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晴
[摘要]東歐新馬克思主義重要代表人物阿格妮絲·赫勒從馬克思主義出發(fā),建立起自己的激進哲學,并指出激進需要必將導致現(xiàn)存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終結,而新的社會形式將是一種理性的烏托邦。認真研究和梳理赫勒關于理性烏托邦的構想,既有助于深化對其激進哲學和激進需要理論的總體把握,又有利于對馬克思“聯(lián)合生產者社會”等觀點的深入理解,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探索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赫勒;理性; 烏托邦; 激進哲學
[中圖分類號]B56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3541(2014)03-0126-05
阿格妮絲·赫勒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在經歷了二戰(zhàn)和“大屠殺”之后,面對猶太復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抉擇,赫勒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在對當時東歐的社會現(xiàn)狀進行深入反思的基礎上,從人本主義哲學立場出發(fā),重新解讀馬克思關于需要和價值的見解,創(chuàng)立了需要革命論,希望通過需要系統(tǒng)的重組實現(xiàn)人性的解放。赫勒認為,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激進需要必將導致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終結,而新的社會形式將是一種理性的烏托邦。她從馬克思的思想中提取了積極的烏托邦精神,并從“自由生產者的聯(lián)合社會”的相關理論中,為她的理性烏托邦找到了理論基礎。她認為,這個理性的烏托邦是一個承認并且包容需要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的新型社會,這一社會需要通過社會的整體革命才能實現(xiàn)。
一、理性烏托邦的理論基礎
赫勒從馬克思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和《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入手,對馬克思的需要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需要始終在馬克思的思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出了“激進需要”的思想,并認為“激進需要”的最終任務就是實現(xiàn)理性烏托邦。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人類的解放,實現(xiàn)“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赫勒的理性烏托邦無疑也是來源于馬克思關于人類解放的學說。
(一)“激進需要”是超越資本主義的力量
赫勒列舉了許多激進需要表現(xiàn)的方面:“人們希望通過對方向和價值進行理智的討論來決定社會的發(fā)展和形式,這是一種激進的需要。自由地選擇個人所從屬的經濟和社會組織,一般來說是一種激進的需要。同樣,人們希望在社會關系和各種資源的支配權方面得到平等的地位,也是一種激進的需要。個人渴望改變社會體制的不足之處,從而減少社會必要工作時間的增多所帶來的壓力,并獲得更多的可供支配的空閑時間,也是一種激進的需要。避免戰(zhàn)爭和縮減軍備競賽也是一種激進的需要?,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從人道主義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出發(fā),希望驅除在當今高度文明的社會中存在的和大量與文明不相符合的錯誤認識的做法,從而阻止世界中的饑餓和痛苦還有生態(tài)學上的慘劇,這也屬于一種激進的需要?!盵1](p.140)那么,什么是“激進需要”?簡而言之,“激進需要”就是那些客觀上產生于現(xiàn)實社會中,應該被承認并實現(xiàn),而事實上卻不被現(xiàn)實社會所承認,無法進入現(xiàn)實社會的需要系統(tǒng)的需要。比如,根據(jù)赫勒分析,在馬克思的一些論述中,特別是《資本論》第一卷中,當為了提高工資所進行的斗爭被認為是無產階級為了階級的特殊利益而進行的斗爭時,為更多自由時間而進行的斗爭就超越了這一無產階級的特殊利益,并在本質中包含了“與類的需要相一致”的需要。她認為,馬克思是在強調這樣一個事實,當工人在選擇是提高工資還是得到更多的自由時間時,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后者。當然,赫勒并沒有否認這種為爭取更多自由時間所進行的斗爭,一直存在于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中。但是,她認為,出于對剩余價值的追求,資本主義已經不可能再大幅度地縮短勞動時間,因此,對于更多自由時間的需要從根本上也就演變?yōu)橐环N“激進需要”,它只有通過對資本主義的超越才能被滿足。所以,赫勒總結到,資本主義社會自己使“激進需要”不斷增長,最后成為自己的掘墓者,而且這些需要是一種資本主義社會本體的有機的成分,并在這種社會中不可能被滿足。赫勒做出如下歸納:
1資本主義是一個矛盾的社會:它的實質就是異化。這種矛盾使商品生產變得很普遍,一方面產生了剩余價值;另一方面,卻出現(xiàn)了需要的貧困。
2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社會主題,它在出現(xiàn)諸多異化現(xiàn)象的同時,必然也伴生著與社會不相容的異化意識,這種意識也就是激進需要。
3這種異化意識(激進需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是必然產生的。
“激進需要”從它的存在本身而言,已經超越了資本主義,而且它的發(fā)展也必然使得資本主義將不再保持生產的基礎地位。因為人的需要已經超越了異化,這終將以一種革命的方式取代現(xiàn)存的異化的社會和生產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不存在異化的社會和生產關系。赫勒在這里指出,雖然現(xiàn)在的歷史進程尚未準確回答出資本主義社會是否出現(xiàn)了“超越了它界限的意識”的問題,但馬克思卻早就指出了這種意識的存在,也就是激進需要的存在。
(二)“激進需要”必然重新構建需要系統(tǒng)
赫勒認為,馬克思對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探討是從分析需要系統(tǒng)入手的。因為從來就不存在獨立存在的個人的需要,以及完全孤立的需要類型。從哲學觀點來看,每個不同的社會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需要系統(tǒng)特征。資本主義社會的需要結構僅僅屬于資本主義社會。它不能夠普遍地被用來判斷任何其他社會,特別是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因為后者不光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對立面,同時也是現(xiàn)今存在的每一個文明社會的對立面,這是第一個未異化的社會,是自由的王國。
所以,赫勒指出,只有“激進需要”才能夠導致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需要系統(tǒng)的重組,馬克思也認為這是不容置疑的。資本主義這個純粹由生產力發(fā)展有效地顛覆了勞動分工的社會,能夠并且實際上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它的存在的需要,但這種需要不屬于它的需要系統(tǒng)。這種需要的系統(tǒng)被馬克思認為是“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先決條件。對馬克思來說,在共產主義中需要系統(tǒng)必須要完全重組,對于任何一種未來社會來說都是這樣。 那么,需要系統(tǒng)中所改變的是什么呢?赫勒在《能假設“真實的”和“虛假的”需要嗎?》一文中指出:“在需要的系統(tǒng)中所反映的恰恰是生活方式?!盵2](p.242)也就是說,需要系統(tǒng)的變革是對某種生活方式或其他生活方式的選擇,也是選擇生活方式的問題。
(三)滿足“激進需要”的“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及其特征
赫勒指出,在馬克思那里,“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是一個可以滿足 “激進需要”,并能夠建立一種新的需要結構的社會,是一個激進需要可以被實現(xiàn)的社會。在“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生產和需要結構之間,馬克思所研究的是一種共同的新的需要結構。這里占主要角色的是勞動的需要。
1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特征
第一,生產得到極大發(fā)展。物質生產無限過程的想法是馬克思思想中很顯著的特征。一方面,他假定資本主義到達了一個生產力發(fā)展的點,并停留在這一點,“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物質生產率將會更迅速發(fā)展;另一方面,已經增長了的物質生產率是由聯(lián)合生產者的需要來決定的,但是,在財富增長的同時,這些需要將會變得越來越不直接指向物質消費產品。這已經構成了一種新的需要結構,這種需要結構有著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第二,社會財富不完全取決于生產的發(fā)展。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問題:一是在什么程度上,勞動可以被看做是物質財富的來源呢? 二是在什么程度上,生產被看做是一般財富的唯一來源?赫勒指出,馬克思認為這兩個問題是根本不同的,因為使用價值的起源是勞動和自然,而不僅僅只是勞動。真正的社會財富是通過社會個體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和他們自己全面的需要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
第三,不再存在勞動分工。赫勒分析認為,首先,在 “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社會分工會停止,如果存在某種意義上的分工,也是個體為了發(fā)展的需要,而進行的自由的選擇;其次,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區(qū)別將被克服;再次,在“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也會存在技術上的勞動分工。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格言的形式說道,人同時可以成為一個漁夫、獵人、牧羊人和批評家,但并不意味著人要成為一切事物的愛好者,而是說人可以從事很多本質上完全不同的活動。
第四,克服了剩余價值。赫勒認為在馬克思那里,“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的勞動在本質上的不同不僅表現(xiàn)在不同部門的工業(yè)也表現(xiàn)在不同的人身上,所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能作為評價勞動的尺度。個人的勞動也就不再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沒有剩余勞動也就沒有了剩余價值。
第五,必要勞動時間與剩余勞動時間的比例不再重要。馬克思認為,在“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財富的評價尺度不是必要勞動時間與剩余勞動時間的比例,而是必要時間與可支配時間的比例。當然,自然生產力的發(fā)展是人類可自由支配時間的前提條件,但是人類真正的財富是在可自由支配時間內的自由自覺的活動中實現(xiàn)的。
2“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生產與需要的結構之間的關系
第一,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需要結構和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的需要結構的不同。在資本主義中,勞動是負擔,因為這種勞動是外在力量的強迫下從事的,因而它是異化的,而且因為它的特殊本質是不能為它提供自我實現(xiàn)的可能性。而在“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這兩種條件都被滿足了:異化被克服了,而且勞動變成了工作。所有的勞動都在本質上變成了腦力勞動,成為人的個性的自我實現(xiàn)的領域,人類個體的自我認識開始蘇醒。由此,勞動變成了一個重要需要,一種決定性的人類需要,因此它也要求一種在需要結構中的決定性地位。
第二,物質需要和生產之間的關系。在這里,赫勒對馬克思的需要思想作了進一步的分析。社會生產是“為了”需要的,聯(lián)合生產者會衡量需要和他們的可支配的勞動時間,并確定每種活動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第三,真正的社會需要。赫勒接著分析指出,馬克思反對平等主義,馬克思認為,平等的概念屬于商品生產,實際上商品生產就是通過平等實現(xiàn)的,平等和不平等都是互惠決定的,有平等就有不平等和壓迫。“平等”作為一個標語和一種要求始終存在于資產階級社會的地平線上。盡管如此,實際上在馬克思眼中是沒有平等主義的,他所想要建立的這種模式并不是“平等”的而是需要系統(tǒng)的完全重組。
3新需要系統(tǒng)的建立
對馬克思來說,當集體作為一個與人的類本質相符合的時候,它才是合理的。在這樣的集體里沒有利益,沒有利益沖突。赫勒認為,馬克思關于集體和社會需要的觀點,是青年馬克思時期研究的理論重點。對馬克思來說,未來的理想社會就是“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集體的存在和集體的需要不需要再辯駁,已經成為未來社會存在的前提??梢哉f,未來社會中的每個個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建立在生產勞動上的,生活活動的中心是那些與人的類本質相符合的活動,而生產勞動僅僅在這些生活活動中處于次要的從屬的地位。作為目的的需要將成為人類的首要需要,這些多元化的需要將使每個個體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從而逐漸建立起深刻而豐富的需要系統(tǒng)。
二、理性烏托邦的具體內涵
在近現(xiàn)代哲學和社會理論中,對于“烏托邦”一詞的理解與界定有著較大的差異。原則上,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思潮通常把“烏托邦”與“空想”、“夢想”、 “幻想”等同看待、認為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狀態(tài),持有較為明顯的否定態(tài)度。而秉持人本主義的思想流派則往往傾向于把“烏托邦”看做人類社會或人自身內在的批判向度,即超越現(xiàn)存社會的價值取向及要求,具有明顯的肯定和積極意義。顯而易見,赫勒在使用這個詞時更接近人本主義思想,是用來定義未來理想的人類共同體,也就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為基礎的社會共同體。
(一)馬克思的理性烏托邦
通過對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考察,赫勒得出結論:“馬克思關于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觀念中有許多方面,而且在集合的個體的需要系統(tǒng)中都有烏托邦思想,當我們衡量我們今天的生活和我們行動的標準時,它們仍然是肥沃的。他建立了一種我們用來可以衡量顯示和我們價值觀念的標準,用這些我們可以判定我們行為的缺陷;它表現(xiàn)出了最美麗的對成熟人性的渴望,一種屬于我們的存在的渴望?!盵3](p.96)赫勒認為,馬克思應該被看做是“左派激進主義的哲學大師”,他的終極理想就是揚棄異化,揚棄人類在個體和類之間的分裂,最終實現(xiàn)理性的烏托邦或激進的烏托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是克服了異化的“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
在這里,赫勒指出,馬克思的理性的烏托邦只是對哲學的理解,馬克思自己同時認為他的著作是一種科學。因此,恩格斯說社會主義是從烏托邦到科學發(fā)展來的。這種科學的強調是具有歷史性的,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本質的聯(lián)系。這種歷史的相關性可以通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時代的實證主義哲學家的話來總結。在那個時代,真正的價值觀點被看成是科學的一部分,而那些真正的理論被認為是科學。激進哲學卷入到在科學理論中對于自己哲學的一種應用。而社會科學是和實踐相關聯(lián)的,馬克思的社會科學也不例外。赫勒指出,馬克思的哲學上的觀點可以應用到不同的社會,即使是現(xiàn)在,他的哲學將會永世存在。
最后,赫勒強調,馬克思把他的理性烏托邦寄托在人類的未來。對于馬克思來說這種未來是一種與資本主義相對立的生活形式,也就是人類社會的解放。他考慮到進行這種解放,就必須依靠那些有激進需要的人,工人階級的需要就是激進的需要,哲學的任務就是指導激進的實踐和實現(xiàn)理性烏托邦。然而,如果人們要進行這種革命,那么人們就不僅需要理性烏托邦,而且需要激進哲學。激進哲學中的有機和內在方面是社會理論的發(fā)展。
(二)激進哲學的任務
赫勒指出:“一種哲學可以被定義為激進,那么它就不能只作為一種標準被陳述,也要實行?!盵1](p.145)她接著說,如果“ 一種激進哲學沒有在社會理論中提供自己的價值,也沒有占據(jù)它本身的思考和論題上的任務和經驗主義對于烏托邦的認識,這樣的哲學不是一種激進哲學”。[1](p.145)因此,她提出激進哲學的任務是以下幾點:
第一,“它要從自身出發(fā),思考什么是哲學的任務?!盵1](p.146)也就是,“通過價值討論‘不是這個,而是那個是對的,來發(fā)展理性烏托邦的理想?!盵1](p.146)這不意味著一種廣泛的和細節(jié)上的對未來社會的描述,因為未來社會的具體情景是不可預知的。這種理性的烏托邦只對現(xiàn)在是可信的,它的理想顯示了現(xiàn)在的進步,現(xiàn)在的行動。這個目標是一個價值目標,這種與之相符合的行為因此是屬于價值合理性的,這些價值觀點的閃光處是,激進哲學不得不對建立在依附和統(tǒng)治關系中的社會作出批判。赫勒指出,這種批判是整體的,它要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展它的烏托邦,并且通過社會改革實現(xiàn)這種形式。
第二,“激進哲學要在這樣的表達中滿足需要:思考你應該怎樣思考?!盵1](p.147)赫勒認為,激進哲學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就是是否經驗主義的人類和人性適合實現(xiàn)這種理性烏托邦的理想。它要考慮同時代的社會生活的進程和這種進程中所有沖突的情況;也要考慮經濟和政治的關系,國家的沖突、階級、階層和操作的形式,工作和工作條件、教育和分配、法律、觀念,等等。在每種具體的分析之后,它都要提出具體的建議,這些建議是可以實現(xiàn)的,同時又可以從理性烏托邦的價值理想中表達。因此,激進哲學作為一種帶有歷史意識的哲學,是可以把自己融入到真正的改革中的。
第三,“激進哲學提出了一種生活的形式?!盵1](p.148)赫勒的意思是,激進哲學回答了“你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激進哲學不相信救贖,它只相信自由的人類的行為。這是一種人類能夠有自由行為的能力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人們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哲學希望給世界一個標準或者是一種標準的世界。
第四,“激進哲學和怎樣做事這個問題相關聯(lián)?!盵1](p.151)很明顯,人們怎樣做事這個問題是在他們的哲學理想中天生存在的。哲學必須對于人們怎樣做事和現(xiàn)在什么樣的行為是可能的之類的問題給出建議。激進哲學的一個任務就是給政治一些建議。激進哲學不相信拯救,它不相信任何人類單一的救贖行為,它不相信在一夜之間激進哲學會成為牛奶和糖果。它的任務是和所有試圖解決具體沖突的人一起思考,和他們一起找到在具體情況中適合他們的最好的行為。對于他們行為的建議要建立在兩種標準的基礎上:理性的烏托邦中應該的標準和可能性的標準。
(三)理性烏托邦的理想形式
赫勒以人類是普遍社會的群體為參考點,表述了具體和普遍的激進哲學的理想。應把激進哲學作為激進烏托邦的指導價值,因為它的保證是普遍正確性的,它的組成是大多數(shù)人的價值和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形式。赫勒認為,理性的烏托邦應具備三種理想形式:
第一,第一種理想形式是“自由支配交往的理想形式,這種形式在合理化交往社會中出現(xiàn)”[1](p.156)。這種理想的交往社會是一種實現(xiàn)民主政體的觀點。赫勒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作為平等的有思維的人類參與到價值討論中。并且激進的民主政體必須采取一種制度化的形式。本質上這不是意味著每一種價值討論都應該在制度中發(fā)生。民主政體的實現(xiàn)只有和民主的人性相結合才是可信的。自由支配的價值討論和理想的交往社會相結合是可信的,在人們理想的感覺中,每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參加到真正價值的討論中,人們要接受合理化的爭論,去決定和理解價值。在這里,赫勒引用了哈貝馬斯的觀點,他把這三種基本的價值歸為理性化的交往社會,并且把它作為價值理想:真理、正義和自由。這是從理性的烏托邦角度開始的真正的理性化并且是對價值判斷的具體概括。它包含了真正的價值的觀點,它是建立在哲學上的價值討論的理想觀點基礎上的。
第二,第二種理想形式:所有的需要都應被承認。赫勒討論指出,在世界上,人們從道德的角度滿足每一種需要。從這種道德的角度出發(fā),每種需要都應該是被無條件接受(當然,以他人為手段的需要除外)?!皩τ诶硇缘臑跬邪顏碚f,我們認為道德超越了職責:一種人性的道德和善良,一種不能把人們分為人類現(xiàn)象和人類本質的道德?!盵1](p.160)這種每個人的需要應該被承認,這樣的價值就是指人類的最終普遍性。因此,這種每個人的需要作為一個個體被承認,這種價值就和人性的最終的個體實體相關聯(lián)。
第三,“第三種作為激進烏托邦的理想的出發(fā)點:人的類的豐富?!盵1](p.169)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對于異化的廢除的前提條件是個體與類的統(tǒng)一。因此,這種人的類的豐富也同時意味著個性和人性的豐富。“人的類的豐富”意味著,所有的物質、精神和心理的能力的使用和發(fā)展都是物種的特征。“個性的豐富”就意味著,所有這些物質、精神和心理的能力的使用和發(fā)展是對于社會中的每個個體的發(fā)展來說的。赫勒這樣表達這個理想:“人的類的豐富,即人類的物質、精神和心理的能力得到極大發(fā)展,與個體本身的物質、精神和心理能力的發(fā)展是和諧統(tǒng)一的,正是這種適合個體自身人性的人的類的豐富實現(xiàn)了個性的豐富?!盵1](p.174)這樣的表達使每一個人都能具有這種給定的社會豐富水平,所以,這種價值對于人類是那種最普通的基本的價值。它同樣意味著,每一個人通過自身的能力和需要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了這種豐富。
三、理性烏托邦的實現(xiàn)形式
(一)自主和大多數(shù)的生活形式
在赫勒的理論里,“真、善、美”是哲學的最高價值和最終理想。“真”是對知識的掌握,對世界的認識; “善”支配著人與他人的行為和社會關系;“美”則是對未來社會的合理規(guī)劃和向往。這三種理想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她推論出,自由是最高的形式,這三種理想只是自由的表現(xiàn)形式。因為人是根據(jù)需要進行價值選擇的,而不是利益,利益僅僅是需要的某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
首先,實踐意義上的價值。赫勒指出,哲學上的價值討論是在真正的價值之間的討論。它可以是理論上的討論,也可以是實踐上的討論。在理論上的討論中,這樣的討論是在自主的人或者即使在相關聯(lián)的理論和價值不一致的情況下的一種討論。每一個討論的參與者承認別人的價值是真正的價值,而他們自己的價值和他們的需要之間顯示出一種親密的關系。我接受這種價值也想滿足它,我們將會根據(jù)你的價值做事。
其次,價值理性行為。赫勒認為,價值理性行為有兩個方面。第一,人們必須要選擇價值,在每一個具體的單獨的事件中每個人要選擇哪一種標準應該遵守,然后每個人必須決定哪種價值具有優(yōu)先權,因為不是所有的價值都能被遵守的,它們本身就含有價值的沖突;第二,對于遵守所有的價值也是不必要的。存在的價值道德有以下的幾個結構:它意味著在社會中的一致性,至少和最一般的價值觀點是相關聯(lián)的;它要求每一個人,帶著他們的價值觀點去比較他們的行為,并且把行為和自身相聯(lián)系。同時,這種具體的價值上的認識是作為他們怎樣遵守去擬定的。這個意味著的一種和諧的價值觀點,至少再不能和他們產生矛盾。
再次,大多數(shù)的生活形式。赫勒指出,在她的理性烏托邦中包含著大多數(shù)的生活形式。不是一種簡單的相類似的社會,而是一種多數(shù)的不相同的社會。每一個人都能自由地選擇他們想要屬于或是不屬于的社會。她清楚地表示,理想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甚至社會形式多元化的社會。
(二)社會的整體革命
赫勒強調,激進主義哲學要付諸實踐,整體革命才能實現(xiàn)。既然理性的烏托邦的理想是:“什么是‘應是”,是在“不是這個,那個是真的”、“不是這個,那個是善的”、“不是這個,那個是美的”這樣的判斷中總結出的。并且通過價值判斷提出什么是現(xiàn)在存在的,并作出了一個整體的批判。如赫勒所說:“這樣走了一條跟隨哲學的道路?!盵1](p.183)哲學家努力追求合理,讓他們的判斷從開始到結尾都是和標準相符合的,是可信服的。如果哲學家們知道從“是”中不能推演出“應該”,那么他們的哲學作為真正的哲學就是不完整的。但是,激進哲學中的應該不能在依附和統(tǒng)治的關系中推演出。因為只要把三種理想相關聯(lián)作為“是”的標準,那么他們就會導致二律背反。然而,從屬和上級的關系必然也同樣包含需要,而人們提供需要是和別人的意義不相同的需要。在以依附和統(tǒng)治關系為基礎的社會中的需要是作為利益被表達的,即作為一種沖突利益。即使是激進的需要幾乎也能通過作為沖突利益的利益找到自身的表達形式。然而,應該承認所有的利益是不合理的。因為赫勒認為,接受一種利益本身包含否定了另一種。二律背反中所有的需要不能都被承認,在以依附和統(tǒng)治的關系為基礎的社會里,需要不能也必須不能都被承認和都被滿足。在這樣的社會里,需要以異化或是質量上的形式出現(xiàn)(貪婪,野心,對權力的貪心),這種形式是無限的,無法滿足的。赫勒指出:“這種二律背反同樣能被解決,但是只能在實踐中。在整個社會革命中,通過人類贏得激進的需要和激進的需要的結構,一步一步地減少利益的關系和矛盾,單單依靠哲學,這種二律背反不能被解決, ‘是和‘應該也不能調解?!盵1](p.185)的確,哲學僅僅指出了方向,但它必然通過實踐去使自己的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
整個社會的革命也不能實現(xiàn)哲學上的調解功能。這是哲學唯一能做的事。它可以給世界一個標準,它可以根據(jù)人們的意愿給世界一個標準。人們應該根據(jù)自身需要去假設哲學的標準,至少有一些事哲學是可以假設的,根據(jù)現(xiàn)存的需要哲學發(fā)展自身的標準。哲學必須清楚整體社會革命的觀念是不能調解“是”和“應該”之間的關系的,只有整體社會革命的本身才能調解“是”和“應該”,是具體的行為在實踐中解除這種惡性循環(huán)。赫勒認為,激進需要必將導致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終結,而新的社會形式將是一種理性的烏托邦。
[參考文獻]
[1] Agnes Heller,Radical Philosophy[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4.
[2] [民主德國] 凱特.勒德雷爾主編:人的需要[M]邵曉光譯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
[3] 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The Grandeur and Twilight of Radical Universalism[M]New Jersey:New Brunswick,1990.
(作者系哈爾濱師范大學副教授,哲學博士)
[責任編輯張桂蘭]