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表象積累——培養(yǎng)能力;多聽多唱——情感體驗;加強記憶——發(fā)展內(nèi)涵;音樂活動——想象空間;生活音樂——溝通無限。從以上五個方面,談了音樂教學如何帶給學生快樂。
音樂教學 學生 快樂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边@是音樂家發(fā)自肺腑的金玉良言。我在音樂教師的崗位上已經(jīng)有15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只有讓學生們真正接觸音樂、參與音樂、步入音樂藝術的殿堂,他們學習音樂才會快樂起來。
一、表象積累——培養(yǎng)能力
把音樂課簡單地認作教唱歌曲的過程是片面的,加強形象思維的訓練,就要注意各種音樂的表象積累。音樂的表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首先,是音樂的要素,如旋律、節(jié)奏、音色、和聲等。比如,我在教唱《大海啊,故鄉(xiāng)》這首歌曲時不僅要讓學生們會唱,還要學生通過唱這首歌而感受到旋律的優(yōu)美、節(jié)奏的舒展、力度的變化以及伴唱中和聲的效果等。上音樂課時經(jīng)常這樣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各種音樂作品。熟悉更多的音樂作品,是積累豐富的音樂表象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們隨時隨地注意搜集各種課內(nèi)外的音樂素材,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的慢板樂章取自一首黑人民歌,我國作曲家劉熾的《我的祖國》的旋律則是從幾十首中國民歌的旋律中誕生的。在我的欣賞課《保衛(wèi)黃河》中,除了讓學生去欣賞合唱曲,還讓學生了解冼星海、光未然的簡歷,我又講訴了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資料,和周總理對《黃河大合唱》的高度評價等。在新課標中要求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將會演唱一定數(shù)量的歌曲,欣賞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百余首,這將大大地加強學生音樂表象積累,為發(fā)展形象思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各種作品表象積累,帶給學生學會知識的快樂。
二、多聽多唱——情感體驗
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情感性,音樂是最善于表現(xiàn)感情的藝術。柔美、慢速、稍弱的音樂同人們平靜的心境是吻合的;激烈、快速和強烈的音樂同人們激動時的心情是相似的;而下行的旋律造成的壓抑的感覺又同人們悲傷時的心情一樣,因此人們常常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現(xiàn)在所提倡的愉快教學、參與教學、趣味教學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抖吃隆冯m然是一首優(yōu)秀的中國作品,但也能使外國人產(chǎn)生同樣的情感。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在指揮該曲時,就體驗到了一種深深的“斷腸之感”。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教唱《母親》這首歌曲,很快的學生就學會了歌曲,我就給他們講了個既動人又耐人尋味的故事——《媽媽喜歡吃魚頭》,學生們默默無語地聆聽著并深深地感受著,此時此刻,我放響了《燭光里的媽媽》,那深情的歌聲、真摯的情感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深處,我讓學生們說出了心里的感受:“媽媽的愛好像空氣一樣,每天在我們的身邊,而我們卻把她忽視了,時間在流逝,我們的媽媽在慢慢變老,好像奉獻的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應該好好聽媽媽的話,長大后回報我最親愛的媽媽”學生說完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但是他們明白了應該回報偉大母親那無私的愛。
心靈深入的觸動,帶給學生感動的快樂。
三、加強記憶——發(fā)展內(nèi)涵
形象記憶是右腦的功能之一,加強記憶力的培養(yǎng)可以促進形象思維發(fā)展。思維是非常依賴于記憶的,由于音樂具有流動性的特點,因此追蹤和理解音樂就必須依靠記憶去完成。當音樂的實際音響消失之后,在心里仍然要保留這個“音響”,這是“內(nèi)心音樂感”。這種能力的形成對提高記憶力有很大的幫助。在我的音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背唱學過的歌曲、復訴欣賞作品的資料,告訴他們音樂家的記憶一般都很強,莫扎特能夠憑記憶把多聲部的《贊美歌》記錄下來;門德爾松能把遺失的管弦樂總譜憑記憶再寫出來,學生深受啟迪,紛紛積極主動的去記憶歌詞及音樂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訓練,學生便可以真正的掌握音樂知識了。加強記憶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通過模唱旋律、默讀樂譜、反復欣賞等方式訓練內(nèi)心音樂感。
加強記憶,帶給學生成就的快樂。
四、音樂活動——想象空間
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象、解釋、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也最能體現(xiàn)人的個性。游戲、表演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之一。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通過音樂活動的展開,引導他們探究問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能,給他們探詢知識的空間,讓音樂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梁。經(jīng)過我的問卷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尤其喜歡課外流行歌曲,我就抓住了他們的心理“投其所好”,經(jīng)常選取一些課外的歌曲來充實課堂,在教授王菲的《但愿人長久》時,我讓他們以本課歌曲為主線,去創(chuàng)作自編自演的小話劇,學生大膽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他們寫出了“快樂”的小劇本,他們興致勃勃的扮演人物:嫦娥、后羿、王菲等,表演了有故事情節(jié)的小話劇并表演唱《但愿人長久》,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的想象了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們把跨世紀的人物,通過自己創(chuàng)作的幽默故事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讓音樂與活動真正溝通起來了。
自由創(chuàng)編,帶給學生想象的快樂。
五、生活音樂——溝通無限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音樂也是從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實現(xiàn)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huán)境與生活的多方面橫向聯(lián)系,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比如,我在教學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時,整個歌曲特點是興奮、昂揚、熱情,歌曲第一段是彝族的譯音;第二、三段是漢語歌詞,在課堂上學生用彝族譯音唱歌非常感興趣,學習欲望強烈,我就讓學生用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來歌唱,讓他們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貼近自己的生活,讓他們想一想和好朋友們在一起,做游戲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情?讓這種愉快的心情融入到歌曲中來,讓他們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充足的給予他們教學的空間,讓音樂與生活溝通無極限。
生活中的藝術,帶給學生熱愛生活的快樂
總之,新型的音樂老師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開放的心態(tài)、平等的原則、合作的方式來豐富音樂教學課堂,帶給學生學習音樂的快樂。我們要把音樂課堂當成開發(fā)自我潛能、培養(yǎng)音樂人才的平臺,當成發(fā)展民族音樂、播種民族希望的沃土。在教學中努力實踐,積極探索,大膽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請相信:成功之路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