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清華
壓瘡也稱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1]。巨大壓瘡多發(fā)于截癱或長期昏迷不醒者,部位以骶尾部、坐骨結節(jié)及股骨大粗隆處多見。截癱導致患者軀體移動障礙,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再加上營養(yǎng)不良,護理不當?shù)纫蛩兀瑢е禄颊叱霈F(xiàn)大、深、周圍出現(xiàn)潛行的難治性壓瘡,且常合并嚴重感染、貧血、低蛋白血癥,治療頗為棘手[2]。我科2008~2012年收治因截癱所致的巨大壓瘡患者23例,現(xiàn)將其治療及護理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23~68歲,平均47.5歲,均為其它科室轉入之截癱患者,23例患者都有骶尾部壓瘡,其中合并股骨大粗隆壓瘡5例、合并坐骨結節(jié)壓瘡4例、合并糖尿病2例。外傷后壓瘡發(fā)生時間為傷后2個月~8年,病程2~5個月,壓瘡分度均為Ⅳ度。壓瘡單個最大面積16cm×13cm,單個最小面積8cm×6cm。
1.2治療方法:入院后給予調整臥位,定時翻身,防止創(chuàng)面繼續(xù)受壓,并積極抗炎換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負氮平衡,待感染得到良好的控制,創(chuàng)面新鮮肉芽生長,血總蛋白回升,再行臀大肌肌皮瓣轉移修復,并在皮瓣內放置1~2根負壓引流管,術后給予抗炎、抗痙攣、抗凝治療并行充分引流。
2 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心理狀態(tài)、健康知識及局部情況(壓瘡的部位、大小、深淺)[3],做好壓瘡相關知識的宣教工作,重視心理護理及術后體位訓練(側臥與俯臥交替)。
2.1.2預防髂前上棘等處產生新的壓瘡:給予臥氣墊床,并每1~2h翻身一次,很多研究支持側臥位時將患者傾斜30°,并用軟枕支撐,使患者始終避開骨突部位,較好的分散壓力,降低壓瘡發(fā)生的風險[4]。有文獻報道[5],采用雙側臀大肌肌皮瓣修復術,創(chuàng)面涉及整個臀部的2/3~3/4面積,30°的傾斜體位容易壓迫皮瓣,只能采取90°側臥位或側俯臥位,這就使雙側髂部骨隆突處壓力大大增加。為了防止該處壓瘡的發(fā)生,采用局部預防性的應用泡沫敷料貼減壓,泡沫敷料貼每周更換一次,同時在髂部受壓處置水墊,不但可減少局部受壓,且2h更換一次課降低皮溫,。有研究顯示溫度升高將增加壓瘡的易發(fā)性[6]本組病例均未出現(xiàn)新的壓瘡。
2.1.3創(chuàng)面護理:取創(chuàng)面分泌物做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臥氣墊床,制定合理的翻身計劃,1~2h翻身一次;協(xié)助醫(yī)生換藥,用雙氧水及生理鹽水沖洗囊腔及瘺道,清除局部壞死組織,使用敏感抗生素作創(chuàng)面沖洗及濕敷;保持通暢引流,外敷料如有滲濕,及時更換或調整敷料的厚度。
2.1.4遵醫(yī)囑糾正患者的負氮平衡,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如有貧血,低蛋白血癥,需補充鐵劑和水解蛋白、白蛋白、氨基酸等改善肌體狀況,必要時行少量多次輸血。
2.1.5二便失禁護理:行留置導尿,以防尿液浸泡創(chuàng)面加重感染,每天更換尿液引流袋,消毒尿道口,2次/天,男患者可用假性導尿;及時清除溢出的大便,用溫水擦洗肛周,再用電吹風吹干,可防止局部濕疹糜爛。
2.1.6腸道準備:術前3天進流質飲食,口服抗菌藥物控制腸道細菌繁殖,術前晚及術晨清潔灌腸,對于大便失禁者,可采用術前1天口服蓖麻油導瀉。
2.1.7常規(guī)備皮、備血、禁食禁飲,對于高位截癱患者可不施麻醉。本組23例患者,僅2例行了腰硬聯(lián)合麻醉。
2.2術后護理
2.2.1做好負壓引流的護理:保持通暢引流既是防止血腫的關鍵,也是手術成敗的關鍵。要注意防止引流管折疊、扭曲及脫出,保持足夠的負壓,1~2h檢查負壓情況,若無負壓,須立即報告醫(yī)生重置負壓引流管,若負壓正常,而無引流液,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引流量少了還是引流管堵塞、折疊,必要時協(xié)助醫(yī)生打開敷料檢查引流管情況。
2.2.2術區(qū)護理:取俯臥和側臥翻身,防止術區(qū)受壓致皮瓣壞死,保持術區(qū)外敷料干燥,若有滲濕及時更換,術后第2~3天換藥,檢查皮瓣血運情況,若引流量少,可拔管。經常注意術區(qū)有無異味,觀察生命體征特別是體溫的變化,術后12~14天拆線。
2.2.3用藥護理:遵醫(yī)囑使用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以防感染,同時使用活血(丹參等)及抗凝藥(阿司匹林等),以防血栓形成。長期臥床患者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血栓栓塞可致下肢水腫,一旦血栓脫落,可致腦栓塞或心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2.2.4飲食護理:進流質飲食1周,控制1周內不排大便,流質的品種應多樣化,甜咸搭配,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必要時可從靜脈補充,同時要注意防止受涼,以免腸蠕動加快而致排便污染術區(qū)。
2.2.5其它:囑發(fā)熱者多飲水,及時更換汗?jié)裰卤唬3执矄挝桓稍镎麧?;做好心理護理,以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被動活動患者的各個關節(jié),并做腿部肌肉按摩,防止廢用性肌萎縮。
3 結果
我科2008~2012年共收治因截癱所致的巨大壓瘡患者23例,經清創(chuàng)換藥手術及精心護理,21例患者創(chuàng)面1期愈合,2例患者創(chuàng)面經換藥后2期愈合,隨訪6個月~3年,無1例復發(fā),療效滿意。
4 討論
臀大肌肌皮瓣用途廣泛,垂直移位可覆蓋腰骶部的皮膚缺損,水平移位,可修復股骨粗隆或坐骨結節(jié)區(qū)皮膚缺損,還可游離移植修復遠處軟組織缺損,是修復壓瘡不可多得的材料。它臨近骶尾部,且包含主要血管蒂,血液循環(huán)豐富,抗感染力強,術后肌肉起到良好的襯墊作用,易愈合,存活率高,且供區(qū)皮膚科直接縫合,無需再行植皮術,減少了創(chuàng)傷,縮短了手術時間[7]。Witkowski等[8]通過對18例采用雙側臀大肌肌皮瓣修復骶尾部壓瘡的病例隨訪后認為,雙側臀大肌肌皮瓣修復較大創(chuàng)面的壓瘡,手術安全有效,且具有術后并發(fā)癥少、壓瘡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本組壓瘡位于骶尾、股骨大粗隆及坐骨結節(jié)處,易受二便污染,也易受壓,故而護理就顯得格外重要,不僅醫(yī)院護理如此,家庭護理也同樣重要,因癱瘓患者返家后也是長期臥床,既要預防壓瘡的復發(fā),也要進行長期的功能鍛煉,以防肌萎縮。
[參考文獻]
[1]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78.
[2]袁曉燕,張雪梅,王愛武.臀上動脈穿支皮瓣修復骶尾部難治性壓瘡的護理[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3,30(2):169.
[3]湖南醫(yī)科大學吳鐘琪主編.醫(yī)學臨床“三基”訓練護士分冊[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12.
[4]申校燕,劉惠方.多種方法在壓瘡防治中的作用原理及運用[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2):24.
[5]戴雅琴,賈勤,朱紅英,等.30例雙側臀大肌肌皮瓣修復骶尾部巨大壓瘡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3,20(2B):67.
[6]余小萍.壓瘡護理進展[J].上海護理,2007,7(3):76.
[7]黃亞增,陳錦平,李小林,等.雙側臀大肌肌皮瓣修復骶尾部巨大壓瘡[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1,16(3):415-416.
[8]Witkowski W,Baranski M,Broma A,et al.The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acral Pressure Sores with a Bilateral Modificated Myocutaneous V-Y Plasty[J].Pol Merkur Lekanski,2005,18(104):192-195.
[收稿日期]2013-10-15 [修回日期]2013-11-20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