅。圖12的宋代廣元窯兔毫黑釉盞一組格外搶眼,宋代四川跟東南沿海有許多聯(lián)系,廣元窯的兔毫盞可與進貢的建窯兔毫盞媲美。圖13的宋代西壩窯玳瑁斑釉斗笠盞更是川窯佳作,它不亞于吉州窯的同類器物。宋代斗茶程序繁復,通過調(diào)、點、拂,品賞色、香、味,所以崇尚黑釉瓷器,油滴、兔毫、玳瑁、鷓鴣斑釉盞受到格外青睞。蘇東坡(公元1037-1101年)作過一首題名《送南屏謙師》的詩:
道人曉出南屏山,
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毫斑,
打作春甕鵝兒酒。
天臺乳花世不見,
玉川風液今安有。
先王有意續(xù)茶經(jīng),
會使老謙名不朽。
圖14、圖15都是樂山西壩窯陶瓷研究館收藏的宋代西壩窯窯變釉盞。樂山西壩窯的窯變釉作品可稱得上出類拔萃,色彩斑斕的窯變釉或似行云流水、動感非凡,或如高山云霞、濃重艷麗,令人耳目一新,為之一震!就這方面而言,在目前我國已知各高古瓷窯中,西壩窯無論如何都可說是名列前茅的。曾在四川多年并在樂山供過職的陸游可能用過圖15那樣的藍色窯變釉兔毫盞,留有“綠地毫甌雪花乳”的名句。樂山西壩窯窯變釉的艷美水平,達到了一個獨有的高度。釉中氧化鐵、銅、鋅、錳,尤其是氧化銅,擔當了窯變的主要角色,這些元素的不同分布,是燒制者的有意為之,它是藝術(shù)與技術(shù)的結(jié)晶。宋代西壩窯的工匠們,已從釉料配方、施釉工藝和燒制過程等方面,熟練地掌握了窯變技術(shù),這正是西壩窯能夠登上宋代窯變釉瓷器最高峰的原因。它們是斗茶茶道文化催生出來的陶瓷藝術(shù)珍品。
今天,當我們面對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些豐富多彩的茶文化瑰寶和流光異彩的陶瓷珍品之際,心潮怎能不激蕩!
特別感謝成都巴蜀古陶瓷博物館及樂山李洪濤先生提供實物資料。(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