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
佛學(xué)在江南的傳布與發(fā)展,深、廣、遠,尤其對唐末吳越以來的文化有很大的影響。在位于浙江省境內(nèi)的全國漢族地區(qū)佛教重點寺院中,我以為明州(寧波)阿育王寺的幾通遺存至今的唐宋碑刻,如《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閣碑》和《妙喜泉銘》頗能說明這一點。
許多寺院的唐宋碑刻早已淹沒在歷史塵埃中,僅留下碑文使人空自嘆息,遑論更多連碑文也未留下的了?!冻W√锉窞樘票?,由萬齊融撰,主要記錄統(tǒng)治者賜予阿育王寺常住田的情況。本由徐嶠之書寫的原碑已毀,但因明州刺史于季友邀剡越間隱士范的重書,不但將經(jīng)典又凝于堅石,讓后人知悉本不載于史書的范的其人及其“天骨俊逸”的書法,并且引出一段次韻相和的佳話,為經(jīng)典復(fù)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常住田碑》是典型的正統(tǒng)寺碑,前序后銘,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通篇碑文洋溢著大唐盛世儒釋道融合的氣象,以佛語起,以道語終?!拔衣?wù)Z寂滅者……談逍遙者……”分別闡述了佛道兩家對于“無欲則剛”的極端相似的理念。佛家有度脫生死的寂滅之境,中國的道家同樣有精神絕對自由的逍遙之境。但是人活在現(xiàn)世,不論精神多么超脫也無法擺脫肉體的基本生存需要,尤其是糧食的供給,故而碑文緊接著便從上古傳說引出封建社會的農(nóng)本思想。佛家要普渡眾生,不能空談義理。人在本質(zhì)上具有相同的局限,比如生命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比如沒有糧食生命便無法延續(xù),在這里佛家與儒家傳統(tǒng)思想有著共同的契合點。中國自古倡導(dǎo)的“民以食為天”與佛家“眾生皆等”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竟是這般出奇的一致。佛家作為外來文化,在中土發(fā)展千余年還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正因具有這些與中國本土文化共同的根基,佛法之兼收并蓄可見一斑。
中華文化是包容性極強的文化,她以大度開放的姿態(tài)接納佛教,最終將其吸納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也逐漸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學(xué)藝術(shù)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因其自身華梵兼?zhèn)涞奶厥庑问皆谖膶W(xué)史與藝術(shù)史上顯現(xiàn)出別樣的韻味,在《常住田碑》的碑文中便有體現(xiàn)。此文中梵語佛語的運用比比皆是,例如“全身踴出,僁如多寶之音;一爪圓開,宛是樓那之相”、“向使輸柯王昧巴連之因,初微此塔;迦葉佛晦閻浮之跡,殆曠茲山”,這些便是使用華麗的駢文辭藻與梵語佛語相結(jié)合來盛贊阿育王寺和佛祖舍利塔的神圣。同時,市民生活也因受佛教文化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常住田碑》反映了其中一方面,如田地的開墾。此碑的初衷是記錄統(tǒng)治者賜予阿育王寺常住田的情況,也記錄了一部分市民因寺院占有土地而改變的生活方式,例如“初湖之左右,夾壤二區(qū),榛梗始艾,菑畬粗立。僧徒理勝,力未贍農(nóng),童牧因閑,私竊種藝”、“與法言沙門,俗姓喻氏,貞己密行,惠心苦節(jié),今屈知墅任,垂將十年”,可見,佛家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扎根之深影響之遠。
阿育王寺的另兩塊碑均由宋代士大夫撰文并書?!跺房w碑》是蘇軾在浙江任上時留下的唯一文墨實物,此碑文作于元祐六年(1091),記述阿育王寺住持懷璉禪師深受仁宗皇帝喜愛,受賜頌詩十七篇的殊遇。宸奎閣正是為收藏御賜頌詩而建。碑文中各有一段稱頌仁宗皇帝仁德之心與懷璉禪師持律之心的文字。與一般稱頌統(tǒng)治者的文字不同,蘇軾是從佛法的角度其實也是儒家“民貴君輕”的入世角度來看待的,認為并非一味出重資扶助僧尼、營建寺廟便是對佛教的推崇,真正的仁善是能夠體會民間疾苦,設(shè)身處地地為百姓的切身利益考慮,如果最終能夠受到百姓的擁戴,方與佛家所謂的“善”達成一致。
而懷璉禪師作為禪林高僧更是嚴于律己,“上嘗賜以龍腦缽盂,璉對使者焚之,曰:‘吾法以壞色衣,以瓦鐵食,此缽非法。使者歸奏,上嘉嘆久之”。佛教倡導(dǎo)心靈升華,卻也認為只有回歸本性,通過內(nèi)心的歷練達到精神上的澄澈,而在物質(zhì)上如衣食等方面則一切從儉。對懷璉來說,自己雖身為住持,但在佛法面前與其他人并無二致,龍腦缽盂是皇帝賜給他以顯示其尊貴身份,但他并不需要這樣的與眾不同,并認為這與他正在修行的佛法是相違背的,于是便毫不猶豫地當(dāng)著使者焚毀了賞賜之物。這種精神似乎與《孟子》中闡述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有著異曲同工之意,佛法的寬博在此處即為又一力證。
《妙喜泉銘》為南宋張九成于紹興二十七年(1157)所作。妙喜泉是當(dāng)時阿育王寺的住持大慧宗杲為緩解寺院高地?zé)o水的困境而開鑿的其中一口新泉,因大慧宗杲號妙喜,故以此為名。張九成是大慧宗杲的居士弟子,此時正值他前往阿育王寺拜訪宗杲禪師,便有了這一寺碑由來。張九成對于佛法用功頗深,從《妙喜泉銘》的開頭一句便可體會其用心:“心外無泉,泉外無心。是心即泉,是泉即心?!狈鸱ㄖ姓J為心外無物,世間一切現(xiàn)象都是由心產(chǎn)生的,張九成將這一佛理具體地運用到妙喜泉上。當(dāng)時就有個對佛理外行之人對此產(chǎn)生懷疑,問道,這開鑿泉眼的心是宗杲禪師的心,而這口泉是開鑿在育王山上的泉,為什么兩者會合二為一呢?張九成用最淺顯的理論來說明,“妙喜未來,泉在何處?妙喜來止,泉即發(fā)生。心非泉乎?泉非心乎?”但是張九成覺得自己這個理論也許并不一定正確,所以最后他又說“謂余未然,妙喜其決之”。文人皆清高自負,但地位顯赫如張九成對自己的見解也并非那么有把握,他想聽聽大慧宗杲對他所作解釋的評價或者對此他怎么看。這種心情倒是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朱慶馀在《近試上張水部》里怯怯地問話:“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原來在某些時候,佛學(xué)竟然有著與科舉同等的威懾力。
本來《妙喜泉銘》到這里就該戛然而止了,碑石上刻就的應(yīng)該也僅只張九成的這番話而已,但是大慧宗杲的回答實在精妙,以至于最后《妙喜泉銘》和《宗杲重說偈》被合刻為一碑。宗杲禪師從三個方面層層深入,首先對張九成的心泉合一的觀念進行評價;其次強調(diào)泉和心本就是不同的兩樣?xùn)|西,“泉即是泉,難喚作心。心即是心,決定非泉”;最后又提到“泉乎心乎,亦非棄捐。擬議思量,十萬八千”。作為兩個人佛禪觀的對話與不同表達,《宗杲重說偈》與《妙喜泉銘》對照著展示,使世人能夠體味智慧之光。
頗具佛法禪意的寺碑又何止這三通?我們細細閱讀那些能帶給我們某些啟示的寺碑,徜徉在高古的韻致里去領(lǐng)略包容吸納佛學(xué)的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