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
“任務單導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春風已經沐浴了整個如皋的職業(yè)教育,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之下,我們每一課都嘗試用著這樣的模式.給每名學生發(fā)張任務單,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塊黑板.經過一段時間的踐行之后,發(fā)現這樣的模式確實存在一定的優(yōu)點,例如有利于調動小組比賽的積極性,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然而這樣的座位安置直接造成了學生之間相互聊天的天時地利人和,也導致了后進生課堂上的冷漠和對抗.當然這些才只是冰山之一角,我的心里有著更大的感觸,進行著反復的思考.心有想法,便形成于文字:
一、教學改革忽視實效重視形式
教育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進行認識自我.不一樣的教師,其風度、性格、文采學識、文化背景各不一樣,由他們實行的教學勢必閃亮著陸離絢麗的本性光明.各個學校有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各個學生有各個學生的個性.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學習別人的經驗,貴在適可而止,取長補短,棄其糟粕非常重要.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講授,這是講授的一條準繩、原理,而不是講授的一個辦法.不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不考慮學生的實際個性,從小學到高中都實行“一刀切”制度,必須用“任務單”教學模式,否則“一票否決”,我本人認為這種做法是欠妥的.上級部門到學校檢查進到教室里主要看學生在課堂上和小組里講解數學練習題了嗎?在黑板上板書數學練習了嗎?教室里四周的小黑板上有沒有寫數學練習?老師在學生中間走動了嗎?他們這樣做卻忽略一些本質的內容,只看表面現象,只是在緣木求魚.任務單教學模式實施的背景是怎樣的?他們之中又用什么樣的教育理論去支撐?他們的學生是如何訓練有素的?面對差的、弱的他們如何進行調整?學科之間的差異他們怎樣平衡?小黑板的使用是否造成時間的浪費?每天日復一日的學習模式就不單調嗎?每堂課每個內容都必須用這種方式嗎?種種問題在實施過程中此起彼伏,卻沒有人給我們答疑解惑,也沒有教學理論做支點.實在不懂這樣的改革,難道就是我們心中理想的成功彼岸抑或是我們想要的圣地?
二、教學改革忽視創(chuàng)新重視模仿
我們經常發(fā)現自己生搬硬套某位名師就某一課的構思進行授課,施行的效果與大師講課的效果屢次都相離很遠.這里大大地證明了教學經驗本質上是附加著個人色彩,它只能進行自我復制,卻不太可能進行他人移植,學習他人的做法是不是不可以做到,前提條件是要用教育的目光去剖解,把人家的心得升騰到更高的角度,清除影響心得的那些具體因素.所有成功的做法和優(yōu)秀的體會都不可以不加以改造地拿來照用,而必須進行很好的改造.比如在同一個教室里,農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學生所接受教育不一樣,他們已經擁有的知識起點也不一樣.農村孩子膽量小,不太敢大聲講話,并且,因為見解不開闊,讀書面不闊,累積的知識不豐富,即使回復答應問題,在回答的角度和深淺上,也沒有城市孩子明顯成熟.我清晰記得自己執(zhí)教時,有一次考試有一個問題問從數學上講“海盜船”是做平移運動還是做旋轉運動,學生們面面相覷,問海盜船是什么???由此可見,任務單的經驗,對于我們學校來說,就不見得格外好用.而且,“老師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學生也是教學過程中被不在意的資源,家長只是被各種各樣的功利利用的資源,網絡是利用有限的資源……”莫不是我們要舍棄采用已經擁有的資源,諸如舍棄應用信息化設備,放棄其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單純的讓孩子們在小黑板上寫字嗎?不是不贊成任務單模式,只是不贊成簡單移植,照抄照搬,讓自己的大腦成為人家思維的空白,甘心地成為他人思考的農奴,形成我們本質風采的消失,丟掉自己的天性.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而非他人的基本模式和教學方法.我們應該用一個有思想的大腦去看待,從本人的步履中感覺到自己走路的方法.這是一種思想上的啟迪,當我們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可以給我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三、教學改革忽視老師重視學生
核心思想意識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是思想和踐諾活動核心的人對于自己的核心地位、核心能力和核心價值的一種自覺思想,是核心獨立性、延展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思想意識的表達,它包含核心的自愿思想和對象思想.課程改革中,假如老師的中心思想強,介入授課改革的可能性就大,就能夠表達學生的積極作用,授課的效果就更好.反過來,那么也就更小.而且,由于他們承擔的義務比較大,針對老師對自己首先主動做到的要求更高.所以,激發(fā)老師的課程改革核心意識是推動課程改革意識的一種必要條件和關鍵.學生學習方法和老師教學方法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直接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法.老師的上課理念和上課方法的改變是學生求學方法改變的必要條件.所以,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建立適應現代教學和新課改條件的正確的課程觀.作為課改的主角,如果他們都不情愿的在舞臺上演練,又怎能調動下面觀眾的積極熱情呢?單純地一下把教師拋到風口浪尖,任我們在疑問的浪海里掙扎,任我們在困惑的海浪里翻滾,沒有人關心我們有什么看法我們有什么意見,我們有什么問題,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否愿意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難道這就不是“填鴨式”改革嗎?人人學任務單,萬一有了更先進的模式,我們又該學習誰?我們時刻學習別人的教學方法,總是不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習來學習去,卻都是模仿,最后連自己的特色都沒有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這個井底之蛙的陋見.改革是必須的,否則社會不會進步.改革也是曲折的,否則就談不上什么阻礙.只是一條路很容易被踩出來,就很難把它廢除掉.所以,我們在挑選上課路途時要小心又小心.我們的課程教學改革才剛剛起步,既要在課堂上實驗,更要與現實的課堂實際結合起來;有了先進的理論和模式,出成果的關鍵還在于實事求是地實施.總之,課堂講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構建起切合素質型教學及內在需要的現代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在豐富并具有生機勃勃與諧和氛圍的教學氣氛中,老師與學生的共同介入,彼此激揚,才能夠摩擦出靈性的火焰,發(fā)展他們各方面的能力,積極表現老師的主要扶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