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娜
無錫的市樹是香樟樹。民間傳說,哪家如生女兒,就要在院子里栽下一棵香樟樹,女兒長大,親事說成,父母將香樟樹砍伐,做成盛嫁妝的樟木箱……
吳儂軟語講述著遺聞軼事,聽起來悠軟綿長。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溫雅柔和的自制黃酒,讓人流連忘返……
“吳江之水好淬劍”,“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剛性劍器“干將”“莫邪”名傳天下……
瞎子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雖然凄婉,卻意味深長……
詩書畫樂、古跡風物,點滴積累著、豐潤著吳文化。
吳文化是區(qū)域文化,泛指吳地古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也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文化與越文化相仿,其以先吳和吳國文化為基礎,經歷代至明形成高峰,清代以來開始從傳統(tǒng)文化定式向現代文化方向轉型。
吳文化以無錫、蘇州為代表。文化作為一個城市發(fā)展的靈魂,扎根于民間,有強烈的凝聚力,對城市發(fā)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史載,周太王欲立三子季歷之子姬昌(后為周文王)為王,長子泰伯與次子仲雍遠走“荊蠻之地”,開啟吳文化之源。泰伯至孝、至謙、至德、開拓、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融于江南民眾的人文脈絡之中。
走進無錫,紀念泰伯的名勝古跡隨處可見,舊有大婁巷內的泰伯祠堂,今存錫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廟及鴻山泰伯墓。“志異征誅,三讓二家天下;功同開辟,一抔萬古江南?!笨鬃釉f:“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睙o錫作為吳國早期古都早被一些歷史學家遺忘,但實實在在是吳文化的源頭。無錫作為吳國古都已有3200多年歷史,遠遠超過蘇州2500年的歷史。整個吳國歷史長達742年,是古代中國歷史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
在700余年間,無錫一直是江南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出過許多著名人物:其中有吳國創(chuàng)始人泰伯、仲雍,有世界級的大軍事家孫子(孫武)等。在吳王壽夢在位(前585—前561)期間,吳國在無錫城建造皇宮殿宇,即今東大街、大市橋、大婁巷、觀前街和崇安寺一帶。闔閭繼位后,遷都蘇州,僅40年便被越國所滅。歷春秋經戰(zhàn)國,無錫城多次毀建,劉邦建立漢王朝(前206)后復建,延用至今,并不斷擴建。
吳地佳絕處在無錫新區(qū)鴻山—一個攬36平方公里的江南自然生態(tài)和文化風貌的園區(qū)。
鴻山有泰伯陵,于東漢永興二年(154)興建,原稱“吳王墩”“王墳”,盛唐時期號為“江南第一古墓”,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區(qū)以泰伯陵為內涵核心,圍繞吳文化歷史遺存、吳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展現了3000多年吳地生產、人文、民俗的畫卷。
吳文化廣場位于泰伯墓保護區(qū)前方。廣場兩邊有六根吳文化圖騰柱,分別為武(軍事)、文(文化)、水(經濟)、曲(藝術)、器(科技)與居(民俗),描述具體特征。廣場中有華美的飛鳳雕塑,造型源于古篆體“吳”字,鳳凰置于象征財富的古幣之上,寓意昌盛繁榮。此外還有《興吳》組雕,把泰伯的開拓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并對之表達崇敬。
中國吳文化博物館包括先吳文化和吳文化兩大板塊。前一板塊展示了從馬家浜、崧澤、良渚到馬橋文化時期無錫地區(qū)已發(fā)現的遺址和出土遺物,里面包括鴻山遺址出土的良渚黑陶鼎、黑陶貫耳壺等珍貴文物。后一板塊主要通過雕塑、油畫、電子沙盤模型等場景復原形式與手段,結合出土文物的展示,講述吳國歷史,再現吳國在青銅冶鑄、造船、漁業(yè)農桑、城市建筑、陶瓷等方面燦爛的物質文明創(chuàng)造以及在文字、音樂、舞蹈、民俗等方面輝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就。
中國吳文化博物館倚特大型戰(zhàn)國貴族墓邱承墩原址而建,并對其進行了高水平的復原展示。整個墓坑呈“中”字型結構,顯示墓主身份的高貴,墓葬按照春秋戰(zhàn)國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形制和陪葬規(guī)格體系。邱承墩兩側輔以大型圖片,再現考古發(fā)掘的過程。
中國吳文化博物館是全面系統(tǒng)開展吳文化研究和展示的專題博物館,同時為鴻山遺址博物館提供全方位的歷史人文背景展示。鴻山遺址博物館、中國吳文化博物館于2008年4月10日落成,古樸、簡約、自然。從宛如弓箭的平面造型、仿先秦時期古城墻的建筑墻體、環(huán)繞四周的水道到屋面上的特制青銅瓦,以及青磚鋪設的庭院地面,都體現了青銅時代吳越地區(qū)特有的建筑風格,暗喻著歷史風云。
鴻山遺址博物館館藏文物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特別是玉器、青瓷器、硬陶器、琉璃釉陶器、琉璃器等,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玉器質地細膩,琢刻精致,按功用可分為葬玉、佩玉。其中佩玉飛鳳的造型和紋飾尤其令人叫絕,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玉器微雕工藝的巔峰之作。青瓷器和硬陶器是商周時期吳越地區(qū)最富特色的器物,胎、釉俱佳,紋飾獨特。其中系列完整、造型各異的仿青銅青瓷或硬陶質地的樂器極為罕見,有甬鐘、镈鐘、編磬,勾鑃、錞于、丁寧、振鐸、鼓座、缶、懸鈴十類之多,均為打擊樂器,鼓座、缶、懸鈴均是首次發(fā)現或首次確認。青瓷禮器也極為豐富,除了常見的鼎、豆、壺、盆、盤以外,還有較為少見的盉、鑒、罍和首次發(fā)現的溫酒器、冰酒器、吊釜瀝水器等。琉璃釉盤蛇玲瓏球造型奇特、精巧剔透、色彩斑斕,為首次發(fā)現,彌足珍貴。琉璃器包括管、珠。琉璃是早期玻璃,它證明了中國早在周代就已發(fā)明了玻璃。
吳文化公園又稱吳文化博覽苑或無錫民俗村,位于無錫惠山區(qū)堰橋。它可以被視作展示吳文化的補充。園內目前已建成十八展館十六勝景,像蠶桑巷、吳地船橋史館、錫山交通館、無錫院士館、愛國碑廊、錫山教育館、吳地開發(fā)史廳、吳地名人廳、教師山、吳地民間信仰文化館、吳地三百六十行展館等,形成了愛國主義教育主題:以濃郁的鄉(xiāng)情教育人,以薈萃的人文激勵人,突出反映吳文化是錦繡江南的靈魂?!?/p>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